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ald H. Sunoo(????,鮮于學源),美國朝鮮裔政治學者,漢學家,朝鮮半島統一運動家。1918年生于朝鮮。美國帕薩迪納大學學士,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學歷史和政治學博士。1963年起在美國任政治學和歷史學教授。著有《孔子的中國》、《日本軍國主義——歷史與現在》等。
鮮于學源博士今年已經97歲了,但是他的工作和活動仍然像一個年輕人一樣。博士表示,他現在正在進行精力充沛的寫作活動,同時另一本英文書籍《now in korea peace》的出版也在繁忙的日程之中。在記者日前訪問博士的私宅時,他向《民族通信》(注:《民族通信》是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的海外媒體)記者轉交了這篇英文文章《Why America does not have a peace treaty with North Korea?》。
(作者:鮮于學源 博士 編譯:朝鮮音樂網)
朝鮮戰爭始于1950年,終于1953年。當北朝鮮軍隊挺進南朝鮮時,時任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向美國總統杜魯門尋求幫助。杜魯門總統派出了由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美國軍隊。
美國軍隊將北朝鮮軍隊重新趕回了北方,并隨后跨過三八線侵犯北朝鮮的領土,直達中國邊境。在這時,中國感受到了威脅,于是他們派遣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前往增援北朝鮮軍隊并和他們共同將美國軍隊重新趕回了南朝鮮邊境——三八線。北朝鮮遭受了美軍和聯合國軍的地毯式轟炸,這種針對平民目標和軍事目標的無差別轟炸給朝鮮民眾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物質損失和極其痛切的精神創傷。根據美國方面統計,大約20%的北朝鮮人在1950年至1953年間因轟炸死亡。隨后的其它調查資料則將這一數字提高到30%。
朝鮮戰爭中被投擲到北朝鮮的凝固汽油彈的數量高于整個越南戰爭期間。當那些首要目標不復存在時,B-29轟炸機群將大量凝固汽油彈傾瀉至次級目標,焚毀了數不清的城鎮和村莊。溫斯頓·丘吉爾曾向華盛頓方面控訴,永遠都不應打算使用凝固汽油彈傷及平民。
在一天之中,550噸燃燒彈曾被傾瀉至一個城市。帶著將這座城市夷為平地的目的,北朝鮮首都平壤也遭受了大量燃燒彈的攻擊,戰爭結束時,這座城市僅有兩棟建筑留存,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有三百萬人被殺傷。
就在這時,曾經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將軍向杜魯門總統提議使用核武器,并向其提交了一份包含26個北朝鮮目標的襲擊清單,但是聯席會議卻在此時無法找到任何一個目前仍留存的足夠大的北朝鮮目標以進行核子毀滅。杜魯門總統此時已經逐漸對麥克阿瑟將軍傲慢激進的決定感到厭倦,于是撤除了他的司令官職務并任用馬修·李奇威將軍取代他。
馬修·李奇威將軍帶著停戰的提議和中國接觸。中國接受了提議,于是兩國在1953年7月簽署了停戰協定。
但是,一個停戰協定僅僅是一個表明暫停交火的協議書,這不是一個和平協定。盡管現在離簽署停戰協定已經過去了六十余年,但是仍然沒有簽署一個和平協定,這是為什么?
