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烏軍“北伐”俄羅斯的結局,和我們未來的那場戰爭息息相關

觀雨者 · 2024-08-18 · 來源:觀雨大神經|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一切敵人,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一切敵人。

  ----毛澤東

  突然整活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半。

  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長期處于守勢的烏軍突然整了個大活。

  他們在8月6日反手攻入俄羅斯境內的庫爾斯克州,從“保衛基輔”秒變“劍指莫斯科”。

  庫爾斯克州是東歐大平原的中心地帶,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俄羅斯地名之一。

  這里的地形主打一個“無險可守”,特別適合坦克集群沖鋒。1943年蘇德大決戰之一的庫爾斯克會戰就在這里打響,此戰也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決戰。

  最終蘇聯在付出了6000多輛坦克的代價后艱難取勝,從此樹立起了鋼鐵洪流的威名。

  而8月6日殺入庫爾斯克的烏軍也同樣享受到了這種“無險可守”的地形紅利。

  他們經過數天的突襲,目前已經控制了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占領了80多個居民點,并造成十幾萬俄羅斯平民被迫疏散。

  烏軍對這場戰役的投入可謂不惜血本,參戰兵力超過1.2萬人,且隊中的裝甲車輛比例極高,屬于精銳中的精銳,大概率還夾雜著北約軍隊。

  這不是簡單的邊境騷擾,這是貨真價實的“北伐”。

  當然,這個土地控制面積多少還是有些水分,因為那片區域并沒有多少俄軍駐扎。烏軍基本上是走到哪算哪,打個卡就算是控制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二戰以來俄羅斯領土遭受到的最大規模的襲擊,澤圣再次創造了歷史。

  那么烏克蘭能否就此翻盤呢?

  這個問題的討論就非常熱鬧了,現在什么觀點都有。不過人們在討論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一個最基本的因素:

  烏克蘭他自己是怎么想的?

  要預測戰役的結果,咱總得先搞清楚戰役發起方的目的吧。

  按照烏克蘭官方的說法,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這個行動向俄羅斯施壓。

  不過交戰雙方的嘴基本上都是騙人的鬼,烏方的這個說法其實存在很多問題。

  如果單純是為了施壓,那么對重點目標進行持續的遠程打擊才是更好的辦法。

  除非你有壓倒性的優勢,不然地面部隊派出去后能不能殺到重點目標附近都不一定;而且還有損兵折將的風險,非常不合理。

  也有觀點認為他們是在“圍魏救趙”,占塊土地來作為談判籌碼。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籌碼就未免太小了。

  1000平方公里也就半個深圳那么大,在庫爾斯克州只是很小的一塊地盤;對于幅員遼闊的俄羅斯來說更是九牛一毛?,F在被人占了雖然丟臉,但并無大礙。

  面對這種級別的領土損失,俄羅斯大概率會選擇上膛而不是上桌。事實上俄羅斯在烏軍發起進攻后就中止了和談議題。

  而且這里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庫爾斯克州并非“親烏地區”,這意味著烏方實施占領的成本很高。

  弱勢方支付高額成本去占領強勢方的土地,基本上是屬于自己給自己放血的水平,搞不好還沒撐到談判開始的那一天資源就燒完了。

  目前看來唯一靠譜的籌碼就是俘虜了上百名俄羅斯邊防官兵 ,以后可以多換點戰俘回來。

  但這種小目標顯然不是精銳盡出的主要原因。

  那么烏軍此次大動干戈的動機到底是什么呢?

