第49章
“同志們,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京,
他們進了北京就腐化變質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
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話說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奉命發表時評,宣布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絕不允許國民黨反動派把臺灣作為最后掙扎的基地。
3月17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關于4野主力南進的部署,他寫道:
林羅劉:
一、華野、中野兩軍決于4月10日渡江,向著湖口、蕪湖、南京、鎮江、上海之線及其以南地區國民黨軍60師舉行攻擊。
二、東野所負攻擊武漢及湘鄂贛3省國民黨軍之任務業已確定,你們的兩個軍亦早于丑有出發,你們主力應于4月1日以前完成出發準備,于4月1日至4月15日的半個月內全軍出發完畢,爭取于5月31日全軍到達南陽、信陽、固始之線及其以南地區,完成兵力展開任務。請你們按此時間標準規定全軍出發準備工作及出發計劃,報告我們。
三、關于行進路上糧草的準備及供應,你們應即與華北局及中原局協商確定,以免遲誤。
軍委 3月17日
3月18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秘書長柳亞子與陳叔通、葉圣陶、馬寅初等人以及從香港歸來的幾十位知名人士抵達北平。
柳亞子在行前賦詩云:“六十三齡萬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風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北平市長葉劍英到車站迎接柳亞子等一行,將他們暫時安排在東交民巷六國飯店。
3月19日凌晨,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關于視談判情況決定是否攻占兩浦的指示:
陳饒鄧粟譚張(即張震——筆者注):
寅巧徐州電悉。
一、是否攻占兩浦,要待談判接觸數天才能決定。如談判有成功希望,則不要攻占兩浦,以利和平地解決接收南京問題,如談判沒有成功希望,則看軍事上是否有必要攻占兩浦,如攻占兩浦為渡江作戰所必須,則攻占之。如無此種必須,則可置之不理。
二、決定4月1日為南京代表到這北平并開始談判之日期(此日期要待3月25日才公開宣布),大約在4月5日以前即可判明談判有無希望。你們大概可以在4月6日左右實行奪取北岸據點(不一定包括兩浦)之作戰,4月10日實行渡江。從4月1日起,你們和我們的電臺須晝夜密切聯絡,不使稍有間斷。
三、除兩浦是否攻占須看談判情形及軍事上是否必要才能決定外,不論談判情形如何,對于攻占北岸據點及4月10日渡江均無妨礙。
軍委 19日2時
3月20日凌晨,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給第4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第一副司令員陳伯鈞、參謀長解方和副參謀長潘朔端等的指示電,他寫道:
蕭陳解潘,劉鄧李并告林羅劉:
東野先頭兩個軍的任務,是協同桐柏、江漢、鄂豫3軍區力量鉗制白崇禧部,使白部不能向東增援妨礙我中野、華野之渡江。因此決定:
一、蕭陳解潘所部應即依照劉鄧皓辰電改變部署,不要繞道太遠,而要直迫信陽,沿鐵路分兩路并行南下,直接威脅并打擊白部,并力求迅速行進。
二、蕭陳解潘受劉鄧指揮,一切依劉鄧意旨行動。
軍委 20日2時
3月21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關于新區籌糧的規定,他寫道:
第1、2、3、4野戰軍前委,華東局,中原局,西北局,太原總前委:
一、大軍南下,進入新區后,民主政權尚未建立或剛剛建立,公糧制度一時尚不能實行,除以繳獲糧及偽政府屯糧撥充軍食,當地如有地方公產收入之存糧亦可盡先借用外,不能依賴后方供給,主要地必須采取就地征借辦法,解決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征借的糧草,將來再另訂辦法撥還或預交公糧;屆時亦可宣布大地主、大富農所借出之糧食,即做為征發之軍糧,或只頂還其一部。
