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中央探求興衰定律:請專家講解九國歷史”
——經筵侍講最好學識兼備
以胡錦濤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十分重視理論學習和民主決策,這一新的可喜風姿令人矚目,也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國人的廣泛贊賞。偶見報上標題“中央探求興衰定律:請專家講解九國歷史”,不禁眼睛為之一亮:鑒古知今,鑒人知我,于我中華振興,是大大好事。
講課的詳細內容尚未披露,報上只略介要點,匆匆拜讀,獲益頗多。不過也有一些疑問,欲想向諸位講官求教。
比如關于“現代化的道路”,眾所周知有兩種不同的“現代化”,一個“姓社”,一個“姓資”。而摘要中所謂“現代化的道路有多種模式”,英、美、法、德如何如何,似乎指的就是西化,說白了就是資本主義化。至于“俄國采取的是政府直接干預政策”云云,更是把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搞的以資本主義取代社會主義“改革”,當成“現代化”了——列寧和斯大林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把一個使用木犁的古老俄國變成了超級大國,如果不算“現代化”;而戈爾巴喬夫們把這個超級大國搞得倒退了半個世紀倒成了“現代化”,這似乎于理不通。
再如,“政治現代化”云云含義亦語焉不詳。所謂“西方道路”,不就是資產階級的議會制民主嗎?其實,“非西方”中的大部分國家,包括印尼、菲律賓、扎伊爾和阿根廷也包括伊拉克等等,其政治“現代化”的模式,與與英美同出一轍,雖有待“深化”,然并不存在“接軌”和“轉型”的問題,在本質上,也談不上什么“相互交叉”。日、英等國雖然至今仍然實行君主立憲,但他們與美、法,在資產階級的民主和專制這一點上,并無二致。真正“東方”的民主,也即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民主,業已被“顛覆”得差不多了,而凡是人民民主被顛覆的國家,無一不隨之走向衰落。
執行什么政策,執政者的選擇固然重要,有時甚至舉足輕重,但這并不是根本,根本的在于那一個階級或者說社會勢力居于統治地位。歷史的原因造成了,在第三世界的多數國家,居于支配地位的資產階級一般總帶有不同程度的官僚性和買辦性,在阿拉伯世界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蘇東的“轉型”中,居于統治地位的也是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以致連索羅斯都稱他們為“裙帶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即使俄國這樣的發達的原超級大國,富可敵國的石油大王,也無一不買辦性十足。不倚洋和倚權,他們能夠迅速而又順利地實現原始積累和轉型嗎?在俄國,就是久加諾夫通過普選上臺執政,他也改變不了由大資產階級利益決定的基本國策。獨聯體中早有這樣的先例。
國家的統一是強盛的前提,十分重要,也十分現實,這在南斯拉夫和前蘇聯,是血的教訓,我們應該永志不忘。不過有一點也要辨之,那就是因果關系問題。在蘇東,到底是因為忽視統一而分裂并衰落了呢,還是因為急于“轉型”皈依西方而盲目自我“顛覆”終于導致衰落并分裂了呢?階級投降主義導致民族投降主義,他們實在是咎由自取。一個思想模式帶有很高的普遍性,戈爾巴喬夫們總以為,只要我傾心皈依資本主義,美國人一定會撒下大把美元,接納我們,幫助自己進入極樂世界。其實他們都錯了,老美在他們實現“轉型”的過程中,固然不吝扶植和投入,但那目的絕不限于使他們皈依——人家的“極終關懷”是消解對手,把你變成事實上的殖民地,當然最好是肢解,搞得四分五裂。南斯拉夫是最早“轉型”的,所得的回報是大卸八塊;俄羅斯傾心輸誠,國勢一落千丈,可人家照樣“東擴”,目前已直驅東亞——這才是當代興衰的前車之鑒吶,最現實、最有針對性和可比性,談論興衰,千萬不要避而不談。
至于“重商主義”,確實是西方國家發展與強盛的“普遍經驗”。不過不要忘了,它總是以“實力政策”為前提的。在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它是與海盜貿易和炮艦政策、與販賣黑奴和對印第安人種族滅絕,與“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的;在帝國主義時期,它總是與不平等貿易和瓜分殖民地、與熱戰冷戰和世界大戰,聯系在一起的。從瓦解蘇聯到出兵伊拉克,歸根結底,不還是為跨國公司老板的“重商主義”服務嗎?這些,我們能夠效法嗎,而人家又會讓我們效法嗎?竊以為談論重商主義,不要忘了這一些。
在“重商主義”中,對于“自由貿易”和“看不見的手”的迷信,倒是關乎興衰的重要關節。在拉美 和南亞,盲目的“重商主義”已有過血的教訓,不可不察。我們急于加入wto而接受的一些條件,是福還是禍,恐怕還要看。引資多多益善,外資占領市場的多少,也都成了政績的重要標志,似乎一“全球化”,民族工業也就可有可無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嘛!——這樣“重商”有點忘乎所以,不可不察。東歐國家,整個國民經濟基本被外資操縱,說“接軌”則可,說強盛恐怕難。俄國普京總統對霍爾多科夫斯基動手,就是一種不得已的自我保護,或者說反撥。其實,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呢!這些慘痛的教訓,不知講官們如何看待?
還有,國家統一與“重商主義”的關系,也必須理理清楚。以我們目前的經濟格局,統一臺灣如果動真格的麻煩能小嗎?老美如果把我們打入“邪惡國家”,凍結我們的資產、對我們實行經濟封鎖,我們能承受得住嗎?毛澤東何嘗想“閉關自守”,“備戰,備荒,為人民”亦不得已耳,在當時,亦最佳選擇也。不如此,腰桿子硬得起來么?卡斯特羅要“開放”,人家讓嗎?
以學問論,諸位講官是高山仰止的,在下只有望洋興嘆。不過,尺有所短而寸有所長,我覺得諸位在識見方面,似乎歷史唯物主義的因素顯得少了點。多年來,思想理論界以顛覆“傳統”為“解放”和“創新”,故學界羞提和遠離“傳統話語”,否則即會被視為“保守僵化”——在“智囊”中尤其如此。然而,近幾十年的興衰實踐證明,歷史唯物主義依然比許多當紅的“現代”理論要高明得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