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某些媒體、特別是網絡上,時常出現一些引起軒然大波的毛澤東的話。其中“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是影響最大的一例。此話一經“披露”,即引來批評聲一片。有位法學家(編者注:指郭道暉,著名法學家,法治思想家,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顧問,尊稱“法治三老”之一(來源于百度百科))在其論述新中國人權的文章中,將這句話列為“1955-1976年以階級斗爭為綱殘害人權時期”的證據之一。還有一位主講歷史講壇而走紅的歷史教師(編者注:指袁騰飛),聲稱:“毛澤東說:‘我們準備拿出3億人來打核戰爭’,死三億無所謂,全世界敢這么干的就倆,除了毛澤東,就是本·拉登。”這些批評聲又引來大批網民的追捧,紛紛贊揚“深刻”“犀利”和“理性”。
毛澤東真的說過這句話嗎?筆者仔細查閱了相關歷史資料,終于發現,這完全是一個有意無意的誤傳。簡言之,毛澤東從來沒有說過這句話。
網絡流傳的說法
網上流傳的說法之一是:“毛澤東講核戰爭嚇倒一大片: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其相關的詳細內容是這樣說的:“但是毛澤東的想法恰恰相反,毛澤東說,既然我們力量這么強大,我們還跟他談什么,打就完了,說敵人不打是不倒的,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必須要打,通過革命的手段,通過武裝打敗他,既然你的力量這么強大,還談什么,所以什么‘絞索政策’都是在這樣的觀念下提出來的。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這個話一講完,全場鴉雀無聲,很多人沒聽懂,說毛主席怎么了,死3億人不算什么,下面喝茶的時候都議論紛紛,捷克斯洛伐克總書記拿著咖啡直哆嗦,說中國6億人,我們才2000萬啊,都不理解。在這個問題上毛的這次發言,我說的是11月18號即席演說,關于核武器這個嚇倒了一片人。”
還有一個類似的說法出自于外國的學者,他說:“毛主席說,蘇聯又在發射衛星,蘇聯又要核擴張,那打起來不是很好了嘛,三億人民犧牲了,沒關系,很快就恢復了,這是毛澤東在莫斯科共產黨會議上說的話。那這算什么意思呢,現在中國不會這樣說。毛澤東的說法,現在恐怕中國朋友們也不以為這個是正確的。”
這些說法是怎么來的呢?
說法主要來自赫魯曉夫的回憶
關于中蘇關系的歷史,目前國內最具權威著作之一無疑是沈志華主編的《中蘇關系史綱》。沈志華和幾位中蘇關系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通力合作,在掌握大量豐富的中國與前蘇聯歷史檔案的基礎上,對中蘇關系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特別是對中蘇關系的許多重大事件做出的新注釋。這部著作專門有一章關于毛澤東在莫斯科會議上講話的,標題是《毛澤東在共產黨莫斯科會議獨領風騷》。而這一章又有一節是專門談毛澤東在1957年11月18日講話的,標題是《毛澤東即席發言語驚四座》。該書引用的有關資料主要來自赫魯曉夫的回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回憶是在中蘇關系破裂后,赫魯曉夫下臺后寫的。
《赫魯曉夫回憶錄》的中文全譯本2006年由社會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談到了1957年11月莫斯科會議的情況,提到了毛澤東的的有關講話。
《赫魯曉夫回憶錄》有這樣的相關內容:
“80多個黨的使者前來莫斯科。我們討論了國際局勢,以及防止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導彈核戰爭一向是這種會議的主題。”
“毛在這次會議上就戰爭問題發言。他的講話內容大致是這樣:不要怕戰爭。既不要怕原子彈,也不要怕武器。無論這場戰爭是什么戰爭,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都一定會取勝。具體談到中國時,他聲稱:‘如果帝國主義把戰爭強加給我們,而我們現在6億人,即使我們損失其中的3億又怎么樣,戰爭嘛,若干年之后,我們培育出新人,就會使人口得到恢復。’他發言之后,會場上是一片墳墓般沉默。”