二、根據合理負擔的原則,征借的主要對象是地主、富農,其次是中農。按其糧食總收入作標準,地主征借40%到50%,富農征借25%到35%,佃富農征借20%,中農征借10%到15%,貧農一般不借,只有在不得已時,才可少借一點。馬草根據需要按一定比例隨糧附加。在群眾尚未發動的新區,這一規定之全部實行,固屬尚難保證,但這種原則規定還是必要的,目的是避免不分貧富平均攤派,或對地主、富農行借過多,打擊過重。
三、南下的部隊,可以團為單位,在政治部領導下,由隨軍地方工作人員及供給人員組成糧秣工作隊,負責籌糧。當地保甲長及差務處之類的組織,凡可利用者均利用之,配合以民主評議,進行征借。糧秣工作隊則一面監督他們,一面到群眾中去宣傳解釋我們的借糧政策(當然也要宣傳其他各種政策),檢查保甲長或差務處對借糧政策的執行情況,并核對其帳目,責成他們在當地群眾中公布之,防止他們貪污中飽。無保甲長或差務處可資利用者,則由工作隊直接辦理征借。
四、在新區,應堅持財糧制度,愛護人民的財富,反對浪費,嚴禁以糧食換各種物品。糧秣由工作隊按規定發給各伙食單位。不經過糧秣工作隊,任何人不得直接征用糧草。為此,最好以軍區或野戰軍為單位,印制統一的借糧證,由糧秣工作隊統一填用。糧秣工作隊有供給部隊糧秣之責,也有檢查糧秣開支之權。各伙食單位要向糧秣工作隊報銷。工作隊也應有糧秣收支的詳細帳目,備政治部及部隊首長隨時檢查。
五、征借糧秣時,一面要保證部隊需要,另一面也要照顧到當地的負擔能力,并注意了解有無部隊征借過及征借了多少,據此才能決定征借的數量。同時要盡可能地分散征借,不要只顧一時方便而集中一地征借,免使群眾一次出糧太多,引起反感,并影響后來部隊無糧可借。
六、部隊進入城市,則主要依靠繳獲解決軍糧,如繳獲不敷而又無糧接濟,可經過商會向糧商暫時借用或定購短期的糧食,再由商會負責籌款折價償還。
中央 寅馬
3月21日這一天,林彪、葉劍英、聶榮臻、羅榮桓、薄一波等人在北平六國飯店開會,決定為迎接毛澤東和黨中央到北平,籌備慶祝大會。他們還決定:慶?;顒硬粩U大宣傳。會后,林彪等人向中共中央作了報告。
此時,中共中央就要進北平了,毛澤東問李銀橋說:
“銀橋,要進城了,你準備得怎么樣???”
李銀橋說:
“東西都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這里呢?”毛澤東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見李銀橋還不理解,就說:“小心,不要中了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不要當李自成。”
毛澤東又把中央直屬單位和警衛部隊的干部召來談話,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
“同志們,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京,他們進了北京就腐化變質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要教育戰士,不要中了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要學習城市里的有關知識,進行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及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
散步時,毛澤東問身邊的工作人員:
“你們的進城工作準備好了沒有?”
閻長林說:
“搬遷的工作已經準備好了,在思想上也做好了準備,大家都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討論。都說進城以后,一定保持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毛澤東說:
“早做準備好,還有幾天的時間我們就要出發,要抓緊時間把準備工作做好。華北軍區要派一部分汽車來,送中央機關進北平。因為汽車不多,一次可能拉不完,還有一部分人要步行。這樣一來,我們有些牲口還要用上。坐汽車到北平需要兩天,騎牲口需要五六天,步行大概需要十幾天。我好久也沒有騎馬散步了,進城以后再不能騎馬了,咱們騎馬散散步吧?”
閻長林說:
“老青馬和大青馬都在,就是老侯同志不在了。”
“怎么啦?”
毛澤東問。閻長林便把侯登科在1948年冬病死,任弼時主持追悼會,朱德講了話,還為侯登科送行的事情,一五一十講了一遍。毛澤東生氣了,他說:
“老侯在我身邊工作多年,他病故了,這么大的事,為什么不告訴我?”