  要理解一個組織或個人的行為目的,就要先搞清楚他的真實處境。

  抉擇

  2024年3月9日,剛從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的位置上辭職的瓦列里·扎盧日內被解除現役,徹底開除出軍隊。官方給出的原因是“體檢不達標”。

  從照片上看,大概是太胖了。

  扎盧日內的作戰思想比較靈活,不受傳統蘇式軍事理念的束縛,所以和北約朋友合作起來頗為愉快。

  他在2014年烏克蘭內戰爆發后迅速嶄露頭角。

  2021年,扎盧日內被澤連斯基提拔為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

  扎司令上任后立刻對烏軍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軍事改革,為之后的俄烏戰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烏軍在他的領導下不僅守住了基輔,還在同年9月份發起了哈爾科夫大反攻,一舉收復了超過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果用四個字來總結扎司令的職業生涯,那就是“戰功卓著”。他也因此成為了烏克蘭的民族英雄。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牛逼哄哄的人物,最后居然因為“體檢不達標”而離開軍隊。

  該事件所體現出來的,正是烏軍的真實處境。

  2022年哈爾科夫大反攻結束后,烏克蘭就在西方的舞臺上走上了國生巔峰。

  總統澤連斯基頻繁在各種國際會議上“C位出道”,大量的援助許諾也跟不要錢似的紛至沓來。

  這種“時來天地皆同力”的感覺確實很爽,只不過金主爸爸們也不是慈善家。人家砸了錢,當然是要看到收益的。

  所以西方世界很快就向烏克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23年春季發動一次規模更大的反攻,打穿扎波羅熱,將俄軍一分為二。

  澤連斯基表示沒問題,扎盧日內表示很臥槽。

  之前的哈爾科夫反攻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除了因為烏軍自己打得好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就是俄軍的前線兵力嚴重不足。

  信心過剩的俄軍一開始只為這場戰爭準備了十幾萬人,結果就是上千公里的戰線上到處都是窟窿,往哪捅都是吹彈可破。

  但等到2023年的時候,這個條件就不復存在了。

  此時的俄軍已經完成了新的戰爭動員和兵力部署,防線上不再有明顯的漏洞。

  所以扎盧日內的心里很清楚,這個時候再莽上去就是送。

  只是他雖然貴為全軍總司令,但在這場戰爭中的真實地位其實只相當于一個項目經理,頭上還有CEO和投資人。

  經常摸魚的朋友都知道,平時我們最好不要把工作做得太出色,不然會引發領導對你不切實際的期望。

  那以后受累的事就少不了了。

  此時看著亂提要求的投資人和對這些要求照單全收的CEO,不知道扎盧日內有沒有后悔之前的自己太過優秀。

  怎么辦?一個字:拖。

  只要上頭一催,扎司令就回復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西南北風...

  考慮到西方援助從口嗨到落地確實需要時間,所以高層就容忍了扎司令的拖延。

  這一下就從春天拖到了夏天。

  到了夏天終于動了,但節奏很磨蹭,拖拖拉拉的又打到了秋天。

  更糟糕的是,此次反攻的模式跟金主爸爸們的預期大相徑庭。

  扎司令的戰略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集中兵力重拳出擊”,從頭到尾都是一些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主打一個“多點開花,淺嘗輒止”。

  面對此情此景,投資人表示你們怎么收了錢不辦事;CEO表示項目經理怎么不聽話;項目經理表示我還想讓咱公司再多活幾天。

  扎盧日內的如意算盤是通過這些試探性進攻找到俄軍的薄弱點,打出一點成績就交差。

  但奈何俄軍的準備過于充分,所以烏軍的這波“多點開花”不僅沒打出什么成績,反而還遭受了一定的損失。

  這就很尷尬了。

  領導讓你往東你偏往西,然后還沒成績,那么接下來你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背鍋的姿勢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按金主爸爸們的想法去搞“重拳出擊”,那必然會迎面撞上俄軍主力。

  這樣烏軍同樣沒什么勝算,而且結果大概率會更慘。

  扎司令的打法雖然有糊弄之嫌,但至少杜絕了全軍覆沒的風險,烏軍的命也是命嘛。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莊園里談笑風生的金主爸爸們只會認為你怯戰、你貽誤戰機、你“讓俄軍有了喘息之機”。

  更要命的是,打到10月初的時候,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了。以色列一邊嚷嚷著打錢一邊舉全國之力向加沙攻去。

