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88:中俄結盟的可能性還有多大
2012年1月29日,《環球時報》發表了戴旭先生的文章,題目是《中俄應構建歐亞大聯盟》。該文提出了中俄應該結盟的諸多理由,并指出了這個聯盟的重要意義,說“中俄的手握在一起,21世紀的世界和平就有了基本保障”。
應該說,這個意見是很好很正確的。筆者也是中俄結盟堅決的擁護者,為此曾寫了多篇文章。但是,筆者以為,中俄結盟的可能性現在卻有越來越小的趨勢,對此,必須有十分清醒地認識。這是因為:
一,必須有迫切的戰略需要
顯然,中國有迫在眉睫的需要,因為美國剛剛公布了新軍事戰略報告,劍鋒直指中國,這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壓力,對抗這樣的壓力當然需要強大的盟友。
但是,俄羅斯現在還有這樣的需求嗎?
曾幾何時,華約解散和前蘇聯解體后一個時期,俄羅斯受盡了西方的擠壓與排擠,其戰略防線最后甚至被壓縮到國境線以內,弄得脾氣暴躁的俄羅斯熊經常怒吼連連。經過二十年的反復較量,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戰略對峙基本上穩定了下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現如今對俄羅斯的策略是打拉結合,以拉為主,所謂的“戰略重啟”,俄法軍購等,都有這個含義于其中。在西方的拉力之下,梅德韋杰夫的俄羅斯甚至一度掉頭朝西,有投向西方的架勢。當然,俄羅斯特有的戰略性格決定俄羅斯終究還是一個與西方的對立的戰略力量,因此,西方對俄羅斯始終高度防范(其實歷史上就是這樣)。但防范歸防范,現如今的俄羅斯已經不是美國的主要對手,這一點,美國人明白,中國人明白,俄羅斯人也十分明白。
美國全球戰略重點轉移給了俄羅斯躲到全球戰略博弈第二線的契機。從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出發,它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養精蓄銳,坐山觀虎斗,爭取難得的喘息和發展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還有同中國結盟的迫切需要嗎?
說句老實話,冷戰結束后,在對抗超級霸權這個問題上,中俄之間一直在玩心眼、斗技巧,俄羅斯想把中國往前推,中國想把俄羅斯往前推,低劣的戰略家們玩起了生意人的那一套把戲。現在的俄羅斯還會沖到前面與中國并肩站立與美國對峙嗎?
二,必須有深厚的戰略基礎
大國之間結盟需要苛刻的條件,彼此之間必須有深厚的戰略基礎,這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客觀地說,中俄結盟存在諸多有利的條件,就如戴旭先生文中所指出的那樣,但這些條件離上述的基礎還有相當的距離。現如今中俄之間政治上僅只是高層互訪,軍事上的合作如小腳老太太一般邁不開步,中國社會精英的主流基本上都是親美親西方的一幫子,足跡和財產遍布美國的東西海岸,澳大利亞的南北海濱,這樣的情形,中俄結盟愿望雖好,但卻很難落實。或者干脆一點,恐怕沒有誰去為之努力落實的。
三,必須在戰略上值得信賴
戰略結盟不是可以臨急抱佛腳的,結盟必須在戰略上有相當程度的信賴。今天的俄羅斯可以信賴中國嗎?任何一個俄羅斯的戰略家都不免要問,今天的中國還反對霸權主義嗎?還有這樣的誠意、決心、勇氣嗎?中國主流社會一直堅定著什么“中美兩國誰也離不開誰”、中美“風雨同舟”,“同舟共濟”之類的戰略信仰,看看中國在伊朗、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對比一下俄羅斯的態度,俄羅斯會做何種感想?又與中國結個哪門子的盟呢?難道讓中國拿著俄羅斯到美國那里邀功請賞嗎?
說句老實話,有一段時間,中俄之間的確出現了結盟的曙光和機遇,可惜的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今天的中俄之間也有許多共同戰略利益,彼此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戰略合作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但以現如今的趨勢下,結盟的可能性卻越來越小。
筆者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傾向。中俄兩國構成戰略空間是全球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戰略空間,彼此之間的結盟是推動全球戰略平衡最具意義最具沖擊力的舉措。從戰略理性的高度看,兩國都需要抓住這最重要、最關鍵的機遇。從中國方面來說,需要做的準備當然很多,如政策、思想、輿論等,但筆者以為,最迫切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經濟上獨立自主。整天嚷嚷著要與西方實現一體化、全球化,急于皈依西方世界,與美國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一套,與俄羅斯非但不能結盟,只怕還要漸行漸遠。只有在經濟發展方針上實現獨立自主,與俄羅斯的經濟貿易聯系才具有戰略意義,才能有一個大的發展。
二要政治上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對于中國來說,沒有反霸的決心,就不會有結盟的勇氣(不客氣地說,就是不敢惹山姆大叔不快);不旗幟鮮明地反霸,也不會贏得別人的信賴,就不會找到真正的盟友。
中俄關系實在是21世紀最重要的關系,其重要性比中美關系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國之間本來有很好的基礎,可直到今天還停留多而濫的“戰略合作伙伴”層次上,言之未免讓人痛心。為著全球的戰略穩定計,為著人類的和平發展計,為著中俄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計,運籌帷幄的戰略家們應該有足夠的緊迫感責任感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