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值縮水榜”前100家企業中,國有企業占據八成。銀行、煤炭和飲料制造成為市值縮水重災區,洋河股份市值下跌59.5%,居于市值跌幅榜首位。市值上漲的企業有1652家
2013年股市收官在即,這一年,投資者又經歷了一段熊途。股市下跌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市值減少,財富縮水。
誰是2013年市值縮水最大的上市公司?哪些行業又成為市值縮水重災區?近期,《投資者報》研究院按照A股上市公司市值蒸發的絕對值排序,為投資者整理出“2013年上市公司市值縮水排行榜”(下稱“市值縮水榜”)。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23日,兩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3.39萬億元,較年初的22.94萬億元增加了4504億元。雖然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變化不大,但在市值縮水最多的100家公司中,有38家央企,其市值累計蒸發達1.3萬億元。其中4家公司今年市值縮水超過千億元,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1.38% 資金研報]。
與年初相比,今年上市公司市值下降的公司共計811家,市值上漲的企業有1652家,上港集團、伊利股份和長城汽車3家公司市值增長額居于前三位,其市值增長額分別為614億元、467億元和339億元。
分行業來看,煤炭、飲料制造、其他采掘、有色金屬和保險成為市值縮水幅度最多的前五大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按市值縮水幅度來看,白酒企業洋河股份、酒鬼酒和山西汾酒成為市值降幅最大的3家公司,與其年初的市值相比,縮水超過一半。
38家央企市值蒸發超萬億
在“市值縮水榜”前100家企業中,國有企業占據八成。其中央企38家,市值累計凈蒸發1.3萬億元;地方國企42家,市值下降7412億元。
僅從市值縮水前十的企業來看,央企就占據6席,中國石油則首當其沖。其市值從年初的1.46萬億元縮水至現在的1.24萬億元,蒸發掉2202億元,平均每天蒸發掉6億元。除了中國石油,另外5家進入“市值縮水榜”前十位的央企分別是中國神華、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化和中國銀行,這5家公司市值累計縮水近6000億元,幾乎相當于3個招商銀行的市值。
除此之外,進入“市值縮水榜”前十的企業,還有農業銀行[0.00% 資金 研報]、貴州茅臺[-1.38% 資金 研報]、洋河股份和五糧液。從年初至今,其市值分別下降970億元、857億元、600億元和492億元。這樣算來,前十的企業市值累計蒸發1.07萬億元。
截至12月23日,Wind數據顯示,與年初相比,今年上市公司市值下降的公司共計811家,市值凈蒸發超過3萬億元。市值蒸發超過100億元的61家公司中,絕大多數是央企和地方國企,這也是今年藍籌股表現不佳的一個縮影。
與年初比較,A股上市公司市值上漲的企業有1652家,上漲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55家,這55家企業市值累計增長超過1.1萬億元。
今年“市值縮水榜”前十的企業市值減少了1.07萬億元,但是兩市總市值卻增加4000多億元。這主要因為今年中小盤股集體上漲,對總市值貢獻很大。
煤炭行業市值縮水幅度最大
分行業來看,銀行業成為市值縮水最多的行業,縮水逾4249億元。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和浦發銀行等9家銀行均擠入“市值縮水榜”前100名單,市值累計蒸發超過4000億元。而緊隨其后的是煤炭開采和飲料制造行業,市值分別蒸發3885億元和2624億元。
銀行業成為市值損失最慘重的行業,煤炭開采行業則成為市值縮水幅度最多的行業。與年初相比,煤炭行業市值縮水幅度近40%。在“市值縮水榜”前100家公司中,煤炭類公司多達19家,其市值累計蒸發3885億元。其中中國神華市值蒸發2597億元,位居煤炭開采行業首位。
此外,中煤能源、兗州煤業、潞安環能、西山煤電、陽泉煤業、盤江股份、冀中能源、蘭華科技、山煤國際等9家公司市值減少超過百億元。
由于煤炭的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在A股市場上,煤炭行業今年跌幅近40%,使其成為表現最差的行業。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資源稅改革”、“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記者采訪到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風投公司總監劉先生,他談到了政策對煤炭行業未來的影響,“若資源稅上調,必然要承擔一部分稅負提高的成本,使得行業盈利面臨下行風險。對煤炭企業而言,能否順利轉嫁稅負成本要看對下游行業議價能力,在當前的行業景氣度下,完全轉嫁是不現實的。”因此他并不看好煤炭企業未來的市場行情。