“這次會后各代表團開始談感想。我還記得諾沃提尼諾沃提尼(1904~1975)時任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同志說:‘毛澤東同志說他們準備損失6億人口中的3億。那我們怎么辦?我們只有1200萬。我們到那時將全部損失掉,就沒有人來恢復我國人口了。’”
赫魯曉夫的這個回憶毫無疑問是斷章取義并加以改編的。那些網傳者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就參照毛澤東講話原文,增添了“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再接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但即使這樣,還是出現了一個不靠譜的算術問題。就算全世界會“死掉一半人”,這與一個國家是6億人還是1200萬人(即中國網傳的2000萬---筆者注)會損失的人口的關系,顯然不是像赫魯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等人計算的那樣。如果在小學課堂上,一位數學教師出題:“假設一場戰爭可以使一個國家的人口損失一半,那么,6億人口的國家會損失多少?”學生回答“3億”肯定會得滿分。如果那位教師又問“假設那個國家人口是1200萬呢?”萬一有位學生回答“1200萬都損失了”,肯定只會得0分。因此可以說,赫魯曉夫的這個細節的回憶也只能得到0分。
不過,在上述的赫魯曉夫的回憶中,有的地方與毛澤東講話的原文對照,還是基本如實的。例如“如果帝國主義把戰爭強加給我們”這句話。這句話應該說是相當關鍵的一句話。這與中國網絡上流傳的“毛澤東說,既然我們力量這么強大,我們還跟他談什么,打就完了”, “那打起來不是很好了嘛”等等說法是大相徑庭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蘇關系史綱》比較正確地闡釋了毛澤東講話內涵。書中寫道:“毛澤東的講話當時并未公開發表,直到后來中蘇論戰蘇聯攻擊中國的核政策時,中國政府才在聲明中引用了這段話,而全文是在1962年發表的。其實毛澤東不過是重復了他說過的多次話:原子彈是紙老虎,既不要怕,又要認真對付。至于談到核戰爭的結果,這里也不過是‘極而言之’,從最壞處考慮。毛澤東的話驚嚇了東歐一些小國領導人是可以理解的,但蘇共在論戰中以此為由指責中國好戰和蓄意挑動核戰爭,無疑是有意歪曲了。蘇共當時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至少在表面上與毛澤東是一致的。就在毛澤東講話的第二天,《真理報》刊登了11月14日赫魯曉夫接受美國合眾國際社記者夏皮羅的談話記錄。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記者問:‘您認為,如果打起原子戰爭和氫武器戰爭,世界能有一部分保留下來嗎?’赫魯曉夫答:‘自然,將會有很大損失,人類將要經受很多災難,但是人不會從地面上消失,社會將存在,并且繼續發展。’”
“毛澤東發言的本意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難理解(該書還說當毛澤東講這番話時”宋慶齡發出會意的笑聲“--筆者注),問題是他采取即席演說這種隨意的方式,來講一個在歐洲人看來如此嚴肅和敏感的話題,再加上倉促的翻譯,就難免引起誤解和懷疑。”(見《中蘇關系史綱》第220-221頁)
時隔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的某些國人,包括某些專家學者,卻把那些“并不難理解”的毛澤東的講話理解錯了,有的甚至上綱上線到“殘害人權”、還與恐怖大亨本.拉登并列。這種誤解可以說比當年的外國人的誤解有過之而無不及。針對這種誤解,《中蘇關系史綱》主編沈志華在2008年接受采訪時特地指出:“他(指毛澤東)說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是說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而是表示一個態度,就是,中國不怕核威脅,你用原子彈嚇不倒我。這是毛澤東慣用的講話方式。后來西方媒體根據這句話把毛說成是戰爭狂人,這是一個誤會。”
但愿這樣的誤會不要再繼續流傳下去。
毛澤東究竟是怎樣說的?