因為在六十余年前,朝鮮戰爭結束后,超過三萬名美軍士兵仍然駐扎于南朝鮮。而且美國在南朝鮮部署了超過一千枚核彈頭。
為了應對這種僅有停戰協定的狀態、在南朝鮮的大量美軍和核武器儲備所帶來的戰爭不確定性,北朝鮮感受到了擁有自己的核武器的必要性,以應對這種威脅。
李升基博士和其它許多朝鮮科學家都曾在莫斯科大學進行過核物理的培訓。核項目在朝鮮寧邊的一處地點起步。隨后,美國察覺到了寧邊的事態發展,憂慮與日俱增。
在1985年12月12日,北朝鮮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在這一條約約束之下,北朝鮮同意不生產核武器。
與此同時,用核武器武裝起來的空軍和海軍卻自1976年起不斷的被部署到南朝鮮。在美國卡特政府執政期間,核彈頭的數量曾經被從800枚減少到250枚,但是隨后的布什政府卻終止了移出核武器的計劃。
事實上,美國從一開始就從未履行過停戰協定,第13條規定終止朝鮮之外的武裝船只和彈藥繼續進入朝鮮,但美國卻一直在違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曾在數不清的場合(1994年、1996年、1998年)多次試圖促成將臨時性的停戰協定轉變為永久性的和平協定,以在朝鮮實現和平與安全。他們也曾提議建立一個多邊共同軍事機構以執行朝鮮停戰協定剩余尚未能執行的條款。然而美國卻拒絕了所有的這些提議,繼續尋求軍事挑釁的道路,在北朝鮮政權的眼皮底下揮舞軍刀。這種威嚇行為包括美國和南朝鮮每年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成千上萬的士兵、航空母艦、驅逐艦和戰機演練攻擊北朝鮮,將北朝鮮持續地置于一種對美國及其南朝鮮盟友真實意圖的疑慮之中。北朝鮮感到驚恐不安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在其2002年國情咨文中將北朝鮮列為3大“邪惡軸心”之一。其它兩個被如此稱呼的國家是伊拉克和伊朗,不久后,在國際輿論的一致反對下,布什單方面對伊拉克進行攻擊。此時此刻,毫無疑問北朝鮮會確信,核武器是確保他們免受美國打擊的唯一手段。
海灣戰爭之后,美國聯席參謀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評論道:“壞蛋已經打完了,現在該輪到卡斯特羅和金日成了。”不論他想表明什么,都清楚地顯示美國需要所謂的“敵人”來維護其戰爭武器的生產。美國的經濟就是戰爭經濟,美國依賴于戰爭來維持其經濟的運行。
早在1993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指控北朝鮮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北朝鮮當時同意進行檢查。然而緊張局勢還是隨之到來,美軍司令部和五角大樓派遣一個營的武裝阿帕奇直升機部隊前往南朝鮮,增加重型坦克和重型戰斗裝甲,以進行戰爭準備對抗北朝鮮。
1994年5月8日,五角大樓舉行會議商討在朝鮮發生戰爭時,如何協助美國駐南朝鮮司令蓋瑞·路克上將的計劃付諸實施。
五角大樓的策劃者們向克林頓總統報告,如果戰爭爆發,他們估計其可能的費用將達1000億美元,可能的傷亡將會是10萬名美軍士兵和50萬朝鮮人。
在此刻,克林頓政府在認真考慮一種針對北朝鮮寧邊核設施的先發制人式打擊。這將意味著戰爭,這一方案被公開地加以討論,且美國公眾也了解這一選項。
當時,我正在一個小型的促進朝鮮統一組織美國委員會積極地工作。我們主要由尋求影響美朝政策走向以促成朝鮮和平統一的教會領袖、學者和朝鮮裔美國人組成。我們相信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美國對寧邊的轟炸。誰能夠影響這場即將到來的大災難呢?于是我們前去找吉米·卡特總統,我們相信卡特先生是和平主義者。他曾經表示過,美國要為朝鮮的分裂負責,而且美國也要為這個分裂民族的再統一負責。他接受了我們的訪問平壤計劃,通過我們和北朝鮮在統一事業中建立的聯系,我們可以為他的這次訪問提供支持。
卡特向克林頓總統談到此事,但克林頓總統拒絕了他的提議。但是卡特仍舊堅持他作為一名美國公民,而不是美國政府的代表訪問平壤。于是,克林頓不得不同意了他。
作為訪問的第一步,卡特首先前往南朝鮮與時任總統金泳三舉行了會談。金總統同意了卡特通過三八線板門店前往北朝鮮的要求。這是自1953年三八線誕生之日起,第一次有人從這里合法地穿過。北朝鮮熱烈歡迎了卡特的訪問團。
卡特總統會見了金日成主席并與之舉行了建設性的對話。卡特總統與金主席達成一致,朝鮮半島應該撤出來自任何地方的核武器。
1994年,美國前總統卡特與金日成主席在平壤會晤
在他返回之時,卡特總統接受了CNN的采訪,宣布了他此行和金日成主席會談的結果,呼吁終止可能導致軍事沖突的倉促行動。
卡特總統也向克林頓總統和其他白宮要員對此行做了簡要匯報。卡特告訴美國朝核特使羅伯特·格魯奇,他和金主席已經達成一致,在北朝鮮終止核計劃,并且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留在平壤。
卡特說,他相信第三輪美朝協商應當本著這一突破性的進展繼續進行。
格魯奇將這一消息向內閣報告,這可謂是內閣中發生的一件爆炸性的大事。
在收到平壤方面關于同意美國策劃的凍結其核項目的確認函后,華盛頓宣布了其試圖推進第三輪美朝協商1994年7月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意圖。