“當時正是三大戰役最緊張的時候,為了不干擾主席的工作,幾位領導研究決定不告訴你,說等你不忙了,再向你報告。”
“再忙也應該告訴我嘛。老侯可是個好同志??!他是河南人,從參加革命以后就沒有回過家。家中有老有小,為了革命,他把一切都獻出來了。告訴他的家中沒有?要通知地方政府給予優待,他家中有困難,要給予幫助。”
“我一定告訴機關,把這件事處理好。”
毛澤東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了。他對侯登科很有感情,沒能參加侯登科的追悼會,很是懊喪。步行走了一段路,他才又對閻長林說:
“老侯干了一輩子革命,就當了一輩子馬夫,他從來都沒有不安心過,從來也沒有看不起自己當馬夫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不為名,不為利,一心為革命。要號召大家向老侯同志學習,干一行,愛一行,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
散步后回到大院,毛澤東走到警衛班門口,進屋看了一下,說:
“你們進城的工作都準備好了,可是看不出你們房間里像搬家的樣子嘛。”
閻長林說:
“大家已經把有用的東西打了兩個大包,到時候往車上一扔就行了。棉衣和被褥都拆洗過。我們這里沒有農民的家具,桌椅板凳都是公家的,到時候交給行政科就行了。”
毛澤東滿意地點點頭,問大家:
“進北平以后干什么,你們想過沒有?你們有沒有進城享福的思想?”
閻長林說:
“大家在討論的時候,都認為進城以后要提高警惕,做好保密保衛工作,要防止壞人的破壞和搗亂。對大城市里的花花世界,要做到貧賤不能移,絕不中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
毛澤東高興地說:
“你們的準備工作都不錯,有物質準備,也有精神準備。”
他又問每一個人的想法。一個戰士說:
“進城以后,少出門,防止出車禍。”
毛澤東說:
“不對,應當多見世面,這樣才能長知識。”
一個戰士說:
“進城以后,不能看太陽上下班,要看表按時間辦事了,要買一塊手表。”
一個戰士說:
“進城以后,大概不吃小米飯了吧。我吃小米飯實在吃傷了,看見小米飯就飽了。”
毛澤東笑著說:
“看看,這不是思想問題出來了嗎?有了錢買手表是可以的。吃小米吃了那么多年,不要忘掉我們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反動派的。就是革命勝利了,進了大城市,可能在糧食上有所調劑,但中國現在還很落后,在短期內也很難完全做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我們進城后還要建立新中國政府,很多人要在政府里當官。不管當多大的官,做什么樣的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革命工作,都需要努力奮斗。可不要以為進城當官了,就不求上進了,不愿再過艱苦的生活了。那樣,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我們一定要努力奮斗,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一個戰士說:
“周副主席早就給中央機關人員作了指示,所有的人員3個月內一律不準進城。”
毛澤東說:
“好,好。要有紀律作保障。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你們要守紀律,誰也不準違反紀律。”
3月22日,毛澤東起草了一個《中央關于對舊職員處理原則的指示》,他寫道:
北平市委并華北局,天津市委:
寅江關于處理舊職員電悉。你們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必須首先區別國民黨的企業機關與政治機關的不同性質,而采取不同的辦法。
一、對于企業機關的舊職員,在原封不動地接收以后,一俟生產恢復,秩序安定,就要著手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人事上的改革就是要設法清除那些堅決的反動分子,劣跡昭著為大多數群眾所反對的分子及沒有能力、倚仗親朋勢力在企業中領取干薪的分子。另有一些人技術不高,工作能力不大,但因接近國民黨負責人而占駐高級位置,領取高薪,則應降低其位置和薪水。再有一些人技術較高,能力較好,但因與國民黨負責人不合而位置和薪水顯明地降低,則應適當地提高其位置和薪水。又,這種情形在工人中亦有不少存在,亦應如此處理。只有如此處理后,才能使企業內部安定團結,進行生產。因此,在企業中實行原職原薪,不是絕對的,一有可能,群眾條件一經成熟,就必須進行這種改革。此外,一般職員亦有許多舊思想和舊作風須要改造。但在進行上述改革之前,必須準備好充分的群眾條件,必須先在群眾中宣傳,提高群眾覺悟,組織群眾的審查和評議,取得絕大多數職工群眾的贊成和擁護,但又要避免群眾中的報復和私人挾嫌等,不使這種改革走入歧途或過分。這是你們現在就必須立即準備和著手來做的,在做法中又應有適當的步驟,不可冒昧從事。又,企業中的舊職員一般都應受訓(政治訓練),訓練班可由本企業開辦,亦可由企業高級機關或由市政府開辦,把那些應該洗刷的人員首先調離本企業,到訓練班受訓,然后根據訓練后的情形或者開除或者分派另外工作。其余一般受訓職員則仍回本企業工作。以上是初步改造企業中舊職員必須進行的若干步驟。
