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陳晉:向毛主席學習如何讀書

陳晉 · 2009-10-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向毛主席學習如何讀書
 
 
2009年10月18日

  ■核心提示 “假如給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放一天假,他們會如何度過?”17日,“嶺南大講壇·文化論壇”一開始,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命題。他分析說,沒有工作的一天,毛澤東會在床上看書,周恩來會邀請文藝界的朋友來家里聚會,鄧小平則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三個人,三個不同的選擇,這個故事看似輕松的背后卻隱藏著文化哲理:一個人選擇怎樣的休閑方式,是他文化底色和性格本色的自然流露。毛澤東,一個喜歡讀書的領導人物,必然是一個站在此岸、設想彼岸,大悲大患地尋求真理和構想未來的人。而事實證明,毛澤東留存世間的功業,多多少少也可以從他倘佯的書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線。

  毛澤東有怎樣的讀書方法?這些書又怎樣影響著他的一生?如果僅僅把這個問題看作一個史學的研究課題,未免太過可惜,因為這些問題同時也可引發當代人的思考:身為精神領袖、身為領導,甚至身為普通人,應當如何對待讀書。

  在全民閱讀的背景下,我們重溫毛主席的讀書生涯,為的不僅是借鑒他讀書的“術”,更重要的是領悟他讀書的“道”,理解“讀書人”毛澤東如何將讀書化為實踐的力量源泉。

  【讀書理念】

  讀書是一種“別無選擇”的選擇

  “毛澤東留存世間的功業,多多少少可以從他倘佯的書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線。從毛澤東通過讀書積累和營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過實踐行動積累和創造的‘人間天地’,是有跡可尋的。”

  提出毛澤東作為“讀書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澤東作為偉大的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的歷史定位,而是說,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澤東這樣酷愛讀書、讀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確實非常罕見。對毛澤東來說,讀書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選擇,不是簡單靠興趣支配的選擇,甚至也不只是為了工作的需要,而是他的一種精神存在和思想升華的必要方式,是一種基本的生活常態,是一種“別無選擇”的選擇。

  我接觸到的不少朋友,都很難理解,毛澤東治黨、治國、治軍的實踐是那樣精彩,在內政、外交、國防各方面的活動是那樣的豐富,他的行動能力是那樣的突出,但他讀的書,卻并不一定比一些終生治學的人少,甚至比一些學問家還要多。人們很難相信,這卻是事實。

  讀書是獲取未知的知識,提升思想的境界。毛澤東把讀書作為精神存在和思想提升必要方式,表明未知的東西對他有一種極強的誘惑,要以有涯之生盡量包容、填充那未知的空間。讀書對毛澤東來說,也是一種獨特的心靈對話,思想交流。在對話交流中除了實現思想境界的提升外,還會實現一種只有讀書人才樂于尋求和可能獲得的心理期待、智慧愉悅和審美滿足。其中感受,或許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恰恰是因為讀書、編書、薦書、講書,形成了毛澤東鮮明而獨特的文化個性,從而散發出一種令人折服的文化氣息和智慧力量。

  通過毛澤東的讀書生涯,我們可以從一個角度了解他的智慧源流,了解他對前人和同時代人創造的思想,提供的知識,積累的經驗,是如何吸收、揚棄和發展的。毛澤東留存世間的功業,多多少少也可以從他倘佯的書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線。也就是說,從毛澤東通過讀書積累和營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過實踐行動積累和創造的“人間天地”,是有跡可尋的。

  當然時代在發展,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了,毛澤東當年讀過的書,我們不是非得要讀,毛澤東當年對書發表的評論,未必都是正確的。我們需要體會的是毛澤東編書、講書、薦書的精神,特別是通過實踐得出的理念,這也是毛澤東能夠沉淀為一種民族文化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讀書方法】

  蔣介石的書這些反面的東西也要讀

  “毛澤東在延安時說過一句話:‘如果再過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講這句話是希望領導干部們抓緊時間讀書學習,毛澤東自己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毛澤東讀書有三個特點:第一,讀書廣博而偏深。第二,活到老,讀到老。第三,真讀實學,不是做樣子。

