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中國主要銀行已暫停由中國央行批準的人民幣跨境轉帳試點項目。該項目幫助中國人繞過政府管制,向海外轉移了大量資金。
知情人士稱,中行、工行等商業銀行是在央行開始調查中行被指利用該項目幫助客戶洗錢一事后暫停該項目的。
上周中央電視臺批評中國銀行“優匯通”業務涉嫌洗錢。中央電視臺稱,中國銀行有時會與移民中介合作幫助客戶掩蓋資金來源。
中國銀行否認了這一指責,上周該行在一則聲明中稱,有關分行按照有關監管規定和反洗錢等要求辦理業務。
CCTV管理人士未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凸顯了中國富人向海外轉移資金這一話題的敏感性。專家稱,電視臺的批評可能阻礙中國放松金融管制的進程。
目前,中國正在全國范圍內打擊官員腐敗,重點對象是那些向海外轉移受賄或其他非法所得的官員。本月早些時候,中央政府還號召解決將家人送往海外的“裸官”問題。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大多認為,中國封閉的資本項目體系已經千瘡百孔,規則淪為擺設。中國央行200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1.8萬名貪官和國企高管逃到海外。他們成功繞過資本管制,將1230億美元資金轉移出國門,而最常使用的手段是通過自己親密的人移民海外轉移資產。
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將中國央行兩年前的這個試點項目曝光。該試點項目允許中國銀行、中國工行和中信銀行通過在廣東省的分行向客戶提供人民幣跨境轉賬。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從未公開宣布過這個項目,因為希望低調開展試點。
北京一家大型國有銀行高管表示,“這個項目本省既不違反法律,也無不妥,因為得到了央行的批準,但問題在于是否某家銀行在向客戶提供服務時走得太遠。”他說,在央行調查出結論之前,先應該暫停這個試點項目。
中國廣東省毗鄰香港,是中國市場經濟的試驗之地,在這里的試點項目通常會在全國推行。
知情人士稱,中國公民在向海外轉賬之前,必須將人民幣換成外匯。在現有規定下,每個人每年只有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央行的試點項目允許他們繞過該限制,向海外轉移無限度的人民幣,然后在換成外匯。
接近中國央行的官員周一表示,央行不可能完全撤回該試點項目,因為中國政府正努力減小資金進出大陸的難度,推進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