  這下金主爸爸的膝下就出現了兩個要飯的好大兒,蛋糕頓時不夠分了。

  澤連斯基萬萬沒想到這個賽道也能卷起來,此時奮戰在要錢第一線的他必須拿出有說服力的KPI才能爭取到更多的蛋糕。

  所以“大反攻”的戰績就成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然而扎盧日內毫不體諒領導的難處,不全力出擊就算了,居然還在年底公開承認反攻陷入僵局,一巴掌把澤連斯基的國際觀瞻拍進了馬里亞納海溝。

  當然了,我們現在回過頭看這場大戲,其實也很難分得清誰對誰錯。

  扎盧日內愛惜將士生命,這是烏軍的根本;

  澤連斯基愛惜國際觀瞻,這是烏軍的錢袋。

  人沒了會輸,錢沒了同樣會輸。

  所以雙方雖然背道而馳,但都覺得自己沒錯,結果自然是分歧越來越大。

  再加上一些政治因素,比如說有人支持扎盧日內當總統之類,最終扎司令“體檢不過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接替扎司令的人是陸軍司令瑟爾斯基。

  “你要的重拳”

  瑟爾斯基在俄烏戰爭中也有不少亮眼的表現,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巴赫穆特戰役中展現出來的那種“為達目的不惜代價”的蘇式鐵血風格。

  不過這種指揮風格也導致烏軍傷亡慘重,引發了烏克蘭國內的不滿。

  但很顯然,需要盡快打出成績的澤連斯基需要的就是這么一個不惜(官兵的)命的“鐵血將軍”。

  畢竟大頭兵只需要送死就可以了,我澤圣可是要費盡心思去到處要錢的呢。

  結果這個“鐵血將軍”上任后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指揮烏軍后撤保存實力...

  一臉問號的澤圣心里苦,真是前門趕走狼后門來了虎,這不就是個瘦版的扎盧日內么?

  其實這并不奇怪,無論你的個人風格是什么,坐上了這個位置,就必然要向現實的大局低頭。

  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可以鐵血,因為人打沒了可以叫后方增援。至于總兵力夠不夠那是總司令的事。

  現在自己是總司令了,總兵力夠不夠就是自己的事了。

  于是鐵血將軍也像前任扎司令那樣對高層的命令玩起了糊弄大法。

  面對不同經理的相同選擇,CEO并不認為是自己的命令出了什么問題,他只覺得經理們都太不聽話了。

  本著“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原則,基輔開始從各個方面向瑟爾斯基施壓,甚至連丑聞都羅織出來了。

  在前線當了一輩子牛馬的瑟司令哪里見過這種陣仗,他的政治段位遠不如前任,面對這股不可名狀的力量很快就無力招架。

  看到這里我們會覺得烏克蘭高層太官僚,完全不顧戰場的現實和官兵的死活。

  但這種“官僚”在某種程度上又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近期的國際形勢對于烏克蘭來說確實非常不利:

  7月13日,反對援烏的特朗普遇刺但沒逝,大有“天命所歸”之勢;

  7月31日,以色列在伊朗首都發動襲擊,大有把中東一把火燒上天之勢。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對于烏克蘭來說就是大有斷供之勢。

  雖說事無絕對,但澤連斯基實在不敢把身家性命寄托在哈里斯的翻盤和內塔尼亞胡的良心發現上,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在美國大選前打出成績,以證明烏克蘭的利用價值。

  因此瑟爾斯基必須馬上“重拳出擊”。

  但這就又回到了之前的死結上:

  不重拳出擊,被西方拋棄,餓死;

  重拳出擊,大概率打出的不是成績,而是GG。

  所以瑟司令和扎司令一樣面臨著絕境,但和扎司令不同的是,他會腦筋急轉彎。

  重拳出擊的風險之所以大,本質上是因為烏軍打不過俄軍主力。

  那我對著沒有俄軍的地方重拳出擊不就行了?