二、對于國民黨行政、司法、軍事、警察等機關的舊職員,則須要采取另外的改造辦法,也可以采取更急進的辦法。因為除掉少數市政上公用機關、衛生機關等等外,我們一般地不倚靠他們來進行工作,更不倚靠他們原來的機構,而要加以打亂,不打亂是錯誤的。因此,你們對于這些舊職員除少數必須留用者外,原則上應一般地集中訓練,有些年老或資格太高,不能進普通訓練班者,則組織特別訓練班。一部分可送人民革命大學或華大、軍大,但對這些人的訓練班須由華北政府或市政府特別創辦,不宜進華大、軍大或人民大學。訓練后除必要者可回本機關工作外,一般可用人員亦不應回到原來機關工作,而應根據我們工作的需要分派其他機關或其他地方工作,或平、津、唐、張幾個城市對調任用,或派到江南去,或派到各縣去工作,以便分散他們。暫時用不了的人員,則令他們候差,等候任用,在候差期間發給必須的生活費。對反動分子,劣跡昭著者及其他無能的不可用的人員,則開除之。在我們的企業中是實行薪水制,但在我們的行政、司法、軍事、警察等機關,除警察須特定待遇標準外,則還不能實行薪水制,還必須實行供給制若干時。故對舊職員加入我們行政、司法、軍事、警察機關工作者,原則上只能和我們工作人員同等待遇,即實行供給制。對他們的待遇超過我們的工作人員的標準,是不妥的。但在實行供給制后,對他們的家屬確實困難者,原則上按我們家屬標準待遇,給以津貼,家存積蓄,不要津貼者,則可不給或少給津貼。但有特殊技術人員,原有高薪,又為我們必須任用者,則須給以高薪,繼續任用。你們決不可向這些舊職員提出原職原薪的口號,過去和現在照原薪發給一月或二月薪水,是可以做的,但向他們提出原職原薪的口號,則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錯誤的。對于舊政府機關的職員的處理,須要與企業機關的職員從原則上區別開來,你們寅江來電所提辦法沒有這種區別,是不妥的。估計依照上述辦法來處理舊政府機關的職員是會有反抗和不滿的,你們應該預有準備,并須使自己所采取的步驟力求適當,但對這種反抗和不滿,不應害怕,而必須堅持這樣去做。又,估計依照上述作法,會有一大批舊職員不愿在我們政府機關工作,但除開十分不愿工作不愿受訓者外,我們應采取留用一切有用人員的態度,決不可輕率地把他們開除趕走了事,而應細心地和他們討論如何改造思想作風為人民服務及解決他們家庭困難的辦法,以便能爭取大批舊職員為我們政府工作。
上述兩類辦法,望你們加以考慮。如有困難或新的意見,望即電告。如認為可行,望即根據以上原則擬定具體辦法,由華北政府及市政府實施。并同意由徐冰、劉仁、戎子和組織專門委員會來處理。
中央 寅養
3月23日凌晨3點多鐘,毛澤東要休息了,他告訴值班衛士李銀橋說:
“9點以前叫我起床。”
上午10時,衛士長李銀橋叫醒了毛澤東,毛澤東問:
“幾點啦?”
李銀橋說:
“快10點啦。”
毛澤東埋怨說:
“我昨天要你9點以前叫醒我,為什么現在才叫?”
李銀橋說:
“周副主席說,你三四點鐘才睡覺,不讓急著叫你起床,讓你多休息一會兒。怕您休息不好,路上太疲勞。”
毛澤東聽了,也就不再說什么了。他剛走到門口,周恩來就迎上來了,問道:
“主席,沒有休息好吧?”
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說:
“休息好了,睡四五個小時,精神就好了。”
周恩來說:
“多休息一會兒好。長途行軍,坐車也是很累的。”
“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M京‘趕考’嘛!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毛澤東這么一說,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午飯后,11輛舊式軍用吉普車,一長溜兒停在西柏坡村邊的大路旁。這些美國制造的戰場指揮車,都是前方將士浴血廝殺繳獲的戰利品。后邊是10輛卡車。司機和保衛人員早已整裝待命,靜候在吉普車和卡車旁邊。
毛澤東和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陳云、李富春、張聞天、李立三、楊尚昆、陸定一、王稼祥、王明等人,在工作人員簇擁下,向車隊走來。毛澤東笑著對大家說:
“走啦,咱們這是進京趕考!”