現在來看看毛澤東的原話,就馬上可以發現:毛澤東從來沒有說過“死3億人不算什么”這樣的話。
《毛澤東外交文選》中有多處涉及到中國應對核訛詐這個話題,現在來看看與“3億人”有關的兩次。第一次是網上提到的“即席演說”,即毛澤東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發言。毛澤東當時說道:
“我們要爭取十五年和平。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無敵于天下了,沒有人敢同我們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
“現在還要估計一種情況,就是想發動戰爭的瘋子,他們可能把原子彈、氫彈到處摔。他們摔,我們也摔,這就打得一塌糊涂,這就要損失人。問題要放在最壞的基點上來考慮。我們黨的政治局開過幾次會,講過這個問題。現在要打,中國只有手榴彈,沒有原子彈,但是蘇聯有。要設想一下,如果爆發戰爭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億人口,可能損失三分之一;再多一點,可能損失一半。不是我們要打,是他們要打,一打就要摔原子彈,氫彈。我和一位外國政治家辯論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打原子戰爭,人會死絕的。我說,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帝國主義打平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化了,再過多少年,又會有二十七億,一定還要多。我們中國還沒有建設好,我們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國主義硬要打仗,我們也只好橫下一條心,打了仗再建設。每天怕戰爭,戰爭來了你有什么辦法呢? 我先是說東風壓倒西風,戰爭打不起來,現在再就如果發生了戰爭的情況,作了這些補充的說明,這樣兩種可能性都估計到了。”
這個發言中根本沒有什么“死3億人不算什么”之類的話,也沒有“具體談到中國時”中國會死多少人之類的內容。毛澤東只是針對有人認為“如果打原子戰爭,人會死絕的”預言,說出了“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還特地重申了中國的“希望和平”。把毛澤東的這種對全世界人口“極而言之”的估計和中國“希望和平”的意愿解讀為“死3億人不算什么”,顯然是一種有意無意的誤傳和誤讀。
現在再來看看毛澤東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在第十五次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這次談話中關于對付核訛詐的看法,可以說是毛澤東在前一年莫斯科會議上講話的繼續。他說道:
“最后一條,就是準備反侵略的戰爭。頭一條講了雙方怕打,仗打不起來,但世界上的事情還是要搞一個保險系數。因為世界上有個壟斷資產階級,恐怕他們冒里冒失亂搞,所以,要準備作戰。這一條要在干部里頭講通。第一,我們不要打,而且反對打,蘇聯也是。要打就是他們先打,逼著我們不能不打。第二,但是我們不怕打,要打就打。我們現在只有手榴彈跟山藥蛋。氫彈、原子彈的戰爭當然是可怕的,是要死人的,因此我們反對打。但是這個決定權不操在我們手中,帝國主義一定要打,那末我們就得準備一切,要打就打。就是說,死了一半人也沒有什么可怕。這是極而言之。”
“在整個宇宙史上來說,我就不相信要那么悲觀。我跟尼赫魯總理辯論過這個問題,他說,那個時候沒有政府了,統統打光了,想要講和也找不到政府了。我說,哪有那個事,你這個政府被原子彈消滅了,老百姓又起一個政府,又可以議和。世界上的事情你不想到那個極點,你就睡不著覺。無非是打死人,無非是一個怕打。但是它一定要打,是它先打,它打原子彈,這個時候,怕,它也打,不怕,它也打。既然是怕 也打,不怕也打,二者選哪一個呢? 還是怕好,還是不怕好?每天總是怕,在干部和人民里頭不鼓起一點勁,這是很危險的。我看,還是橫了一條心,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設。因此,我們現在搞民兵。人民公社里頭都搞民兵,全民皆兵,要發槍,開頭發幾百萬枝,將來要發幾千萬枝。由各省造輕武器,造步槍,機關槍,手榴彈,小迫擊炮,輕迫擊炮。人民公社有軍事部,到處練習。在座的有文化人,你們也要號召一下,單拿筆桿不行,一手拿筆桿,一手拿槍桿,又是文化,又是武化。”
毛澤東的這個講話說了“死了一半人也沒有什么可怕。這是極而言之。”這無非是說,對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盡管知道“氫彈、原子彈的戰爭當然是可怕的,是要死人的”,但怕是沒有用的!打不打不能由愛好和平的人們說了算,因此只能做好應戰的準備。萬一戰爭爆發,就要不怕犧牲去爭取勝利。核戰爭不可能消滅整個人類。打完仗幸存的人還是可以重新建設好自己的家園的。當然,有人可能還是堅持自己的解讀,認為“死了一半人也沒有什么可怕”和“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是一樣的意思。有人非要這樣認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有一條,這次國內會議沒有請外籍人士人參加,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即使”嚇倒了一片人“,也輪不到赫魯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等外國人“被嚇倒”。
實際上這個不懼怕侵略,不懼怕核訛詐,隨時準備以戰止戰的觀點是那個年代中國老一輩革命家的共識。鄧小平早就說過,不要怕美國的原子彈,”和他干,干到底!就要有這個氣魄。“當年彭德懷力主出兵抗美援朝時也說過,有人擔心打仗會影響建設,這沒有什么,打爛了,以后再建設就是了,等于解放戰爭勝利推遲了幾年。筆者以為,假如真的”打爛了“,死人肯定難以數計。但是抗美援朝就是打了,在不懼怕美國原子彈的威脅下打了,而且打得好,保障了此后60多年新中國的和平建設環境。鄧小平、彭德懷和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毛澤東在莫斯科會議上談到這個問題時還說道:“我們黨的政治局開過幾次會,講過這個問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