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郎咸平:人民幣意外貶值,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

郎咸平 · 2015-12-15 · 來源:草根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人民幣意外貶值,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金磚銀行的成立能否開創國際金融新格局?希臘危機追根溯源,誰是始作俑者?以自貿區突圍TPP,勝算幾何?全球股市巨震,我們還能從哪里掘到金?暴利時代結束,“常態化地產”還值得投資嗎?誰主導了國際大宗商品走勢?民營銀行真的是金融改革的靈丹妙藥嗎?置身新一輪的投資大戰與財富洗牌,你不只是看客!

  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貶值,從周線圖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五周小幅貶值了,這種走勢近年來罕見。截至12月8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下跌0.15%,報6.4179,創2011年來最低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也跌逾百點,跌幅0.19%,報6.4861。自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后,全球媒體為之驚呼。那么。美國是如何操作匯率這一國際戰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說:你的投資機會在哪里》一書中針對1971年至今的三次匯率大戰給予了全面的分析。

  我們看看從2014年到現在,主要國際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反倒是最堅挺的,只貶值了5.5%,還有很大的貶值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從簡單的進出口數據看匯率,因為匯率從來不是由簡單的經濟數據決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舉例,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讓我們貶值,我們沒有聽,堅持匯率穩定,幫助東南亞國家度過危機。2003年以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美國又逼迫我們升值。理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致使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威脅稱若人民幣不升值30% ~ 40%,將通過立法征收中國進口商品27.5% 的關稅。最終人民幣升值了。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匯率是美國手中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國際戰略的。

  從1973年3月開始編撰以來,美元指數就是反映美元匯率的晴雨表。下圖中可以看出,從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元經過了兩輪完整波動,現在是第三輪,美元指數正在沖高的過程中。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條簡單的線,每一個周期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掠奪。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三輪匯率大戰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輪匯率大戰(1971—1999年),打擊拉美能源出口型國家

  第一步(1971—1979年),美元貶值27%,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

  從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到1979年底,美元指數貶值了27%。大宗商品如石油、貴金屬、基礎原材料等價格飛漲。以石油為例,1970年原油1.8美元一桶,1974年每桶10美元,1979年每桶20美元,1980年每桶突破30美元。這個時期,拉美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經濟一片輝煌,以墨西哥為例,1970年代墨西哥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5%。

  同時,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1970年初美元利率只有4%,1979年達到11.2%。不要以為11.2%的利率很高,1970年美國通脹率最高達13.5%,同期美國國債利率為11%,這意味著即使購買債券每年也會損失2.5%。正是由于美元的低利率,以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大舉借入美元,墨西哥在這一時期債務總額增長近20倍。

  第二步(1979—1985年),美元升值54%,利率大幅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回流。

  1979 年底,美元指數從95點一路上升,到1985年的146點,上升54%。1979年,保羅·沃爾克任美聯儲主席以來,不斷提高利率,1981年6月,聯邦基準利率調升到21.5%。一年后的1982年7月,美國通貨膨脹率從13%下降到4%。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原油價格從原來的30多美元一桶一路跌到1986年的10美元一桶。同時美元大規模回流,原因是美股回報節節攀升。道瓊斯指數從1979 年底的850 點一路上升到1985年底的1500點,1987年達到2000點。

  美元回流、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給拉美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墨西哥首先爆發危機。1982年8月12日,墨西哥因外匯儲備不足,無法償還到期的268.3億美元的公共外債,宣布無限期關閉匯兌市場。墨西哥之后,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秘魯、智利等國也相繼發生還債困難,紛紛宣布終止或推遲償還外債,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金融業的拉美債務危機。1982年底,整個拉美地區的外債余額超過3000億美元,其中阿根廷就占930億美元。1983年,阿根廷需要將貨物和勞務出口的54%專用于支付外債利息;巴西需要40% ;墨西哥需要35% ;智利和秘魯大約各需要33%。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步(1985 —1999年),開出私有化藥方,美元重新開始貶值。

  1985年10月,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韓國漢城召開的IMF和世界銀行第40屆年會上提出了“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私有化能源、鐵路、航空、通信等行業的國有企業,同時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私有化,實行徹底的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1990年,美國政府、IMF 和世界銀行聯手,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落實了這一措施,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

  拉美國家大規模的私有化自此開始。1988年,卡洛斯·薩利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后首先掀起私有化浪潮,新政府拍賣酒店、航空、鋼鐵、制糖等國企。1990—1999年,整個拉美500強企業中,外資企業由1990年的149家增加到1999年的230家。

  我們以阿根廷為例。在1989年改革前,阿根廷政府掌握著電信、石油、銀行等主要大企業。十年后,阿根廷政府幾乎賣光了戰略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開采油氣資源、通信、電力、公用事業以及核電站,甚至還有港口、碼頭、飛機場、火車站。國家掌握的僅剩下國家銀行、造幣局和電視臺等少數企業。在1989—1999年間,阿根廷10家最大企業中,有7家是跨國公司控股;全國 100家大企業中,以阿資為主的企業僅剩 7 家。2000年,跨國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總額的90.4% 和進口總額的63.3%。1999年阿根廷最大的國有企業——石油礦藏局98.02%的股份被賣給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后,阿根廷90% 的燃料供應掌握在4家外國公司手里。

