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革命”之花在獨聯體四處綻放。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均告成功,不過2004年、2006年和2009年,“顏色革命”在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國也曾折戟沉沙。視前獨聯體國家為本國后院的普京,在特夫特履新之前,已布下嚴防死守之陣,對其典型手法見招拆招。
普京和特夫特(資料圖)
2000年出任駐立陶宛大使前,特夫特已完成了對蘇聯地區“顏色革命”的謀篇布局。
蘇聯解體后,華盛頓開始推行支持新生獨立國家計劃,在獨聯體各國培植所謂民主土壤、營造民主氛圍、物色民主精英,宣稱要將獨聯體各國打造成“新型民主國家”,但在俄羅斯分析人士看來,其目的在于扶植親西方政權,并割斷它們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濟及人文“臍帶”。
在特夫特力促下,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自由援助法》,隨后又為眾多個別項目埋單,向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提供各類援助。1993~2003年間,美國用于資助蘇聯國家“民主改革”的專項援助高達90億美元,另有財大氣粗如金融大鱷紹羅什等慷慨解囊。
2003年,受美國教育影響的格魯吉亞反對黨領袖薩卡什維利,用反腐圖強的承諾,在與前總統謝瓦爾德納澤的選戰中勝出,“顏色革命”旗開得勝。
而后,“顏色革命”之花在獨聯體四處綻放。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均告成功,不過2004年、2006年和2009年,“顏色革命”在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國也曾折戟沉沙。
視前獨聯體國家為本國后院的普京,在特夫特履新之前,已布下嚴防死守之陣,對其典型手法見招拆招。
“信息戰”招架“強勢傳媒”
善于利用宣傳機器,是特夫特在“顏色革命”中的重要招數。
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五日戰爭”,盡管格魯吉亞發動軍事行動在先,但時任美國駐格魯吉亞大使特夫特頻繁指責俄羅斯挑動戰爭。2014年馬航客機失事烏克蘭,西方媒體同樣眾聲討伐俄羅斯和普京。然而,俄羅斯人相信,這些都是特夫特及西方媒體利用負面信息對俄羅斯進行的圍堵。
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媒體除拼湊嫁接、虛擬偽造有關俄羅斯國內的新聞外,還在西方制造一些未經核實或無法核實的消息,如俄潛艇進入瑞典領海、俄軍機擅闖波羅的海國家領空等。
一些俄羅斯人還指控,美國中情局仍延續著它左右全球新聞導向的“嘲鳥”行動,向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聯社、路透社安插人員,為反俄造勢。國務卿克里則邀請《時代》周刊前總編施滕格爾出任負責宣傳的副國務卿。
普京的應對之策便是投入巨資,成立“今日俄羅斯”電視臺,遍布全球的2000多名員工用俄語、英語、阿拉伯語及西班牙語進行24小時連續的新聞播報,在100多個國家擁有6.3億觀眾,在英國是除半島電視臺之外最受歡迎的外國英語頻道,在美國,是僅次于BBC的第二大最受歡迎外國電視臺。如今,它已與俄新社及“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合并成為國家媒體集團,全面加強了俄羅斯的聲音。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于2014年9月立法規定,外國股東在俄媒體不能擁有20%以上股份,外國人、擁有雙重國籍的俄羅斯人不能創辦媒體,從而排除了外國勢力對俄媒體施加影響力的可能性。
“思想滲透”遭遇“反滲透”
在烏克蘭擔任美國大使期間,特夫特為重啟“顏色革命”,相當看重與該國反對派的接觸,通過美國出資的各類非政府組織,大量投入資金,甚至與一些激進的人士來往密切。
為在后蘇聯時代的年輕人中培養親美精英、灌輸美國價值觀,特夫特主導推動了長達20年的未來領袖交流計劃,向數萬獨聯體青年提供赴美“深造”的機會。