工作人員紛紛把首長們的行囊裝入車里。朱德的警衛員把陳毅贈送的從孟良崮戰役中繳獲張靈甫的金屬桌子和4把金屬椅子裝入車中。董必武拄著中央辦公行政處副處長賴祖烈送給他的從淮海戰役中繳獲來的紅木拐杖,上了吉普車。這柄拐杖是國民黨將領宋席儒給岳父60壽辰的賀禮,上面用白銀鑲嵌篆書壽字4行,每行25字,共100個壽字,故名“百壽杖”。上面還寫著:“岳父大人六十秋榮慶,婿宋席儒叩賀于魯維軍次”的字樣。
毛澤東把進北平籌建共和國稱為進京“趕考”。他一腳車上,一腳車下,對周恩來說:
“走,進京‘趕考’去。”
周恩來也笑著說:
“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被退回來。”
毛澤東一揮手,說:
“決不能退回來,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當李自成!”
浩浩蕩蕩的車隊,告別了西柏坡,向北平方向駛去。走在最前邊的是帶路的小吉普,第二輛是毛澤東乘坐的中型吉普。路上塵土很大,衛士們讓毛澤東戴上了眼鏡、口罩,還披上了雨衣。
車子進入華北大平原,大家的情緒都活躍起來,毛澤東的話也多了起來,他高興地說:
“今天又是3月份,為什么老在3月份咱們有行動呢?你們記住這幾次行動的時間嗎?你們說說。”
閻長林說:
“1947年3月18號撤離延安啊。”
毛澤東問:
“去年3月呢?”
閻長林說:
“去年3月22號,由陜北米脂縣的楊家溝出發,向華北前進啊。”
毛澤東感嘆道:
“是?。〗裉焓?/span>3月23號,與去年3月22號只差1天,我們又出發向北平前進了。3年3次大行動,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應該解放全國了。等全中國解放了,我們再也不搬家了。”
大家聽毛澤東這樣說,都高興地笑了。毛澤東又說:
“進北平是要進的,但是沒有想到這么快!你們想到了嗎?”
閻長林說:
“主席講過,3年到5年打敗蔣介石,5年以后打敗蔣介石也很好呀。我們也沒有想到,撤離延安2年就進北平了。”
毛澤東沉默了一會兒,點著了一支煙,吸了幾口,說:
“咱們沒有想到,蔣介石更沒有想到。他天天想消滅我們,反而被我們消滅了。他向他的美國主子要錢要物,要新式武器,把在抗日戰爭時期留在大后方的軍隊拉出來,用美械裝備起來,又用美國海上的輪船、陸地的汽車和火車、空中的飛機,把軍隊送到前線。他向他的美國主子保證,不和共產黨搞聯合,利用美國的大量軍援,提出3到6個月在中國的土地上消滅共產黨,消滅八路軍。他們的人多武器好,又有物資保證。我們人少武器差,又是缺吃少穿,什么都沒有保證。但是他沒有能消滅我們,反而被我們打敗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奧妙呢?道理很簡單:這就是因為蔣介石發動的戰爭是反人民的,是非正義的。人民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人民也反對他再繼續殘酷地剝削人民,壓迫人民。人心向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定勝利,蔣介石必定失敗。”
汽車在華北大平原的土路上顛簸前進。閻長林隔著車窗看著一個個村莊和一片片田野,對毛澤東說:
“主席,你看,農村里幾乎沒有青壯年男勞力了,干活的都是婦女、上歲數的老人和小孩子。”
毛澤東顯然也看到了,嘆了一口氣,說:
“是啊,為了戰爭的勝利,農民們付出了多么大的代價啊。整個解放戰爭如果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加,要想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就在此時,后面的汽車鳴起了喇叭,毛澤東讓司機停下車。后邊有人跑過來轉達周恩來的話說,陸定一一家乘坐的車倒在坎下面了。毛澤東下車問:
“怎么樣,沒有傷著人吧?”
