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群眾路線,黨的生命線

求是 · 2014-07-06 · 來源:求是理論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來看,群眾路線都是事關黨的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黨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拋棄、不能背離的根本工作路線。

  1、理論層面的分析

  黨的群眾路線是毛澤東等第一代中共領導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到黨的全部活動中而創立形成的,其靈魂就在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因此,我們要從理論層面來理解“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關鍵就在于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原理及其衍生出來的一些實踐觀念有一個深入地認識。

  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

  關于誰是社會歷史的真正創造者,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英雄史觀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它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認為歷史的發展是由少數英雄人物和帝王將相的意志、品格、才能決定的,人民群眾不過是消極、被動的“惰性物質”,是少數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隨者,從而完全抹殺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駁斥了這種“英雄史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而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又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全部歷史發展的基礎。從這個基本點出發,必然得出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也就是物質生產資料生產者本身的歷史,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歷史,即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具體來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表現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類要生存、發展,首先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然而這些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物質生活資料都是勞動群眾創造的。如果沒有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人們就不能生存下去,其它任何社會活動,如政治、科學和文化藝術等各種社會活動就根本無法進行,也就無所謂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物質生產活動,是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的前提。因為,人們只有在解決了生存必須的物質要素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從事科學文化活動,創造精神財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又成為精神財富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因為任何精神產品都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普通勞動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所以,人民群眾在創造社會精神財富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由社會內部的基本矛盾運動所引起的,但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社會形態的更替,并非是由這一矛盾自己來推動實現的,而是人民群眾革命斗爭的結果。所以,在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某種社會活動是否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其勝敗的關鍵。人心向背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趨勢,人民群眾成為社會革命的主力軍。

  決定一個政黨興亡的根本因素是人心向背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對于人民群眾來說,他們總是在歷史活動的實踐和比較中,不斷尋找能夠帶領自己前進、滿足自身利益需求的領路人。因為,人民群眾是為了能夠生活、生存和發展才創造歷史的。促使他們不斷去創造歷史的強大動因,永遠都是日益增長的需要得到不斷滿足的各種利益,即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對此,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所以,誰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能夠不斷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誰就能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而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政黨或政權,就擁有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其生存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保證;相反地,誰忽視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不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不能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誰就會被人民群眾所拋棄,喪失其生存和發展所需的各種基礎要素,最終被新的、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利益需求的政黨或政權所替代。

  古人常說的“國之命,在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都是這一道理的生動表述,蘇聯共產黨的興衰也是這一論斷的有力史實證明。

  1917年10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不到20年時,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推翻了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奪取了政權。在當時內憂外患、國內國際形勢復雜嚴酷的背景下,布爾什維克黨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關鍵點就在于他們宣布以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等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東西作為奮斗目標和行動綱領,引起了廣大民眾心理上的認同和情感上的共鳴,得到了民眾的信賴和支持。但遺憾的是,在20多年前,已經擁有2000萬黨員、國家綜合實力位居世界前列的蘇聯共產黨,卻在一夜之間丟失政權,其根本原因正是執政黨民心潰散,失去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蘇聯解體前夕,蘇聯《西伯利亞報》曾以“蘇共代表誰”為題在群眾中進行調查,結果認為蘇共代表黨的官僚和干部的竟占85%,認為代表勞動群眾的只占7%。

  歷史已經向我們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民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興亡的根本因素。在一切社會歷史的重大關頭,人民群眾總是變革的主力,最終把違背歷史潮流的勢力掃入歷史垃圾堆。

  群眾路線事關黨的人心向背

  人心向背,實際上就是民聲、民意和民心的所向和所背,它是以人民群眾基本的物質利益為基礎的,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反映他們的愿望和要求,也就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決定一個政黨興亡的根本因素是人心向背,這就提醒我們黨要明白一個道理:即是民眾選擇黨,而非黨選擇人民。這意味著,今天人民群眾選擇擁護和支持我們,明天他們也許就會選擇放棄我們。黨要始終保持自己的執政地位,就必須持續贏得民心,讓人民群眾始終如一地選擇、擁護和支持黨。要做到這一點,黨必須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走群眾路線正是黨實現這一目標最為重要的法寶。