  豁然開朗有沒有!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俄烏版的極限田忌賽馬。

  烏軍一記重拳打進兵力空虛的庫爾斯克州,用最精銳的力量橫掃俄邊境巡邏隊,對著邊境村莊瘋狂攻村略地。

  至于戰略意義是什么?反正金主爸爸也不懂,你就說有沒有打出一記重拳吧。

  雖說俄軍的戰爭情報工作問題很大,但烏軍的這次“北伐”確實沒按套路出牌,俄軍一時懵逼也是正常的。

  畢竟誰能想到有人會用四個2來炸一對3?

  只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場戰役幾乎不會對戰局產生什么明顯的影響。

  烏軍的機會來源于俄軍在此地的兵力空虛。但這里之所以兵力空虛,主要是因為它本身也沒有多少軍事價值。

  庫爾斯克州與烏克蘭交界處的交通網絡并不發達,烏軍打進來后,部隊的大規模調動和后勤補給都只有一條主要公路可以倚仗,風險極大。

  這就注定了他們很難把戰線拉太長,打到現在的縱深也沒有超過40公里。

  而且這里和烏東四州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群眾基礎不同。

  俄軍能在烏東四州安心的打陣地戰,是因為烏東四州本來就是親俄地區。俄軍不需要在這里支付高昂的統治成本,甚至還能得到當地的支持。

  但烏軍在庫爾斯克州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

  所以他們不具備在這里占領核心城市和建立大規模防線的能力,能拿下一些村莊和小鎮就不錯了。

  雖說這個行動確實會迫使俄軍調兵進行防御,有助于減輕烏軍在烏東前線的壓力,但烏軍為此也出動了精銳力量。

  由于他現在的總兵力已被俄軍超過,所以誰在正面戰場上受到的影響更大還不好說。

  看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這場“北伐”本質上只是一場瑟爾斯基為了應對高層壓力而打的“KPI匯報戰”。

  所以從軍事角度去分析這場戰役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但你說這場戰役是不是完全屬于“給肯尼迪吃頭疼片-純糊弄”呢?

  其實也不對。

  軍事是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但不是戰爭的全部。

  如果我們把戰場外的因素一起考慮進來,就會發現烏軍的“北伐”其實是完全有可能對戰爭走勢造成巨大影響的。

  這是為什么呢?

  這就涉及到現代戰爭的特點了。

  現代戰爭的宿命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現代戰爭呈現出了一個顯著的特點:

  戰爭大后方的抗壓能力很差。

  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現代人的忍耐底線僅限于停水停電。

  所以生活安逸的現代人是天然的“速勝派”,而速勝的另一面就是速敗。

  戰端一旦開啟,首先吃不消的很可能不是前方的將士,而是后方的精致男女。

  比如說巴以沖突開打大半年后,盡管大部分炮彈都是落在加沙的土地上,但以色列國內依然怨聲載道,老百姓天天上街要求政府迅速取勝結束戰爭。

  而俄軍之所以打了兩年半后還能得到民眾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他們在前線打得有多好,而是該國的國土廣袤,大部分人不會受到戰爭的直接影響。

  現在網上很多人吐槽普京打仗猶猶豫豫不敢發力,其實正是這樣的謹慎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該國民眾對戰爭的感覺。

  如果動不動就全民動員、舉國進入戰爭狀態,那么一旦不能短期獲勝,整個社會就會承受巨大的壓力。

  這里有一條現代戰爭的規律:

  只有在大多數人都認為戰爭對自己影響不大的情況下,戰爭才可能得到全社會的長期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烏軍的“北伐”是有用的。

  因為它會對俄羅斯的普通民眾起到明顯的威懾作用,沖擊他們心中那個“戰爭對我影響不大”的觀念。

  如果烏克蘭在未來有足夠的資源長期堅持這種跨境作戰,那么確實可以動搖俄羅斯民眾對戰爭的支持力度。

  這里面的關鍵是“長期堅持”,偶爾來一下是沒什么用的。而這無疑對資源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過現實中的烏軍似乎并沒有長期堅持跨境騷擾的打算。

