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很快就要出結果了,對于這次特朗普和哈里斯到底誰能上臺,國內鍵政網友們普遍都抱著看樂子的態度,認為無論是誰上臺都會充滿”驚喜“。然而有一類群體目前恐怕內心非常焦灼,那就是在國內網絡中的馬斯克粉絲。
他們要么因為馬斯克梭哈特朗普而擔心哈里斯上臺后馬斯克遭到清算,要么因為馬斯克站臺特朗普,對美國的”制度優勢“造成了嚴重抹黑,讓他們本來既愛美國又愛馬斯克的小腦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分裂,正不知該如何自處。
說句公允的話,馬斯克的中國粉之所以總是盲目狂熱又自相矛盾,看起來很滑稽,并不是全然因為他們小腦不發達。馬斯克本人就是一個諸多矛盾的集合體,身為這個世界最頂流的網紅,不同的人在觀察馬斯克的時候,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又與美國社會十來年間的變化息息相關。馬斯克已經成了一面奇怪的鏡子,映射出的其實是美國社會的復雜多面,以及各種矛盾沖突的愈演愈烈。
技術上進步,政治上保守
在2010年代初,當馬斯克整出來特斯拉與spacex還沒有多久的時候,他的形象還是典型的科技創業精英。大概在國內剛開始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那會,硅谷精英們讓國內互聯網從業者神魂顛倒,馬斯克也是在這期間在國內獲得了大量粉絲。
當時還是奧巴馬執政期,對美國兩黨政治混亂,去工業化,以及社會極化撕裂的關注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進行。當時的美吹基本都把美國想象成鐵板一塊,認為硅谷精英等于以民主黨主導的美國意識形態等于美國制度優勢。所以這一時期的馬斯克和和其他硅谷科技偶像看起來還沒什么區別。
第一個差異化事件是當年傳聞要私有化特斯拉,導致當時拉升了一波特斯拉的股價。事后證明這純粹是馬斯克的忽悠,這件事情以及之前的一些言論導致了美國證券部門要求馬斯克限制自己在社交媒體上面的言論,避免操縱股價。然而沒什么用,現在我們都知道馬斯克非常擅長通過嘴炮拉股價。
從這時候開始,馬斯克的形象與其他硅谷偶像有了明顯區別。首先體現出來的就是攻擊性。之前的科技偶像多數還是文質彬彬的,無論是溫和的蓋茨,刻薄的喬幫主,學霸宅男的扎克伯格等等,在內在靈魂之外總是共享著同一種精英外衣。但出身palpay黑幫的馬斯克更像是個野蠻人,深得互聯網時代嘴臭傳播學的精髓。
這幾年馬斯克的中國粉們總是喜歡說馬斯克這種飛揚的個性是他成功的基礎,也是美國創新的基石,是”美國精神和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仿佛傳統的硅谷精英都已經不存在了一樣。其實海量nerd式的學霸極客才是硅谷成功的基礎,馬斯克粉絲們現在之所以這么吹,實際上是因為他們也認為其他硅谷精英們已經在脫實向虛的路上走出太遠,他們心里也知道美國現在需要的是實業領域的創新和成功。
如果國內的科技從業者真想從馬斯克身上獲得什么有用的啟示,那顯然不應該是什么個性上的,而是商業模式上的。馬斯克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口嗨,是因為他在他大多數公司里邊都有強勢的控股權——其他沒有強勢控股權的創業者,再有個性,也會被其他股東教做人。在美國的輿論中,支持者認為這是馬斯克成功的秘訣之一,可以不顧反對實現成功;反對者認為這助長了馬斯克的自大性格,不利于長期的商業運營。
商業策略的問題當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國內輿論場對這方面的討論非常缺位,對馬斯克背后的商業策略的關注少之又少。很多對馬斯克的吹捧完全成了那種空洞無物的成功學。即使是不盲目崇拜美國,只是拿馬斯克作為榜樣,想要激勵國內創業者的討論,對馬斯克的商業模式往往也沒有足夠多的關注。
馬斯克確實一直賣力將自己打造成鋼鐵俠式的技術先鋒,但并不是有技術就能得到成功,商業運作模式能否符合當下資本主義運行規律,是更關鍵的部分。特斯拉和spacex的成功,除了技術上的,更是資本上的。在資本主義的運行規律之下,科學技術也只不過是一種工具罷了。
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那么就自然難以理解馬斯克的成功,以及他身上種種充滿爭議與矛盾的言論和表現,也自然會陷入為什么馬斯克會“技術上進步,政治上保守”的迷思之中。
“親中”與“開源盛世”
無論馬斯克粉絲再怎么吹,他們也沒法否認如果特斯拉沒在中國建工廠,特斯拉很可能活不到今天。要知道,特斯拉在上海建廠是2018年,而當時正是中國和美國貿易戰和科技戰的第一個高潮。在美國有非常多的人不滿這件事,認為馬斯克有點太親中國了。
