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最新動向與中國的戰略選擇
曹久強
當前,美國奧巴馬政府決定把美國軍隊全部撤出伊拉克。這種決定,一方面是由于美國國內負債問題過高,希望裁剪國防支出來減輕國家債務負擔;另一方面是為了減少美軍傷亡,減少被牽制的力量,以便騰出手來對付他們認為的潛在威脅。毫無疑問,即使美軍徹底撤出伊拉克,美國在海灣地區依然保留著強大的軍事存在。目前的伊拉克政府雖然不能消滅一系列的反對力量,但是,維持自身存在是沒有問題的。一旦需要,美軍隨時還是可以進入伊拉克。阿富汗也是如此,美軍即使徹底退出,塔利班力量無法推翻現在的阿富汗政府,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的對抗將持續很長時間。在我看來,美國資本主義支持下的伊拉克、阿富汗政府都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反對力量,實現國民經濟正常發展。伊拉克、阿富汗不會跟日本、韓國一樣,伊拉克、阿富汗還是會成為世界政局動蕩的焦點地區。
當然,由于現在伊拉克、阿富汗政府都是美國扶植起來的,美軍撤出,美國對于他們的影響還是很大,也是構成了美國盟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一旦反美的勢力上臺,美軍所有努力就可能全部付出東流。美國既沒有能夠推行他所謂的價值觀,而且導致伊拉克、阿富汗退出美國的同盟體系。那個時候,美軍就沒有好的借口進入伊拉克、阿富汗了。當然,目前這種可能性很小。同時,伊拉克、阿富汗國內的反抗以及分裂還會繼續耗費美國一些金錢。美國必須用錢來扶植伊拉克、阿富汗政府的存在。
在美國撤出伊拉克、阿富汗之后,戰略上美國進行了一些收縮,但是,力量向太平洋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由于美國橫跨北美大陸,既是大西洋國家也是太平洋國家。又由于西歐力量的相對削弱,世界重心毫無疑問是在太平洋地區。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要想維持這個地位,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在太平洋的地位,否則,他的這個警察地位就會名存實亡。
從世界目前局勢來看,對于美國能夠形成挑戰的只有這么幾個國家,首先是中國,對他在西太平洋的力量構成了挑戰,這個挑戰對于他來說是首要的。俄羅斯對于西歐構成了挑戰,這個對于他來說,相對次要。由于俄羅斯海軍被分割,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從長遠來看只會對于日本形成壓力,無法危及美國在太平洋的地位。印度在目前是美國拉攏的對象,不過,印度的強大就會危及美國在印度洋的地位。目前印度打中國牌,無非是借機發展自己,印度向太平洋發展很可能是聲東擊西戰略。由于印度無法撼動美軍在印度洋的地位,很多地方要依靠美國,他們只能暫時把目光放在太平洋以吸引眼球。對于印度而言,向太平洋發展不僅會面臨很多強大的對手,中國、美國、日本、印尼都是他難以取勝的對象,介入這樣斗爭復雜的地區可能并不是他的最佳選擇。控制印度洋,不僅能提升印度的世界地位,而且從長遠看是最容易實行的。由于美國重心在太平洋,印度洋將成為相對空虛的地帶,而且控制印度洋也就控制了很多國家海上貿易渠道,更能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由于印度是亞洲國家,即使印度在印度洋上擴張,也能在戰略上對于美國、日本形成支援,不排除美國為了對抗中國,在力量有限情況下把印度洋拱手讓給印度來獲得印度的支持。不過,這要看印度野心到底有多大,如果印度野心過大,試圖稱霸世界,那么就會另當別論。
在西方還有巴西能夠調整美國霸權,甚至危及美國后院的實力。巴西從長遠來看,將構成世界力量的重要一級,甚至從后院摧毀美國的世界體系。這一點看,對于美國而言可能重要性會高于太平洋。目前巴西還是表現平靜,美國沒有把巴西的危險提到重要位置。不過,巴西對于美國霸權的挑戰是構成世界多級世界的一個重要步驟,沒有巴西對于美國霸權的調整,世界多級化進程將趨緩。巴西與中國、俄羅斯距離遙遠,符合兩國遠交的原則。中國應當大力發展與巴西的外交關系,寄希望巴西對于美國世界體系發起首先一擊。
除此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亞都能對于美國世界體系構成調整,目前他們作為英語國家而成為盟國,關系很鐵。但是,畢竟國家利益不一樣,這就要看美國能否自我克制過大的帝國欲望,否則,他們之間的利益沖突就會凸顯起來。
對于美國而言,當前能夠構成對于他體系挑戰的對手只有中國、俄羅斯凸顯出來,其他對手還沒有擺上桌面。美國還有很大的力量與自信來應對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挑戰。
不過,從長遠看,美國難以應付。目前美國國防開支占據世界的一半,這是世界其他地區沒有發展起來的特殊狀態。美國國土面積、人口都不足世界的5%,而生產能力卻超過20%,說明世界其他地區發展太落后了。以不足世界5%的土地、人口試圖維持對于世界的警察地位,美國或許只能選擇重點防御與盟國策略。目前美國盟國西歐、加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占據優勢。這也是美國地位暫時無一個國家可以撼動的重要原因。
目前來看,美國歐洲力量可能不會大幅度減少,亞洲力量將會大幅度增加,而印度洋、非洲以及美洲力量可能會縮減。美國后面將面臨力量鋪的面太大,潛在對手紛紛凸現的尷尬局面,這就是美國世界體系瓦解的時候。這個瓦解是和平或者有限戰爭解決,現在還難以意料。
對于中國而言,我們與美國遠隔太平洋,土地面積相差不多。但是,美國的資源、地理優勢明顯優于中國。從長遠來看,中國最好的發展結果可能就是與美國勢均力敵,除非美國發生戰略失誤,否則就不會有明顯優勢。不過,中國而言,我們的優勢在于我們并無美國那樣控制世界的野心。當前世界任何大國試圖控制世界其實說到底都是狂妄。中國只關心自己周邊3000公里以內的事情就足夠了。
