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說伊朗核問題只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俄外長拉夫羅夫:俄羅斯反對軍事干涉敘利亞
敘利亞問題國際博弈加劇 觀察團延期一個月
外交部回應歐盟制裁伊朗:一味施壓非建設性做法
中國新聞網 2012年01月26日 17:41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26日應詢答問時說,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一味施壓和制裁不是建設性的做法。
23日,歐盟成員國外長在布魯塞爾通過決議,決定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并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制裁。
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一味施壓和制裁不是建設性的做法。希望有關方面采取有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做法。
俄外長拉夫羅夫:俄羅斯反對軍事干涉敘利亞
新華網 2012年01月25日 22:39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5日表示,俄羅斯反對外部勢力對敘利亞局勢進行軍事干涉,俄愿意接待敘利亞各方赴俄談判。
拉夫羅夫當天與到訪的土耳其外交部長達武特奧盧就雙邊關系及中東局勢等問題舉行了會談。拉夫羅夫在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外部力量應推動敘利亞危機得到和平、政治解決,任何暴力行為都應予以制止;敘內部各力量應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展開包容對話。
拉夫羅夫說,敘政府與反對派的對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如果反對派不愿前往大馬士革,也可以選擇埃及、土耳其或者俄羅斯。
達武特奧盧表示,土耳其歡迎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代表前往土境內談判,土耳其永遠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利用土領土打擊自己的鄰國。土耳其支持鄰國人民的變革訴求,但反對干涉這些國家的內政。
(記者魏良磊)
敘利亞問題國際博弈加劇 觀察團延期一個月
人民網 2012年01月26日 02:20 來源:人民日報
觀察團延期一個月 阿盟立場趨于強硬
敘利亞問題國際博弈加劇
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1月24日致信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秘書長阿拉比,表示同意將阿盟觀察團在敘的工作時間延長1個月至2月23日。這看似給有關各方提供了一個緩沖期,但能否導致敘利亞問題的最終解決還很難預言。
22日,阿盟在開羅召開外長會議并通過一項新的阿拉伯倡議,要求敘政府和反對派在兩周內展開對話,并在兩個月內成立民族團結政府,同時要求敘總統巴沙爾向第一副總統移交所有權力,全力配合民族團結政府在過渡時期履行職責。
23日,敘利亞官方發表聲明,拒絕上述倡議。聲明認為,這一倡議脫離了阿拉伯工作計劃框架和敘利亞與阿盟簽署的允許阿盟向敘利亞派遣觀察團的協議,是對敘利亞國家主權的“侵犯”和其內部事務“赤裸裸的干涉”。
24日晚,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發表聲明,表示因敘利亞政府未能制止流血沖突,決定撤出所有在阿盟觀察團中的海合會國家成員,但仍會為觀察團繼續提供財政和后勤支持。為此,阿盟24日在開羅召開緊急會議,阿盟副秘書長艾哈邁德·本·希利在會后宣布,是否撤出觀察團成員是每一個阿拉伯國家的自主決定,阿盟有能力彌補觀察團人數的缺失。
在國際層面,圍繞敘利亞的博弈也日益加劇。美國負責中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費爾特曼日前前往俄羅斯進行磋商。費爾特曼透露,雙方會談 “充滿建設性”,能夠消除分歧,他同時要求聯合國安理會介入敘利亞問題。俄羅斯則重申應通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危機,強調反對外部干涉,并于近日向敘方出售教練機。與此同時,歐盟再次加大對敘官員和機構的制裁力度,法英等國也開始在安理會散發新的涉敘決議草案,要求安理會支持阿盟對敘新倡議。卡塔爾首相哈馬德和阿盟秘書長阿拉比也將于近日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進行會談,尋求國際社會在敘問題上的更大程度介入。
一些阿拉伯輿論認為,阿盟此次倡議是第一次要求巴沙爾移交權力,明顯是希望按照“也門模式”解決敘利亞問題。中東媒體大多認為,阿盟22日的新倡議,是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立場進一步趨強的表現,反映出阿盟對敘利亞危機日益惡化的不滿,也標志著阿盟自調解敘利亞問題以來態度開始發生重大變化。黎巴嫩《建設報》評論認為,卡塔爾、沙特等海灣國家操控阿盟,意圖通過出臺敘利亞不可能接受的決定和撤出觀察團成員等行動,加速推動敘問題國際化。
不過,一些阿拉伯媒體認為,海合會退出觀察團,也暴露出在如何對待敘利亞問題上,阿盟內部的分歧日益明顯。
(李逸達 黃培昭)
潘基文說伊朗核問題只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新華網 2012年01月26日 05:42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說,伊朗核問題只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選擇。
潘基文當天舉行他自2012年1月1日開始第二任期以來的首次記者會。在回答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提問時,潘基文說,他一直同伊朗領導人就伊朗核問題進行直接溝通,并對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有關伊朗核活動可能涉及軍事領域的報告感到擔憂。他說,伊朗方面“有責任和義務證明其核計劃完全出于和平目的”,并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合作。
潘基文說:“我也一直敦促歐盟三國(英國、法國、德國)及美國、中國、俄羅斯與伊朗開展對話。解決伊朗核問題,除了和平方式,沒有其他辦法。”
潘基文說,他呼吁有關各方務必緩和當前緊張局勢,“激烈言辭沒有任何幫助”。他同時表示,霍爾木茲海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通商渠道,任何船只在公海暢通行駛的權利必須按照海洋法得到尊重和保護。
國際原子能機構本月23日證實,一個高級別代表團將于29日至31日訪問伊朗,尋求解決伊朗核活動中的爭議問題。同一天,歐盟外長會議宣布新一輪對伊朗制裁措施,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并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制裁。伊朗此前聲稱,如其石油出口遭受制裁,將封鎖全球石油運輸戰略咽喉霍爾木茲海峽。
國際原子能機構去年11月8日發布報告,認為伊朗至少在2003年年底前曾“有組織、系統性地”從事“與核爆炸裝置有關的”活動,但未就伊朗是否試圖制造核武器給出明確結論。伊朗堅稱自己并無秘密的核武器計劃,并指責報告帶有政治動機。
(記者白潔 顧震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2qp.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