  在私有化進程期間,拉美社會危機一再惡化。比如很多國家供水基礎設施私有化后,水價連續20年上漲,超過一半的居民消費不起日用水。

  第二輪匯率大戰(1986—2001年),打擊資本進口型國家

  第一步(1986—1996年),美元貶值27%,大宗商品價格穩定,美元利率穩定在4%左右。

  從1986年開始,美元進入貶值周期,美元指數從1986年初的120一路下跌到1996年底的88,下跌了27%。1984年6月30日,泰國宣布實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其中美元份額占了80% 以上,日元11% ~ 13%,其他貨幣不超過10%。顯然,泰銖對美元匯率基本固定,維持在1美元兌換25 泰銖左右的水平。由于美元貶值,泰銖實際有效匯率大幅下降,提高了泰國的出口競爭力,推動了泰國經濟發展。在此期間,泰國GDP以每年超過8%的速度增長,成為令世界矚目的亞洲奇跡。1986—1994年,泰國制造業出口年增長30%,制造業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由36%上升到81%,制造業占GDP 的比重從22% 增加到29%。同時,房地產泡沫開始出現,1993—1996年,泰國的房地產價格上漲了近400%。

  因為這一時期美國正在收割拉美的勝利果實,同時打擊能源出口國蘇聯,所以這段時期大宗商品沒有大幅漲價,國際原油價格基本穩定在每桶20美元之下。

  第二步(1996—1998年),美元升值20%,大宗商品價格穩定,美元利率維持在3%左右。

  從1996年開始,美元開始進入升值周期。美元指數從1996年1月的86點一路上升到1997年7月的95點,漲幅10.5%。泰銖匯率也緊跟美元不斷走強,出口競爭力隨之削弱。1996年,泰國出口增長率從1995年的24%下降到3%。出口下降導致泰國逆差迅速擴大,貿易赤字達到162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1%,超過8% 的警戒線。當時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為3%。為了彌補大量的貿易赤字,滿足國內過度投資的需求,泰國借入大量外國資本,而且大量流入了泰國的房地產、股票市場。1996年泰國借入外債達930億美元,和1992年比翻了一番,泰國經濟已顯示出危機的征兆。

  1997年3月,索羅斯等金融大鱷斷定泰國不能繼續維持原來的匯率,于是發起第一輪猛攻。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7月11日,菲律賓宣布放棄固定匯率,8月14日,印尼宣布實行浮動匯率。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爆發。與此同時美元繼續升值,1998年8月達到104點,比1996年1月上漲了20%。金融危機在東南亞更大范圍全面爆發,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土崩瓦解。

  第三步(1998—2001年),開出私有化藥方,收割勝利果實。

  危機發生后,東南亞諸國向IMF求助。IMF開出的條件很簡單,要貸款可以,必須同意三個條件:削減政府開支,實行緊縮貨幣政策,私有化國企。其中最后一條私有化國企,讓東南亞國家的命脈產業,包括金融、石油、電力、礦產、電信等統統私有化,國家的經濟控制權掌握在了以美國公司為首的跨國公司手中。例如,金融危機后的1998年,印尼12個主要國有企業進行了私有化,包括電信、采礦、水泥等支柱行業國企。金融危機后的20個月內,西方跨國公司在東南亞進行了186起并購,這是50年來東南亞最大規模的資產轉移,東南亞國家經濟騰飛的成果完全被西方跨國公司竊取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東南亞金融危機本來完全可以避免。1997年7月,金融風暴首先從泰國開始,8月7日,IMF在東京召開了會議,會議決定每個主要亞洲國家政府都出10億美元,最后湊了170多億美元貸給了泰國政府。如果事情到這里結束了,那么IMF做得還算挺好,可問題是這170多億美元是附帶條件的,而且這個條件是致命的。美國要求泰國如果接受這筆借款,就必須公開中央銀行的表外負債。美國這么神通廣大,會不知道泰國有多少負債嗎?結果泰國只好公布自己的表外負債為234億美元。于是所有投資者都明白泰國已經沒錢了,即使把這170多億借給它也是不夠的。你是投資者你會做什么呢?當然是首先把自己的錢提出來,避免更大的損失,于是泰國的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并快速蔓延到東南亞其他國家。

  當時日本提供了泰國海外借款的54%,提供了印尼海外借款的39%,提供了馬來西亞海外借款的36%。貸款規模決定了一旦發生危機,日本銀行不可能全身而退。所以日本最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日本政府必須阻止金融危機的爆發。它提出不要條件,直接援助,并提議成立一個1000 億美元的亞洲擔保基金。1000 億美元救泰國綽綽有余,但是美國財政部和IMF 嚴厲反對這個計劃,用盡各種手段阻撓這個提案的實施。日本最終因對抗不了美國而不得不放棄,挽救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最后一絲機會被美國熄滅。說到底,只有爆發危機才能在東南亞推銷“經濟改革”的三把火,才能趁火打劫。