在中國建廠這事本質上當然不是什么親中,只是在商言商。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政策關系,馬斯克甚至可能把spacex的很多生產也放在中國。馬斯克的粉絲們自然也不會認同馬斯克親中,但特斯拉被他們看作美國夢的代表,而現實是美國夢如果沒有中國制造作為基礎就實現不了。其實這非常符合資本主義的規律,但馬斯克的粉絲們在信仰和情感上實在很難接受這個事情。
所以為了治愈受傷的心靈,他們在繼技術先鋒之后,又把馬斯克吹成了帶善人,搞出了著名的“開源盛世”,說什么中國電動車企之所以能崛起,是因為馬斯克把特斯拉技術開源共享了。雖然這基本上是簡中特供,但并不妨礙都2024年了馬斯克粉絲們仍然堅信不移。
這方面美國人和馬斯克粉絲有著同樣的痛苦。一個在商言商的事情被看成是親中,無外乎是因為美國人也希望制造業能回流。在美國主流政治敘事之中,中國搶走了美國的制造業,但是這并不是事實,事實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美國已經不適合布局大多數制造業了,這并不是中國搶走了什么,而是全球化的一部分,產業會根據價值規律進行流動。
更何況美國依然在很多先進制造領域保持著尖端技術。只不過這并不利于美國國內政治,那些最先進的制造業能提供的就業數量很是有限,并不能像汽車那樣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這顯然是不利于選舉政治的事情。美國想要恢復制造業,最好的辦法不是補貼或者制裁,而是放棄這套全球化分工體系,也就是硬脫鉤。但是這事代價又過于巨大,于是我們看到,從特朗普到拜登,8年里貿易戰和科技封鎖活生生被搞成了添油戰術,中美貿易依然炎熱。
馬斯克怎么被逼到了這一步?
馬斯克不是失業工人,他是全球首富,是整個世界最能享受全球化紅利的那一小部分人,但是即便如此,美國金融空心化和社會極化導致的各種矛盾也讓他的事情變得越來越不順利。
有很多人都疑惑明明馬斯克之前因為電動車的環保屬性跟民主黨關系很好(實際上就算是現在,每年特斯拉賣碳積分也有幾十億美元的凈收入),明明特朗普揚言上臺就要砍電動汽車的環保補貼,馬斯克仍然壓上全副身家梭哈。在相關采訪中我們其實能看到,馬斯克對特朗普的不少觀點也不是太認同。走到這一步大部分是被民主黨逼的。
民主黨面對全球化導致的美國社會種種不公平以及空心化趨勢,不愿意選擇放棄美國的帝國系統,選擇使用身份政治等等手段對社會進行細分,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其他問題上面。而口無遮攔的馬斯克和他的公司,自然成為了靶子之一。
平心而論,馬斯克在這些問題上絕不無辜,他很多時候的口嗨完全是造謠和人身攻擊,特斯拉和spacex的員工待遇在美國同類企業里邊也算是糟糕的,而他的個人生活也是一塌糊涂。馬斯克所謂的管理先進經驗,如果放在國內,一定會被口誅筆伐,被定性為老板反復pua員工,這些點都有太多值得批評。只不過國內的馬斯克粉絲們,自然是自動屏蔽這些信息了。
但是馬斯克終究是個資本巨頭,他有能力進行“報復”。在這個問題上面,民主黨媒體的批評成為了某種自我實現的預言,比如說馬斯克收購推特的時候,一大堆美國媒體大喊馬斯克破壞美國輿論環境。不過那個時候馬斯克政治方面的口嗨并沒有那么多,但是在跟民主黨媒體的對罵升級中,罵著罵著情況就改變了,最后真的就成了“破壞美國輿論環境”。
而在美國如今的體制下,他自然有能力利用資金去影響美國政治,民主黨那些轉移矛盾的政策,自然會被馬斯克解釋成為阻礙美國發展的障礙,他希望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來支持自己資本的擴張。
到了這一步,馬斯克粉絲們也不得不選邊站了。是跟著馬斯克和特朗普抨擊民主黨與美國問題,還是忍痛割愛跟馬斯克劃清界限?知乎上曾經著名的高知馬吹土五大師就及時轉變為了馬黑。如果仍然繼續一邊吹馬斯克一邊吹捧美國精神和主流意識形態,那只會變成徹底精神分裂的小丑。
硅谷的右轉趨勢
如果把馬斯克梭哈特朗普說成是他一人的報復,就和把美國當下的政治紛爭說成是特朗普一人導致一樣,太過于英雄主義,偏離了事實。偏偏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支持者,都好這一口。
實際上如果對于美國科技界有所了解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以前更偏向民主黨的科技界,已經有不少人公開支持了特朗普,這在以前是十分罕見的,這并不是馬斯克和他好哥們彼得蒂爾兩個人就能接住的鍋。
更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在過去幾年內,硅谷右翼乃至極右翼思潮是明顯增加的,所謂的新反動主義王子柯蒂斯雅文,能在硅谷得到那么多簇擁,也不過是因為迎合了這些人的胃口罷了(畢竟他自嘲說過好多次,自己沒有那么夸張的政治影響力)。
