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美聯儲完成了最后一次加息,把美國的基準利率拉升到了5%以上。
然后全球就開始不斷的討論美聯儲什么時候會開始降息,因為這個5%的利率對于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來說太恐怖了。
如果美國的經濟可以承受5%的利率,那過去這么多年維持那么低的利率乃至于零利率是為了什么呢?
但美國把利率弄這么高就是想拉爆某些國家經濟的,尤其是那個全球唯一敢不跟著美國加息,甚至還逆勢降息的中國。
因此美國拒不降息。
在達到5%利率后,按照正常的經濟學理論,雖然美國的通脹會降,但經濟和就業肯定會變得很差,此乃常識。
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把利率拉升到5%以后,美國的經濟熱火朝天,就業數據連超預期。
根據美國勞工部宣布的數據:
2023年8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8.7萬人,高于市場預期的17萬人,遠高于前值15.7萬人。
全球震動,中國這邊的新聞評價是證明美國經濟呈現較強韌性。
2023年9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33.6萬,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的17萬人,也遠遠超過前值22.7萬人。
全球震動,中國這邊的新聞評價是該數據折射出年中以來美國經濟動能走強。
2023年10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5萬人,低于預期的18萬人,大幅低于前值29.7萬人。
這次當然沒有全球震動,但關于之前兩個月美國的就業數據失實或造假的質疑聲音消失了,這次的數據讓美國之前公開的非農就業數據看起來非常真實。
既然數據有點不好了,那是不是可以考慮下降息?
2023年11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9.9萬人,高于預期的18.5萬人,遠高于前值的15萬人。
全球震動,中國這邊的新聞評價是該數據屬于“意外走強”,證明美國就業“炸了”。
2023年1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1.6萬人,遠遠高于市場預期的17.1萬人,遠遠高于前值17.3萬人。
這次不止是全球震動了。
不僅中國這邊的新聞說美國經濟再顯韌性,甚至美國那邊耶倫都直接出來說美國經濟已經實現了軟著陸。
美國的這經濟數據,強的嚇人啊,根據這數據美國根本就不需要降息,甚至按這勢頭看要等到美國經濟衰退就業低迷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看得到。
2024年1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35.3萬人,遠遠高于市場預期的18.5萬人,遠遠高于前值33.3萬人。
全球震動,因為數據超過了市場預期接近一倍,中國這邊的新聞評價是強勁就業數據削弱降息預期。
2024年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7.5萬人,遠遠高于市場預期的20萬人,也遠遠高于前值22.9萬人。
正常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炸裂的數據,但這次沒有全球震動,因為美國1月的數據過于炸裂了,大家麻木了,看起來2月的這個數據就沒那么讓人震撼了。
2024年3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30.3萬人,遠遠高于市場預期的21.4萬人,也遠遠高于前值27萬人。
全球震動,中國這邊的新聞標題是數據飆升、經濟強韌等。
之后的就不逐個列舉了,反正美國的數據太光鮮亮麗了,經濟和就業火的不得了,嚴重違反經濟學常識但美國就是做到了這一切。
但在美國勞工部的公開數據之外,整個歐洲以及整個美國的勞動群眾都在抱怨工資降低,物價飛漲,找工作困難,美國的盟友國實在撐不住了,已經紛紛進行了降息,就剩美國還在死撐。
2024年8月21日,一個重磅消息震動了世界。
這一天美國勞工部宣布過去一年的統計數據有點小錯誤,需要修正一下。
根據修正后的結果,美國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統計周期內,美國新增的就業崗位比之前宣布的減少了81.8萬個,使得過去一年的總就業增長從曾經宣布的290萬降至210萬,平均每個月新增的非農就業崗位減少了約6.8萬個。