  以“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核心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創造性地運用到黨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線,其根本目的就是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贏得大多數群眾對黨的擁護和支持,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一切為了群眾”,突出的是價值取向,是指黨必須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這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支持的前提條件。

  “一切依靠群眾”,突出的是手段,是指黨要密切聯系群眾,遇事同群眾商量,虛心向群眾學習,善于組織和團結廣大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這一要求是黨充分認可和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信任人民群眾力量的表現,也是黨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參與、支持黨的事業的重要手段。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突出的是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指在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把集中起來的群眾意見,通過處理再返回到群眾中去,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這一路經是保證黨始終植根于人民、成長于人民、服務于人民的重要保證。

  2、實踐層面的例證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三大法寶之一。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抑或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群眾路線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長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始終是我們黨秉承的重要價值理念和領導方式,黨之所以能夠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之所以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步走上小康之路,一個關鍵就在于黨堅持了群眾路線,同人民群眾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魚水關系。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發展歷程昭示我們,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的好了,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脫離群眾路線 革命戰爭由勝轉敗

  1926年7月,國共合作下的北伐戰爭拉開序幕。由于戰前,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群眾觀點開展工作,在農民群眾中廣泛宣傳革命思想,發動群眾組織武裝斗爭,為北伐戰爭準備了群眾基礎。所以,北伐出師時,在中國共產黨的具體組織和領導下,廣東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了3000多人的運輸隊、宣傳隊和衛生隊,隨軍出發支援前線;北伐進軍中,沿途農民積極參與北伐軍偵察、運輸、救護等工作,湖南等地的農民甚至拿起武器英勇投入反軍閥斗爭,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支持了戰爭。正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國共北伐前后不過10個月,就殲滅了數倍于己的軍閥部隊,從廣州一直打到武漢、上海、南京,占領了半個中國。

  但遺憾的是,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和工農運動的猛烈發展,中共中央為了消除國民黨右派的“誤解”,提出了限制工農運動發展、反對“耕地農有”的錯誤方針,陳獨秀等甚至在國民黨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量屠殺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的情況下,仍無視群眾呼聲,繼續主張制裁農民運動。不久,國民黨召開“分共”會議,國共合作全面破裂,一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倒在血泊之中,曾經節節勝利的北伐戰爭由勝轉敗,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終以失敗告終。

  由此可以看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群眾路線是黨克敵制勝、欣欣向榮的法寶。中國的革命要取得成功,就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

  堅持群眾路線 黨群關系魚水情深

  1934年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國紅軍被迫踏上了長征的道路,歷經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于1935年10月到達西北革命根據地。此時,曾經30萬人的中國紅軍只剩下不足3萬人,四面還有虎視眈眈的日寇和國民黨圍剿軍,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嚴峻的生存發展危機。如何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壯大黨的組織力量?在深刻總結黨自成立以來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黨意識到,最主要、最根本的就在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即堅持走群眾路線。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一系列密切黨群關系的政策措施,如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創建“三三制”民主政權,大力推行“普遍、直接、平等、無記名”的選舉制度,讓人民當家作主;努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制定了一系列休養民力、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針政策,維護群眾利益;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廣泛發揮群眾在反腐敗斗爭中的監督作用;大力推進邊區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辦學校,廣泛開展各種社會教育,提升邊區群眾的精神面貌……

  正是由于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邊區政府被建成了“模范區”,延安變成了全國矚目的革命圣地,黨也贏得了邊區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實現了黨群關系的水乳交融、血肉相連,為黨在極其艱苦復雜的環境中由弱變強,從延安局部執政走向奪取全國政權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來看,群眾路線都是事關黨的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黨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拋棄、不能背離的根本工作路線。這是保證我們黨始終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法寶,是黨應對一切危機考驗,抵御風險的良方。尤其是在當下,面對黨內、國內復雜多變的形勢,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貫徹群眾路線,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更是對十幾億群眾熱切期盼的回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五月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网站免费大片在线看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天堂久久久 | 久久久特色aⅴ片免费观看 午夜在线亚洲免费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AV |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