對于美國價值觀的侵蝕,普京則采取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措施。他大力打擊腐敗、利用前幾年石油出口的巨額收益提升退休金、健全社會保障,以換取民心。同時,他也深知國內反對派的弱點,體制內反對派多是前政府的精英及蘇聯遺老,難言自身清白,蜜糖加大棒即可奏效。
如今,這些反對派在議會中幾乎支持政府提出的所有法律草案,如對烏事件的表態、克里米亞并入俄版圖、對西方的反制裁等。
新反對派的特點是追逐權力,普京就簡化建黨手續,落實多黨制,放寬政黨參政條件,恢復地方行政長官直選制、混合選舉制,合法政黨數量增長了十多倍,反對派們開始全力爭權,人心渙散。
普京還加強了立法,將擾亂政府工作的行為定性為恐怖行動,延長刑期,并叫停了美國國際開發署駐俄機構,規定來自國外的非政府組織匯款超過10萬盧布(約合2200美元)即須接受嚴格審查,以切斷“顏色革命”的資金后路。
參與“顏色革命”的,很多是單純的熱血青年,組織者利用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對正義的追求,達到奪權的目的。針對此,普京授意成立了若干有影響力的青年組織:如“我們”、“青年近衛軍”等,其成員在14~25歲之間,提供活動經費,舉辦夏令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并叫停“未來領袖交流計劃”,力圖打造“純正”的俄羅斯精英。
“孤立對手”不敵“拉攏隊友”
如果說特夫特的前任麥克福爾是重啟俄美關系的設計師,那么特夫特就是孤立俄羅斯的旗手。
特夫特將俄在處理與蘇聯國家之間可能犯下的大國沙文主義失誤不斷重提,例如在烏克蘭選舉之后大談其背后的“俄羅斯之手”,這在俄羅斯分析人士看來,是離間俄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具體表現。
特夫特也為這些國家爭取了大量援助,但均是有條件的。正如中亞一位領導人感嘆的:“我們每獲得一筆援助,僅有的一點獨立就一點一滴地被奪走。”
作為回應,莫斯科開始實施更有針對性的獨聯體政策,充分利用俄與其他國家在能源、經濟等方面的高度依存性,拉攏或是繼續維持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
俄與獨聯體內部關系最鐵的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一道成立了關稅同盟,亞美尼亞之后也加入進來。為拉吉爾吉斯斯坦加入,莫斯科打算斥資10億美元,以資助吉邁進相關門檻,并意圖于今年1月1日正式啟動歐亞經濟聯盟,用貿易夯實政治互信。
土庫曼斯坦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但因為管道運輸的限制,其中大部分是以較低價格轉賣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出口歐洲,美國為拉攏土庫曼斯坦,欲借歐盟推出的“納布科計劃”,與歐盟一道共同開發土庫曼斯坦的氣田。針對此,莫斯科隨即提高了從土購買天然氣的價格。
至于烏克蘭、格魯吉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由于對俄的天然氣以及出口市場過于依賴,只要稍稍改動一下天然氣出口價格,或是動用一下貿易戰手段就能令它們不敢輕舉妄動。
目前,莫斯科在塔吉克斯坦境內有水利項目,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油氣勘探作業。此外,其他獨聯體國家有大量公民前往俄打工。以塔吉克斯坦為例,在俄打工者每年匯回國的收入,相當于該國GDP的一半。
所以,莫斯科不乏處理與其他獨聯體國家關系的手段。同時普京近年來也放低身段,下大力氣耕耘自己的“后院”。他開始大力推廣“俄羅斯世界”一類的軟實力項目,支持俄語教學在獨聯體各國的發展。
特夫特推行的“顏色革命”是美國的長期項目。最初,它標榜的是如天鵝絨般溫柔,如今,卻轉而借助群眾抗議、警民沖突等暴力形式,力求達到政變目的。這是普京所不能容忍的。
特夫特的“顏色革命”之路還在鋪展,而俄羅斯,也時刻準備著回擊。
(原標題:普京的見招拆招 來源:2015年03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06期)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960.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