  他們僅在這一場戰役中就梭哈了大量的核心裝甲資源,這表明他們是在把此次“北伐”視為畢其功于一役的最后決戰。

  其基本思路大概率就是“我一次性把精銳拼完,剩下的你們這些西方老爺們看著辦”。

  目前烏軍在這波進攻中已經損失了2000人以上的精銳,戰役性價比愈發抽象。不知道整天催促烏軍重拳出擊的金主爸爸們最后會不會出來為他們兜底。

  另外我們也別只顧著吃瓜,這些年包括俄烏戰爭在內的一系列現代戰爭其實是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的。

  因為它們揭示了現代戰爭的真實模樣,而我們在未來也很可能要面臨一場現代戰爭。

  如果站在戰場上的是我們...

  一提到屬于我們的那場統一之戰,大家最常說的就是“幾天結束戰斗”,最擔心的就是“遭到全球制裁”。

  但如果我們認真學習了近期那些現代戰爭的經驗就會發現:

  “全球制裁”恰恰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全球產業鏈的核心,任何國家制裁我們都等于制裁自己。

  真正決定戰爭結局的,是全社會的韌性,也就是大后方能不能長期忍受戰爭狀態。

  畢竟無論雙方的紙面實力差距有多大,都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速勝。

  事實上在現代的城市攻防戰中,強勢進攻方所面臨的困難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以色列在2006年的黎以戰爭中僅進攻了1個月就被打回老家;

  沙特從2015年開始出兵胡塞,結果猛攻7年后大敗虧輸;

  以色列現在還在面積僅365平方公里的加沙鏖戰,打了快一年了也沒能拿下。

  不過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講,俄羅斯不是成功攻占了烏東四州的大片土地嗎?

  這個案例并不能說明進攻輕松。

  因為正如上文所說,烏東四州本來就是親俄地區。俄軍來到這里與其說是進攻,不如說是和當地的友軍換防。

  而幾場真正需要俄軍大規模進攻的戰役就打得非常狼狽了。

  基輔戰役,俄軍直接敗退;

  赫爾松戰役,俄軍渡河后撤;

  馬里烏波爾、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等戰役雖然取勝,但代價極大,只能說是慘勝。

  所以說進攻現代城市,真的很難。

  這里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筑的大量建設;二是生產力的進步。

  鋼筋混凝土建筑對于防守方而言就是現成的掩體和工事。這些現代建筑過于堅固,以至于現代軍隊的火力并不能真的把一座城市“夷為平地”。

  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以及巴勒斯坦的加沙等城市,都是在被狂轟濫炸數月后依然有大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聳立。

  背靠這些現成的工事,防守方并不需要太先進的裝備和技戰術水平就能完成防線的布置。

  躲在暗處的火箭筒對現代裝甲車輛造成的威脅是巨大的。

  而生產力的進步則導致民用工業品和軍用工業品的性能差距大幅縮小,不少民用產品湊合一下也能上戰場。

  比如說一部普通的手機加上玩具無人機,就裝備好了一個低配版的偵察兵。

  而且民用產品因為規模化生產的優勢,價格非常便宜,大家折騰起來根本不心疼。所以利用民用產品作戰,不僅量大管飽,還經常能開發出新的戰法。

  另外在民用工業體系的加持下,一些簡單的大火力武器可以輕松的實現量產。

  這類武器雖然談不上什么高科技,但依托現代城市的地利,發揮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比如說哈馬斯自己手搓的反坦克火箭彈雖然只有幾十年前的技術水平,但他們可以利用混凝土廢墟的掩護從很近的距離對以軍目標發起攻擊,最終打出來的效果完全不輸那些昂貴的尖端武器。

  因此在現代城市的攻防戰中,強勢進攻方并不能隨隨便便的就“馬到成功”。他們要面對的,是大量隱藏在鋼筋混凝土背后的廉價武器的“花式打擊”。

  而對于防守方而言,只要抵抗意志足夠堅決,長期堅守并非不可能。

  所以未來一旦開戰,我們所有人都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雖然我認為真到了那個時候對方大概率會一觸即潰,但料敵必須從寬。不能像俄羅斯那樣,在開戰前就想當然的認為對手不會全面抵抗。

  我們需要提前計劃好在“對方決定頑抗到底”的情況下應該么打。

  首先,我們要盡可能的減少戰爭對本方社會的影響,這樣才能保持大后方的韌性。

  而這意味著前方要想盡一切辦法降低人員的損失和資源的消耗。

  但攻城戰的難度又很大,這不是矛盾了嗎?