作為煤炭開采行業的龍頭,中國神華公司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74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凈利潤336.7元,同比回落7.9%。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商品煤產量2.37億噸,同比增長2.6%,其中,第三季度生產商品煤0.79億噸,同比增長4.5%;實現煤炭銷售量3.66億噸,同比增長11%,其中,第三季度銷售煤炭1.24億噸,同比增長14.7%。
根據信達證券的分析,公司第三季度煤炭產銷量逆市大幅增長,與業內其他企業形成鮮明對比,這主要受益于神華集團利用龍頭地位優勢,率先降價,保住了市場。
雖然中國神華的市值較年初有37.8%的下滑,但是并沒有影響中國神華在市場上大規模擴張的腳步。
12月24日,中國神華發布了與頁巖氣有關的公告。公告稱,該公司審議通過批準向海外公司增資9000萬美元,以此為注冊資本設立神華美國能源公司,作為與Energy Corporation of America合作開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格林縣的25口頁巖氣井位的投資主體。
之前,中國神華公告擬現金收購集團持有的包頭煤化工100%股權和九江電力100%股權,收購價格分別為92.7億元和0.5億元。
總體來看,無論是收購國內企業,還是進軍美國頁巖氣,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投資結構,深化公司的一體化業務模式,鞏固其綜合性能源企業的優勢。在煤炭價格長期低迷的背景下,公司的綜合性能源業務將有效緩解業績壓力,良好的投資回報還是要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三家白酒企業市值縮水過半
雖然煤炭行業占據市值縮水幅度榜首,但就全部A股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縮水比例最大的3家公司卻來自白酒行業,分別為洋河股份、酒鬼酒和山西汾酒。與年初的市值相比,這3家公司的市值縮水超過一半。
其中,市值縮水幅度最大的是洋河股份,公司目前的市值只有408億元,而今年年初的市值則是1008億元,市值下跌近六成。
申銀萬國分析顯示,14家上市酒企2013年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84.3億元,同比下降10.6%;實現凈利潤279.6億元,同比下降48.9%;其中,酒鬼酒、沱牌舍得和水井坊的降幅最大,凈利潤同比下降95.6%、97.1%和89.1%。
從2012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開始,白酒行業過往牢不可破的地基開始出現裂縫,而隨后接連出臺的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禁酒令、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則給了高端白酒“當頭棒喝”,產品出現滯銷,價格大幅下滑,業內大唱“白酒業寒冬到來”。
白酒業龍頭貴州茅臺年初的市值為2170億元,目前的市值為1313億元,市值蒸發掉856億元,成為市值損失最大的白酒企業。貴州茅臺的股價從年初的202元/股,下探到12月26日的124.7元/股,下跌近四成。
除貴州茅臺外,市值跌幅較多的白酒企業還有洋河股份、酒鬼酒、山西汾酒、水井坊、金種子酒、沱牌舍得、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等,其跌幅均在40%以上。
在股價大跌、市值縮水、業績下滑的背后,是白酒上市公司的毛利下滑引發的估值下調。在此情形下,2014年白酒行業的整體運營將會朝什么發向發展?
記者采訪到北京一家創投公司的副總裁陸先生,他表示過去10年中白酒行業高增長主要動力的政商消費已放緩。未來政商消費即使有所恢復,也難以再現高增長。2014年白酒行業的整體運行可能有這樣三點可以注意,“首先,中小企業的退出將會更多,跨區域運營和收購兼并的情況有可能增多;其次,渠道調整的進一步深化,經銷商面臨洗牌運動;最后不能忽視在政府政策的壓力下,企業調整更加市場化。”
宏源證券認為,白酒行業欲想“平民化”非一夕之功,行業大調整還需忍受陣痛,但最壞時刻有望在2014年跨過。但權貴消費向大眾消費轉型觸發行業大調整,品牌重定位與渠道重建的陣痛還將持續1~2年。廠家將更加側重于大眾營銷,并重建廠商分工合作關系。品牌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企業之間進入擠壓式發展,小企業盈利狀況的惡化將為兼并收購提供機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