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3月20日文章】題:消滅利比亞的戰略(作者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政治學博士葉連娜·波諾馬廖娃)
對利比亞這個主權國家的命運早就作了決定。問題不在于西方機構煽動的革命行動或者聯合國安理會最近的決議,而在于西方制定和實施消滅利比亞的戰略。在 “大棋盤”上,多年以前利比亞就被畫上了紅圈——要對它進行轟炸。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得到了西方的支持。西方國家這樣做不是出于關心在君主政體統治下受苦受難的利比亞人民的福祉。華盛頓和倫敦支持年輕的卡扎菲上臺心懷鬼胎,以為卡扎菲當政便于加強自己在利比亞和非洲的政治影響——它們估計卡扎菲沒有長期治國計劃,沒有廣泛社會基礎,在阿拉伯世界也沒有政治威望。不管我們今天怎么說,目的是建立一個從屬國。西方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利比亞新政權建立之初,反帝、反西方的趨向就顯而易見,而且不僅在口頭上。
的黎波里對西方的第一個嚴重打擊,是1969年10月利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在聯大第24次會議上的發言。在如此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利比亞人首次表示要消除所有外國基地。隨后,利比亞領導人通知美國和英國駐利比亞大使廢除有關條約。
向外國資本在本國經濟的陣地發動進攻,是利比亞對西方的第二個打擊。采取這種做法比驅逐外國軍事基地困難得多。首先,1970年利比亞政府發布命令,使所有銀行國有化。然后,1973年利比亞、伊拉克和阿爾及利亞控制了本國的整個石油工業,將所有外國石油公司收歸國有。
對資本發動的第三次進攻是大規模的,而且有思想基礎,這種進攻觸及了當地資本家的利益。 1977年9月卡扎菲提出“經濟自治”,這是國家經濟生活的發展原則。從卡扎菲與鐵托關系密切和社會主義南斯拉夫自治理論的發展來看,我認為,卡扎菲想采取的正是這種思想。后來,利比亞開始讓企業職工集體管理企業。這種改革的思想基礎使卡扎菲從根本E違背了資本主義本質。
1977年11月起,利比亞在生產、貿易和服務領域開始宣傳“伙伴而非雇工”的口號,后來又實行了住房歸己的原則。1978年5月利比亞頒布法律,廢除租房制,原租戶變成所租房屋的主人。利比亞實行的國有化不是直接剝奪,不同于1917年的俄國或二戰后—些人民民主國家采取的做法。在利比亞,一切都做得很得體。
為何要消滅卡扎菲
盡管有國外積極策劃的抵抗,甚至出現了一系列圖謀不軌,但是卡扎菲還是實施了大部分計劃。在西方唆使的動亂開始之前,每個利比亞人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得到滿足,比如說,糧食和其他食品便宜,交通和汽油幾乎不要錢,利比亞盧廳有居民的住房都是免費的。
西方制定消滅利比亞戰略的另一個原因是利比亞領導人的政治方針。卡扎菲不是遵從資本主義發展模式,而是建立特殊的自由化發展模式,即所謂“第三世界理論”。卡扎菲1976年至1979年在綠皮書中表述的這種理論的基本觀點已經落實。按照美好民主模式建立的“真正人民民主”制度基于以下三大原則:1、民眾通過人民會議直接行使權力,每個人都參與決策;2、人民擁有社會財富,社會財富被視為所有社會成員的財產;3、把武器交給人民并讓人民學會使用武器,避免軍隊對武器的壟斷。
我認為上述原則中最有爭議的是最后一點。歷史多次證明,武裝人民的做法會以血腥的革命動蕩而告終。可現在的情況不是這樣,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是,利比亞的確是一個成功的國家。以下數字就可以說明問題。
今年2月之前,利比亞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1.38萬美元,比埃及和阿爾及利亞高一倍以上,比突尼斯高一半。利比亞有10所大學、14所科研中心,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學前機構、學校
和醫院。就人類發展水平利比亞在非洲國家首屈一指,人均壽命達到77歲。2001 年至2005年利比亞作為通脹率最低(3.1%)的國家被載入吉尼斯紀錄。說明利比亞社會主義有優勢的例子不勝枚舉。主要是人權,如果把人權理解為真正的生存權,利比亞落實這種權利的程度比民主國家俄羅斯、烏克蘭或者哈薩克斯坦高得多。所以,西方奉行推翻利比亞現政權的方針并非關心人權。
促使西方實施消滅卡扎菲和利比亞計劃的另一個動因是卡扎菲2009年9月在64屆聯大上的發言。卡扎菲在75分鐘的發言中嚴厲抨擊西方發達國家的政策,指責它們實行種族主義和恐怖主義。他稱聯合國安理會為“恐怖主義委員會”。卡扎菲手里拿著《聯合國憲章》說,按照這個文件,只有在所有成員國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按照聯合國的決定使用軍事力量,可是聯合國成立以來,大國對小國發動了64次戰爭,而聯合國在制止戰爭方面卻無所作為。他主張維護塔利班建立伊斯蘭酋長國的權利,主張維護索馬里海盜的權利,稱利用索馬里領海的國家才是真正的海盜。
可見,西方要消滅利比亞最重要的原因是利比亞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加緊實現既定目標
除了經濟因素,俄羅斯也是西方打擊卡扎菲的原因之一。打擊利比亞自然對俄羅斯有影響。搞亂利比亞會使俄羅斯經濟遭到蘑大損失。2008年俄羅斯和利比亞簽訂了價值22億美元的軍購協議,2010年1月又簽訂了價值13億美元的協議。現在這些協議都成為泡影。在對利比亞進行制裁之前,還有幾個協議已起草完畢,利比亞危機僅對俄羅斯國防工業企業就將造成大約40億美元的損失。
鑒于至今不明朗的日本地震災害后果以及核能的前景,在長遠的未來傳統能源的作用毫無疑義。我認為,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最終讓西方戰略家確認——必須加緊對利比亞采取行動。卡扎菲與突尼斯和埃及的領導人不同,他很強硬,反對派攻不下來,這嚴重妨礙了西方策劃者的計劃。看來,他們不打算放棄既定目標。
聯合國安理會第1970號和第1973號決議與其說表明國際法的種種原則受到踐踏,不如說表明西方思想家和策劃者制造“可操控的混亂”和消滅利比亞的堅定決心。作為一個平民,我首先要問:在存在著唯一的權利——動武的世界上,還有沒有其他道義和政治上的健康力量能遏制消滅一個穩定而繁榮國家的悲慘行徑?事實上,如果多數國家默認,而強國猶豫不決,任何國家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制裁的國家,只要這個國家沒有進入“民主陣營”,而且擁有一些有用的資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