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爾街見聞援引美國西點軍校的研報發現,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美國眼皮底下發展四年才釀成如今肆虐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危機。眼下西方情報人員也在懷疑,俄羅斯幾年前就采用另類戰術滲透烏克蘭,烏克蘭危機并非一日而成。
北約昨天公開指責俄羅斯向烏克蘭派遣千人部隊,這是俄方直接卷入烏克蘭東部沖突的跡象。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北約高官私下擔心普京啟用了21世紀的戰術。他們原以為,廣泛采用通信技術和經濟方面互相依賴能促成國家妥協。俄羅斯侵入烏克蘭的事實粉碎了那種設想。
《金融時報》國防與安全類報道的編輯Sam Jones認為,俄羅斯在原烏克蘭自治區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發動的隱蔽戰爭表明,俄羅斯政府的干預絕不僅是投機的花招,而是一種高水平的戰術。它暴露了北約軍事威懾的弱點,讓北約清醒認識到國際安全秩序的核心不應是越來越軟弱,應該越來越強硬。
上述《金融時報》報道稱,西方情報機構懷疑,俄羅斯幾年前就開始干預烏克蘭:
·比如從2010年起,烏克蘭的電腦系統就成為一種名為“蛇”(Snake)的電腦病毒軟件的攻擊目標。“蛇”感染了幾十套烏克蘭的外交與政府系統,操縱它的黑客可以順利獲取烏克蘭政府的機密。
·比如至少從2008年起就利用天然氣管線哄騙烏克蘭決策者。
·最讓西方諜報機構擔心的是,俄羅斯在國內外開展提供虛假信息的活動。一名英國安全官員說,俄政府一直嚴格管理俄媒體,今年爆發烏克蘭危機以來這種控制變得“觸目驚心”。
北約將俄羅斯介入沖突的形式稱為“混合型戰爭”(hybrid war)。這個詞指代眾多敵對行為,動用軍事力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它有多種形式,與有著長期目標的靈活戰略保持一致。
耐人尋味的是,最先清晰表明這種戰術的是俄羅斯人。2013年2月,現任俄羅斯第一國防部副部長Valery Gerasimov在剛被任命為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后撰文稱,戰爭與和平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Gerasimov在一本俄羅斯國防期刊VPK上刊文寫道:
“沖突的方式”已經改變,現在涉及“廣泛運用政治、經濟、信息、慈善和其他非軍事手段”。而煽動當地民眾作為第五縱隊和“隱蔽的”武裝力量可能替代一切手段。
Gerasimov還引用前蘇聯軍事理論家Georgii Isserson的觀點:
(軍事意義上的)動員并不是在宣布開戰后才發生的,而是“早在宣戰以前就采取的行動,是無人留意的。”
現在看來,Gerasimov的觀點很有預見性。
Sam Jones指出,當前許多西方人士害怕俄羅斯在歐洲重演烏克蘭危機。在波羅的海和東歐國家的政府,這是現實的問題。
今年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報告認為,保加利亞政府是全歐洲最腐敗的。歐洲國家的情報機構擔心,整個保加利亞的政治系統已都向與俄羅斯政府和情報機構有關的犯罪組織妥協。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今年6月表示,俄羅斯的情報機構秘密資助反對水力壓裂開采天然氣的環保組織,通過聯手這些組織維持歐洲市場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拉斯穆森當時沒有透露俄羅斯與環保組織以怎樣形式合作,也沒有說這些組織是否清楚被俄羅斯利用,而是說提高能源安全“至為重要”,還說俄羅斯在組織散布假情報活動,旨在瓦解其他歐洲國家開發頁巖氣等替代能源的努力。
德意志銀行下圖展示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
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只是俄羅斯輸出影響力的常規手段,西方國家發現還有些后招。今年網絡安全分析師發現一家名為“能源熊”(Energetic bear)的黑客組織。該組織已入侵幾十套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能耗,可以讓入侵的系統失靈。一名西方安全高官稱,操縱這個組織的力量就是俄羅斯。
曾在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負責前蘇聯研究中心十年之久的智庫Institute for Statecraft創始人Chris Donnelly說:
俄羅斯不僅在利用軍事進行隱蔽行動。先是用金錢。他們收買國會議員作為顧問。他們收買企業、倫敦市還有個人:給一些人在莫斯科謀份工作,等他們回到西方以后再勒索。
然后是腐敗。全球多個國家的政府都不喜歡那種有附加條件的幫助。俄羅斯樂于行賄,也把有組織的犯罪當作工具。
Donnelly認為,混合戰爭這種說法也許有誤,現在是“超級競爭”。
Sam Jones認為,一些北約組織的最高軍事戰略家和不少處理國際事務的要人都面臨思想轉變。正統的西方觀念認為,一個更加繁榮的全球化世界最終會帶來穩定。可現在,這種觀念有被顛覆的危險。
其實,如果追根溯源就會發現,不按常理出牌的非常規戰術在俄羅斯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Jones想起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曾提到和拿破侖打游擊戰的陸軍元帥庫圖佐夫(Mikhail Kutuzov),他有過大意如下的評價:
俄國人是那種可以放下(紳士的)刀劍、掄起棒槌上的對手。
別傻乎乎地直接問人家什么口味、什么規矩,俺們怎么方便趁手怎么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