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真作假時不失真

辛若水 · 2010-06-0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真作假時不失真

辛若水

(一)去假存真

《紅樓夢》上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話是頗為深刻的,因為這道出了真假的混亂,是非的顛倒。但對于真假的混亂,是非的顛倒,我們是極不滿意的,簡直有許多的憤怒,于是便生出了補救之心,定要分真假,明是非。然而,真假所以難分,就是因為有時候,假也是真;是非所以難明,就是因為有時候,非也是是。如果把真與假,是與非看成不變的,那也不對。因為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中,都在向它的反面轉化,真會變成假,是也會變成非。沒有萬古永存的真,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是。在真與假,是與非的變化中,我們所執著的,還應該是“真”,是“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確信,那就是“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為了表達我的意思,我調整了幾個字:“假作真時仍是假,真作假時不失真。”在文革中,有“假作真”的,但最終呢?還不是暴露了他們的本來么?“周公惶恐流言日”,又有何懼呢?“王莽謙躬下士時”,才真正虛偽呢!在文革中,同樣有“真作假”的情況,但即便真作了假,仍然不失真的。我以為,一段歷史只要成為過去,無論真與假,都成為了一種真實,即歷史的真實,也即是所謂的“—成陳跡皆為真”。有人說了,明明是假的,為什么又成了真呢?假,也有真的一面,如果沒有這真的一面,那它連假也不是了。真,有真的歷史;假,也有假的往事。因假可以見真,因真則益明其假。我們的目的當然是去假存真。所以去假,那就是因為有假;所以存真,那就是因為真混在假中。對于文革來說,它的本真是什么,已經很難說了。可以說文革的本真已被過分的諛詞與不負責任的唾沫星子給掩蓋了。那么,對于文革有沒有精彩又不失本真的評述呢?我想,也只有徐遲先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做的比較好些吧,他說:“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也是政治大革命。狡詐多變的資產階級不得不負隅頑抗,作垂死的掙扎。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偉大的群眾運動。整個人類的四分之一,不分男女老少,一齊動員起來。壯麗的大革命,把工、農、兵勞動群眾和知識分子,還有圣徒和魔鬼,一古腦兒卷了進去。檢舉和被檢舉,揭發和被揭發,批評和反批評,批判和自我批判。人人觸及了靈魂;三千年積污要滌蕩。我們的生活朝氣蓬勃了;生活中大量的陰暗東西就自行暴露了。渣滓浮上表面了;驅除它們就容易了。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方面,光明面,毫光四射了;陰暗東西的危害之大,也就越加明顯了。

這是進步與倒退,真理與謬論,光明和黑暗的搏斗,無產階級巨人與資產階級怪獸的搏斗!中國發生了內戰。到處是有組織的激動,有領導的對戰,有秩序的混亂。無產階級的革命就是經常自己批判自己。一次一次的勝利;一次一次的反復。把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一次一次的重新來過,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每一次都有了新的提高。它搜索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毫不留情。像馬克思說過的要讓敵人更加強壯起來,自己則再三往后退卻,直到無路可退了,才作羅陀斯島上的跳躍;粉碎了敵人,再在玫瑰園里慶功。只見一個一個的場景,閃來閃去,風馳電掣,驚天動地。一臺一臺的戲劇,排演開來,喜怒衰樂,淋漓盡致;悲歡離合,動人心肺。一個一個的人物登上場了。有的折戟沉沙,死有余辜;四大家族,紅樓一夢;有的曇花一現,萎縮得好快呵。乃有青松翠柏,雖死猶生,重于泰山,浩氣長存!有的是國杰豪英,人杰地靈;干將莫邪,千錘百煉;拂鐘無聲,削鐵如泥。一頁一頁的歷史寫出來了,大是大非,終于有了無私的公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化妝不經久要剝落,被誣的終究要昭雪。種籽播下去,就有收獲的一天。播什么,收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寫于1977年9月,當時文革剛剛過去;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徐遲先生對文革的評述,不僅精彩異常,而是在內在精神上遠未失真。可以這樣說,這段評述里,就激蕩著文革的精神。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去評述,會讓人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二)作為頌歌的真實

