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紐約時報》詳細報道了近期“愛國者”導彈系統在烏克蘭戰場的卓越表現,以及烏克蘭軍方對這種導彈越來越增強的信心,盡管并非百分之百有效。
據報道,去年12月29日之后的短短5天內,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大約500枚導彈和無人機空襲,但大部分被擊落,聯合國觀察員記錄了90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2名兒童)和 421 名平民受傷。
烏克蘭軍方人士稱,由于“愛國者”導彈系統的保護,減少了數千人的傷亡。
據報道,自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已向烏克蘭城鎮發射了3,800 多架無人機和7,400 枚導彈。烏克蘭戰場成為各種防空武器系統的試驗場,從車載“毒刺”和短程高射炮(如德國制造的“獵豹”)到射程更遠的復雜系統,如法國設計的 SAMP/T,可以擊中 60 英里外的目標。還有美國和挪威聯合生產的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MS)。
這也包括了俄國制造的系統。烏克蘭使用俄制的S-300系統成功阻止了俄羅斯戰斗機獲得空中優勢,并建立了靈活的巡航防御體系。
但所有這些防空系統都是用來對付敵方飛機的,唯有美國提供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是專門用來對付敵方的導彈的,是一種“導彈打導彈”的防空系統。
根據一份報告,“愛國者”強大的雷達射程超過93英里,可以同時跟蹤多達100個目標。據報道,其雷達還可為多枚攔截導彈提供導彈制導數據,并且能夠抵抗電子干擾。但每枚“愛國者”導彈的成本高達200-400萬美元。
直到2022年底,美國才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系統,成為美國向烏克蘭所提供武器中的最先進系統。
據報道,去年5月4日,“愛國者”導彈首次擊落一枚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是俄羅斯研發的最新一款而且也是最先進的一款空射高超音速導彈,射程據說超過2000公里,而且可以10倍音速飛行,因此很難攔截。“匕首”導彈由于具有高超音速和巨大的彈頭,因此可以摧毀堅固的目標,例如地下掩體和山中隧道。普京曾夸口說這種導彈“無與倫比”,很難被擊落。
遺憾的是,烏軍需要美國提供更多的導彈防御系統,而美國可能很快將無法滿足需要,包括“愛國者”導彈。
不過,據《德國之聲》報道,北約軍購支持中心(NATO's Support and Procurement Agency)表示,他們將協助德國、荷蘭、羅馬尼亞和西班牙等北約成員國購置“愛國者”導彈。來自軍工圈的消息稱,這項購置導彈的計劃價值大約為55億美元。與北約簽署購買合同的另一方是德國軍火公司Comlog,位于巴伐利亞州。根據這個合約,該公司將生產“愛國者”導彈、其配件以及測試系統。目前Comlog只擁有維護和修理防空導彈的設備。
“愛國者”導彈系統一般都是在美國生產,此次將生產權交給德國是一次例外。俄烏戰爭爆發后,德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2套美制愛國者導彈系統。這項計劃還有助于北約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防御系統。北約軍購支持中心表示:“購置合同的相關條件也將使其他國家從中受益”,但并沒有就此進行更詳盡的說明。
(作者:Ksliu,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供稿并修訂:肖志夫,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Ksliu提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