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在8月20日有篇報道稱,“美聯儲面臨美國就業崗位下修多達一百萬的局面”
這篇報道里提到,高盛集團和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政府周三發布的初步基準修正數據將顯示,截至 3 月份的一年中,就業崗位的增長將比目前的估計至少減少 60 萬個,即每月減少約 5 萬個。
摩根大通預測就業崗位將下修約 36 萬,而高盛則表示就業崗位可能將下修多達 100 萬。
美國勞工部是將在8月21日,也就是今天,公布今年一季度的就業和工資季度普查數據(QCEW)。
這個QCEW普查數據,會對截止今年3月過去的一年里,非農就業人數做出基準修訂。
由于QCEW數據是基于州失業保險稅記錄,涵蓋了幾乎所有美國就業崗位,所以給出的修訂值,遠比非農就業這種采樣數據準確。
而目前美國各大機構預測這個修訂值,會讓非農數據在截止今年3月的過去一年里,被下修36萬-100萬的幅度。
如果就業人數下修超過50.1萬人,將是15年來規模最大的下修調整。
正常非農數據一個月能增加20萬人就不錯了,這平均一個月就下修好幾萬,確實很離譜。
這是公然的數據造假行為,只是美名曰“修正”。
其實對這個事情,外界也普遍不會感到意外。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在今年初的《州工資單就業早期基準修正報告》顯示,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一直在捏造就業崗位。
這份報告里指出,2023的新增就業崗位被夸大了80萬就業人數,且2024年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美國非農數據的統計一直是存在嚴重貓膩,比如,是采用企業調查口徑,也就是一個人如果打3份零工,就會算3個就業崗位。類似這種問題,我也已經說爛了,這里就不多贅述。
過去這兩年,美國經常是當月先公布一個遠超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然后在隨后兩個月里,再進行大幅下修,甚至會出現下修的終值會比初值少一半的現象。
由于美國的失業率是今年4月才開始持續上升。
所以之前美國輿論一直有一個聲音,就是認為是今年4月,美國就業才開始降溫。
但實際上并不是,從美國去年就不斷美化非農就業數據看,實際上去年美國就業市場就已經開始降溫。
其實費城聯邦儲備銀行年初的報告,已經明確說明了這一點,但類似聲音在美國輿論場上并不算響亮。
這次因為是美國勞工部自己公布的修訂值,所以外界關注度會更高。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大幅向下修正表明,今年4月之前,招聘力度就已經減弱。”這將使“在其他勞動力市場數據普遍疲軟的情況下,美聯儲雙重使命中充分就業方面的風險更加突出。”
特朗普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8月20日的競選機會上,特朗普呼吁關注即將進行的修訂,并指出截至 3 月份的一年中的就業增長可能比政府數據最初顯示的要弱得多。
因為,就業強勁一直是拜登鼓吹自己政績的一個主要支撐點,甚至都被拜登團隊鼓搗出一個拜登經濟學。
所以,這份修正報告出來后,如果向下修正幅度超過50萬人,那么確實會對選情帶來一些影響。
并且,會給后天即將開始的全球央行年會,帶來一些影響。
所謂全球央行年會,就是指一年一度的杰克遜霍爾年會,到時候美聯儲鮑威爾會發表演講。
因為這次年會,臨近市場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再加上前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所以市場對這次年會美聯儲的表態,也格外關注。
可以確定的是,當前不斷上升的失業率,是迫使美聯儲降息的重要原因。
雖然美聯儲前幾個月還在嘴硬嚷嚷著,相比失業率,會更關心通脹。
但真正失業率開始上升時,美聯儲身體還是比較老實的。
美聯儲古爾斯比在本月初就直接說,如果失業率上升到4.1%以上,美聯儲就必須對這種情況做出反應,法律規定美聯儲必須對高失業率作出回應。
現在因為通脹率靠磨時間,是磨到了2.9%通脹率。
但這其實并不代表美國物價已經回落。
通脹率只是CPI同比數據,美國當前CPI仍然是相比一年前上漲了2.9%,這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仍然有的漲幅。
所以,美國物價仍然還在上漲,只是漲得慢一些而已。
擺在美聯儲現在有很多兩難的難題。
不降息,失業率飆升,經濟衰退。
降息,通脹飆升,經濟滯脹風險會加大。
不降息,美股和美債危險,美國銀行業危險。
降息,美元危險。
基本都是沒有一個能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有副作用,而且副作用會很大。
如果美聯儲9月真的降息,那么參考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通脹走勢,美國明年的通脹是很可能出現新一輪飆升。
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大通脹,是1974年達到第一個峰值,出現12.3%的通脹率。
當時美聯儲在1974年就已經加息到13%來遏制通脹。
隨后,通脹回落后,美聯儲在1975年開始持續降息,1976年利率最低降至4.75%;
然后美國通脹在1977年就開始新一輪上漲,并在1978年開始加速飆漲,一直漲到1980年最高14.8%的通脹率。
這也迫使美聯儲在1977年再次重新開始加息,進行仰臥起坐。
但一直都沒能遏制住通脹,最終只能在1980年一口氣加息到20%利率,以高失業率的代價,才打斷了通脹脊梁。
以史為鑒,美聯儲如果9月被迫降息,那么明年是存在通脹開始新一輪上漲的風險。
美聯儲也是一直擔心出現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這是美聯儲一直對降息比較謹慎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聯儲一直試圖維持高利率,來保持對全世界金融收割的壓力。
但現在問題是,眼瞅著美股有點撐不住。
如果美聯儲繼續維持高利率,美國金融市場可能出現流動性危機,這也會迫使美聯儲降息。
美聯儲逆回購之前已經在4500億美元橫盤了半年時間,但8月初那波全球金融市場下跌,形成小規模的流動性緊張,所以美聯儲逆回購也一度跌到2866億美元,最近才稍微回升到3108億美元。
可見,美聯儲這個血包,又起碼消耗掉1000億美元的血量。
所以,現在對美聯儲來說,降息也會引發問題,不降息也會引發問題。
只能是看情況,去做取舍,兩害相權取其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