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敲響戰鼓,蠢蠢欲動對委內瑞拉進行政治甚至軍事干預!
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15年3月9日發布一份“行政令”(Executive Order),宣稱委內瑞拉政府“違反人權、迫害政敵、壓制新聞自由、暴力對待反政府示威、任意逮捕反政府示威者及貪污腐敗的惡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構成不尋常且特殊的威脅”,而頒布“國家緊急狀態”(national emergency)去應付這個威脅。
委內瑞拉政府的“違反人權”、“打壓反政府示威”及“貪污腐敗”,到底如何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白宮在發布委內瑞拉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總統行政令時,并無法出示任何委內瑞拉的導彈、戰機、戰艦、特種部隊、特務人員或軍事基地在準備著攻擊美國本土及其海外的任何設施,再說委內瑞拉也沒有任何可以發射到美國本土的遠程導彈。委內瑞拉目前因原油價格下跌及國內右翼勢力的破壞正面臨險峻的經濟困境,而這個距離美國本土至少1800公里的國家所擁有的正規軍人士才不過美軍的百分之七,其軍事化全球軍事化指數(排名90)遠遠低于美國(排名31),能給美國帶來什么樣的威脅呢?
與此相反的,美國在加勒比海部署戰艦,在委內瑞拉鄰國哥倫比亞境內設立了7個軍事基地(共有2000名特種部隊在那里部署),還有在中美洲的空軍基地,到底誰對誰構成的威脅比較大呢?
實際上,美國政府給委內瑞拉套上“非比尋常威脅”的標簽,不過是美國近年向委內瑞拉發動政治攻勢的最新手段。美國政府一直都積極支撐委內瑞拉右翼反對派勢力在該國境內制造動蕩亂局,并多次企圖策動政變去推翻委內瑞拉的民選政府,扶持親美的政權上臺,以期終結已故查韋斯于1998年通過選舉上臺后所推動的玻利瓦爾革命進程,維持美國霸權在拉丁美洲的支配地位。
把委內瑞拉標簽為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是美國政府進行一系列制裁行動的開端。美國不久前于2014年12月跟其國境以南的宿敵古巴在外交關系上破冰,現在準備向委內瑞拉進行更多制裁的做法,顯然已經讓委內瑞拉取代古巴成為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頭號敵人!
盡管聲稱這是“非比尋常”的威脅,奧巴馬在行政令只列出7名會被制裁的委內瑞拉官員的名單,將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及禁止他們入境美國,但美國政府卻沒有任何證據指出這些官員在美國有些什么資產或他們之前是否曾入境美國。因此,這個白宮行政令可能只是一枚空包彈,在警告著美國會對委內瑞拉發動另一波經濟制裁,并合理化美國政府輸送更多資金給委內瑞拉右翼反對派制造亂局甚至不擇手段奪權。
委內瑞拉政府于2015年2月揭發并挫敗了右翼勢力所意欲發動的政變。這個被挫敗的政變計劃,包括對委內瑞拉進行經濟破壞、拉攏政府官員策動造反,然后通過軍事政變推翻馬杜羅領導的民選政府。政變策劃者甚至還計劃炸毀加拉加斯的總統府及南方電視臺(teleSUR)總部,并且刺殺包括總統馬杜羅在內的朝野政治人物。
2014年2月,委內瑞拉境內爆發反政府示威浪潮,右翼反對派勢力以必需品短缺及治安敗壞的理由號召民眾上街,試圖通過街頭示威及因而引發的動蕩局勢動搖馬杜羅領導的玻利瓦爾主義政權。持續半年的示威浪潮造成43人喪生。2014年末,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對委內瑞拉經濟帶來另一次沖擊,右翼反對派主導的示威死灰復燃。美國國會于2014年12月通過制裁委內瑞拉的法案,為進一步打擊委內瑞拉政府鋪路。
委內瑞拉之所以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全因為這個國家自查韋斯于1998年通過選舉上臺后牽動的玻利瓦爾革命,讓這個盛產石油的南美洲國家走上一條獨立于美國帝國主義勢力支配、以社會平等為出發進行社會經濟改造的另類道路,大大威脅著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霸權影響力。對于美國更加危險的是,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革命,還激勵了拉丁美洲國家人民也追隨其腳步,讓拉美各國紛紛選出左傾政府,無疑是嚴重地危害著美國霸權在整個拉丁美洲的利益。