  毛澤東住在中南海頤年堂里面的一個院子,叫菊香書屋。他逝世后,保存在菊香書屋的書,有9萬多冊。不能說所有的藏書他都讀過,但這些書是他進城后逐步積累起來的,用得上的,其中有不少書籍上留下他的批注和圈畫。而毛澤東讀而未藏的書籍,或讀過藏過但后來丟失的書籍,就更不知幾何了。總的說來,毛澤東的閱讀范圍,可以概括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歷史、文學、書法、報紙雜志、叢書工具書,共11大類。

  以上是毛澤東讀書之廣博。所謂偏深,就是除了常用的馬列經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毛澤東還有興趣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的書,并注意其中一些細瑣的觀點。中央文獻研究室在編輯和整理毛澤東的著作和談話時,對一些引文做注釋,需要查很多書,有的就很難查到出處。例如,1972年發生“九一三”事件,林彪乘飛機外逃,有關人員問毛澤東怎么辦,毛澤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這句話肯定是一個俗語,但這個俗語出自哪里,一直找不到。前幾年,有熱心的讀者說這句話出自清朝嘉慶年間一個叫張南莊的人寫的一本講鬼故事的滑稽章回小說,叫《何典》。我們翻閱了整本書也沒找到這句話,卻意外地發現,毛澤東晚年在一次會議上說過的一句話“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居然來自這本書。

  第二個特點是毛澤東活到老,讀到老。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如果再過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講這句話是希望領導干部們抓緊時間讀書學習,毛澤東自己確實做到了這一點。1975年他82歲了,眼睛不好,還專門請一位大學老師給他讀書。

  毛澤東讀書,是發自內心的對知識、對真理的一種渴望。有這種渴望,才可能用心用腦去真讀、真學、真思考。什么叫真讀真學?具體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經典的和重要的書反復讀。毛澤東曾對人說,他在寫《新民主主義論》的時候,讀了十幾遍《共產黨宣言》。在五十年代初,毛澤東對人說,《紅樓夢》他已經至少讀了5遍,此后他還讀過,還讓人從北京圖書館手抄過一部胡適收藏的《石頭記》。

  二是相同的題材內容,毛澤東習慣把不同的甚至是觀點相反的版本對照起來讀。他不僅讀馬克思主義的書,唯心主義的書,甚至蔣介石的書也讀。1957年,他對領導干部講:要讀蔣介石的書這些反面的東西,我們有些共產黨員、共產黨的知識分子的缺點,恰恰是對于反面的東西知道得太少。讀了幾本馬克思的書,就那么照著講,比較單調。講話,寫文章,缺乏說服力。

  三是毛澤東還注重討論式閱讀。他不光是自己悶頭讀,讀完以后常常和別人討論,有時是邊讀邊議。1959年底毛澤東還專門組織讀書小組到杭州研讀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讀了兩個月,議出了許多好的思想。把社會主義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歷史階段,就是毛澤東在這次閱讀中提出來的,這是我們上世紀80年代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概念的認識源頭。

  【領導藝術】

  借薦書傳達精神

  “毛澤東是政治領袖,又是讀書人,這就引出了毛澤東編書、講書、薦書的領導方法。他把書作為理論創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而且毛澤東長期有一個觀點,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毛澤東是政治家,編書、薦書和講書是他的工作、領導方法。編書、薦書、講書的前提都是讀書,而且是精讀之后才能推薦、編書。有的人讀了以后未必真懂,而且真用,毛澤東是自己要讀懂了,才給別人推薦。

  毛澤東講究讀書要讀懂、不能不求甚解。1931年,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去攻打長沙,林彪指揮,敵方火力猛,紅軍沖上去傷亡太大,林彪琢磨怎么樣才能打下來,突然想到他讀過一本連環畫,里面有一種戰法叫火牛陣,牛尾巴點上火,沖敵人的陣營。林彪覺得可行,于是按樣照搬,結果牛畏懼敵人的槍聲,往回沖到我們自己的陣地上了。