而且這個還只是預估,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消息,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最終數據,會在2025年2月才發布。
根據高盛集團的預測,最終數據可能會達到下修100萬以上程度。
這個消息不止是震動世界了,直接把全世界都給震傻了。
美國一個月的非農數據才多少個?直接平均每月下修6.8萬個?而且還只是初步數據,最終數據明年才公布,極大概率還會繼續下修。
哪怕按照這次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這一年美國的實際非農就業也只有210萬人,但宣布值卻達到了290萬,直接高于實際值約50%,妥妥的注水一半。
如此離譜的數據,已經遠遠超過了“統計有誤”的范疇了,這是明目張膽的數據造假。
一年多的時間里,美國每個月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基本都大幅高于市場預期,以此來證明自身經濟的強韌和就業機會的旺盛。
既然美國的老百姓到處都能就業,說明企業很賺錢,那美國自然就不需要降息來保經濟。
為什么美國利率這么高還能保持經濟火熱,無數人疑惑不解,但中文互聯網上已經吹了一年。
如今回過頭來看,其實過去一年美國的經濟就只剩下了純粹的通脹,經濟和就業的火熱根本不存在,完全都是美國勞工部統計局在搞統計造假搞出來的。
因為這么大的誤差,不可能過了一年才發現,也不存在說當時無法精確統計且誤差巨大,一年后反而能精確統計。
而且這不是美國勞工部統計局自己造假的事情,這是整個美國政府在進行系統性數據造假。
不僅僅是從統計邏輯上的猜測,還有在21日發布了如此離譜的統計數據修正后,美聯儲主席在23日發表了講話,說降息時機已經成熟,不愿看到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降溫,因為有必要進行降息。
真的是好巧合啊,出現這種事,你覺得我會相信美國勞工部和美聯儲是互相獨立的兩個系統,在就業數據上不是聯手故意造假,確實就是下面的辦事員失誤了,所以才導致過去一年的就業數據統計出現了如此離譜的誤差?
正常人都不會相信。
美國這么赤裸裸的公開數據造假,就是為了在過去一年里硬撐加息,過去一年里美國的加息不是為了經濟服務的,而是為了政治服務的。
美國不敢打熱戰,貿易戰也沒打贏,唯一能打的就是金融戰了。
瘋狂抬升美元利率就是發動金融戰,要通過大規模操控美元流動來把別國經濟攪的一團糟,這么干美國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其耗費不亞于發動一場中型戰爭。
既然投入了成本,那就得有戰略目標,最好能拉爆中國,最低也要拉爆俄羅斯,如果最后只拉爆了幾個亞洲小國那就是失敗的。
但硬撐一年后,不僅沒拉爆中國,甚至都沒阻擋中國降息的過程,也沒有拉爆俄羅斯,甚至連幾個亞洲小國被拉爆的情況都沒出現,因為中國在對外借美元,凡是從中國這里借到美元的小國都渡過了危機。
中國的外匯儲備雄厚到都不需要本國加息來對抗美元外流,甚至還有余力對外借出美元。
其實早在大半年前全世界都知道這次的金融戰美國已經輸了,徹徹底底的輸了,因為中國輕松愜意到一直在降息,但美國一直秘不發喪,準備再撐一段時間,看看還有沒有奇跡發生。
在誰都看出來美國已經輸掉金融戰的時候還要死撐那么久,因為美國絕不能在沒有完成任何金融收割的時候就選擇降息。
否則的話,美國的金融戰就白打了。
一旦美國開始降息,一旦美元開始回流,其他國家的經濟就會開始迅速回復,一切回到了原點,沒有任何損失,但美國因為死撐高利率所支付“軍費”可就白白支付了,這都還沒算因為高息損害的經濟發展。
搞熱戰,美國艦隊在南海對峙主動退縮了,后來只要進東亞附近,就被中國艦隊到處攆。
搞貿易戰,從2018年開始已經6年過去了,美國發動貿易戰時的戰略訴求一個都沒實現,中國不僅科技攀升正常進行,外貿盈余也年年攀升。
金融戰是美國最后打得起玩得轉的戰爭形式了,要是這個還不行那美國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所以只要還能撐,美國一定要死撐,撐住了就還有一線希望,撐不住就直接失守了最后陣地。
但最后還是沒撐住,美國被迫降息,在沒有任何收割成果的情況下進行降息,本輪金融戰結束,美國戰果為零,但軍費已經支付。
如今的美國已經失去了多個領域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最后一個領域還能稱得上是霸主。
那就是統計學,從此以后美國就是統計學上的至高霸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