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關系
在7月13日特朗普被槍擊,并且大難不死后,各國都需要考慮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
至少得準備兩個預案,一個是哈里斯當選,一個是特朗普當選。
今天文章就來聊聊,如果特朗普當選,中美關系未來4年走向會如何,特朗普會對我們做什么?
要看清中美關系未來變化,首先得把握住中美關系長期走向的主要脈絡,避免被一些短期波動干擾我們的判斷。
比如,過去這兩年,每次拜登一打電話,或者美國那邊派個人來訪華,國內輿論上總有一些聲音,動不動就說談妥,渲染中美握手言和的氛圍。
這個在去年11月的舊金山會晤前,達到一個峰值。
現在大半年過去了,事實也很清楚,中美并沒有談妥,更沒有出現握手言和的現象。
這種談妥聲音,往往是把我們自己放于比較弱勢地位,去幻想我們會讓步,來跟美國握手言和,這實際上就是投降主義。
這里有兩層幻想:
1、幻想我們會讓步。
2、幻想我們讓步之后,美國會跟我們握手言和。
但事實上,我們并不會在自身核心利益上做任何讓步。
即使我們讓步了,美國也不會跟我們握手言和,只會更加極端的打壓我們。
如果不能看清這種現實,仍然對美國抱有幻想,很容易讓人在投資決策上產生誤判。
比如,有大V在去年10月,說中美要談妥了,然后就鼓動自己讀者進入股市。
當時聽信他,基于談妥預期,沖入股市的人,現在恐怕大都損失慘重。
而且,這種基于錯誤預期,還虧錢的人,更容易產生怨氣,并不利于持股心態。
比如,他們有的人很極端,甚至還會罵我們怎么不投降,害他虧錢。
這種言論十分離譜。
我為什么會一直強調,不要對中美關系未來十年的變化,有太樂觀的預期。
因為我們只要回顧一下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對華態度的一系列變化,搞清楚中美關系長期走向的主干,就不容易被這些短期事件的波動干擾判斷。
首先我們得先回顧一下,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對華態度的一系列變化。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后,奧巴馬頭一個任期里,因為有求于我們,希望我們買美債來幫助美國度過金融危機,所以2008年-2012年,中美關系整體不錯。
但是奧巴馬在2020年自己新書《應許之地》和采訪中說,“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的束縛,我本可能在中國貿易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做法”。
奧巴馬稱,權衡利弊后,他決定對中國采取“過度強硬”與“不夠硬”之間的中間策略,計劃等到經濟環境不再脆弱,再逐漸對中國加強施壓。
于是,2012年奧巴馬連任后,美國就對我們全面轉向,奧巴馬拋出所謂重返亞太戰略,這實際上就是美國開始試圖遏制我們發展,所以才有2012年中日關系緊張,才有2016年的南海危機。
2017年,特朗普剛上任頭一年,中美關系處于“暴風雨前的平靜”。
這個主要是因為,特朗普作為政治素人,他需要一些時間,來熟悉如何掌控美國這個龐然大物。
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訪華,當時氛圍還挺不錯。
在特朗普訪華的3天時間里,中美兩國企業簽約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
但此時,沒人能想到,特朗普回國之后,很快就翻臉不認人。
2018年1月,特朗普通過所謂201條款,對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加征高額進口關稅,這被視為美國打響貿易戰第一槍。
2018年4月,美國根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301關稅的500億美元中國商品清單,中美貿易戰全面打響。
之后,我們和美國就在進行激烈的博弈和談判。
這個階段,雙方雖然在貿易戰上打得十分激烈,但至少雙方還有在談。
是為了談而打,而不是為了打而打。
不過,2020年疫情的爆發,改變了一切。
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簽署了第一階段協議。
本來如果沒有疫情爆發,至少中美關系還有繼續往下談的空間,雖然要達成第二階段協議的難度更大,但至少還能談。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可以說改變人類歷史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了。
