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報道,印度外交部19日說,印度總理莫迪將于8月23日訪問烏克蘭。
輿論界很納悶,烏克蘭前不久進攻俄羅斯本土,這個時候莫迪往烏克蘭跑干啥?
輿論界普遍認為,莫迪此行是在尋找一種外交平衡。
7月份,莫迪去莫斯科找普京聊天,主要內容大概就是印度如何從俄羅斯薅羊毛的問題,比方說購買更多的低價原油。
當然俄羅斯人也不是吃素的,任憑莫迪撈好處,不付出代價。就在莫迪訪問的前一天,俄羅斯的炮火襲擊了烏克蘭的幾個城鎮,造成不少人傷亡。隨后莫迪到莫斯科,與普京擁抱,成了俄羅斯炮擊烏克蘭的背景。如此一來傳遞出的信息就是,莫迪支持俄羅斯。
西方原本就對印度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系頗有微詞,在此背景下,西方輿論紛紛發出譴責,搞得莫迪頗為被動。
澤連斯基7月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莫迪的所作所為是對和平努力的毀滅性打擊。”還有一些其他難聽的話,如果換成平時,印度肯定會大聲還擊。要知道作為油管五常的扛把子,印度人在輿論界的戰斗力絕對是配得上東邪的身份。但是印度似乎沒有反擊澤連斯基。因為澤連斯基說的那些話,本質上也是西方要說的。
當然僅憑澤連斯基抱怨,莫迪完全可以不用理會。當初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就是莫迪干的事兒。玩政治的政客,哪個不是千年的狐貍呀。但是如果西方要動真格,印度心理上就會發怵。畢竟印度當年獨立,也是靠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乞求來的,而不是憑自己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所以印度每當關鍵時刻就必須尋求西方的支持。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印度每次碰瓷中國的時候,必須有西方支持。如果西方不支持,印度就不敢碰瓷中國。
莫迪訪問俄羅斯之后,西方大公司很有默契地做了一次行動,辭掉了不少印裔CEO。總所周知,西方公司有很多印裔高管,被認為是西方和印度關系緊密的一個標志。很多印度人也引以為傲。但在莫迪訪問莫斯科之后,很多印度高管被炒了魷魚,很容易讓人把兩件事聯系在一起,被視為西方對印度的警告。你越界了,當心點。
印度很多時候雖然嘴比較倔,但心理上還是比較依賴西方的。當印度人看到西方動真格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補救。莫迪此次訪問烏克蘭,被認為是在消除西方的誤會。尤其考慮到烏克蘭進攻俄羅斯本土這個契機,更能體現莫迪的姿態。
當然按照印度人的嘴炮水平,肯定不會說莫迪訪問烏克蘭是在討好西方,而是會給自己找一些高大上的理由。
印度的第一個理由,發展印度和烏克蘭的雙邊關系。當然這絕對是瞎扯,印度的嘴,騙人的鬼。
當初俄羅斯奪走克里米亞,大多數國家都不認可。印度為了從俄羅斯那里薅羊毛,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另外烏克蘭和印度老對頭巴基斯坦關系很好,在軍事上給了巴基斯坦很多幫助,讓印度恨得牙癢。
印度和烏克蘭的關系,其實沒多少下降空間。莫迪去烏克蘭,根本就不是推動兩國雙邊關系。因為本身啥都沒有,咋推?
印度的第二個理由,為了和平。
啥意思呢,就是印度想當調停人的角色,調解俄烏戰爭。莫迪會對澤連斯基說,自己和普京通話了,也見面了,也勸了普京要以地球村和平大局為重。同時他也會問澤連斯基有啥意見,自己可以幫忙傳遞給普京。
坦白說,印度根本沒資格做這個調停人的角色。
首先,烏克蘭不信任印度。因為過去很多年,印度和俄羅斯穿一條褲子。
其次,印度本身就是一個墻頭草,隨風搖擺,缺乏大國擔當。不要說烏克蘭不信任印度,俄羅斯都不可能信任印度。俄羅斯拉攏印度,給印度紅利,讓印度薅羊毛,那主要是不想自己在地球村被西方孤立得太嚴重。要說印度能調停俄烏戰爭,俄羅斯絕對是不信的。
第三,印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大國,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都不買賬。比方說印度在巴以問題上支持以色列,就讓阿拉伯國家不爽。
但印度為啥還要跑去烏克蘭搞調停呢?因為印度人有迷之自信,而且此行能刷存在感。對印度人來說,別人怎么說并不重要,只要自己覺得自己就行了。這是典型的“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的思維模式。論阿Q精神,誰也比不上印度。
當然印度人也不全是意淫,還有賭一把的心態。
總所周知,烏克蘭戰爭現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尤其是烏克蘭進攻俄羅斯本土之后,既有可能不受控制地外溢,也可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談判。就連盧卡申科都放話要退休,說明大家都在從多個維度做準備。印度當然也知道局勢即將轉變,就想賭一把。
這個世界上,大凡墻頭草,賭性都很重。當然印度的賭性和日本的完全不同。日本的賭性,那是戰略層面賭國運,印度是為了撈好處賭細節末梢。如果戰爭外溢擴大了,局勢惡化,大家也不會說責任在印度。如果局勢好轉,走向和平了;大家也不會把功勞歸于印度,但印度自己可以自吹自擂說是自己調解了俄烏戰爭。而印度最擅長做這個。反正印度吹過很多牛,吹爆了很多,也沒人在意。這就叫嘴硬。
烏克蘭調停人這個角色,很多國家都想扮演,西毒土耳其、東邪印度、還有法國。埃爾多安為了扮演這個角色,已經忙活了好幾年。馬克龍也是一樣,經常說自己在調解俄烏關系,其實沒有任何進展。莫迪現在也卷入其中,注定和馬克龍、埃爾多安一樣,無功而返。
為啥俄烏調停人那么難當?原因很簡單,戰爭能打起來,表示矛盾已經激化到不可調和。而俄烏戰爭,本就不是俄烏之間的事兒,而是俄羅斯和整個西方西方的對抗。所以如果一定要有調停人的角色,必須是超級大國、地球村的棋手才有資格擔任。在戰爭沒有徹底打明白、或大國博弈沒有階段性落幕之前,真正的調停人不會從幕后走向前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