文革即是頌歌的時代。以前,對于頌歌,我是很不認同的,以為那不過是拍馬屁。現在想想,這想法頗為幼稚。因為頌歌完全可以發自真實的感情;況且,這歌頌的對象,是如此之好。既然有功,為什么不能歌;既然有德,為什么不能頌。《國際歌》否定了所有的救世主與神仙皇帝,而《東方紅》又把毛澤東歌頌為大救星,許多人對此感到不理解。其實,這沒有什么難理解的,所謂大救星,不過為人民謀幸福。基督教所謂的救世主,也是為人民謀幸福的,要把人民救贖到天國里去。只不過后來,基督教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了壓迫人民的工具。人民心中的救世主和統治者心中的救世主,是完全不一樣的。統治者利用所謂救世主來壓迫人民,那人民完全有權力選擇新的救世主來拯救自己。實際上,救世主不過一個說法罷了,這個說法表達了人們對改變自己困苦命運的人的感激和擁戴。許多看似矛盾的東西,可以同時存在于我們的情感中,而且這種存在無害于情感的真實。我覺得,對于頌歌及頌歌時代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理解,總是站在圈外指手劃腳,甚至譏諷嘲笑,是無當于事實本身的。虛假的頌歌當然不好,但出自內心摯誠的頌歌,又有什么不好呢?活在頌歌里,并不就是活在虛假中,而是活在神圣中。我發現,現在人們正在喪失對神圣的感情,這非常值得憂慮。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真正的神圣,那是很容易為所欲為的。只有心中擁有了神圣,一個人才能有所敬有所畏。有所敬,就會選擇一條高尚的路;有所畏,就不會誤入歧途。頌歌所表達的就是一種神圣而崇高的感情。如果我們不曾擁有或者不能理解這種神圣而崇高的感情,是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對它指手劃腳的。那么,頌歌是不是絕對的好,沒有任何瑕疵呢?也不是的。文革的指導思想,是無比深刻的,它會讓無數世代的人們自嘆弗如。但是,這種深刻的思想,被頌歌廉價的贊美給庸俗化了。一種深刻的思想,在思想者自身,大抵是深刻的。但一旦這種思想,為千千萬萬的人所傳揚,總難免庸俗化的。我曾說過的,毛澤東的文革是曲高和寡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想象著自己在毛澤東的水平上,于是和聲大作;這風雷般的和聲,反倒把毛澤東自己的文革給掩去了。所以,歷史進程中的文革,和毛澤東所設想的,是有很大不同的。每個人是按照自己對文革的理解,投入到這場運動中來,所以,人們雖然為毛澤東的文革同聲歌唱,但這文革,又實在是五花八門的。毛澤東的文革當然是最高的,但人們對這最高的文革,又理解到幾層呢?但是,不管理解到幾層,人們都起來響應,造成全國山河一片紅的精彩歷史畫卷,卻是真實的。頌歌是真實的,但頌歌背后隱藏著各種各樣的欲望,也是真實的。毛澤東對于這,早就是心知肚明的。別看那么多人都在喊:“毛主席萬歲”,真心擁護的自然有,跟著人家喊的,也不少;更有許多反對的,心懷鬼胎的。頌歌雖有表面的其樂融融,但歷史很快就會揭示出它殘酷的一面。因為人們不可能天天唱頌歌,即便天天唱,也不會把文革引向深入。歌頌了之后,就該打倒了;怎樣打倒?揭發,檢舉,批判,于是,全都上來了。紅色的海洋,也只是在想象中具有詩情畫意吧。然而,這些也就不說了。我只說一下頌歌的一個最大特點,即無比虔誠,甚至虔誠到幼稚可笑的程度。頌歌只不過一個形式,表達內心虔誠的一個形式。心里的虔誠只有表現出來,那才是有。可以說,頌歌即是表達內心虔誠的競賽。虔誠是對著神圣的,定要崇拜到五體投地的程度才是真正的虔誠。虔誠,不能只說,只唱,還應該做。那又怎么做呢?想來也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聽話”。文革最激動人心的地方,也就在于把億萬中華兒女,不分男女老幼,全到變成了虔誠的赤子。圣人講,要不失其赤子之心,然而這不過紙上的空論罷了。文革卻把所有的人都變成了赤子,這不是奇跡又是什么呢?然而,赤子都是好的么?有聽話的孩子,還有淘氣的,調皮搗蛋的;甚至還有為非作歹的。真不知道所有人都成了虔誠的赤子,是奇跡,還是悲哀。頌歌時代,有人們最大的虔誠,也有人們最大的愚昧。我們的理想,是保留虔誠,祛除愚昧。