  毛澤東總結教訓時說林彪讀書不求甚解,牛是自由主義,一定要集體主義才能打。連環畫上沒有把它畫出來,如果讀《春秋》、《左傳》就明白了,火牛陣是每四頭牛為一組,在他們的頸部用木頭相連,這時候在牛尾巴上點上火再往前沖,這樣敵人打槍,拐不了彎,只能往前沖。按照毛的方法,果然成功了。

  毛澤東特別喜歡薦書、講書,最重要是讓別人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因為他是政治領袖,又是讀書人,這就引出了毛澤東編書、講書、薦書的領導方法。他把書作為理論創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而且毛澤東長期有一個觀點,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實際上毛澤東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編書,剛進第一師范學院,他喜歡文學經典,就自己到圖書館整理目錄,編了一個書單有77種,然后把這個書單寄給朋友,他說這么多書我們一輩子都讀不完,我們就要讀好書,要讀奇書。

  我們再說他的薦書,薦書在毛澤東是常態化的事情,而且他經常向身邊的人推薦書。他讀了賈誼寫的《治安策》,還專門寫信讓別人看,他實際上是暗示一種思想。《治安策》是講漢武帝在歌舞升平的時候,提出盛世之下有什么危機,這是他要傳達的想法。

  至于他私下里向一些個人薦書,用意更具體,往往是針對一些人的情況,希望他們能從所薦之書中有所領悟。1973年毛澤東向王洪文推薦一本書叫《后漢書劉盆子傳》,是寫西漢末年,赤眉農民起義軍要選一個人當皇帝,就從參加這支起義軍的幾十個劉氏后裔中,找出三個血統最近的來抽簽,結果被一個叫劉盆子的放牛娃抽到了。劉盆子當皇帝后依然故我,不務正業,經常和一幫放牛娃嬉耍,終于沒有出息失敗下臺。毛澤東讓王洪文讀《劉盆子傳》,無非是提醒他,憑資力、能力,王不夠格,你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學劉盆子,要注意學習、長進。這本書實際上傳達出毛澤東對王洪文的隱憂。

  如果說薦書是希望人們自己領會,給人講書,則是直接向別人宣達他的思想觀點,他經常在一些會議上逐字逐句甚至逐條地講一些重要的書,1942年他把斯大林的一本小冊子一條條地講,講完后記錄下來就是一個黨性教育的教材。


  ●毛澤東的讀書小故事

  逝世前7小時仍在看書、看文件

  毛澤東是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逝世的,根據當時的記錄,9月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滿了管子,時而昏迷,時而清醒,清醒過來就看書、看文件,共11次,2小時50分鐘。當時,他已病得說不出話,有一次,毛澤東敲了三下木制床頭,工作人員剛開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來,一個工作人員突然想到,當時日本正在大選,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叫三木武夫,敲三下木頭,說不定是要看三木武夫的資料,于是就用手托著三木的材料給他看,毛澤東點了點頭。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時37分,此后再也沒有醒過來,7個多小時后便逝世了。

  土豪家找《三國演義》

  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領兵打仗,沒有書看,很苦悶。在井岡山的時候,他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沒書可讀,只要見到書就眼睛發亮。有一次,攻下一個土豪家,毛澤東跟警務員去找書,只為找一本《三國演義》。土豪說,書都被你們“共產”了。毛澤東回來以后,就立下一個規定,以后凡打下一個地方,要組織專人把圖書館看起來。

  1929年,他給當時在上海的黨中央寫信說,無論如何給他搞一些書,還開了一批書單,說“我知識饑荒到十分”,“我們望得書報如饑如渴,務請勿以小事棄置。”甚至還說買書的錢你們先墊著,我再派人給你們送過去。長征初期,因為生病,毛澤東是在擔架上度過的。他躺在擔架上也讀書,讀了《國家與革命》。

