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劉少奇同志的基本史實的幾點共識
高臥故園
關于劉少奇基本史實其實分歧不多,關鍵是解讀觀點有些不同,小生在此就拋開觀點,從各位板油的帖子中求同存異地提煉一些共識:
一、戰備疏散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劉少奇傳》:
一九六九年十月,毛澤東對當時世界動態作出國際形勢有可能突然惡化的估計。全國
據此進行大規模的備戰行動。中共中央決定將劉少奇、鄧小平、陶鑄、陳云、陳毅、徐向
前、葉劍英、聶榮臻等疏散到外地。
其實我在看其他書的時候,從許多人的傳記和回憶中老早就歸納出來這一條了,并且在百合發了帖子后刪除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但是如此明確的記述,該文為最,感謝版友的啟發。順便說一下,有許多文革“受迫害者”回憶到戰備疏散總是有點誤解,以為是林彪的“一號命令”,對他的迫害,比如徐海東就是這么認為的,并且痛罵林禿子。
從中央文獻《劉少奇傳》這本書的記述來看,就這件事而言,林彪是比較冤枉的。
二、劉少奇患多種嚴重疾病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劉少奇傳》:
從一九六八年年初起,劉少奇陸續發生肺炎、糖尿病、高血壓、植物神經紊亂等疾病,三月以后病情加重。到四月中旬,他的神志已不大清楚,表情呆板,兩腳移動吃力,走路邁不開步。
一九六八年七月上旬,劉少奇的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轉為支氣管肺炎,病情日益嚴重。
三、醫生救護劉少奇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劉少奇傳》:
1、北京搶救
經過搶救,劉少奇到七月二十四日才脫離危險期,但沒有根本好轉。這次發病后,他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只能臥床接受治療,病情一直不穩定,支氣管肺炎頻繁發作,一次比一次嚴重。十月九日以后,劉少奇完全不能進食,只得從鼻孔插管往胃里灌流質以維持生命。十月十四日中南海門診部寫的《劉少奇病情報告》說:“從七月上旬患嚴重支氣管肺炎以來,一直不斷有反復,三個多月較大反復五次。”“今后再發生嚴重反復,即可能無法救治。心臟有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有硬化及腦軟化,加上糖尿病,也有可能突然變化。防止在短期內死亡。”
七月五日 ,劉少奇的支氣管肺炎又一次發作,體溫升高達攝氏三十九度。醫生會診后一致認為情況嚴重;“因他年齡大,久病長期臥床,消瘦,抵抗力極差,容易發生休克、心力衰竭、糖尿病酸中毒等并發癥,故預后不良,可能隨時發生死亡。”經過緊張治療,病情才暫時穩定下來。
2、開封搶救
本來就處于重病中的劉少奇,由于途中顛簸受涼,到達開封后病情進一步加重。十月
二十四日、三十一日,劉少奇的支氣管肺炎等癥狀兩次發作,經隨同前來的醫護人員救治
后脫險。在劉少奇病情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從北京來的人包括醫生、護士在十一月六日全
部奉命返回。劉少奇的監護、醫療工作移交給當地駐軍負責。
十 一月十日 ,劉少奇的病再度發作,連續高燒不退。當地醫務人員參照上兩次的辦法
醫治。十二日凌晨一時許,劉少奇病情出現異常癥狀,吸氧后也不見改變。值班護士在六
時三十分緊急通知醫護人員搶救。六時四十二分醫護人員趕到,還沒來得及采取措施,六
時四十五分,將滿七十一歲的劉少奇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史實是這樣的。
至于對這些基本史實的觀點,比如有人認為少奇同志之所以得病是因為什么什么;戰備疏散坐飛機是一種迫害,應該乘坐軟綿綿的大車;醫生的搶救是迫害式的,等等,我不強求什么一致,事實上也不可能一致,比如有人發表《文革中搶救劉少奇紀實》一文,黃家生就要去信《炎黃春秋》反對之,就像我在百合發出此文,有人就疾呼“發過了發過了”,其實是一回事,觀點有異而已,不影響基本史實。
有版友提出個例說明什么?我的回答是個例只能說明個例,比如,廬山會議有人罵毛澤東說明這個會是可以罵人的會,這次會上有民主的表現,其他會上有沒有?我不知道。任何以偏蓋全的企圖都是徒勞。有版友引百度說:“文革”期間慘遭迫害,因病 1972年12月10日 在北京逝世。
我也百度了一下,鄧子恢同志出生于1896年,逝世時77高壽,看來被迫害的不輕,比之于老百姓的黑窯工和開胸驗肺,不知其相去幾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