他讓閻長林跑步去看看。閻長林跑到出事地點,幾個年輕人已經把吉普車抬起來了,幸好大人、小孩都沒有受傷。周恩來從后面一直往前走,交代司機們:
“千萬不要出問題,平地上開車也要注意安全。”
他來到毛澤東身邊,說:
“陸定一的汽車出了點事,人沒有受傷?,F在就休息一下吧,吃點東西。”
毛澤東說:
“我早就想休息了。你們要走,我一個人休息也不好啊。”
周恩來說:
“現在的路程走了一半多了,再有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宿營地了。”
眾人紛紛下車,警衛員到井邊打水讓大家洗臉,然后在地上鋪幾塊雨布,吃東西。吃過飯,司機們開始檢查車輛,其他人有的躺在雨布上曬太陽,有的坐著聊天。毛澤東叫上幾個警衛員到麥田里轉了一圈。周恩來問毛澤東:
“主席,怎么樣,出發吧?”
毛澤東說:
“好,出發。”
毛澤東在座位上搖搖晃晃,有些睡意,不再說話。他閉著眼睛,好像睡著了。周西林見他如此,把車開得更慢了。毛澤東一覺醒來,問到什么地方了?閻長林說,已經離唐縣不遠了。毛澤東點著一支煙,一邊抽,一邊望著窗外,煙抽完了,問道:
“去年3月間,咱們由陜北到達晉西北,到了華北軍區,又到了西柏坡。你們那時一路上的感覺,和今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們有什么感想?”
閻長林說:
“去年3月份行軍,經過的地方都是老革命根據地,老百姓和咱們部隊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那里的群眾由于條件的限制和戰爭的破壞,生活都是很苦的。我們在山西和陜北轉戰10年多,總感到山區物產不豐富,打起仗來,走起路來,上山困難,下山也困難,吃的也不好。今天行軍才走了幾個小時,就來到了平原上,好像全身都解放了,輕松了,覺得平原上的風光無限好。好像一到了平原,一切問題都好辦了。”
車上的幾個衛士大都是河北人,聽閻長林如此一說,都隨聲附和。毛澤東說:
“你們講得很好,你們講的平原的優點是事實,講的山區里的缺點也是事實。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們沒有談到。你們想想,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是靠軍隊打出來的。我們的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這一切都是在山區和邊沿地區那些敵人不注意的地方,敵人不愿意去的和去不了的地方發展壯大起來的。因為我們的軍隊能吃苦,能克服困難,才會有今天的勝利。如果我們的軍隊都在物產豐富、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區和敵人進行戰斗,敵人來進攻,我們就和他們對壘作戰,或利用村莊和城鎮進行巷戰,那樣,可以想想,到現在我們可能是什么情景???是強了呢,還是弱了呢?是勝利了呢,還是失敗了呢?
過去還有人想得比你們說的更簡單:組織工人舉行城市暴動,推翻反動派的統治,中國革命就可以成功了。蘇聯的革命是從城市暴動開始推翻沙皇帝國的,然后再從城市推向農村取得全國勝利的。我們跟當時的蘇聯的情況不同嘛。我們以山區為根據地,小米加步槍,在黨的領導下,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建立武裝革命軍隊,這就叫作以革命的武裝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以少勝多,擴大成果,最后奪取城市,奪取全國的勝利。”
說話間,天色漸晚,毛澤東一行的車隊到了唐縣附近的淑閭村,就在這里住下了。
李成瑞曾在《毛主席進京留宿烈士家——從故鄉浴火重生說起》一文中記載:“據縣委老同志講,中央機關保衛人員到唐縣來,原打算讓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留宿在王鶴壽家,因為王鶴壽是唐縣入黨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長期擔任重要職務,經歷過各種嚴酷考驗。毛主席住在他家當然最為安全可靠。后來考慮到他家在縣城南關,周圍社會和政治情況比較復雜,環境條件較差。經過反復研究,最后決定留宿在我村我家。原因是我父親是堅貞不屈的革命烈士。我四叔李冷是長期從事公安、保衛工作的優秀干部,我也長期在晉察冀邊區政府工作,兩人都是抗戰初期入黨的中共黨員,這個家庭在政治上完全可靠。同時,我村村民政治覺悟高,群眾條件很好。中央機關和唐縣縣委的保衛人員,到我村我家對環境、住處等情況作了實地考察,并做好了必要的準備。”“毛主席和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人員共乘大小汽車21輛,浩浩蕩蕩,經過一天行程,于3月23日傍晚到達我村。毛主席坐的是第二輛中吉普,在我家門前下車后,就住進北屋里。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以及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等等領導人住在附近其他人家。這一晚,毛主席在我家北屋,坐在小板凳上,伏在用門板支起的床上,一盞小油燈伴著他,一直工作到天亮。”
第二天早飯后,毛澤東一行的車隊向保定進發。毛澤東問身邊的衛士們:
“你們誰到過保定???”