  工作會議談詩詞

  1958年3月成都中央工作會議期間,他編了兩本書發給與會者,一本叫《詩詞若干首》(唐宋人寫的有關四川的一些詩和詞),《詩若干首》(明朝人寫的有關四川的一些詩)。與會的人都不懂,會議是談產量、談煤炭、談三峽建設,為什么毛主席發兩本書看,而且是唐朝、明朝人寫的,他們對此都不感興趣。毛澤東在會上說,不要一開會就說匯報,就說糧食產量怎么樣,要務虛和務實結合,我們可以解決鋼鐵問題,可以解決糧食問題,但同時我們要花一點時間來談談文學,談談哲學。

  毛澤東的這個做法非常好。若干年后誰還記得我們議論過煤炭多少噸,鋼鐵多少噸,但是這些書記會對成都有印象,在成都讀的兩本詩詞還可以背幾句。這種方法應該發揚,而且外地來開會的這些干部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領域,從實用主義稍微超脫一下,體會一下四川的大好風光有什么不行?

  晚年讀《枯樹賦》淚水縱橫

  毛澤東晚年讀很多詩詞歌賦,這些,都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與毛澤東晚年的復雜心態有關。讀詩詞曲賦的時候,政治、社會,理想、現實,壯志、暮年,往往能在他的感情世界掀起巨大的波瀾,從中尋求心志的勉勵和撫慰。他晚年反復讀庾信的《枯樹賦》,還考證一些詞句的意思,比較各種注解,讀到“樹尤如此,人何以堪”這樣一些句子時,年逾80歲的一代偉人禁不住淚水縱橫。

  ●現場互動

  提問:毛澤東和鄧小平都可以成為永恒,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經形成一種文化,而文化應該可以穿透時光,在我們生活當中留下比較長遠的影響。就您現在來看,毛澤東思想中有哪些能夠穿越時光、值得回味的地方?

  陳晉:這里面有一個前提,對毛澤東思想應該怎么理解。胡喬木編《毛澤東詩詞選》,每條注釋非常認真,他夫人問他,《毛澤東選集》都編過了,一個詩詞選值不值得花這么多時間去做。胡喬木說,不要小看毛澤東詩詞,隨著時間的推移,毛澤東詩詞對人們的影響可能會比《毛澤東選集》要深遠。

  毛澤東思想其實包含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具體決策層面,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啊,某個戰役的決策等等;第二個層面是毛澤東領導革命和建設的思想方法和領導方法,例如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我們叫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再往上是文化層面,是他身上和他的著述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那么在今天和未來,最能發揮毛澤東思想價值的,我想第二個和第三個層面的內容會越來越多。我就舉一個例子,就說毛澤東的精神。前一兩年有網友在網上概括了毛澤東的十句話,最真誠的話,最謙虛的話,最痛快的話等等,他概括了十個方面。毛澤東思想已經深入人的骨髓,深入人的精神,包括現在的話語體系也深受其影響,比如說毛澤東說“將革命進行到底”,現在就有“將愛情進行到底”,“將炒股進行到底”這樣的話。這雖然不是嚴肅的套用,但也看出毛澤東語言個性的影響力所在。

  提問:毛澤東的讀書方法對現在領導干部讀書有什么啟示?

  陳晉:現在領導怎么讀書我也不大了解,但是習近平同志最近提出,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讀書要有兩個態度。一般人愿意讀書的話,大多實用主義地讀書,這在當下非常普遍。但我覺得,從毛澤東的讀書生涯中,可以體會到上一個特點,讀書需要一點“無用主義”。

  實用主義固然是需要的,但讀書不能僅僅為了實用,抱著一點“無用主義”的態度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品位,雖然不能增加人生的長度,但是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寬度和高度,“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也不能完全采用無用主義的態度,如果完全采用無用主義的態度,就太漫無目的了。 (記者蒲荔子 實習生吳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日本性变态另类性高潮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另类bd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