新冠的爆發,首先導致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場崩潰式下跌,美股連續數次熔斷,在半個月時間里跌沒了35%;
為了挽救全球金融流動性危機,美聯儲不得不開啟無限印鈔,印鈔4萬億美元,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4.2萬億美元,一路飆升到8.9萬億美元。
而這帶來的后果,就是全球資產全面泡沫化,并且推動美國2021年開始大通脹。
特朗普在2020年疫情里,糟糕的表現,比如說注射消毒水之類的反智言論,也讓特朗普丟失很多中間派選民。
可以說,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爆發,本來特朗普連任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因為爆發了新冠疫情,才讓特朗普2020年敗選。
在新冠疫情爆發后,特朗普為了撇清自己責任,自然是第一時間甩柜給我們。
當時特朗普在各個場合說“中國病毒”,搞病毒污名化,煽動反華情緒,影響極壞。
并且,隨著選情不利,為了能夠當選,特朗普反華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不但要求我們巨額賠償,甚至還醞釀讓國務卿竄訪。
特別是2020年11月,特朗普敗選后,不認輸的特朗普,試圖對外鋌而走險。
當時我們和美國是處于極其危險的狀態。
幸好,當時特朗普癲狂的舉動,是被美軍高層給阻止了。
所以,特朗普任期里,對華態度可以分三個階段:
2017年摸索期。
2018年-2019年的對抗期。
2020年的癲狂期。
然而,中美關系并沒有因為特朗普離任,就出現好轉跡象。
2021年,拜登上任后,中美關系整體并沒有好轉,仍然在持續惡化。
雖然拜登的整體策略跟特朗普不一樣,但這種全力遏制我們發展的態度,跟特朗普是如出一轍。
特朗普是主打貿易戰,拜登是主打科技戰。
但同時,特朗普對我們加征的不合理關稅,拜登也并沒有取消。
這說明,美國的對華態度,已經不會隨著兩黨輪換而發生太大的方向性變化。
全面遏制我們發展,是美國兩黨當前為數不多的共識。
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對美國抱有幻想。
(2)貿易戰2.0
其實,奧巴馬在2020年新書和采訪中,已經透露了很多信息。
奧巴馬稱:“我上任初期采取的很多政策都受到金融危機的束縛,在2009年或2010年,我不可能發動貿易戰。那時,我需要中國、歐洲以及其他所有潛在增長引擎的合作,只是為了重啟全球經濟”。
奧巴馬在采訪中稱,他現在認為“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是完全合理的”。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拜登任期的頭兩年里,有數次傳聞拜登即將取消特朗普加征的不合理關稅,但最終都沒有落地。
這一方面是美國試圖通過不合理關稅,這個虛空造牌得來的籌碼,來換取我們讓步,但我們堅決不讓步。
另外一方面,也是民主黨方面也認為應該跟我們打貿易戰。
雖然4年過去了,但特朗普的對華態度仍然十分敵視。
特朗普在最近一次演講里,再次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
特朗普在說這個詞之前,有一個停頓,他顯然是知道這樣說的后果,不是一時嘴快才說的,而是經過思考,仍然說出這個詞,而且在他說出來之后,底下觀眾的歡呼聲是更大了。
這才是特朗普,這才是特朗普支持者們對我們的態度。
在特朗普煽動下,MAGA們對我們是充滿敵視。
特朗普如果當選,很可能會繼續在新冠問題上來對我們污蔑甩鍋,甚至可能進行索賠這種離譜要求,這是會導致中美關系嚴重惡化的行為。
除此之外,特朗普當選后,大概率是會在貿易戰上去繼續發難,這個外界基本也是早有預期。
在今年競選過程里,特朗普是數次大放厥詞。
2023年8月,特朗普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當選,他將對進入美國市場的所有商品征收10%的“普遍基準關稅”
2024年1月,《華盛頓郵報》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已經私下與其顧問團隊討論了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統一關稅的可能性。
