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致習仲勛同志書信九封
文鋒按: 習仲勛同志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陜甘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毛主席對他曾有“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爐火純青”、“比諸葛亮還厲害”這樣高度的評價,筆者現將《黨的文獻》2002年第4期上毛主席1946年致習仲勛同志的九封信選輯出來,奉獻給大家,讓我們共同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并牢記習仲勛同志的重要題詞:
“毛澤東思想是億萬人民革命意愿和實踐的結晶,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主席關于援助中原部隊突圍
致習仲勛同志書信九封
(一九四六年七月—九月)
一
仲勛同志:
陜南來報五份請查閱。李、王①兩部決定分散;李部分為七股, 均在陜東南。王震率部正向柞水、鎮安前進, 將分散于柞水、鎮安及其以西地區, 這一帶西北局是否可派干部前去協助?因該區尚無像鞏德芳②那樣的地方部隊, 如不多派熟悉情形的干部, 恐立腳困難。此外, 鄭位三③、陳大姐④、戴季英⑤三同志及其他大批離軍干部, 如何秘密接引來邊區.需十分秘密, 亦請考慮辦法。再則, 蘇斌、曾諒芳⑥支要求受陜西省委領導, 請加處置為盼!
請考慮派一二個大員去幫助李、王兩部, 如汪鋒及其他適當之人。
毛澤東
七月二十六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二
仲勛同志:
請考慮派出幾枝〈支〉游擊隊(武工隊)性質, 策應李先念、王震, 創造游擊根據地, 以利將來之發展:(一)麟游為中心一枝<支〉, 約三至五個連,其中以三分之二(兩個至三個連).以班或以排為單位, 分散于徑渭之間、陜甘之間十余縣, 只要有黨的地方, 或無黨而群眾條件好, 就放下一班或一排;完全地方化; 如穿軍衣不便, 則穿便衣;如一班、一排目標太大, 給養困難, 則更加分散, 每地(例如一區)三五枝〈支〉槍;總以廣泛分布于徑渭間十余縣, 作為當地人民武裝斗爭之骨干為目的;其余三分之一(一個至兩個連)則集中公開行動, 但須取當地人民自衛隊或人民游擊隊名義, 或其〔他〕地方性名義;無論分散的, 集中的, 在一年內一律由邊區供給經費, 不從民間籌款;派出之前須加以訓練;須配備充備多〈人〉數政治工作人員;須有強的領導,須有本地干部率領, 隊員都要陜甘人(或雜以少數外地有經驗者);要自愿肯干;要準備吃苦。(二)兩當、徽縣為中心一枝〈支〉,約二個至三個連;辦法同上。(三)此外, 尚請考慮可否以海原、固原為中心派出一枝〈支〉, 以靜寧、莊浪為中心派出一枝〈支〉, 每枝〈支〉約二百人左右。
以上方針是否可行?估計派出后是否有站穩腳跟之把握?或先派麟游、兩當二枝〈支〉, 每枝〈支〉數目較小?請你召集有關同志討論見覆〔復〕。此外, 蒲城、白水各縣力求就當地非法武裝予以干部及指導, 創造游擊根據地。
敬禮!
毛澤東
八月十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三
仲勛同志:
十七軍八十四師現開陜南佛坪堵擊我王震部。八十四師內是否有同志及同情者, 情況如何, 請查明見告為盼!
毛澤東
八月十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四
仲勛同志:
王震行進甚速, 擬以十一天到達寧鎮⑧或栒正⑨地區。王來兩電請閱, 并摘要轉告關中、隴東。關于準備三個強的團位于適中地點, 以便迅速出動策應王震, 此事請于日內準備好, 并即速出動于邊境附近待命策應為要。
敬禮!
毛澤東
八月十九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五
仲勛同志:
長武、邠縣⑩、平涼、隆德、靜寧、正寧、寧縣、西峰、鎮原、固原等處共有多少敵軍駐防及其分布情形請即告。
毛澤東
八月二十二日夜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六
仲勛同志:
來示悉, 布置甚好, 已告王震。陜西邊境仍以保持平靜為宜, 請告關中分區, 栒邑以東不去擾擊;寧縣、正寧及隴東分區各部則照計劃辦理。
今晨付上之電報閱后請退還。
敬禮!
毛澤東
八月二十三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七
仲勛同志:
王震部主力已到邊邊11, 即在隴東休整, 請令隴東黨政軍予以歡迎及幫助。
毛澤東
八月二十九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八
仲勛同志:
(一)胡宗南似有向隴東進攻之計劃, 我們如何應付, 請加籌劃, 并見告;
(二)我軍出至封鎖線外占領多少地方, 消滅多少敵人, 繳槍多少, 正寧、寧縣、鎮原一帶碉堡線是否已完全攻破, 或尚余多少, 請傷人繪圖附說〔明〕送我為盼。
毛澤東
九月一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手稿刊印。
九
仲勛同志:
來信收到。即照所定方針去做。作戰時, 注意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殲敵一部, 如來信所說集中六至七個團殲敵一個團。得手后看形勢, 如我損傷不大, 又有好打之敵時, 可接著打第二仗, 再殲敵一個團;如不好打, 則撤回休整, 待機再打。此外, 須準備三千人左右補充作戰部隊的消耗, 請早為準備。最好先期交付各旅訓練, 臨時可迅速補充。
毛澤東
九月二日
根據《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注 釋
①李、王, 指李先念、王震, 當時分別任中原軍區司令員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②鞏德芳, 當時中共陜南工委、陜南游擊隊負責人之一。
③鄭位三, 當時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局書記、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書記兼中原軍區政委。
④陳大姐, 指陳少敏, 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長。
⑤戴季英, 當時任中原軍區副政委、中原軍區第一縱隊政委。
⑥蘇斌、曾諒芳, 職務不詳。
⑦汪鋒, 當時任中共陜西工委書記。
⑧寧鎮, 指甘肅省寧縣、鎮原縣。
⑨栒正, 指陜西省邑(今作旬邑)縣、甘肅省正寧縣。
⑩今作彬縣。
11邊邊, 指陜甘寧邊區邊沿地帶。
以下為毛主席的三封手跡
下面是習仲勛同志1983年2月21日參觀韶山后的題詞:“毛澤東思想是億萬人民革命意愿和實踐的結晶,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