1994年10月21日,美國朝核代表格魯奇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務省副相姜錫柱簽署了如下協議:
1.美國將建立一個國際組織向北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以2003年為期限。作為回報,北朝鮮將凍結其所有在核反應堆的活動并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核查。
2.在輕水反應堆投入運行之前,美國將每年向北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
3.美國將做出正式保證,不針對北朝鮮進行使用核武器的威脅。
4.北朝鮮將重新參與北南對話。
姜錫柱說:“…這是一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里程碑式的重要協議。”
北朝鮮宣布,這是北朝鮮自從與世界超級大國-美國進行對話以來取得的外交勝利。美國則開始執行協議內容,美國工程師開始在北朝鮮建設輕水反應堆。其中一位資深工程師是芝加哥的林先生,他是我在統一運動中的親密朋友。美國也同時根據協議每年向北朝鮮提供重油。
克林頓政府還派遣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攜帶一封克林頓總統保證執行日內瓦協定的私人信件訪問平壤。在小布什總統當選之前,所有事情都有條不紊地向前順利推進。
2002年1月29日,新任總統小布什聲稱北朝鮮是三個“邪惡軸心”國家之一,并完全顛覆了克林頓時期的政策。他宣稱他們是美國的敵人并在國際社會一致反對之下發動同伊拉克的戰爭。一直到6年后,2008年10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才宣布北朝鮮已經被從美國“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
然而,隨著美國2002年的這份報告對朝政策意外的180度大轉彎,北朝鮮再一次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威脅。考慮到美國也曾在海灣戰爭期間單方面地入侵伊拉克,北朝鮮2002年11月開始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其核設施上的檢測器材移除,驅逐核查人員并隨后不久在2003年1月退出了核不擴散條約。
布什2002年國情咨文的“邪惡軸心”論迅速將克林頓時期的朝鮮調解政策畫上了句號,也使得正在生根發芽的朝美關系化為泡影。2003年4月23日,北朝鮮宣布其已經擁有核武器。
不幸的是,美國對朝敵對政策在奧巴馬政府得以延續,并在奧巴馬的所謂“重返亞太”戰略下愈演愈烈。
教皇方濟各最近在南朝鮮進行了5天的訪問。在他停留的最后一天,成千上萬的朝鮮人聚集在歷史悠久的明洞教堂為他送行。教皇給朝鮮民眾的建議中,最后一句話是對南朝鮮民眾說的。“和北朝鮮人對話,他們是你們的兄弟姐妹,和他們對話!”
奧巴馬總統現在已經作出決定和古巴實現關系正常化,他說:“我們過去犯下了錯誤,我們浪費了50年的時間,是時候和古巴實現關系正常化了。”
2015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
美國也已經和北朝鮮打了超過50年的交道,為什么奧巴馬總統就不能按照他處理與古巴關系的思路對待北朝鮮呢?總統曾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如果他也實現了與北朝鮮的關系正常化,他就可以成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總統。
現階段,和北朝鮮簽訂和平條約的可能性很大,現任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他的新年賀詞中說道:“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來發展經濟。”
綜上所述,北朝鮮的立場是,簽署和平條約將會迅速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提供保障。
曾經在聯合國的旗幟下和北朝鮮發生戰爭的國家(英國、加拿大、法國、菲律賓等)現在都早已和北朝鮮建立了外交關系。
美國現在站在對朝政策的十字路口。要么繼續保持可能再次導致大范圍生命財產損失的對朝敵對關系和核平衡戰略,要么通過簽署和平條約、解除敵對關系、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從而抓住給亞洲帶來和平的機遇。
1989年至1993年擔任美國駐南朝鮮大使、老布什執政時期擔任中央情報局首腦和國家安全顧問的唐納德·格萊格說道:“協商達成持久和平是唯一的明智手段。對于北朝鮮,奧巴馬總統應當采取他對古巴所做的同種外交政策。”
奧巴馬總統現在需要和北朝鮮進行和平協定談判,以實現美國和亞洲的持久和平,也向世界昭示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名副其實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