2月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確認該信息,并表示“可能不止于此”。
此外,特朗普今年在各個場合都在對我們放話威脅:
1、特朗普說將進行一系列大膽改革,實現在所有關鍵領域徹底消除對中國的依賴”。
2、他將采取的措施包括“一項四年計劃,逐步停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必需品——從電子產品到鋼鐵再到藥品。
3、禁止美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禁止中國人購買美國資產。
4、特朗普呼吁取消中國在美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
當然,這都還只是特朗普在競選過程里一些放話威脅,特朗普上任后,能落實多少,落實到什么程度,這仍然是一個疑問。
但從特朗普第一個任期里,對競選承諾的執行力度看,我們還是不能輕視特朗普的嘴炮。
特朗普確實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不過,像加征60%關稅,這個就有點太夸張。
2019年,特朗普在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都不敢給所有商品加征25%的關稅,只能是給一半商品加征25%關稅,另外對通脹影響大的商品,特朗普也不敢加。
現在美國通脹更嚴重,如果特朗普真敢加征60%關稅,那美國通脹得上天,美國經濟自己就會先死掉,當然我們也會損失慘重,這幾乎是同歸于盡的打法。
所以,我認為這更多只是特朗普為了選戰,先打打嘴炮。
如果特朗普當選,特朗普甚至可以把不加60%關稅,渲染為對我們的示好。
這屬于虛空造牌到極致了,把自己本來做不到的事情,當做示好的牌。
雖然加征60%關稅,不太現實,但特朗普如果當選,幾乎可以肯定,特朗普是一定會發動貿易戰2.0,只不過給哪些商品加關稅,加多少關稅,這是個問題。
當然,我們也得考慮最糟糕的情況。
如果特朗普當選,真加征60%的關稅,那么中美關系將面臨最糟糕的局面,就是硬脫鉤。
拜登和特朗普,雖然對華大方向上沒有本質區別,但過程采取的手段還是有區別。
拜登是對我們進行長期軟脫鉤。
特朗普則是硬脫鉤。
(3)世界金融危機可能性更大
硬脫鉤對我們的沖擊自然會更大,帶來的損失也會更大,也不利于我們爭取到更多時間。
但硬脫鉤對美國的傷害也會更大。
拜登為什么對我們長期軟脫鉤,而不是硬脫鉤,是因為民主黨權衡之后認為,硬脫鉤對美國會帶來毀滅性影響。
這個拜登團隊很多人都在不同場合提到過。
但是,特朗普即使當選后,迫于經濟壓力,不搞全面硬脫鉤,也會采取比民主黨更進一步的長期軟脫鉤。
特朗普當選后,美國對我們的脫鉤力度,是肯定會比現在更大,這個是沒有懸念的。
但凡事有利有弊。
特朗普當選,對美國自己的破壞力更強。
如果特朗普當選,那么特朗普4年任期里,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會更高。
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對我們搞脫鉤,必然會加劇美國通脹。
而且特朗普奉行弱美元政策,來扶持美國制造業,必然會要求美聯儲大幅降息。
但如果美國通脹失控,美聯儲可能得面臨仰臥起坐的局面,類似于上世紀70年代,在短暫大幅降息后,又以更大幅度加息。
那樣的話,美國金融危機是肯定會爆發。
金融已經是美國的立國之本。
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對美國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影響至今。
如果美國再爆發一次金融危機,演變成遠超2008年次貸危機的世界金融危機,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美元霸權垮塌的加速器。
此外,特朗普當選也會讓美國內部更撕裂。
其實美國MAGA群體反倒是比較慫,平時嘴炮喊得震天響,但關鍵時刻容易犯慫。
反倒是美國左翼的激進分子會更極端,更有暴力傾向。
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左翼激進分子是有可能鬧出比國會山騷亂更大的亂子。
對美國來說,最混亂的局面就是,兩黨都不能連任,每隔4年就換人,這樣可以讓美國內部撕裂最大化,長此以往,甚至有爆發內戰的可能性。
美國霸權就像一棵大樹被這樣來回左右拉扯,那么早晚會有被推倒的一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