  第三輪匯率大戰(2001—),同時打擊能源出口型、資本進口型國家

  第一步(2001—2014年),美元貶值36%,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美元利率下跌。

  從2001年開始美聯儲連續13 次降息,創下了1981 年以來“最為猛烈的降息輪回”。美元指數從2001年底的110點開始回落,一路下跌到2008 年金融危機前的70 點,36% 的降幅可謂史無前例,帶來的后果大家都知道。美元利率可以忽略不計,基本是0.3% 左右,2008年之后又降到0.25%。2001 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規模0.61萬億美元,2008 年是2.26萬億美元,經過幾輪量化寬松,2014年底已經達到4.5萬億美元。這就完成了向全球撒美元的步驟。

  隨之而來的是能源價格一路飆升,以原油為例,2003 年初破30美元每桶,2004年9月連破40美元、50美元每桶,2005年6月 60美元每桶、8月70美元每桶,2007年90美元每桶,2008年7月14日達最高點147.27美元每桶。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巴西、智利、秘魯、哥倫比亞、沙特等十個主要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直接受益。

  由于美元的廉價,各新興經濟體開始大規模借入外債來發展經濟。據IMF 統計,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新興市場的非金融類企業的海外發債規模出現了急劇飆升。根據國際金融協會測算,2014—2018年,所有新興國家需要展期的企業債務將達到1.68萬億美元。如印度的短期外債占全部外債的比例從2009年的23%上升至2013年的30%,超過25%的國際警戒線。如果美元進入升值通道,新興經濟體債券展期成本將顯著上升,債務風險將擴大。

  第二步(2014—2015年),美元升值20%,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下一步如果開啟加息,美元利率將進入快速上升渠道。

  2014年10月,美國停止量化寬松,進入升值周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美元指數上漲19.7%。加上美國股市好轉,19個最大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凈流出總量達到9402億美元,是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的兩倍。摩根士丹利用“麻煩十國”來形容十個因此面臨最大風險的經濟體貨幣:南非蘭特、巴西雷亞爾、泰銖、新加坡元、新臺幣、智利比索、哥倫比亞比索、俄羅斯盧布、韓元、秘魯索爾。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指數下跌43.7%。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創16 年新低,這將對“原料十國”帶來嚴重打擊。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正陷入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長衰退期,僅2014 年一年,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率就貶值了35%。拉美地區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陷入惡性通脹,基本生活用品短缺,經濟正在崩潰。投資者幾乎確定委內瑞拉會對其美元債務違約。哥倫比亞因為石油和煤炭價格下跌而問題重重,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12個月內,哥倫比亞比索兌美元匯率貶值了36%。

  第三步,收割勝利果實。美國不會把同一個戰略用兩次,但是很可能會大舉收購危機地區的廉價資產,美國的企業已經準備好了,就看美聯儲什么時候出手。

  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有4.5萬億美元負債,同時美國股市不斷高漲,上市公司手中現金非常充沛,2014年僅僅回購股票和紅利派發就超過1萬億美元。穆迪的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5月,美國前50大企業持有1萬億美元的現金,全部上市企業持有1.73萬億美元現金。這些錢64%都存放在海外,約1.1萬億美元。更關鍵的是,有了高股價,在需要收購的時候也很容易就能拿到更多的現金。因此現在的美國企業已經磨刀霍霍,只等美聯儲加息以后其他國家的危機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有兩個:

  第一,美元加息后,中國國內的美元資本回流問題。大量資本撤出后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值得領導們好好考慮,況且目前還有大量地下錢莊脫離監管。

  第二,無論是賣東西的“原料十國”,還是愛借錢的“麻煩十國”(其中有5個國家是重復的),中國都和它們有大量貿易往來,這15 個國家里面,除了哥倫比亞、泰國、沙特,其他12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都是中國。如何應對它們面臨的危機,非常考驗我們領導人的智慧。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如何從危機中找準機會?

  人民幣意外貶值,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金磚銀行的成立能否開創國際金融新格局?希臘危機追根溯源,誰是始作俑者?以自貿區突圍TPP,勝算幾何?全球股市巨震,我們還能從哪里掘到金?暴利時代結束,“常態化地產”還值得投資嗎?誰主導了國際大宗商品走勢?民營銀行真的是金融改革的靈丹妙藥嗎?置身新一輪的投資大戰與財富洗牌,你不只是看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芳草地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掩耳盜鈴及其他
  5. 從體制內到娛樂圈,從馬翔宇到李明德:反抗似乎成了最后的出路
  6. 雙石|“英雄戰死錯路上”
  7. 李克勤|毛主席周總理終身同為該委員會主席
  8. 前頭捉了張輝瓚——批駁利用張輝瓚被殺搞歷史虛無主義問題—— 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的歷史意義及啟迪
  9. “向科學進軍”
  10.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你懂的欧美网站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