大家都說沒去過。毛澤東說:
“20年前,我來過,也在保定住過,現在不知道保定變成什么樣子了。日本人在那里8年也不會搞什么建設,國民黨在戰前也沒搞什么建設,這兩年更不可能搞什么建設了。到了保定如果有時間的話,咱們到保定街上看看去。”
汽車開到鐵路西側的護路溝附近,大家看到周圍的碉堡和工事都沒有動,鐵路都被破壞了。毛澤東說:
“這是日本人想出來的笨辦法,國民黨也利用它。他們想利用鐵路兩旁的這兩條溝保護鐵路,防止我們破壞。可是,他們就沒有想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是阻擋不住的。結果怎么樣?把他們的鐵路弄翻了一個大翻身,兩條溝變成了3條溝。你們都看看,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呀,人民真是偉大啊!”
毛澤東一行快到保定時,當地要召開慶祝會,毛澤東不同意。當他聽說北平要搞簡單的慶?;顒訒r,也表示堅決不同意。他要周恩來發出電令,制止慶?;顒印V芏鱽碓诮o華北局的指示電中說:
“聞此地將舉行慶祝大會,主席認為不妥,連北平也不要開慶祝大會。因為以我黨中央遷移名義號召人民慶祝,并不適當。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慶祝行動。”
汽車翻過鐵路,駛向保定西門外廣場。中央打前站的人和省委的干部們迎了上來。毛澤東對周西林說:
“開慢一點,等等恩來他們。”
此時,也有不少群眾跑來圍觀,有的說:嘿,哪兒來這么多小汽車呀!有的說:小車里頭肯定是當大官的。閻長林為了安全,對周西林說:
“開快點,不然老百姓會把我們圍住的。”
毛澤東說:
“不要開快,應該慢點開。你們看,這里的人很多,開快車要出事的。萬一傷著老百姓,那就不好了。他們想看就讓他們看看嘛。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自己人坐的汽車嘛。如果這里開來的是日本人坐的或是國民黨坐的汽車,老百姓不但不看,恐怕還會遠遠躲開。”
汽車慢慢通過廣場,來到省委大院。省委書記林鐵一眾人等一起前來迎接。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在休息室洗了臉,坐下來休息。林鐵說:
“毛主席路上辛苦了,好好休息休息吧。”
毛澤東說:
“我不累。你們現在都很忙,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你們是怎樣安排的呀?”
周恩來見毛澤東是要林鐵匯報工作,就插話說:
“主席,先休息一會兒,飯后再聽他們匯報吧。”
他轉對林鐵說:
“休息、吃飯和你要匯報的時間,加在一起不能超過3個小時,因為3點半還要出發。”
林鐵說:
“請周副主席掌握時間,我們匯報可長可短。”
這天的中午飯,毛澤東和省委的領導在一塊兒吃。他指著一盤清蒸鯉魚問:
“這鯉魚是從哪里來的呀?”
林鐵說:
“是白洋淀的魚。白洋淀就在保定以東七八十里遠的地方。保定吃的魚,大部分是從白洋淀搞來的。”
毛澤東說:
“敵人在這里占領了那么多年,在敵人占領時期,這一帶的老百姓可遭了大難了呀。解放才幾個月,看來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取得了不少成績。今后還要抓緊,以后就好辦了,人民群眾的心情安定了,工作就好做了。”
飯后,毛澤東等人在會議室里聽林鐵的匯報。林鐵說:
“我們在農村工作習慣了,一進城怎么抓,先抓什么,后抓什么,這些都是必然遇到的新問題。我們已經體會到,城市的工作很復雜,做了這幾個月的工作,剛摸到了一點頭緒。現在的工作,除了繼續做好支前工作外,首先要抓的就是城市恢復工業生產,恢復商業,開門營業。”
毛澤東說:
“工作千頭萬緒,要抓黨的領導,抓黨對城市各項政策的宣傳和實行,要使各界人士都能認清形勢,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同我們合作,恢復和發展生產,繁榮市場,解決多年來戰爭帶來的創傷,為將來工農業的恢復和發展打基礎。在城市里,不能把農村中斗爭地主和對待富農的辦法拿來對付資本家,要按中央的政策辦事。當前,恢復交通是件大事,準備發動京漢鐵路全線解放了的城鄉地區全面動工,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京漢鐵路恢復使用。這不僅是戰爭的需要,而且也是和平建設的需要。”
此時,省公安廳負責人來請示林鐵:
“毛主席、黨中央來到這里,街上有人認出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首長們出發,要從市內通過,街上是不是要停止一切行人通行,要凈街?”
