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疑似伊拉克極端組織ISIS的領導人巴格達迪露面了。這個極端組織絕非簡單的宗教極端組織,而是有自己的野心,且帶有多方利益使命的一個怪胎。解讀之前,我們先看兩則新聞:
第一則:
據新華社電:近一個月來在伊拉克北部攻城略地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極端組織5日在其網站發布一段視頻,據稱是該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的男子在視頻中現身。
據稱,這段21分鐘的視頻拍攝于4日。視頻中,被稱為是巴格達迪的一名身穿黑袍、頭戴黑巾的男子出現在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一座清真寺,他對參加禮拜活動的民眾和部下說:“盡管我不是你們中最好的,但我已經成為你們的領袖。”“如果我做的對,請你們支持我;如果我做的不對,請你們對我提出建議。”
第二則:
【ISIS破壞宗教建筑 或為挑起教派沖突】
據新華社電 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在占領的伊拉克北部地區破壞了至少10處古代圣殿和清真寺。
ISIS極端武裝人員一直視什葉派,乃至遜尼派一些派別為異端,在占領區破壞相關建筑屬于常用手段。但分析人士稱,ISIS此次在伊拉克破壞宗教建筑,特別是什葉派清真寺,可能也有挑起伊拉克教派沖突的用意。
美聯社報道,這些照片出現在ISIS經常用來發布消息的一家網站上,遭到破壞的建筑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和泰勒阿費爾。
照片顯示,ISIS武裝人員駕駛推土機推倒墻體,還用炸藥把建筑炸成廢墟。
法新社報道,遭到破壞的建筑中至少有4座屬于遜尼派阿拉伯人或伊斯蘭派別蘇菲派人物的圣殿,還有6座什葉派清真寺或宗教場所。
摩蘇爾51歲的居民艾哈邁德說:“我們對于這些圣殿遭到破壞感到非常傷心,這是我們從父親和祖父那里繼承下來的。”“它們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地標,”他說。
占豪分析:
我們之前曾分析過ISIS的背景、以及其在大國博弈中的位置,若說要清除巴格達迪這個人物,我們需要看看他的簡歷。
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1971年生于伊拉克北部城市薩邁拉,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頭目,本名叫阿瓦徳·易卜拉欣·阿里·巴德里·薩馬賴,是一名遜尼派穆斯林(瓦哈比教派,沙特、卡塔爾主要是瓦哈比教派)。他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他的兄弟叔伯中有宗教學者、阿拉伯語教授,他自己也是“知識分子”,曾在巴格達的伊斯蘭大學獲得伊斯蘭學博士學位。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開戰時,巴格達迪還是一名伊斯蘭教學者。戰爭期間,巴格達迪在伊拉克東部成立了一支武裝組織,但一直默默無聞。2005年,巴格達迪被美軍抓獲,在伊拉克南部的“布卡營”關了4年。在那里,巴格達迪結識了“基地”組織的重要人物。2010年,基地組織幾名重要人物相繼被擊斃,聲望漸增的巴格達迪開始掌權。2012年,巴格達迪將組織改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為充實戰斗力,他在2012年7月發布視頻,煽動追隨者在伊拉克全境實施“劫獄”、“越獄”。隨后一年內,巴格達迪指揮24起汽車炸彈襲擊,并攻擊9座伊拉克監獄,致使數百名被囚極端分子越獄。隨著這批武裝分子的加入,巴格達迪加緊攻勢,控制了伊拉克北部。2014年1月,“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占領了西部重鎮費盧杰。2014年6月,ISIS從伊拉克北部迅速攻城略地,直逼首都巴格達,并揚言要進攻什葉派圣城卡爾巴拉,奧巴馬政府有關“撤出后確保伊拉克安全”的承諾隨之被打得粉碎。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王國”趁內戰迅速擴張,攻占東部城市拉卡,控制了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關卡,還掌握著附近油田和煉油廠。巴格達迪不僅發動進攻,還駐扎占領。依靠油田收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拉卡及周邊行使行政管轄,甚至開通了公共汽車。于是,這個人口近百萬的城鎮因此成為“基地”組織真正占有的第一片“領土”。6月29日,該組織在互聯網發表聲明,宣布在橫跨敘伊邊境的廣大區域正式建立一個宗教“國家”,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成為“國王”,并自封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
從上述新聞和巴格達迪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巴格達迪在薩達姆時期是一個學者,美國入侵伊拉克使得巴格達迪有機會成立了武裝,但2005年就被美國逮捕。而巴格達迪的發跡,正是來源于被逮捕后與基地組織的交集。也就是說,是美軍將他“安排”到基地組織的恐怖分子當中,并給他4年時間在基地組織頭目中建立人脈以獲得權力。巴格達迪在美軍的關押下不斷成長的同時,美軍結束了幾個基地組織頭目的生命,然后把已具備人脈并構建出權力的巴格達迪放了出來。巴格達迪被放出來后,得到美國盟友沙特一些富豪的支持。這些難道都是巧合?
