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方 經 濟 學 不 懂 什 么 是 經 濟
——西方經濟學批判
迎 春
為什么要反復批判西方經濟學?首先是經濟生活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政治、文化等活動。正如恩格斯所說:“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 第574頁)其次,人們認識經濟現象就會產生經濟理論,而經濟理論又有科學的與不科學的兩類。科學的經濟理論,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解釋經濟現象,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趨勢;反之,不科學的理論就會把人們領進錯誤的道路。當前我國占統治地位的西方經濟學,就不是科學的理論,但是它卻天天在說明、解釋經濟現象,因此,要不斷地、反復地批判西方經濟學,使人們從錯誤的經濟理論、認識下解放出來。
我曾在批判西方經濟學的文章中說過,西方經濟學里沒有一個科學的概念。這里就從西方經濟學不懂經濟說起。所以,文章的大標題就叫西方經濟學不懂經濟。老百姓常說,賣什么吆喝什么!而西方經濟學號稱經濟學,卻不知道自己“賣”的是什么?它能夠成為科學嗎?當然不可能!
一, 從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說起
自從爆發經濟危機以來,人們常常聽到“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等概念,其實這是錯誤的概念。經濟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虛擬經濟”,當然也沒有與此對立的“實體經濟”。
經濟學所指的經濟是什么?“指物質資料的生產,以及相應的交換、分配、消費。如通常所說經濟活動,即指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相應的交換、分配、消費環節”。(《政治經濟學詞典》上 許滌新主編 第55—56頁)就是前面說到的“經濟生活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的內容。
“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生產吃、喝、住、穿等生活用品的生產,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生產;消費生活用品也是實實在在的,不可能有“虛擬”的生產、“虛擬”的消費。因此,“虛擬經濟”的概念就是錯誤的,與此對應的“實體經濟”的概念也是錯誤的。
經濟的外延有很多,從物質生產的內容看,可以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等;從經濟關系的角度分,有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主義經濟等,就是不可能有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外延,因為,生活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是不可能虛擬的,否則人類就不能存在。西方經濟學杜撰出個“虛擬經濟”,經主流經濟學界一宣傳,我們就信以為真,這也是一種“上當受騙”。
有的經濟學家說:“關于虛擬經濟一詞的來源: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到:‘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概念,它是由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提出的虛擬資本的概念衍生出來的’”。“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資本的本質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它本身必須有價值,二是它必須產生剩余價值。由于證券類資本本身沒有價值,但卻能夠產生某種形式的剩余價值,因此馬克思稱之為虛擬資本。”
虛擬資本的概念是科學的。虛擬資本是指有價證卷,如股票、企業債卷、國債以及所謂的“衍生金融產品”等,是資本的“紙制復本”。有價證卷本身沒有價值,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權利。說它是資本,是因為它能帶來收益,與資本有共同的作用;說它是“虛擬”的資本,是因為它不是真實的資本,沒有價值,只是資本的“紙制復本”。 但是,怎么能由“虛擬資本”“衍生”出“虛擬經濟”來呢?“虛擬資本”不可能衍生出“虛擬”的物質產品的生產與再生產。 這位經濟學家還說:“我對虛擬經濟提出的定義是明確的,那就是‘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以上引自《成思危就虛擬經濟給幾位博士生的一封信》)
金融系統屬于流通領域,不能包括生產、分配和消費的運動;虛擬資本的運動,又只是金融運動的一種形式,只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把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這種流通領域的特定金融現象,概括為虛擬經濟,把物質生產、消費等都包括在內,顯然是錯誤的。總之,從虛擬資本的科學概念中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衍生出”“虛擬經濟”來。
從“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的錯誤概念中,看出西方經濟學不懂什么是經濟,更不可能是科學的經濟理論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