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寫了一篇“1966國慶天安門百萬群眾大游行親歷記”。其實1965年的國慶我也參加了。并且是在天安門廣場上。那一年我初中一年級,虛歲15歲。在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慶祝大會的機會非常幸運地落到我的頭上。我所在的學校是北京海淀區的一所郊區中學,北京第九十九中學。當然根本不是什么重點中學,連高中都沒有。只有初中。因為我們那里的學生主要是農村子弟,在那個年代,農民的孩子能讀完初中已經很不錯了。能繼續讀高中的機會很少,就是我,雖然是居民戶口,初中畢業以后也是準備投考免收學費的北京鋼鐵學校,以后進石景山鋼鐵公司當工人的。既然讀高中的學生很少,所以我們的中學就干脆不設高中。要讀高中必須去海淀鎮的19中學,或者西山鷲峰腳下的47中學,圓明園的101中學,當然更牛的學生可以投考清華附中或者北大附中。
一般地,國慶活動輪不到我們這所農村普通中學的。但是1965年北京市教委對參加國慶活動的學校名額進行了改革。改變了以往國慶只是市區中學參加的情況,特別強調了一定要照顧到廣大農村的學校,讓廣大農民的子弟也能到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活動。于是,我們這所名不見經傳的農村中學歷史上破天荒地獲得了參加國慶慶祝活動的資格。北京市教委這樣做,跟當時毛主席的教導是分不開的。那時候毛主席對于學生死讀書的教學方式非常不滿意,還說過,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市教委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方針,讓我們農村中學也獲得了參加國慶的機會。事后證明,這一決定是非常正確的。我們農村中學在國慶活動中的表現普遍要好于城市中學。
市教委給我們學校的名額是30名學生,男生女生各15名。男生的服裝是白上衣藍褲子,女生的服裝是白上衣花裙子。一律佩戴紅領巾。由一名教師領隊。另外,必須做到人手一支花束,花束要按照統一的規格準備。花的顏色是淺綠,深綠和墨綠。三種顏色各占三分之一。1965年9月15日必須做到人員選派到位,花束準備完畢。由海淀區教委檢查合格,才能最后獲得參加國慶的資格。
我們學校一共六百多人,我非常幸運地被選中了。我們這三十個人從此每天放學以后由體育老師帶領著練習隊列。音樂老師帶領著練習唱歌。歌唱祖國,東方紅,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接過雷鋒的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革命歌曲。星期天上山采摘一種當地人叫做“荊梢”的鉛筆那么粗的細長灌木,用作花束的枝干。然后用綠色的皺紋紙按照給定的規格制作花束。
10月1日早上4點鐘,我們到學校集合。一輛大客車把我們直接送到人民大會堂西側,然后步行進入天安門廣場。維持秩序的就是胳膊上帶一個紅箍的執勤民警。看了帶隊老師的入場證就放我們進去了。要擱現在還不得把我們搜查個底兒掉哇!
我們的任務是在天安門廣場組字群眾的前面,每一個中學一列縱隊。用手中的綠色花束構成一片由淺至深的綠色大地。慶祝大會開始前,我們要在廣場上站好幾個小時,每人一塊方磚的位置,要坐下休息都不方便。于是我們左右兩側的中學都有人堅持不住被送到后面的醫療點去了。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們這片“綠地”左右還有手持氣球的學生隊伍,從我們到達天安門廣場的時候,那些氣球就一直不停的飛向空中,慶祝大會開始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氣球全都飛跑了。
8點鐘,軍樂團演奏東方紅,毛主席登上天安門。10點鐘慶祝大會正式開始,游行隊伍通過天安門,我們開始有節奏地揮動手中的花束,并且有節奏地高呼“毛主席 萬歲”。花束在我們的手中搖成很大的弧度,花朵飛快地來回顫動,效果非常好。但是我們兩側的隊伍,他們的花束幾乎不能揮動。實際上影響了這片綠大地的形象。這是因為,市教委要求所有的參加國慶的學校必須9月15日把花束準備完畢,在城市里面,只能采集柳樹的枝條,或者用鐵絲制作花束的枝干。但是,鐵絲沒有彈性,柳樹的枝條放置15天到國慶節那一天早就干巴了,一揮就斷。城市中學的帶隊老師看到我們手中那靈動的花束,非常好奇,于是我們旁邊的那個中學的帶隊老師跟我們隊伍中的一個同學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對話
“同學,你們這個花束是什么材料做的呀?”
“荊梢!”
“什么?”
“荊梢!”
“荊梢是什么呀?”
“荊梢是……,好柴火!烙餅不糊!”
我的位置是縱隊的最后面。所以根本看不到游行隊伍,只能看到漫天的紅旗飄舞。紅色的天安門城樓,紅色的旗幟,特別是游行隊伍殿后的紅旗大隊通過的時候,70列橫隊組成的方陣每人一面巨大的紅旗,每一面紅旗都有中幡那么高!我們左右的氣球大隊還要在這時放飛紅色的氣球,簡直把天空都映紅了!
紅旗大隊通過以后,我們“綠大地”全體同學涌向天安門!這是距離毛主席最近的時刻。可惜我的位置十分靠后,仍然看不到毛主席。一直到慶祝活動結束,我的視線始終被旗幟和花束遮蔽,沒有看到毛主席。
參加慶祝國慶沒有看到毛主席,我實在心有不甘。于是活動結束以后沒有立刻去南長街集合,而是又跟幾個同學一起跑回金水橋上,那里聚集了大約幾百人,都是成年人,肯定是想見毛主席。我們這些學生的加入,我們喊口號的童音,驚動了天安門城樓上的工作人員。于是,毛主席真的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向我們不停地揮手,他老人家心情愉快滿面紅光,笑得非常開心!
這是我畢生唯一一次見到毛主席。這件事影響了我的一生。至今我仍然收藏著閱讀過很多遍的毛澤東選集。至今我仍然能夠背誦毛主席著作中的老三篇“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和“為人民服務”。我以初中二年級的文化水平,通讀了蘇聯編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也就是資本論第一卷。因為這都是毛主席曾經的教導。當然,這兩本書,“政治經濟學原理”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現在在全國任何一家書店都是絕對買不到的。資本論第一卷的通讀,讓我成為一個馬克思的鐵桿崇拜者。當然更是毛澤東的鐵桿崇拜者。因此我從部隊轉業的時候沒有回首都北京,而是去了湖南湘西重山峻嶺中的一家兵工廠。因為當時的三線建設需要我們。所以對我們這批服役期滿的技術兵的動員口號就是:“建設毛主席的家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