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北京時間2月14日起,習近平副主席將開始為期5天對美國的訪問。中美雙方對此次訪問都高度重視,對訪問的成果也都充滿期待。關于習近平副主席這次訪問美國的意義,國內外很多專家已經發表了很多觀點,我想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說一點自己的看法。
中美關系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它不僅對中國和美國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對世界產生不可忽視的輻射作用。因此,對于中美之間關系的認定或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近幾十年來,中美關系經歷了很多變化。過去反對美帝國主義霸權,很多人還記憶猶新。此后,隨著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兩國關系的定性也幾經變化。“戰略伙伴關系”、“戰略競爭者”、“中美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等等,顯示了多年來中美關系的定性的變化軌跡。
上述歷年來中美關系的定性,共同的特征是改變了以往明確的敵對關系。但是,幾十年來,它還顯示了另一個特征或者說本質,即:中美之間總是美國占據主導,美國的要求擺在首要位置,中國常常是被動地接受或應對美國的要求。例如,體制上,美國要求中國進行美國歡迎的改革;軍事上,美國指責中國軍費過高或不透明;經濟上,美國要求中國購買美債或人民幣升值;等等,中國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所謂“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主要內容似乎只是因為與美國“利益攸關”而要求中國對美國或美國主導的世界規則負責。因此,在此前相當長時間里,中美關系不管用什么樣的名詞描述,實際上都是美國主導,中國處于被動。
近年來,美國因為反恐戰爭而消耗了國力,金融危機又使得美國在很多事情上有心無力。按理說,美國在有求于中國的時候,應該調整兩國之間的關系定位,但是,我們卻看到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政策依然在延續,不見減弱的趨勢。在新疆、西藏、臺灣等問題上,美國經常在言行上傷及中國的核心利益。近年來,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提出重返亞太,在朝鮮半島、南海等問題上又屢屢危及中國的利益。雖然還沒有達到公開敵對,但是,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卻時時顯現。這樣一種關系,說得好聽點,是雙方有很多猜忌,說的難聽點,美國還要求中國對美國的利益負責,無異于一種要挾或綁架。雖然兩國都不至于直接挑起沖突,但是,間接或偶然因素也可能成為火星。
在這種狀況下,習近平副主席的訪美,我認為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未來十年中美關系的定位。習近平副主席在啟程前接受了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書面采訪,其中肯定了40年來中美雙方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尤其強調了美國從中獲得的巨大利益。在這種局面下,中國再次強調“互利雙贏”就有特殊的意義。習近平副主席表示:“亞太地區是中美利益交匯最集中的地區”,“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清晰地表達了中國對于中美關系的定性。如果某一方總想損人利己,總想居高臨下地指揮另一方,這顯然不是中國希望的。因此,在未來的中美關系上,美國需要調整心態,就如同當年大英帝國被美國趕超時不得不調整心態一樣。雖然美國可能還對此不太適應,但是,大勢所趨,不調也不行。
中美關系的重新定位和調整,必將影響中國未來的國內政策。例如,疆獨、藏獨、臺獨、南海等問題,如果美國能改變以此制肘中國的心態和做法,今后應該能有所緩和,這毫無疑問是中國希望的,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國政府必然堅持的。其次,對于中國的改革,話語權與主導方式也應該是中國人自己,而不能是按照美國希望的方式改革。更不能因為中國的深化改革不符合美國的要求就被歪曲成“反對改革”或倒退,例如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第三,在中國國內的反恐問題上,美國也應該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的利益所在,而不能實行雙重標準。第四,經濟領域的摩擦很正常,中國希望平等互諒地溝通,而非單方面地實施制裁。第五,中美關系的重新定位,對于今后中國國內的反腐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接待習近平副主席訪美的安排中,有一項內容挺有意思。27年前,習近平曾經率農業代表團訪問過美國愛荷華州的馬斯卡廷鎮。這一次,美國又安排習近平副主席重訪馬斯卡廷。美國農業部日前宣布,中美兩國官員將在習近平副主席訪問愛荷華州期間對農產品貿易問題進行討論,并將舉行首次美中農業研討會。在我看來,這也是一項非常令人期待的活動安排。農業對于中國和美國都非常重要。對于中國來說,14億人要保障糧食安全,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都不能忽視的大事。對于美國來說,農產品已是美國向中國出口的最大宗商品。正如專家分析的那樣,與農產品有關的知識產權、生物技術等,應該會在馬斯卡廷小鎮上達成新的共識。
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給美國帶去中國方面新的信息,也借此機會在美國的大選之年了解美國政策的新動態,它的成果將決定未來十年中美關系的走向。雖然不能指望僅憑一次訪問就能解決中美之間所有的麻煩,但是,如果美國還像以前那樣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中國頤指氣使,中國顯然不能接受。中國熱愛和平,中國需要和平,中國不希望與美國沖突,但中國同樣需要相互尊重前提下的平等地位。期待習近平副主席訪美成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