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針對中國的“部隊設計2030”轉型計劃受到了質疑。一些軍方人士認為這一計劃“太過分”和“走過頭”了,以至于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反應能力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海軍陸戰隊”是美國應對全球軍事沖突的“遠征軍”,這支部隊的傳統設計是依賴于“航母戰斗群+海外軍事基地”,這個特點已經充分體現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
自從美國把中國定位為最主要的戰爭威脅以來,美國的軍事專家們就認為必須徹底改造“海軍陸戰隊”,從而在2020年提出了一個“部隊設計2030”計劃,要在10年內將“海軍陸戰隊”改型為適應于未來的“大國沖突”。
美方認為中、美之間一旦爆發戰爭,中國可能會向美國及其盟國在整個太平洋的航母戰斗群、空軍基地、港口和指揮中心發射數百枚導彈,干擾美軍的全球定位系統,攻擊美國衛星系統,并利用其防空系統攔截美國戰機。美國必須主要以遠程導彈進行反擊,同時將海軍陸戰隊轉型為“小型和分散”的部隊,并可以在西太平洋從一個島嶼迅速(24-48小時內)轉移到另一個島嶼,以中、短程導彈來配合美軍的遠程導彈,對中方的艦隊進行反擊。
根據“部隊設計2030”,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拋棄坦克和大部分火炮連,削減步兵營的數量,消除在河流和崎嶇地形上部署橋梁的部隊,并削減已部署的 F-35 噴氣式戰斗機和直升機的數量。節省下來的近 160 億美元資金被用于開發導彈的戰斗力,以擊沉對方的船只和無人機,以及增加其他功能。這一計劃的核心是用“縮小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來“提高其質量”。
據說,兵棋推演表明,新的海軍陸戰隊能力和戰術將為中國軍隊帶來“大量問題”,“他們很難對抗規模小、機動性強、但有能力觸碰你的分布式海軍遠征軍。”
近期的“以哈戰爭”以及“紅海危機”說明美國的海軍陸戰隊仍然必須依靠航母戰斗群和海外軍事基地,顯然,“部隊設計2030”并沒有計劃取消航母戰斗群和海外軍事基地,美國在印太以外地區仍需保留傳統的海軍陸戰隊。盡管現在有人對“部隊設計2030”提出了質疑,五角大樓的負責人,包括國防部長奧斯汀,仍然認為這一轉型計劃是必要的,甚至認為已經“太遲”和“太慢”了。
(作者:Ksliu,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供稿并修訂:肖志夫,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Ksliu提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