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良:媒體幼稚病——何必對日本換相品頭論足?
最近幾天以來,中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把目光集中到日本換相的主題上,中央電視臺更是直播加滾播的緊盯日本政壇,似乎生怕漏掉了其中的某一個環節,有必要嗎?有意義嗎?沒有,完全沒有。從央視對日本換相的報道及過去多年的報道習慣來看,中國的主流媒體要改掉可怕的幼稚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以央視的任務最為艱巨。
中央電視臺要想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國際媒體,不是看你有多少頻道和多少人員,也不是看你的節目多么迎合西方,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一流的高質量新聞采集能力和有沒有獨特視角的新聞解讀能力,中國中央電視臺單從規模和新聞量上講并不落伍,然而,這并不能促成中央電視臺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電視臺,因為你的聲音根本得不到國際承認,即便你掏心窩地付出誠心,也總難為中國在國際上宣傳攻勢上贏得有利地形,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
過去,中央電視臺多次炒作過什么“融冰”、“破冰”、“迎春”之類的概念,也多次炒作過歐美領導人訪華的題材,事件之前都是信心滿滿,之后皆為“老糍粑一團”。我不反對央視就雙邊及多邊關系進行合適的報道,沒有報道就沒有新聞,但是,切忌表現出無知和過度。2008年的時候,為了取得西方領導人對中國舉辦奧運的理解,中國邀請了多個領導人訪華,并且都讓對方滿載而歸,當然,這些人在中國都講了不少客套話,央視的白巖松開始抑制不住興奮,居然在央視的專題節目中講到:中國通過舉辦奧運會,成功地化解了中西之間的思想鴻溝,中國將象日本當年舉辦奧運取得的效果一樣,根本上改變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和看法。對此評論,我隨即寫了一篇文章《尾馬別搖得過快,奧運會改變不了西方對中國的看法》,實事呢?大家回首一下便知結果。
日本換相與中國有直接相關性不假,但根本還是日本的內政問題,日本換相非常頻繁,世界各大國都沒有對日本換相投入太多關注,只有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報道量最為龐大,中國專家的評論也最為豐富,好象把日本新首相從頭到腳再到內骨子都洗涮了一遍,然而,這種所謂的全面分析有價值嗎?沒有。大家不妨回憶一下日本歷屆的換相經歷,哪一次不是引起央視評論員的唾沫橫飛?哪一次的換相最后又對中日關系有實質性影響呢?沒有。我希望央視在以后的對日問題上要明白以下幾個根本問題:
1、日本換相不是日本政治的核心。日本從由“幕府體制”轉向皇權回歸以后,雖然天皇一直都只起影子作用,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日本式民主換相背后的精神依懶仍然是“天皇”,有人把日本頻繁換相社會仍然保持不亂的原因歸功于體制保證,我同意是體制保證,但決不是所謂的民主體制,實質上是天皇體制,在日本人的靈魂中,天皇就是太陽,就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即便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來都不曾看到天皇的決策,但是,假若太陽不存在,日本面臨的就不是換相,而是改朝換代的質變,政治體制的核心就變了。換相永遠都只是日本天皇體制下的插曲,中國的媒體不要過度重視這種官僚集團的輪流坐莊,首相的背后全是官僚集團。
2、中國觀察日本政治的方向變化要重點觀注“美日同盟”的走向。我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美日同盟”不發生質變,“中日關系”也就不會發生質變。日本換相的結果只能改變中日之間吵嘴次數的多少,而不能改變中日兩國之間障礙的存在和消失。中日關系無論是向實質性惡化還是實質性改善轉變都取決于美國的作用力,如果日本敢于從“美日同盟”中走出來做一個獨立的世界大國,中日關系必然發生質變,要么形成中日同盟,要么面臨慘烈的戰爭。從短期看,“美日同盟”不可能破裂,因為日本需要這種結盟,日本是一個當今世界最聰明、最成功的“韜光養晦”者,它毫不露色地躲在美國身后壯大自己,武裝自己,一旦它從身后走向身前的時候,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將會不自覺地抖幾個雞皮疙瘩。只要“美日同盟”一天不破,中國就不必專注于日本首相的人選,與其把視線盯在人身上,不如把視線盯在具體的事件上。
3、中日關系的癥結短期無解。中日關系的癥結歸納起來就兩點:一是對歷史問題的態度,二是對領海爭端的行動。歷史問題是天皇罪惡行徑的后遺癥,日本國民本質是天皇的子民,如果天皇不徹底承認自己的罪惡,日本政府的軟與硬都相差無幾,并沒有多少所謂“親華”與“疏華”的區別,有些人任內不見鬼任后就見鬼,有些人臺前不見鬼背后就見鬼,你看到哪任日本高官敢于真心向中國人民道歉的?實事求是地講,日本國內現在根本就沒有承認“二戰”是侵略戰爭的政治力量,把戰爭歷史作為政治工具的政客倒是有不少。對于兩國的領海爭端更是一個短期的死結,不要說日本首相,中國的政治人物同樣也不能解決這個難題,“留給后代”成為雙方默認的一個和平借口,然而,領海爭端是沒有永久和平可言的,戰爭將成為最后且唯一的解決手段。
我并不反對主流媒體報道日本換相,央視作為頂極媒體更是職責所在,但是,我不贊成把日本換相看成一件多么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更不贊成某些專家重復嘮叨著錯誤的判斷,把首相剖析得再生動再準確又有何用?中國炒作點越多,日本借力點就越多。日本政治根本就不是首相政治,中日關系的繩子暫時也并不牽在日本人的手上。主流媒體和主流評論員都需要作出反省,多留點時間關注國內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