事實上,美國結束薩達姆政權后,就有肢解伊拉克的計劃,這些計劃一度在議會進行討論,部分提議甚至獲得通過。但考慮到時機問題、以及美軍當時還占領著伊拉克,相關議案并未得到實施。然而,當美軍徹底撤出伊拉克后,美軍的這一計劃即可付諸實踐。所以,巴格達迪被釋放后迅速崛起。由于巴格達迪表現極端且并不為歐盟認可,巴格達迪的組織實際上并未進入歐美都接受的敘利亞反對派陣營。但通過對敘利亞政府的攻擊,巴格達迪獲得了包括沙特等國相關富豪的支持,而這些支持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美國的默許。積蓄力量后,在敘利亞難以取得成果的情況下,ISIS開始在伊拉克攻城略地。
經過ISIS的折騰,美國一直支持的庫爾德人準備建國,ISIL已經建國,雖然都未獲得承認,但美國之前所計劃的分裂伊拉克已經開始實施。事實上,在伊拉克進入分裂過程中,美國不但坐壁上觀,還聲稱不讓中東國家干涉。而真正幫助伊拉克政府的是誰呢?是美國一直視為敵人的伊朗、敘利亞,背后還有最近兩年和美國尖銳對立的俄羅斯。這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ISIS的復雜程度超過想象。
不過,正所謂“神一樣的對手不如豬一樣的隊友”,ISIS就是豬一樣的隊友。巴格達迪攻城略地時,不是對當地百姓進行安撫,而是猖狂濫殺,強搶民女搞所謂“性圣戰”。這不但讓其在伊拉克很快失去民心,他的極端行為讓原來支持他的沙特等國都陷入尷尬,瓦哈比派的卡塔爾甚至直接與ISIS決裂,要和伊朗合作。ISIS建國并自稱伊斯蘭世界的領袖更是激怒了伊斯蘭世界,事實上,巴格達迪已經將自己變成了世界公敵。
恰在此時,已向伊拉克派兵支援伊拉克什葉派政府的伊朗,將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針對ISIS的戰爭定義為反恐,別并聲稱穆斯林應團結起來,共同對付以色列這個中東敵人。伊朗的意圖很明顯,要將美國引導伊斯蘭世界宗教內部派別對抗的企圖,導向中東的民族矛盾。
美國的意圖也很明顯,它試圖用ISIS的力量,將伊拉克已經激化了的派別矛盾經伊拉克內戰向中東世界擴散,最終推動其演化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尖銳對立、甚至對抗。一旦兩者展開血拼,美國即能從中漁利。
但是,“豬隊友”的“配合”使這一計劃有可能成為泡影。甚至不但不會實現,反而有反以色列的傾向。一旦如此,就意味著美國人又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相比ISIS這個豬隊友,巴勒斯坦對伊朗的配合卻很有針對性。巴勒斯坦哈馬斯殺害了三名以色列人,致使以色列政府暴跳如雷,對巴勒斯坦進行了大規模報復,巴以戰火有一觸即發之勢。這種演化傾向,事實上都不利于美國。
從現在的情況看,伊拉克局勢預計也將長期化,美國在伊拉克局勢演化中并未占到便宜。相反,伊朗、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和敘利亞政府有形成“什葉派之弧”的跡象。一旦三國真正聯手,哪怕伊拉克真的分裂,其對中東局勢的影響也不利于美國。
如今,美國不但搞不定敘利亞,甚至連伊拉克也搞不定。假如“什葉派之弧”最終形成,同時伊拉克也形成了事實上的分裂,如果庫爾德人真搞過頭也要建國,土耳其甚至可能和上述三個國家構建一個遏制庫爾德人的合作平臺。如此,對美國又將是另一個打擊。如果中東的矛盾演化最終不是走向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宗教對立,而是變成了巴以矛盾激化,則中東的亂局很可能讓美國失控。美國若失去對中東的控制,無疑是對石油美元的重創,美國霸權也隨之終結。所以,這種演化方向對美國來說影響極其嚴重,美國必然會非常重視。于是,美國會繼續想辦法激化兩派矛盾。如果ISIS不但起不到引發什葉派和遜尼派宗教對立的作用,為了息事寧人,美國還真有可能調轉回頭幫助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剿匪。
基于此,ISIS領導人露面到底是見光死還是有新的發展,在當前伊拉克局勢還處在劇烈演化中的情況下,任何結論都為時尚早,我們需進一步觀察各方動向以作進一步研判。但有一點可以確認,若ISIS繼續保持其極端作法,勢必將很快消亡。相反,如果包括美國、沙特在內的力量對ISIS有足夠的影響力,則ISIS會收斂且低調起來,繼續實打實地去推動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對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