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五角大樓新聞秘書空軍少將帕特·賴德在五角大樓舉行新聞發布會。】
2024年1月12日,美國五角大樓新聞秘書帕特·賴德少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國防部發布有史以來第一份《國防工業戰略(NDIS)》。
他說,NDIS為建立一個支持我們國防戰略的現代、創新和強大的國防工業生態系統提供了全面的戰略愿景,強化了跨機構團體、私營企業以及與我們的盟友和伙伴合作的必要性,以滿足我們當前和未來戰略環境的需求。
當天,負責工業基礎政策的助理國防部長勞拉·D·泰勒-凱爾(Laura D. Taylor-Kale)博士和負責工業基礎政策的首席副助理國防部長哈利瑪·納吉布-洛克(Halimah Najieb-Locke)女士在五角大樓向媒體簡要介紹了這份《國防工業戰略(NDIS)》。
【2024年1月12日,負責工業基礎政策的助理國防部長Laura D. Taylor-Kale博士和負責工業基礎政策的首席副助理國防部長Halimah Najieb-Locke女士在五角大樓向媒體簡要介紹了國防部的新國防工業戰略。】
凱爾說,今天國防部發布了美國史上第一個確保美國國防工業基礎滿足未來國家安全挑戰需求的國防工業戰略。這份59頁的國防工業戰略,制定長期優先事項,指導國防部的行動和資源優先化,目的是創建一個現代化的、有彈性的國防工業生態系統,旨在威懾美國的對手,滿足不斷演變的威脅帶來的生產需求。“我們現在正在實施國防工業戰略,以確保我們的國防工業基礎繼續加強我們在國內的國家安全,同時安撫和支持盟友和合作伙伴。”
關于制定這一戰略的目的,凱爾說得非常明白:“中國顛覆現有國際秩序的威脅越來越大”,
他們“將其軍事力量增強到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最高水平,美國迫切需要鞏固國防工業基礎”,“國防工業基礎必須繼續滿足當前的需求,同時保持適應未來沖突的能力。”
【2024年1月3日,一名機械師在北卡羅來納州切里點東艦隊戰備中心的制造機械車間監控一臺電腦車床。】
筆者前幾天發表過一篇文章《美國國防戰略的“重中之重”是對付中國》(昆侖策網原創首發)指出,美國國防部“決定性的十年”國防戰略的“重中之重”是對付中國,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重塑國際秩序意圖的競爭對手,也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來做到這一點”。換句話說,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挑戰的國家。所以,美國必須以舉國之力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這份有史以來的第一份《國防工業戰略》實際上是落實美國國防戰略重點的一項具體措施,亦即事實上把應對“中國威脅”提升到國防戰略動員的新高度。
凱爾說:“這個民主軍火庫(國防工業系統)幫助贏得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能夠而且必須在支持綜合威懾方面提供同樣持久的優勢。”可是,美國即便在應對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也沒有發布過《國防工業戰略》,今天應對“中國威脅”卻發布了,可見美國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已經提高到歷史最高等級。
據凱爾介紹,這份戰略重點關注對未來三到五年建立現代化國防工業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的四個關鍵領域,包括彈性供應鏈、勞動力準備、靈活采購和經濟威懾。
關于彈性供應鏈,該戰略呼吁采取若干行動來實現彈性供應鏈,包括建立公私伙伴關系、風險分擔機制和技術。這些都是共享結構,旨在激勵行業提高彈性和投資于額外的能力。NDIS還呼吁增加戰略和關鍵系統的庫存,以降低近期風險,使國防工業基礎的供應商多樣化,擴大生產方法,并解決供應鏈不斷演變的網絡威脅,以及其他行動。
關于勞動力準備,該戰略旨在發展一支“具有足夠技能和人員的、多樣化的、代表美國的勞動力隊伍”,它呼吁投資于技能發展項目和先進的制造業勞動力管道,并擴大對非傳統社區的招聘工作,以及其他行動。
關于靈活采購,該戰略通過強調與關鍵合作伙伴的互操作性,并在系統設計階段考慮出口能力,尋求制定靈活的采購策略。還呼吁在適用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商業現貨采購,以推動創新和擴大國防供應商基礎。
關于經濟威脅,該戰略呼吁加強經濟安全協議,并建立與盟國分享技術的新機制,以實現經濟威懾(NDIS具體內容可在國防部位于www.businessdefense.gov的國防工業基礎網站上獲得)。
洛克表示,該戰略遠不止是一份“理想文件”,國防部正在敲定其實施計劃,該計劃將詳細說明可衡量的行動和衡量目標進展的指標。她說,“實施計劃將側重于實現戰略中提出的四個戰略優先事項,以及我們在計劃中詳述的二十多項具體行動和相關成果及說明性產出。”實施計劃的非機密概述將于2月出版,完整的機密版本將于3月出版。
凱爾說:“國防部的最高領導人指導了這一有史以來第一個NDIS的開發,這是重振美國制造業和建立現代化國防工業生態系統的努力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這種生態系統來實現我們的國防戰略,并應對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盟友將面臨的全球挑戰。”她說:“我們再也等不起了”,“行動的時刻已經到來,我們正以這一戰略開始行動。”
【2023年7月14日,一名機械師學徒在伊利諾伊州羅克艾蘭的先進和添加劑制造卓越中心操作3D打印機。】
很顯然,美國政府在應對所謂“中國威脅”上不是喊口號,而是在玩真的,是以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心態,甚至有幾分狂躁和歇斯底里的心態,不僅有全面戰略部署,而且有具體實施辦法和措施,并在按部就班地抓落實。
他們要達成怎樣的目標呢?簡而言之,就是要對“中國威脅”形成強大的戰略“反威脅”,正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強調的:“我們衡量成功的最重要標準——也是我們在這里最常使用的標準——是確保中國領導人每天醒來,考慮到侵略的風險,得出‘今天不是這一天’的結論。”也為中國領導人在2027年、2035年或2049年及以后做出同樣的決定奠定基礎。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原創首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