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停戰協定正式簽字60周年。
60年過去了,留下的是已經平復和尚未完全平復的傷痕,是關于戰火、硝煙、廢墟、死亡的記憶,尤其是偉大先驅為祖國存亡和世界和平奮不顧身的沖鋒、搏殺、犧牲和用鮮血贏得后代子孫平靜生活的抗美援朝精神。
1950年6月,美國在同一個時間,把戰爭強加給中國和朝鮮,繼續支持兩國反動派,以便把兩國變成它的殖民地。它喜歡用一個中性的詞:“朝鮮戰爭”。
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年,唯臺灣懸于海外,由美國控制和支持的蔣介石集團盤踞,被美國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命名為美國在遠東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蔣介石致電麥克阿瑟,允諾出兵33000人參加美國入侵朝鮮。1950年6月25日,戰爭爆發。26日,美軍武裝封鎖臺灣海峽。27日,杜魯門下令轟炸朝鮮地面部隊,同日第七艦隊開往臺灣。28日,周恩來總理發表聲明,指美國已經對中國領土發動武裝侵略。對于中朝人民而言,抗擊美國糾集幾個盟友和若干附屬國以“聯合國軍”名義發動的侵略,是一場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反帝任務,捍衛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戰爭。我們的用語叫“抗美援朝”。
中國人民的勝利,是被侵略者戰勝侵略者、正義戰勝邪惡的勝利。抗美援朝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人民精神寶庫的一部分。
——這是以弱勝強的精神。
僅就物質力量而言,中美之間的差距,處于人類歷史上交戰雙方對比最為懸殊的狀態。
美國是世界資源最豐富、科技最發達、武器最先進,擁有最大群體和最高水平科技人才儲備的國家,從未停息向國外的掠奪,本土200余年沒有戰爭,卻一發再發戰爭財。1950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占整個西方世界2/3,黃金儲備占70%,工農業總產值15078億美元,工業總產值占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半以上,鋼產量8770萬噸,小麥產量占西方世界的30%以上。美國航空母艦的數量和總噸位占世界80%,擁有世界最多的先進作戰飛機和最大規模的海軍艦隊,而且是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的一個步兵師,裝備坦克140多輛,70毫米火炮330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建立起從日本到菲律賓、從意大利到關島,環歐亞兩大洲弧形帶的200多個軍事基地,部署其1/3的陸軍、100多艘戰艦和1100多架作戰飛機。
在百年戰爭蹂躪和廢墟上宣告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面臨剿滅西北西南國民黨殘余軍事力量和解放臺灣的任務。1950年,工農業總產值574億人民幣,鋼產量61萬噸。人民解放軍一個軍的70毫米火炮190多門,大體為美軍一個師的一半,而且大部分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繳獲的舊式火炮。海軍和空軍尚在創建。
中美交戰,在從來的軍事教科書上,似乎是沒有懸念的戰爭。幾乎沒有人懷疑美國將是戰爭的勝者。美國當局關于勝利的叫囂已經提前震耳欲聾。但是也有清醒的美國政治家和軍事家,從第一聲槍響,就糾纏在尚未完全擺脫的噩夢里——中國抗日戰爭結束的4年里,得到美國大批資金和先進武器裝備援助的數百萬國民黨軍,在裝備原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下抱頭鼠傳、土崩瓦解,最現代化的汽車、坦克、大炮,被中國農民趕著最落后的牛車拖走。歷史會重演嗎?
歷史果然重演了一回。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更大規模上,宣告唯武器論的破產,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偉大戰例。
——這是中國人民組織起來和團結起來、自己解放自己的歷史創造精神。
中國人民派出自己的志愿軍赴朝,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全國各族人民動員起來,自覺地、積極地支持戰爭。毛澤東主席《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后的任務》強調,戰爭的勝利,來自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毛澤東主席舉出一個實例。戰爭的第一個月,我們的汽車損失很大。后來汽車路旁10000多人站崗,敵人飛機一來就打信號槍,同時加寬和新修汽車路,使汽車暢行無阻,損失從40%減少到百分之零點幾。接著修建地下倉庫、地下禮堂,上面丟炸彈,下面開大會。這都是群眾想出的辦法。
抗美援朝,成為一次空前的民族動員的歷史壯舉。城鄉青年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軍,毛澤東主席說,挑得很嚴,百里挑一,“人們說比挑女婿還嚴”。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相爭入伍,熱火朝天的場景遍于全國。江蘇一位老媽媽,親自送4個兒子和1個女婿一同參軍。浙江省2000萬人口,報名參軍的農民100多萬。截止1951年10月,全國鐵路系統75%員工志愿赴朝,其中80%的人立功。全國農民組成60萬人的擔架隊、運輸隊和民工隊開往前線。截止1952年5月底,全國人民緊衣縮食捐獻人民幣5.565億,折合3710架戰斗機。
炒面成為志愿軍的一種野戰口糧。中共東北局曾經舉行“炒面煮肉會議”,要求一個月制作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1950年初冬的瑞雪中,中國許多地方的男女老少,包括政府總理和北京各機關干部,白天黑夜都在做炒面。在廣袤的中國大地,白山黑水間炒面飄香。
在抗擊侵略者的戰爭中,工人農民掀起愛國主義生產勞動競賽和增產節約運動。他們的口號是“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槍炮”、“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國內各民主黨派發表宣言,譴責美國的侵略行徑和支持抗美援朝戰爭。各地基督教、天主教會相繼集會,決心割斷同帝國主義的一切聯系,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各大城市工商界人士紛紛表示,不能忘記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民族工商業的利益同中華民族的利益緊密聯系。長期半殖民地環境中形成的一部分知識分子的親美、崇美、恐美心態,隨著戰爭的推進為之一掃。新中國的各項事業繼續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經濟狀況逐年好轉。
面對這樣一個覺醒的、組織起來的、同仇敵愾的偉大民族,帝國主義的任何動手動腳,注定一敗涂地。這種歷史活劇出現在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才真正沒有懸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