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里有這么一段看上去很扯的對話。
黃四郎:三天之后,一定給縣長一個驚喜。
張麻子:湯師爺,他是胡萬的恩人,現在又成了你的恩人。你給翻譯翻譯,什么叫驚喜?翻譯翻譯,什么叫驚喜?
湯師爺:這還用翻譯,都說了。
張麻子:我讓你翻譯給我聽,什么叫驚喜?
湯師爺:不用翻譯,這就是驚喜啊。
黃四郎:難道你聽不懂什么叫驚喜?
張麻子:我就想讓你翻譯翻譯,什么叫驚喜!湯師爺:驚喜嘛張麻子:翻譯出來給我聽,什么他媽的叫驚喜!什么他媽的叫他媽的驚喜!
湯師爺:驚喜就是三天之后,給你一百八十萬兩銀子,出城剿匪,接上他的腿!
張麻子:大哥這個是驚喜啊!小弟我愿意等你三天。(拉過湯師爺來)黃老爺,湯師爺是我的至愛,你可不能奪我所愛啊!
黃四郎:了然,了然!
當初第一次看《讓子彈飛》的時候,我也不明白為什么張麻子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師爺,讓他翻譯“什么是驚喜呢”?事實上這是一個歷史梗,這一段出自1958年毛澤東與赫魯曉夫有關中蘇建立聯合艦隊的談判。當時留下來的記錄是這樣的。毛澤東面對翻譯指著赫魯曉夫:“問問他,什么是聯合艦隊?”“我叫你問他!什么叫聯合艦隊!”“我叫你問他,什么叫他媽的聯合艦隊!”如果你不知道這段臺詞的出處,不理解當年毛澤東為什么就中蘇建立聯合艦隊問題對赫魯曉夫大發雷霆,那你也就一定不明白,讓子彈飛,究竟妙在哪里。
赫魯曉夫經過1958年和1959年兩次訪華后,特別是被毛澤東嚴詞拒絕與蘇方建立聯合艦隊及在中國領土上建立長波電臺后,他終于明白中共是不會沒頭腦地跟著蘇聯的指揮棒轉的。到1960年,中蘇之間最終分裂了,除了意識形態的原因外,中國拒絕成為蘇聯的新朝貢體系中的衛星國,特別是拒絕人民幣與盧布掛鉤,乃是日后蘇聯制裁、封鎖和壓制中國的重要原因。這種經濟制裁在1960年代初達到了高峰。按照蘇方的統計,從1950年到1961年蘇聯向中國借款14次,總計達18億1千8百萬盧布,其中還包括用于朝鮮戰爭的軍事借款2億盧布,利息是2%,根據師哲的回憶,在抗美援朝戰爭過程始終,蘇聯從未說明蘇方提供的軍火屬于戰爭借款,而是一直聲稱是對中國出兵維護社會主義集團利益的補償,是蘇聯應該擔負的責任。但是,這一部分軍火后來卻被加入到中國的債務中,并且附以高額利息。
按照周恩來總理在1964年的全國人大報告中所宣告的數字,截至1964年,中國已經償還了蘇聯外債14億盧布,其余的款項將通過邊貿的方式,以實物的形式于當年償清。正是在償還蘇聯債務的過程中,新中國不得不勒緊腰帶、嚴格量入為出,從而確立起極其嚴格的國家預算體制,從而保證了人民幣的獨立自主。日本學者毛利和子在作出了上述統計后贊嘆說:1957年,中國國家預算為128億美元,當時的美元略低于盧布,故14億盧布相當于15億美元,這等于是中國國家預算12%,蘇聯的債務毫無疑問加劇了中國的國家困難,但是從長遠看,中國如果不依附于蘇聯并成為其衛星國,不使人民幣與盧布掛鉤,就必須償還蘇聯的借款,奇跡般的是,中國到1964年就把蘇聯的借款基本還清了,在這個背景下,毛澤東1956年遂以批判斯大林主義為基礎,提出了以《論十大關系》為核心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本文出自百韜網,轉載請注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