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23日報道,上世紀50年代,相傳通用汽車(GM)前總裁查爾斯·歐文·威爾遜(Charles Erwin Wilson)說過這樣的話:“對通用有利的東西,就是對美國有利的東西。”其實威爾遜的話被誤傳了,但在60年后的今天,看上去真正對通用有利的東西是中國市場。
今年一季度,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實現凈利潤5.95億美元,而通用汽車全球業務的凈利潤僅為1億美元。
雖然通用汽車的季度業績受到召回事件(造成13億美元費用)和委內瑞拉業務4億美元虧損的影響,但中國已連續多年為這家美國公司帶來豐厚利潤。中國占2013年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的35%,然而通用中國合資公司全年凈利潤37億美元,已接近通用歸于股東的整體凈利潤38億美元。
中國也是大眾(Volkswagen)的“搖錢樹”。大眾去年超過通用汽車,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坐上了頭號交椅。中國占大眾去年全球銷量的31%,大眾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為96億歐元,而大眾全球營業利潤為117億歐元。
除了在華汽車銷售火爆以外,跨國車企還從中國合資公司收取技術和品牌使用費,并通過向它們出售零部件賺取額外利潤。
高額利潤也讓中方合資伙伴受益,并且部分利潤被用于再投資,但這么高的利潤在中國也引發了爭議。
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Securities)駐香港的珍妮特·劉易斯(Janet Lewis)表示:“在中國,生產汽車利潤很高,但沒有人想張揚這一點。在這個市場你就像在印鈔一樣,如果你的產品好的話。”
中國媒體曾報道外國品牌的汽車在中國市場售價與其他市場不一致,中央電視臺5月播出了一則有關進口寶馬(BMW)售價過高的報道。鑒于這種情況,車企不愿露富可以理解。
寶馬和其他外國車企表示,價格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而且進口車型還要交關稅。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負責人4月曾敦促外國車企將更多技術和研發能力轉移給它們的合資公司。
國內游說團體仍然反對提高汽車業外資所有比例50%的上限,提高這一上限是跨國車企在華獲取更高利潤的最快方式。50%的上限意味著,在合資公司實現的可觀利潤中,通用汽車和大眾不能將歸屬自己的部分合并至集團財務報表中,而只能列為股權收益。
通用汽車中國業務的一名發言人說:“合資公司的大部分利潤被作為紅利付給了通用。這些紅利大部分被轉回了美國。”
大眾表示,來自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去年增長14%,達到43億歐元。該公司2013年從中國業務中獲得了逾27億歐元的紅利,預計今年也差不多。
大眾表示:“憑借可持續的增長率和豐厚的回報率,中國未來仍將是大眾集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長期而言,我們預計中國將發展為一個更加成熟的市場,價格和利潤率將更加接近世界市場的平均水平。”
外國車企還將來自中國的利潤,用于為中國合資公司亟需的擴張計劃提供資金。
巴克萊分析師Yang Song表示:“中國市場繼續以相當快的速度增長,企業希望為下一年、乃至未來5年做好準備,到那時需求將會更高。他們有充分理由繼續投資于中國業務。”
許多分析師和車企高管都曾預計,去年中國汽車銷量大增16%、達到1800萬輛(是印度汽車銷量的10倍)之后,市場將會降溫。然而中國買車人的熱情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從1月到5月,中國汽車市場同比增長逾11%,盡管一季度中國GDP增長率降到了7.4%。
麥格理估計,自2010年以來,外國投資的汽車生產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達到100%、乃至更高。通常而言,每周5天、每天兩個8小時班次,即每周80小時,就算產能滿負荷。通用汽車與上汽(SAIC)、福特(Ford)與長安(Changan)的合資公司,預計今年都會增加班次,將產能利用率提高到120%以上。
福特的產能壓力更大。福特的??怂?Focus)轎車是中國最暢銷的車型。福特在華銷量5月同比增長逾30%,盡管基數不如通用和大眾。
劉易斯說:“基本上,所有資本支出來自(合資公司的)留存收益,但更成熟的合資公司也支付了不少紅利。”
這些紅利也使中方合資伙伴獲益。劉易斯指出,標致(Peugeot)公布去年來自中國合資公司的凈紅利為1.01億歐元。這家身處困境的法國車企的中方合作伙伴是東風(Dongfeng),一家總部位于武漢的集團。東風今年早些時候同意以8億歐元購買標致14%的股份。
東風的外資合作伙伴多于其他中國車企,這讓它獲得了豐厚收益。劉易斯補充說:“標致中國業務比它的其他業務都賺錢。而東風是如何獲得那么多現金收入的呢?那是靠這些年從合資公司收到的紅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