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解決中美經濟沖突之道
2010-11-11 環球財經
務實解決中美經濟沖突之道
美國始終以貿易順差為借口逼迫人民幣升值,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達到多重目的。其實,中國可以運用多種非匯率手段,減少中美貿易順差,以務實的態度,避免直接對抗
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 余云輝
知己知彼是處理中美關系的前提。中國在處理中美關系過程中之所以常陷于尷尬和被動,原因在于既不知彼、也不知己。
“知彼”就是要清楚美國現階段的核心利益。美國從一個英國殖民地發展成為獨霸全球的超級大國,其核心利益在不斷地演化。從尼克松時代開始,美國的核心利益已經上升到美元、上升到維護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上升到維持美元的全球霸權。從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到引爆希臘債務危機,都是為了鞏固美元的全球地位,維護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任何挑戰美元的國家和地區都構成對美國核心利益的挑戰。美國對此決不會視而不見。
應該承認,在未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的經濟、科技和軍事等力量所形成的綜合實力和國家信用還無法挑戰美國的地位。因此筆者認為,面對美元霸權,試圖以人民幣挑戰美元的對策在現階段并不全然妥當。
盡管人民幣有了一定的國際信用基礎,但是,人民幣的國際信用基礎并非來自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而是來自于中國的美元儲備。因此,以人民幣挑戰美元,實質上是以中國的美元儲備挑戰美國的美元地位。在此情況之下,人民幣挑戰的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幣本身。人民幣挑戰美元的政策后果是暴露了中國挑戰美國核心利益的意圖,但是對美元卻不構成任何威脅。
韜光養晦,避免與美國核心利益直接沖撞,仍應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內所持有的態度。
解決中美經濟沖突的主要策略
自洋務運動以來,中國始終在追求實現工業化。但現實狀況卻離工業化的內涵和標準甚遠。中國需要抗拒GDP、增長率、工廠化、城市化、城鎮化、房地產、招商引資等等短期利益的誘惑;需要頂住外國政府和跨國公司的各種壓力,加大力度支持本國企業自主創新并保護好國內市場;需要集中政治力量、政策手段和經濟資源,重新聚焦于新時期工業化的目標和內涵,迅速完成工業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對此,中國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以真正實現“大國崛起”。
因此筆者建議,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中國可做如下的考量:
第一,在國際政治言論和國際經濟關系方面,避免人民幣直接挑戰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在亞洲,如“亞元”貨幣聯盟問題,要對日本、韓國等美國軍事力量存在的國家保持清醒的認識。在國際上,也不用為爭取中國在世界銀行和IMF的一點無關緊要的話語權而付出太多的代價和承擔太多的責任。
第二,不要因為國內經濟和政策因素被動地增持美國國債,也不要因為美國國債行情看漲而主動地增持美國國債。
目前,美國國內的稅收收入只能維持其國內各項支出,而美國海外龐大的軍事支出則是通過發行國債來維持。事實上,美國是通過發行國債吸收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元來維持海外的軍事布局,包括對中國的軍事合圍。中國拒絕購買美國國債并尋求機會逐步拋售美國國債,是一種減輕美國對華軍事壓力的釜底抽薪的策略。我們不選擇主動與美國進行直接的軍事對抗,但我們一定不能在資金和資源上支持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合圍和挑釁。
第三,利用非匯率手段減少中美貿易順差。美國始終以貿易順差為借口逼迫人民幣升值,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達到多重目的。人民幣升值必然導致中國海外資產貶值、必然導致熱錢在國內升值并造成國民財富流失、必然導致在華跨國企業更具競爭力(人民幣升值可以有效降低跨國企業進口國外配件的成本),從而進一步擠壓本土資本生存空間等。因此,解決中美貿易爭端,可以考慮利用匯率之外的其他手段:
1,取消所有對美出口補貼。
2,通過提高國內資源價格(如水、電、煤、油、礦產等價格)、糧食價格和勞動力價格,提高出口產品成本,有效保護本國資源。主動提高資源價格、糧食價格和勞動力價格必須與通貨膨脹在概念上區分開來。二者存在著本質的差異:前一類的漲價是價值規律使然,后一類的漲價則是貨幣超發使然。
3,進一步減少稀土等礦產資源的出口配額,大幅度提高各類礦產企業的環保標準。礦產企業的環保投資必須達到甚至高于國際標準。目前,國內礦產企業的環保投入僅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3。
4、主動提高中國出口美國商品的出口關稅,根據出口產品的資源消耗情況和重要性確定出口關稅的提高幅度。
上述措施,將不僅有利于提高中國商品在美國的銷售價格,從而推高了美國居民的生活成本,甚至引發美國的通貨膨脹;而且有利于減少中國產品的出口,從而減少這些低附加值商品所附帶的資源出口和能源出口(中國因出口產品所消耗的原油就達到每年3億噸);更有利于減少貿易順差,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堵住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借口;也有利于減少外匯儲備并由此有利于減少外匯儲備對人民幣的占款,從而減少美元政策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干擾,使中國貨幣政策可以走向獨立自主。人民幣不受美元政策的干擾和操縱是人民幣逐步走出國門的重要條件。
此外,還可以取得正當的理由拋售美國債券,不再影響中美關系。隨著貿易順差的減少,甚至逆差的出現,人民幣不僅沒有升值的壓力,而且可能產生貶值的趨勢。海外熱錢將聞風而逃(此時應該注意:在人民幣貶值到位之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擋住熱錢外逃,逼迫其接受人民幣貶值的趨勢)。隨著貿易順差的減少和熱錢的撤離,中國需要大量美元用于支付,這樣,可以名正言順地拋售美國債券。
如果主動減持美國國債,可能被美國理解為“不友好”;但如果因為貿易逆差和熱錢出逃而被動地減持美國債券,則順理成章,甚至美國因此不再擔心人民幣挑戰美元霸權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