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美國對于人民幣匯率的指責,是因為“低估的匯率”提升了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現在要求人民幣升值,才能有利于美國的出口。但是,任何的外部不均衡從根本上都是內部不均衡的體現,美國作為要求人民幣快速升值的主力,其貿易赤字根本上還是該國國內儲蓄率過低的結果。
觀察家們注意到,美國一些政客的霸道表現在,他們不愿承認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背后是美國政府長期奉行寬松財政貨幣政策、負債率過高、居民儲蓄率偏低、信用透支以及美國對外設置高技術貿易壁壘等深層次問題。他們不僅不愿反省,反而要求通過壓他國變動匯率為美國困境解套。
美國某些政客明白,人民幣升值并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貿易逆差。不過,對他們而言,提高人民幣匯率為他們帶來的政治利益是可觀的。現在國會對中國的態度強硬一些,下次選舉中,他們就更容易從選民那里得到選票,就像中國在幾年前宣布的那樣,中國現在再次要求“不政治化人民幣”。
目前,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美國國會眾議院435個席位將全部進行改選,參議院100個席位當中也有36個席位面臨激烈角逐。由于美國經濟的恢復步履蹣跚,選民對現狀不滿的情緒高漲,國會中執政的民主黨議員中已有多位落選,奧巴馬政府迫切需要轉移公眾視野,利用該法案給予公眾一個政府有能力扭轉經濟頹勢的信號。
實際上,奧巴馬當政一年多來,由于美國對中國產品頻繁發起貿易制裁,中美貿易關系似乎越來越緊張。自鋼管、輪胎的貿易摩擦之后,從2010年3月起,美國又將對中國的貿易戰延伸至匯率戰,這一切都是美國人為了改變中美貿易逆差的籌碼。從“匯率操縱國”到貿易大戰等,之前美國財政部暫緩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美國財政部一直聲稱人民幣玩弄匯率,爭論是否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頻頻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以及指責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折射出中國的寬容與大度。例如,美國中國企業進行制裁時,中方除了發表聲明進行抗議外,一般都沒有什么后續行動,有時美方對中國某項產品征收巨額報復性關稅時,中國企業也很少上訴,或者不上拆,甚至被迫退出美國市場。正是中國的這種寬容與大度,助長了美方對中國的強硬態度。
分析人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中西方在宗教與傳統文化差異所致。西方文化本質上是基督教文化,是一種極端排他的文化。在當今我們這個世界可以說是基督教的勝利,幾乎所有占主導地位的文化、習俗,好壞的標準都是源于基督教文化。而中國文化則是一種很融合的儒家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度。例如有人家里死了人,甚至可以請僧道俗三家來一起做道場,辦白事。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美國作家房龍寫了一本書《寬容》,他認為,西方的歷史就是宗教爭斗的歷史,西方文化似乎在學習一種叫寬容的東西,其實到現在根本也沒有學會,不過是更會偽裝,表現的更溫和,一觸及到底線,馬上原形畢露,暴跳如雷。這一點在中美貿易和匯率等方面反應十分明顯。
在對待美國發起的匯率戰,中國如果仍采取寬容的政策,對自己是很不利的。因此,對美國的所謂霸道,中國不應有任何畏懼。如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用不著對美國低三下四,在戰術上也許我們有些被動,但在戰略上我們卻握著最高點。匯率戰必然伴隨著貿易戰,時間拖得越久,對中國越有利,全球自由貿易被阻隔的結果,美國的損失肯定比中國大,因為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內在市場還有許多潛力可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