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灣改編和取消四大的強烈對比
萬類霜天競自由
按語:在中國社會的歷史長河里面,誰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誰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實踐者,誰又是口頭革命派,誰又是踐踏人民民主的罪魁禍首。從毛澤東秋收起義的的歷史貢獻,和三灣改編創立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群眾監督干部--設立士兵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工農群眾就看到了跟著毛澤東鬧革命,是爭取解放的必由之路,就預示著將來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體制,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其基本雛形。
而以社會穩定為借口,取消毛澤東賦予人民群眾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四大自由,不正是造成如今中國社會,政治信仰混亂,思想道德墮落,官僚體系貪腐成風,階級分化矛盾深刻,向封資修全面復辟倒退的始作俑者嗎?
沒有毛澤東思想的主導地位,取消人民群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權力的中國社會,必然是:百年魔怪舞翩遷,神州大地月難圓,工農重吃二遍苦,何日才能艷陽天?
讓我們再一次重溫三灣改編這個歷史事件--偉大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對比如今的現實意義吧!
三灣改編,民主實踐的光輝典范!
三灣地處偏僻,原本鮮為人知,80年前因為毛澤東領導了“三灣改編”而名揚天下,永遠地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有三條:一是在組織上進行改編,將部隊由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二是將“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三是設立士兵委員會,在軍隊中實行民主制度。
我們研究三灣改編,更多的是強調“支部建在連上”、開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而往往會忽視第三條,在部隊中實行民主制度。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回憶當年斗爭時,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井岡山的好制度、好作風是什么?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艱苦奮斗。汪東興說“支部建在連上”。據當時參加者王卓超回憶說,毛澤東當時無奈地笑了笑,并特別強調說:“在井岡山時,我們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風,現在比較提倡的是艱苦奮斗,得到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泵珴蓶|作為三灣改編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艱苦奮斗、支部建在連上固然重要,但是建立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制度同樣重要!
毛澤東在三灣對部隊實行改編以后,部隊僅僅剩下了幾百人,而且它的主要成分是農民,談不上有多高的軍事素養,與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相比,力量可以說微不足道。但是為什么就是這樣一支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幾百人的軍隊,卻能夠從井岡山到瑞金,從瑞金到延安,從延安到北京,最后贏得全中國的勝利呢?關鍵就是民主的思想在閃耀著光輝!三灣改編中的民主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三灣改編實現了黨內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使我黨成了工農革命軍的堅強組織核心
秋收起義部隊由于戰斗頻繁而且連連失利,生活又極端困苦,不少人產生了悲觀動搖的情緒,對革命前途喪失了信心。羅榮桓元帥后來回憶說:“這支部隊中,雖然有不少黨員,但沒有形成堅強的組織核心,也沒有明確的行動綱領”。
對此,毛澤東敏銳地感覺到,部隊要有堅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首先要讓黨的組織有凝聚力和戰斗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發揚黨內民主,并通過它來影響廣大戰士,只有這樣,這個組織才能鞏固。毛澤東吸取在北伐戰爭時期北伐軍支部建在團上,團支部離普通士兵太遠,抓不住部隊中最基本力量——普通士兵的教訓。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主張。具體做法就是在部隊各級設立黨的組織:班有黨員,排有小組,連有支部,營團有黨委。連以上設立黨代表,擔任黨的支部書記,專門做黨的工作,做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時,設立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由士兵群眾民主選舉產生,在黨代表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實行民主管理,監督官長工作,有提出建議或批評、質問的權利,但對官長的工作沒有干涉的處理權。這樣,既發揚了民主,保證一般黨員的心聲能及時反饋到黨的決策層,又確保了集中,使黨的方針、政策有人去貫徹落實。
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內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支部建在連上的做法充分尊重了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了黨員的民主權力,調動了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同時設立士兵委員會,在黨員和士兵群眾間建立了聯系的紐帶,從而以黨內民主推動全員民主,最終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從此脫穎而出。所以,我們現在部隊的官兵常說:三灣改編,黨鑄軍魂!就像毛澤東后來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所說:“紅軍所以艱苦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三灣改編發揚政治民主,強調官兵平等,增強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由于秋收起義的軍官大多數是從舊軍隊過來的,殘存的舊軍閥習氣比較嚴重,官兵待遇很不平等,軍官經常隨意打罵士兵,直接影響了官兵之間的團結和部隊的戰斗力。