(三)真實的沉痛

在頌歌真實的背后,當然還掩蓋著真實的沉痛。并且這真實的沉痛,不只是知識分子的,更是被卷入了文革的每一個人的,甚至包括文革的領導者、發動者。知識分子對沉痛是比較敏感的,他們的記性似乎也比一般人好些,所以對于那些苦痛,總是咀嚼來咀嚼去,越嚼越有滋味。被來回咀嚼的苦痛,很容易便成為了深悲巨痛。說到訴苦,這大約是應該的吧。我們中國文學雖然沒有苦難的傳統,但訴苦的傳統總還是有的。訴苦和苦難,并不是毫不相干的;惟有擁有苦難,才能夠訴苦。但是,訴苦中缺乏的是那種在苦難中不屈不撓的精神,更何況,想想現在的生活多么甜美,也就喜笑顏開了。訴苦,也并不表明對苦難念念不忘,真正對苦難念念不忘的,反倒不想說什么,只把所有的苦痛埋在心里罷了。其實,知識分子所受的苦難,也并沒有太多的花樣,不過被批,挨打,勞改罷了。只要忍了第一次,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忍受了。我們古人就講過一個法子,叫做“見侮不辱”;只要做到這一點,這天下便永遠沒有爭斗了。然而,細想想,這實在是做不到的,因為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都是有尊嚴的。為了尊嚴,許多人可以去死,許多知識分子忍受不了迫害,自殺而亡,這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捍衛人的尊嚴,生命的尊嚴。有人說了,他們連死都不怕,那還怕什么呢?他們害怕尊嚴的淪喪,豈不聞“士可殺,不可辱”。選擇死亡的人,在當時,大抵是“自絕于人民”,但畢竟給后世留下了潔白的紀念碑;只可惜,這紀念碑也只存在于極少數人的心里。知識分子既放不架子,又害尊嚴掃地,然而,知識分子所擔心、害怕的,在文革中都發生了。別說知識的尊嚴了,就是人的尊嚴,已經蕩然無存。那個時候,人們普遍的以為,知識是有害的,所謂“知識越多越反動”,就是這種論調。似乎知識也具有了階級性,如果資產階級說地球是圓的,那無產階級就必須去駁它,說地球是方的或者橢圓。如果資產階級說1+1=2,即無產階級必須說“1+1”=3或4”,當然,自然科學的階級性是比較模糊的,但人文科學的階級性就比較分明了。文科的知識分子大抵是最低下的,因為他們所有的,不過一肚皮空疏無用的學問,而且這學問還不為無產階服務。學問自然是越少越好,如果完全沒有學問,那就可以徹底鬧革命了。其實,只要知識的尊嚴被踐踏,知識分子的尊嚴也就蕩然無存了。那個時候,知識是無用的,甚至不過政治反動的標簽;我們這個時候,知識似乎同樣無用,甚至更加無用。那個時候知識受政治的迫害,而我們這個時候呢,知識又為金錢所奴役。雖然我們一貫的宣傳,“知識改變命運”,但這話的正面意義似乎越來越小。在文革,確實是知識改變了命運,挨批挨斗,坐噴氣,游大街,這都是拜知識所賜;而我們現在呢,知識成了金錢的奴隸,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還得仰仗孔方兄啊。一個人憑借知識是沒有法子飛皇騰達的;相反,知識只會讓人倒一輩子霉。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而這就是歷史的經驗;做清秋大夢的我們,可曾注意過文革是知識分子的煉獄。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效法了屈原的選擇,“一躍沖向萬里濤”;許多人選擇了忍受屈辱,卑賤地活下來。知識分子不只物美價廉,而且能夠忍辱負重的。有的知識分子,即便被迫害致死,依然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沉痛是真實的,這沉痛永遠不會為頌歌所掩去。我們也在追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沉痛?中國有那么好的知識分子,卻不知道珍惜;那又有什么值得珍惜呢?難道只有把金子埋在糞土里,才能發揮它們的價值么?知識分子經歷了這么多的苦難,受了這么多的委屈,發發牢騷,出出怨氣也是應該的。但怨氣還沒有出,歷史的傷痕已被掩蓋了。在歷史的洪流中,又看得出什么傷痕呢?真正的傷痕也只能留在知識分子的心上了。歲月流逝,老一代人漸漸地走了;又有誰能為歷史的傷痕做證呢?心靈的創傷,又怎么醫治呢?醫治又有什么用呢?人已經走了。真實的沉痛,是永遠的代價;但是心靈的代價是永遠都無法計算的。正因如此,沉痛才越發的沉痛。