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情有其他地區性大國去主導,我們只關心我們有限的區域,維持在此區域的優勢地位。毫無疑問,美國本土根本不在我們關心的區域之內,除非美國硬要維持霸權,否則中國與美國沒有必要發生沖突。目前來看,美國是不會輕易從我們周邊3000公里以內的西太平洋退出的。
由于中國在地理上處于與美國一樣,世界最宜居住的地方,俄羅斯、加拿大都太冷了。巴西、澳大利亞也小很多。在未來,中國應該力爭太空部隊以及空軍、核力量不低于世界任何一個大國的水平。陸軍應該永遠保持世界第一的水平,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應該如此。海軍而言,美國在巴拿馬封閉美國進出自由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就會被分割成兩半,在此情況下就跟俄羅斯一樣。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而中國沒有這種分割,我們海路是一體的。同時,我們的海岸線也不會少于美國。由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把我們的海軍維持在世界第二的水平。我們的國土、人口對于日本有著巨大優勢,在海軍上應該維持5倍于日本海軍的力量,要在數量與質量上完全壓倒日本。這樣我們完全可以維護我們周邊3000公里范圍內的穩定,防止潛在的威脅。
在未來,我們要完善全球定位系統,發展射程至少3000公里的精確遠程打擊。要讓任何一個國家軍隊進入我們3000公里范圍內都會面臨著中國火力飽和以及精確的打擊。把世界任何大國干預我們3000公里內事務的霸權行為壓制住。
目前美國B-2轟炸機作戰半徑將近6000公里,一旦,飛機作戰半徑超過6000公里就要放棄航母,在飛機不加油都能全球到達的時候,航母這個龐大的基地就沒有必要了。目前來看,航母還是有一定發展空間。中國應該隨著中國國力發展,裝備略少于美國的航母戰斗群。這就要求我們航母編隊未來應該保持在9--10支水平。
目前中國應該大力發展作戰半徑接近或者超過3000公里的飛機,確保我們隨時可以把我們力量以陸海空一體化投入到我們周邊3000公里以內地方。
一旦我們具有這樣的能力,美國在亞洲的前沿存在都處于我們相對甚至絕對優勢力量打擊之下,美國把自己的力量處于這樣危險的境地可能在他們自己看來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目前對于中國不利的因素體現在,中國是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是戰略上處于資本主義包圍之下。日本打著價值觀相同尋求包圍中國還有一定市場。同時,世界大多數國家還是西方西方國家,特別是英語國家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還很團結,無疑,西方力量還是處于絕對優勢中。在我們周邊也遍布新興的民族國家,他們的實力也是同樣不可小看。他們往往會成為美國的戰略棋子。而且東盟加上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人口、面積將近中國一半,將大大壓縮中國的優勢,何況還有強大的美國作為后盾。
美國的劣勢在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他的社會劣勢將凸顯。中國社會主義優勢正在展開。而且美國距離亞洲太遠,他不太可能把全部力量放到西太平洋,即使全面投入也是暫時的。當然,我了打擊中國這個頭號敵人,在他優越的地理位置下,還是可以全部籌碼放到亞洲來的。不過,時間上以及后勤運輸上的漏洞就會很大。特別是中國海軍強大起來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同時,美國與他盟國的國家利益并不一致,很多國家未必會順從美國。一旦美國強行把他國綁入自己的戰車,內部矛盾就顯現了。美國與他的盟國同床異夢,容易被他國利用。
未來,我們寄希望于資本主義自身衰落以及普遍的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這種社會主義處于被包圍的情況。我們也寄希望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反對美國霸權。
因此,面對美國把戰略重心向太平洋轉移,在一定時間我們還是歡迎美國能夠控制日本這只狼。我們還希望美國在中國的前沿存在能維持幾十年的和平環境。
在此期間,我們要發展與巴基斯坦、伊朗關系,在戰略上牽制印度,以免印度野心過于膨脹。同時,搞好與西歐各國關系,戰略上牽制美國以及俄羅斯。在東南亞要積極參與東盟事物,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平解決在南海的分歧,對于在南海明顯的挑釁要予以明確回擊。在南海問題中我們紅線不能沖破,其他相關國家的觀點可以探討。在國際事務中聯合俄羅斯對抗美國霸權,并發展與澳大利亞的關系,鼓勵其加入世界大國之中,鼓勵其進行獨立外交政策。要防止美國吞并加拿大,鼓勵加拿大跟澳大利亞一樣。
當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出現,中國社會主義被戰略包圍打破的情況下,巴西也起來挑戰美國,以及英語國家分崩離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要求美國退出西太平洋。世界應該向多級世界發展,我們要終結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霸權,美國應該回到多級世界中正常一級的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