  這個情況對于其他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兩難,但我們不同,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對于我們來說,有一樣東西是非常便宜的:

  規?;墓I產品。

  所以到了戰場上,我們要盡可能的利用這類便宜貨去替代前方將士和高端武器。

  具體來說就是充分調動民用工業的產能,大規模生產和應用低成本的無人裝備進行消耗戰。

  其次,我們還要穩住心態,在攻城戰中不急于求成、不追求臉面,耐心的利用規?;墓I產品去和對方軍隊拉鋸。

  尤其在“不追求臉面”這個事上,我們是要向俄羅斯學習的。

  他們這兩年半以來,經歷了前線打敗仗、防線被突破、腹地被恐襲、軍艦被偷雞...

  如今國土都開始淪陷了,卻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繼續堅持自己最舒服的作戰方式,慢條斯理的日拱一卒。

  這就是底蘊。

  我不是開玩笑,正是因為有這種底蘊在,俄羅斯才能夠單扛北約的圍攻而牢牢占據主動。當然了,這也和他們的戰略縱深實在太大有關。

  反面教材就是以色列了,巴掌大的地動不動就舉國梭哈,現在整個國家都陷在泥潭里開始撒潑打滾,金主爸爸別提多頭疼了。

  最后,除了降低戰爭對我方社會的影響外,我們還要盡可能的增加戰爭對對方社會的沖擊。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破壞對方一切可以破壞的基礎設施,封鎖和切斷對方社會除了生存必需品以外的所有資源供應。

  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現代人的脆弱性,盡早擊潰對方的抵抗意志。

  他們早崩潰一天,這一仗就少打一天,對大家都有好處。像俄軍一開始那樣這也不打那也不打的,只會害了所有人。

  結語

  大多數國人對俄烏戰爭的態度是比較微妙的,一開始擔心俄羅斯一波把自己玩死,導致我們單獨陷入西方的圍攻。

  現在看著血厚的毛熊一時半會是死不了了,又希望澤圣能夠堅持得久一點。

  畢竟開放的港口、新建的天然氣管道、中亞的鐵路、空白的市場...這些東西肯定是你堅持得越久我們得到的越多嘛。

  那么未來俄烏戰爭結束后,中俄關系會不會出現起伏呢?

  這一點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太在意,因為國際關系的起伏是一個常態,大多數國家都是極端現實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只是不管中俄關系再怎么起伏,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都回不到過去了。

  比如說西方的產品在未來可能會再次進入俄羅斯市場,但中國制造在俄羅斯市場的優勢地位已經不可逆轉。

  這是因為中國制造本來就更加優秀。物美價廉是有癮的,一旦試過就無法戒掉。

  那么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在戰后能恢復到什么程度呢?

  這就取決于戰爭結束的方式了。

  如果戰爭以西方滿意的條件結束,那么戰后西方大概率會降低對俄羅斯的防備,甚至還可能會拋出橄欖枝。

  但如果戰爭以俄羅斯滿意的條件結束,那么他們和西方之間的裂痕在短期內就很難彌合了。

  此后的俄羅斯必然會成為西方重點防御的對象,東歐方向也將吸引來大量的西方軍力。

  這會在客觀上降低我們的壓力。

  如果中東也打一場持久戰出來,那我們的壓力就更小了。

  當然了,外部環境的變化并不完全在我們的掌控范圍內,未來世界格局的發展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隨機性。

  但舊秩序的動搖是大勢所趨。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從根本上來說,這取決于你的立場;而立場又是由發展模式所決定的。

  正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你們的暗夜,正是我們的黎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