(四)可以理解的否定

雖然從終極上講,否定文革未必就對,但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這樣做,卻也未必就錯。文革,可謂是狂熱的理想主義,而文革后的中國,最需要的是清醒的現實主義。雖然理想主義不可否定,但狂熱總是可以否定的。在頭腦發熱的時候,做什么事都是容易過頭的。只有清醒地對待歷史,才能清醒地對待現實。十年一夢,終于醒了,這是好事;魯迅說,人最大的的悲哀是夢醒了無路可走;但是中國已經在夢醒后探索到了一條道路,這就不足以悲哀了。對于在文革中受苦受難的知識分子來說,否定文革,當然是值得歡呼雀躍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對文革的否定,知識分子才可以進行對文革的反思。若是沒有這種否定,知識分子同樣會噤若寒蟬,什么都不肯說,什么也不敢說,即便說,也是吞吞吐吐,言不由衷。但是,即便有了否定文革的前提,知識分子在反思文革的時候,也如同小心翼翼清除地雷的工兵。這種謹慎是必要的,正所謂“曾經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雖然否定文革讓知識分子歡呼雀躍,但似乎遠沒有粉碎“四人幫”那樣大快人心。“四人幫”是害人蟲,是惡的勢力,所以他們的滅亡,是讓人們那樣的激動。但對于由億萬群眾參加的文革,被否定了之后,人們又是怎樣的感覺呢?然而,人們的感覺,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將來的道路。文革思想的肅清,似乎并不能夠用思想的方法。改變一種思想,最好的方法并不是說服教育,而是改變產生這種思想的基礎。沒有了產生這種思想的基礎,那這種思想自然就會消歇。文革的基礎不存在了,又怎么會有文革的思想呢?當然,改變基礎的工作,需慢慢地做。然而正因為這慢,悄悄地什么都改變了。我說過的,否定文革,雖然值得商榷,但卻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值得商榷的,那是在最終的問題上。文革所追求的終極并不錯;而且,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放棄對這種終極的追求。然而,我們和文革最大的不同,在于通往終極的道路。我們很清醒地知道狂熱的理想主義的害處,所以,我們選擇了清醒的現實主義。清醒的現實主義,并沒有放棄理想主義,而只是不讓它那么狂熱罷了。對文革,只能在現實意義上否定它,但卻不能在終級上否定它。我們說,否定文革是可以理解的,這種理解只有回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才可以做到。文革后的中國,處于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所以如何對待文革,不是單純地文革怎樣的問題,而是中國將向何處去的問題。那個時候,有兩個凡是;我說過,那是在信仰上捍衛過文革,那意思也很明顯,中國還是沿著文革的路一直走下去。不可否認,文革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但是,文革的路卻實在不能走下去了;這就如同原子彈當然有很大的價值,但它卻不能再在人群中炸裂了一樣。否定文革雖然只是對著一段歷史,但它的意義卻在于將來。說實在的,我們的現實,所以好些,那也是否定文革的余澤。否定文革本身,也是痛苦的,它并不值得大書特書。況且,否定文革,也并不具有終極的意義。我們總需要一個終極的,哪怕這個終極必需架空。文革的好處,就是對終極的執著;甚至為了所謂的“終級”,不惜“天下大亂”。這種執著可激可賞,但這種做法,卻要不得。理想的終極應該建立在美好現實的基礎之上。如果理想的終極不能夠讓現實更加美好,那么,我們要它又有什么用呢?一般說來,現實是不會讓人們狂熱的,讓人們狂熱的只有理想與欲望。狂熱的理想,會讓人們瘋狂;膨脹的欲望,同樣會讓人瘋狂。理想雖然高尚,欲望雖然邪惡,但許多時候,理想與欲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在高尚的理想下面,往往埋藏著人們赤裸裸的欲望。欲望毀滅人,理想同樣會毀滅人。文革中,有理想主義的狂熱,更有人們欲望的無限膨脹。欲望的膨脹,讓人性中最為邪惡的一面展露出來。對于人性的惡,我們并不是全無辦法,嚴刑峻法就可以控制它。但控制并不能全然解決問題。解決人性的惡,還有賴于人性的善。對于人性的善,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確信。用一場大革命,激發出人性的邪惡,然后消滅它,并不是最好的辦法。激烈的方式,往往很難在終極上解決問題。消滅人性的惡,大抵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控制它。

