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戰略協作讓北約有計難施?
劉 鈞
上合組織是中俄之間戰略協作的紐帶,原則上以反恐為目的,實際上中俄帶領上合成員國逐步往全方位協作關系發展。這次,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加了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成員國共同發表了行為宣言,宣言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全作。在當前形勢下,明確了上合組織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同時,溫總理于7日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宮會見了俄羅斯總理普京,鑒于普金明年即將重返克宮,會談在之前10月份普金訪問中國的基本上,再一次定位了中俄的發展關系,闡明了中俄加強戰略協作的重要性,并對近期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交談,達成廣泛共識。特別提到“反對任何大國和大國集團主宰世界事務”,共同推進國際政治民主化進程,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顯然,“反對任何大國和大國集團主宰世界事務”,其實也就是指美國和北約組織。中俄加強戰略協作關系,也就是團結合作針對北約,形成有效的抗衡,制約北約動輒以武力對小國進行軍事打擊,阻擋北約的軍事打擊慣性,對穩定地區局勢起關鍵作用。
有不少軍事專家分析,上合組織很難與北約抗衡。筆者認為,哪怕新興國家勢力在某些方面不能與歐美老派國家相“媲美”,但在歐亞大陸,中俄兩國畢竟占據地理優勢,只要人和就有可能與西方勢力強國抗衡,也就是說,只要中俄切實團結合作,北約組織也不敢“膽大妄為”。
盡管北約組織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以繞過聯合國對它國動武。但在當前歐美金融危機正在肆虐的時候,想依靠武力來轉嫁危機,這種伎倆實際早已被中俄識破,北約想對伊朗或敘利亞動武,還得看中俄臉色,不敢輕易跨出軍事打擊這一步。否則,有可能引發整個中東戰火,勢必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種結果并不危言聳聽。
所以說,歐美聲稱對伊朗動武只是在口頭上的“喧嘩”,背后實際是兩大陣營的博弈。在外交上,哪怕是G20峰會還是APEC會議,成員國之間基本在玩虛擬游戲,斗而不破,再沒有哪個國家敢“逞能”當“救世主”了。應驗中國的古話:“把戲不能久玩”,看誰先脫離游戲規則,看誰先暴露本來面目。整個世界當前的局勢也就是如此,政治游戲、資本游戲、軍事游戲,北約在“軟硬兼施”,新興國家在拭目以待,看誰撐到最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