為回應奧巴馬所敲響的戰鼓,委內瑞拉政府于2015年3月14日開始在全國各地動員逾10萬人進行為期十天的系列國防軍事演習。
美國霸權的雙重標準
盡管美國政府持續不斷譴責并試圖制裁“違反人權”、 “不民主”、“貪污腐敗”的委內瑞拉政府,但是華盛頓對墨西哥和洪都拉斯這兩個在拉丁美洲的盟友態度卻完全不一樣。洪都拉斯的兇殺案率比委內瑞拉更加高,卻不見得美國政府怎么關注這個“人道危機”。無論是墨西哥還是洪都拉斯,這兩國在違反人權及政治打壓上,都可謂是拉丁美洲的佼佼者,但是卻不見得美國政府打著“人權自由”的旗號去制裁這兩個國家。說穿了,這不是美國霸權的雙重標準,就是帝國主義極度偽善的表現。美國政府以“人權”為由向他國進行制裁,是具高度選擇性的,完全以美國霸權的政治議程與經濟利益作為考量。
美國政治與媒體精英大力吹捧于2012年12月上臺的墨西哥總統恩里克.培尼亞.涅托(Enrique Pea Nieto)為墨西哥的“救星”,但是培尼亞.涅托的新墨西哥卻于2014年9月發生了伊瓜拉學生被警方襲擊及失蹤案件,6名學生被槍殺,43人失蹤,至今只找回一人的殘骸。美國資助墨西哥的毒品戰爭,是墨西哥持續不斷政治暴力與人權危機的幫兇。
美國于2007-2010年撥款16億美元在墨西哥執行“梅里達計劃”(Mérida Initiative),采用了類似“哥倫比亞計劃”(Plan Colombia)去以軍事化手段打擊販毒集團,結果卻是將整個墨西哥社會也軍事化了,販毒集團繼續逞兇,而國家暴力事件也日益惡化。墨西哥人權委員會于201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自2008年“梅里達計劃”執行后,至少有42000人失蹤。此外,美國大力資助的“毒品戰爭”已奪走逾10萬條人命,其中8.3萬人死于卡爾德龍執政時期,另外2.4萬人在培尼亞.涅托上臺后14個月內喪命。從2003年至2013年十年期間,墨西哥的酷刑事件增加600%!這些對美國霸權來說,也許是“很正常的非威脅”,所以無需制裁任何人。
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洪都拉斯軍方于2009年6月發動政變推翻了民選的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Manuel Zelaya)。當時奧巴馬政府拒絕將洪都拉斯的事變稱為“政變”,也沒有要求讓塞拉亞復職,因為塞拉亞在當選上臺后稍微左傾,那就是提高最低工資、向委內瑞拉購買石油、加入美洲玻利瓦爾同盟(ALBA)等,刺激了右翼勢力的神經線,指控塞拉亞要變成“另一個查韋斯”而策動政變推翻這個民選政權。政變后洪都拉斯發生嚴重的違反人權事件,包括任意拘留、政治鎮壓、酷刑及政治刺殺等層出不窮。后來得到美國支持的右翼政府靠著受到操縱的選舉上臺。洪都拉斯現在是“世界謀殺案之都”,是美國霸權撐腰下洪都拉斯實行警察軍事化、強行推動加劇貧富懸殊的新自由主義政策、跟右翼政權關系密切的大地主等地方勢力無法無天所造成之結果。美國政府肯定不會因2009年政變之后洪都拉斯的人道危機,而制裁現在的洪都拉斯政府,或資助該國左翼反對派去推翻沾滿血腥的政權,不然的話,誰來保護美國在洪都拉斯和中美洲的帝國主義利益?
委內瑞拉在玻利瓦爾革命中所走出的另一條道路,的確是美國霸權眼中非比尋常的威脅。已故查韋斯執政期間所大力推動的社會改革、財富重新分配,以及深化民主,動搖了該國經濟寡頭精英的地位,也威脅著美國霸權在這個石油輸出國的利益。委內瑞拉還帶領紛紛左傾的拉丁美洲政府力抗美國帝國主義與軍事主義政策的支配,無不讓美國統治精英感受到來自其國境以南的威脅。美國霸權不想讓拉丁美洲人民自決地、獨立地、民主地走出一條超越全球資本主義框框的新道路,所以會盡一切所能地去挫敗這個拉丁美洲人民打造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的努力,而不擇手段摧毀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革命是重要的一步。因此,委內瑞拉當前面對的是一個極為險峻的挑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