周恩來說:
“安全工作要布置好,要保衛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安全。但不要凈街,不要限制群眾的自由,更不能影響商業開門營業。主要是要把街上的交通秩序搞好。”
周恩來轉對毛澤東說:
“該出發了,行動吧。”
毛澤東說:
“好,行動。”
汽車從廣場開進保定西門,經過了一條東西大街和一條南北大街。毛澤東看到商店都開門營業,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就說:
“好啊,市區沒有大的破壞,恢復起來也很快。只要鐵路一通車,這里就會更加繁華了。只是保定還是老樣子,20多年也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再過20年,保定一定會有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保定往北,汽車來到大沙河的一座橋頭附近,有幾輛大卡車陷到了河里。周西林停下車,說:
“這橋可能不好過,我下去看看。”
說著便下了車。毛澤東把手一擺說:
“走,咱們也下去看看。”
這座大橋是一座木架結構的橋梁,在戰爭中已經破壞了,橋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毛澤東對來到身邊的周恩來說:
“恩來,這橋看來是不好通過呀。”
周恩來說:
“想想辦法。”
周西林說:
“我有一個辦法,車上的人都下來,把車上的東西也拿下來,開著空車過橋。”
周恩來說:
“你有把握嗎?”
周西林說:
“空車過橋,我看問題不大。”
車隊按照周西林說的辦法,終于過了橋,當天下午就到了涿縣,沒想到在縣城門口竟被兩個端著槍的哨兵擋住了。閻長林跳下車,對哨兵說:
“這是首長的汽車,首長有緊急任務,你不要擋車!”
一個哨兵說:
“那不行,你們要等一等。因為我們的領導說了,沒有他的允許,任何汽車也不能進城。請你們等一等,我到里面找我們的領導去,我們領導來了才能決定。領導是這么交代的,我們哨兵沒有權力改變。”
毛澤東探出頭來,對閻長林說:
“不要緊,可以等一等。”
哨兵進了城門,好長時間也沒有出來。周恩來從后邊過來了,閻長林向他報告了情況。說話間,中央機關打前站的人和當地負責人跑來了,一邊跑一邊大聲喊:
“進!進!”
毛澤東進城后在涿縣的大街上轉了轉,卻沒有發現一個路人,感覺很奇怪,就問當地的領導人:
“涿州自古都很繁華,怎么現在這么冷清?”
那位領導人解釋說:
“前段時間國民黨的部隊住在這里,把百姓都趕到城外去了。”
毛澤東又問:
“國民黨的部隊已經走了,為什么還不讓百姓回來?”
那人說:
“我們知道您要來,所以就讓他們晚幾天再回來,百姓們也都很擁護。”
毛澤東一聽,臉色立時沉了下來,看上去很不高興。一行人到了駐地,周恩來對部隊負責人說:
“這次擋汽車,你們不要批評哨兵,還應當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在堅決執行命令。應當批評的是我們打前站的同志和你們這些領導同志。你們不應當在重要的時候,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當然,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希望你們接受一下教訓就是了。”
欲知毛澤東進北平的情形和活動情況,請看下一章內容便知。
東方翁曰:本章敘述毛澤東“進京趕考”的前前后后,是他生活中的一段真實寫照。由此可以看出,他既是一個平凡而慈祥的長者,又在言談舉止上處處顯現出不同于常人的一代偉人的卓越的風采。他的生活本身就十分精彩,不需要粉飾和杜撰。如果那些影視界的編導們能夠把握住這一點,如實地拍攝出毛澤東真實的一生,便一定會成為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