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決定在部隊中設立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是紅軍中的群眾組織,代表士兵利益,參與部隊管理,發揚政治民主,官兵平等,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廢除繁褥禮節,士兵有開會說話的權利與自由。它的設立,使民主不僅有了形式,而且有了實質的內容。毛澤東對士兵委員會曾做過這樣的闡述:士兵委員會就是監督院,是監督官長的。沒有這樣一個組織,士兵們就不敢講話,講了話也沒有作用。成立士兵委員會就是要士兵敢于講話,講話也要有作用。
當時,工農革命軍里有一個叫郭天民的大隊長,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作戰勇敢,很有軍事才能,但他有一個在舊軍隊里養成的壞習慣,就是喜歡體罰士兵,只要士兵違反了紀律,他輪起巴掌就打,以前打士兵,士兵是不敢反抗的,連言語也不敢。成立士兵委員會后,士兵們把郭天民打罵士兵的情況反映到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向毛澤東報告了,毛澤東立即對郭天民進行了批評,并在大會上公開了這件事,說工農革命軍里有一個姓郭的“鐵匠”,把革命軍戰士當鐵來打,這是不允許的,是違反紀律的。經過這次教育,郭天民很快改掉了體罰士兵的毛病,重新獲得了士兵的理解和愛戴,解放后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有個“徐彥剛受罰”事件,當時在部隊的影響也很大。徐彥剛是1926年入黨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秋收起義時隨毛澤東上井岡山,擔任三十二團特務連連長。一天,徐彥剛和幾個人在一起玩牌賭錢,被連士兵委員會主任吳照明發現,上報到軍士兵委員會主任陳毅那里。陳毅當即對徐彥剛進行了嚴肅批評,并讓徐彥剛受罰站崗三天。這兩件事傳開后,“士兵委員會”在部隊中威信大震。
1956年,羅榮恒元帥在政治學院組織的座談會上說:“發揚民主后,官兵關系密切了,部隊真是拖不垮打不爛的。有一次主席帶我們一個營,經過桂東,遭土匪伏擊,把部隊給搞散了。拂曉時分,自動全部集合起來,檢查一下,只少了一個擔架兵。后來回井岡山時才知道,那個擔架兵早回山了?!?
可以說當時以組織士兵委員會的形式實行民主主義制度是紅軍的一大創舉,也是紅軍區別于白軍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對于健全軍隊民主,反對軍閥殘余,克服官僚主義,破除雇傭思想,密切黨與士兵群眾的聯系,團結廣大士兵群眾,起到了積極作用。正如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所說的:“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武器?!?
三、三灣改編實行經濟民主,官兵待遇一致,使工農革命軍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當時,部隊吃飯、住宿和著裝的條件可以說是艱苦到了極點。面對這種情況,毛澤東積極主張實行經濟民主,士兵委員會下設經濟委員會,監督部隊的經濟開支,管理伙食,經濟公開,杜絕了貪污。當時有句口頭語,叫做“吃油餅”,意思是說貪污了幾個錢去買個油餅吃。有了經濟民主,吃油餅的現象沒有了。他要求部隊一面打仗,一面籌餉,凡是黨員,都必須想些辦法,士兵委員會更要開動腦筋,幫助首長解決好部隊的伙食和布匹問題。調動大家個個想辦法,人人出主意。按照毛澤東的指示,不少連隊里的士兵委員會管起了部隊的伙食。只要是閑暇時間,士兵委員會就組織人積極籌餉。同時開源節流,采買貨物時精打細算,一個銅板當兩個銅板花。士兵委員會還實行賬目公開,及時向士兵公布。一旦有了余額,就分給大家。士兵們稱之為“分伙食尾子”。盡管數目很小,都是以毫厘計算的小錢,但士兵們極為高興。
在工農革命軍里,從軍長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有時候甚至連五分錢的伙食也保證不了?;锸持饕褪羌t米飯和南瓜湯,因為要節省糧食,紅米飯也不能做得很稠,只能吃紅糙米南瓜飯,而且一天還只能吃一頓或兩頓。紅糙米是很難下咽的,特別牙磣。南瓜湯實際上也就是白水煮南瓜,既沒有鹽也沒有油,很難下咽,但士兵們毫無怨言,為什么呢?因為首長和戰士都吃一樣的飯菜,從軍長到師長,從團長到黨代表沒有一人搞特殊化?!爱敱鸵敿t軍,處處工農來歡迎,官長士兵一個樣,沒有人來壓迫人”,這首當時在井岡山根據地廣為流傳的歌謠,就是對當時紅軍軍民一致,官兵一致的生動寫照。“紅軍中官兵薪餉穿吃一樣,軍閥里校尉起居飲食不同”,工農革命軍中的這一系列正確的政策,不但把工農革命軍士兵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而且有力地分化瓦解了敵軍。敵人對此驚恐萬狀,連楊池生部辦的《九師旬刊》對于紅軍的這種辦法也有“毒矣哉”的驚嘆。毛澤東在向中央匯報時說: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
“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斗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這是毛澤東總結井岡山斗爭歷史經驗的一個重要論斷,充分說明了三灣改編時確立的軍內民主主義制度對黨的統一戰線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在那種特別艱難的情況下,這種民主作風的推行,鑄造了全軍上下的主人翁精神,構筑了井岡山艱苦奮斗、官兵一致的精神品質和紅色政權的政治基礎。通過改編,士兵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部隊開始逐步發展壯大,并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三灣改編”作為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已經過去80多年了,但“三灣改編”的民主實踐對我們今天仍然是一筆寶貴財富。鄧小平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江澤民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由此可見,發揚民主一直以來都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的民主作風,值得我們思考和關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