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國有企業對市場調節的影響
——兼談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是否相容
作者:郭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方面,國有企業發揮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市場對社會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和市場調節的基礎作用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兩個重要特征。這兩個方面必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在這里首先對國有企業對市場經濟的影響進行一些粗淺的分析研究。
首先應當指出,國有企業的存在并不妨礙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作用。這是因為:
第一,國有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也是產權明晰的生產經營主體。國有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是以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形式存在的,這與其他企業的所有者出資沒有不同。國有企業的全部資產也同樣來源于所有者和債權人。國有企業作為法人運用其資產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獨立核算并承擔相應的經濟和法律責任。因此,國有企業與其他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的資源流動只能是商品交換。
第二,國有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也是為了交換而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在社會化生產中,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不是為了自給自足,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本質上是社會生產分工中的一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要能成為社會生產中的有機部分,就必須通過交換實現其價值。國有企業也是如此。
第三,國有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其經濟效益與市場價格的變動緊密相關。國有企業要實現其創造的價值也必須通過交換取得一般等價物——貨幣。而取得的貨幣的數量,則與價格的高低緊密相關。價格不僅影響著國有企業以貨幣計量的收入,而且影響著以貨幣計量的成本費用,從而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這還影響到國有企業能否進行擴大的再生產,甚至影響到國有企業能否持續生存。
當然,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為了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而損害全體人民的利益。比如,它不能破壞生態環境,不能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不能盤剝消費者,不能進行投機性經營,等等。但這決不是說國有企業可以不重視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全體人民對國有企業十分重要的要求。因為它不僅意味著國有資產的有效率的運用,而且意味著公有制經濟的鞏固和發展。國有企業的所有者要求國有企業在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并以此作為考核國有企業的重要內容。這就決定了國有企業必然對影響經濟效益的價格變動十分關注,并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有一部分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擔負著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任務。這部分國有企業不能因為價格變動影響企業經濟效益而不去努力完成甚至放棄自己承擔的任務。對由此發生的經濟效益問題,應當給予必要的、合理的財政補貼。但這決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完全不能對價格的變動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對由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經濟效益問題,可以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材料采購成本來解決;還可以通過提高技術,節約原材料的消耗來解決;甚至可以改進工藝,使用價格便宜的替代材料。如此等等。此類國有企業的這些努力,在對其進行考核時應予充分考慮。這對于減輕財政補貼也是有利的。
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的存在并不妨礙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這種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對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主體都有作用。即使是擔負特定任務的國有企業也會有相應的、適合其擔負的任務的反應。市場調節的這種作用體現了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價值規律不僅要求在單位產品的生產上只能使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且要求在某種、某類產品的生產上也只能使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我們還應當看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對市場調節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第一, 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能使市場調節形成更優的資源配
置。
一個國家的社會資源配置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自然條件、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同的歷史傳統、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都會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換句話說市場調節不是單獨,而是與許多因素一起決定社會資源的配置。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也是決定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經營目標是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而不能損害人民的利益。這個需要不是少數人的需要,而是絕大多數人的需要;這個利益不僅是眼前的需要,而且是長遠的利益。這就有力地抑制了奢侈腐敗的生活方式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急功近利、掠奪性經營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國有企業要實行按勞分配,這不但可以提高國有企業職工的消費能力,而且可以影響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提高全社會勞動者的消費能力。這會有力地防止由生產水平與消費能力的矛盾造成的經濟危機。毫無疑問,這些將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優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資源配置比例,更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
第二, 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能防止和減輕市場調節中發生的
劇烈波動。
市場調節是通過價格的波動來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的。這種波動能夠把科技的進步、資源的節約、生產率的提高、管理的改進、產品的創新等諸多因素與社會資源的配置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這種波動如果能一直保持在適度的范圍內,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它可能是最優的方式。但是,由于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往往不擇手段地追求利潤,由于企業生產的高度組織性與社會生產無統一組織的矛盾,往往會造成市場的劇烈波動,造成資源的損失和生產的破壞。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國有企業應當追求的是正當的經濟效益而不應當追求不正當的經濟效益。如,國有企業不能通過投機性經營、通過壟斷價格、通過惡性競爭、通過欺騙坑害消費者等方式獲取的經濟效益。顯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是健康穩定的力量。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由于國有企業的存在和主導地位,代表全體人民管理社會經濟的國家才能擁有資本主義國家不可比擬的能力來防止市場的劇烈波動。比如,國家可以組織國有企業對重要物資進行儲備和投放,可以要求國有金融機構管控巨額資金的流向,等等。這些,都有利于市場的穩定、有利于減少和減輕市場的劇烈波動。
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對市場調節的積極影響和作用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作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是不斷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它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基礎的。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細胞和重要形式,國有企業發揮主導作用才能使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普照一切的光”。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有企業不僅不妨礙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而且對市場調節有重要的積極影響。這不僅回答了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是否相容的問題,而且回答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國有企業主導地位的問題。只有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同時堅持國有企業主導地位不動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場經濟的弊端,發揮社會主義的優勢,充滿生機和活力地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