把這種趨勢歸結于幾個企業家的壞影響顯然是不恰當的。更準確的原因或許是,硅谷長年累月的氛圍給了這些人無所不能的幻覺,對于當下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面臨的危機,對于自認為無所不能的他們來說,那么問題只能是美國管的太多了,他們這些硅谷天才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平心而論,就算民主黨的進步派上臺,因為美國政治的現實,他們也不太可能對這些企業管太多,更不要說民主黨建制派了。
但對于這些科技精英來說,哪怕是保持當下這樣形同虛設的管理,在如今資本主義面臨危機的情況下,都是不可接受的,只有突破一切限制,在這些人眼里才是唯一的解藥,至于那些身份政治,更是需要被消滅的東西。筆者這里甚至大膽預言一波,未來幾年中,美國這些人工智能創業明星中會出現類似馬斯克當下的現象。
原因很簡單,目前人工智能的拓展主要是靠堆算力規模,當未來更大的模型占用更多的電力和水,帶來更多的版權問題的時候,那么人工智能一定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乃至尖銳的矛盾。而狂熱的人工智能支持者,一定希望有更多的政治支持來實現他們的“夢想”。希望現在某些動機不純的人工智能支持者,能做好自己偶像到時候塌房的準備。
這樣的思潮,無疑是典型的新技術右翼思潮。但是很遺憾,這并不能解決社會問題??茖W技術進步無疑是重要的,但是不管是starship還是自動駕駛,都解決不了美國的流浪漢與毒品問題,更不可能把非法移民都送到火星上面去。
社會問題不是靠技術就能解決的,相反,技術的不恰當使用很多時候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而資本主義使用技術的原則并不復雜,那就是利益的最大化,這樣的原則只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在這樣的原則之下,并沒有人的位置。
這也是馬斯克和他的科技兄弟會看待問題的局限性,他所謂的“技術進步,政治保守”其實并不矛盾,也就是相信資本主義可以推動技術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他支持放松管制的特朗普;而民主黨這邊的態度,則是繼續糊裱下去,相信裝作問題不存在,所以一切都好。
很遺憾的是,這兩個都能不解決根本問題。
馬斯克粉絲,必須面臨二選一的痛苦
馬斯克對于特朗普的支持已經等于壓上了整個身家。假如特朗普成功,馬斯克的政治影響力會遠超一般的捐款者。當然,馬斯克失敗的話,民主黨也極大概率會清算他,畢竟馬斯克的行為已經超過了美國競選的潛規則太多。
清算馬斯克的辦法有很多,比如說調查馬斯克給選民直接發錢是否違反法律,比如說定性馬斯克也是非法移民,或者比較體面的,要求馬斯克切割特斯拉中國工廠,這個可是很符合美國大環境,雖然我們都知道,這種對中國的制裁,某些正星條旗的企業總是有機會繞過去,但是不給馬斯克豁免也是很合理的,而考慮到特斯拉現在大概一半的產量在中國,這樣的打擊顯然是巨大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國內的馬斯克粉絲會不會怒斥美國營商環境一塌糊涂。
那么,馬斯克鐵桿粉絲們就必須面臨二選一的痛苦,是相信技術進步能解決一切問題,從而放棄對于美國官方路線的支持,還是堅決擁護美利堅主流,放棄馬斯克這個可以代表美國科技夢想的存在呢?
這兩個都不好選。好在有這個問題的不只是國內,美國那些哪怕支持馬斯克和特朗普的人,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說宗教保守的人覺得馬斯克私生活太糟糕,支持馬斯克的人抱怨特朗普在技術問題上有點反智。
但是又能怎么辦呢,總得選一個是吧?只是他們不愿意承認的問題在于,選哪個都是錯誤的。而馬斯克,他不是問題的根源,一個科技偶像分裂出來了這么多形象,并不是馬斯克有幾十張臉,而是如何面對資本與技術的問題,在美國社會已經不存在標準答案的正解了,只剩下無盡的分裂。
當下人類社會面臨著多方面的危機和挑戰,其中不少問題確實需要技術作為動力去解決,但是這不代表技術能解決一切問題。
我國因為近代歷史的關系,十分崇尚技術,這并不是什么問題,過去的技術發展確實讓我們吃到了很多紅利,未來也不應該放棄技術的發展。不過如今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告訴我們,技術并非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
而當馬斯克這樣一個代表科技的偶像,變得千人千面的時候,我們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是否應該繼續讓資本主導技術的發展,在那樣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保持人的價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