(五)所謂“妖魔化文革”

如果把否定文革推到極致,自然就是妖魔化文革。但是,否定文革和妖魔化文革畢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它們的根本立場是不一樣的。我們自己否定文革,那是為了改正錯誤,以便使自己更加有力量。而妖魔化文革呢,則是站在敵對的立場上,造謠生事,惟恐天下不亂。妖魔化文革的目的,決不在文革,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妖魔化文革,就不講什么事實了;因為事實對妖魔化文革是不利的。真正了解了文革,便會知道,它雖然有許多的錯處與不好,但卻決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大凡人的行為,都是可以為人理解的。無論妖魔化文革,還是否定文革,似乎都缺乏對文革的理解。理解文革是相當麻煩的事情;文革的指導思想尤其的高超,單是理解這指導思想,就非常得困難。說實在的,要理解文革的指導思想,也只有在毛澤東的思想境界上才能夠做到。然而,很可惜,我們的學術思想已經進入了爬蟲時代,誰人能與天公試比高呢?再則,文革決不是文革的指導思想所能涵蓋的。也可以這樣說,文革本身的豐富性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指導思想。文革所以是深刻的,并不只因為文革的指導思想是深刻的,更在于文革作為歷史事件本身的深刻性。文革的深刻性是通過它的悲劇性體現出來的。我們說文革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而且是一個民族的悲劇。也可以這樣說,我們民族最大的悲劇就在于,竟然沒有能力阻止文革的發生。不能阻止文革的發生,倒也罷了。關鍵的是有那么多的人,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文革中去。在文革中,即便有那么多的鮮血,我們也不曾意識到那是悲劇;我們不只以為那不是悲劇,而且為一種崇高的信念所鼓舞,認為那是為理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代價,可以不必計算么?崇高的信念,會蒙住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到真實,看不到鮮血。斗爭的理念讓我們喪失了最最基本的人道主義情愫。那個時候,人道主義是被批判的;可對人,我們不講人道主義,又講什么呢?難道講獸道主義么?人既不能夠上升為神,也不能夠淪落成獸。無論什么時候,人都只是人,所以,對人就要講人道主義。我們所以否定人道主義,那也只在于崇高的信念,讓我們喪失了最為基本的常識。常識,為許多人所忽視;但是,最為基本的常識,深藏著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秘密。文革讓人們背離了常識,背離常識的代價是巨大的。無論再高超的思想,在陶醉于自己高超的同時,也要多想想常識。如果和常識太離譜,那就要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正確性。有人說,高超的思想也會成為常識的一部分。當然,這一點是不容否定的;常識之為常識,也不是一層不變的。不同時代的人們也在建構不同的常識。在古代,天圓地方就是常識,可我們現在呢,連小孩子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有的常識在變,有的卻不會變,譬如1+1=2,三千年前如此,三千年后同樣如此。所以,回歸常識總還是對的。譬如民以食為天吧,這個常識,是否定不了的,但是,崇高的信念卻告訴我們,人不只為面包活著。然而,這卻忽略了一點,面包不在人生中占首要的位置,但卻是生存的前提。人不是只為面包活著,但是沒了面包,人就不能活。是生命的意義重要,還是生命本身重要呢?那還用說么?當然是生命重要了,為成就生命的意義,而舍棄生命本身,雖然高尚,卻終不免愚執。冷靜地對待高尚的學說,回到生命的常識吧。文革所漠視的是那些庸俗的東西,它以為高尚是可以占勝庸俗的;然而,很可惜,文革本身卻被庸俗化了。文革在歷史中,也是時乘命蹇的。被庸俗化,并不是它最悲慘的命運,被否定亦不足以悲哀,最難以忍受的則是妖魔化,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被庸俗化的文革里,還有一點真實;在被否定的文革里,還有一點真誠;那在被妖魔化的文革里,除了仇視,還有什么呢?如果你把文革描繪成妖魔鬼怪,那經歷過的人,定會義憤填膺的。忘記了真實,就只有誣蔑。所以,我們定不能忘記真實,惟如此,才能掃除誣蔑。歷史的是是非非,并不因為成為過眼云煙,就不再那么重要。人們總還在評說歷史,在這評說里,有褒有貶,有贊有罵,而這就是人心中的公道。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人与 | 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