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好事:未來要比G2、“中美國”更美妙
——評《中美進入相互塑造的新階段》
奧巴馬政府的兩名高官到中國來了,在此當口,如此兩位要人出馬,自然世所矚目。名聲顯赫的美國高官聯(lián)袂出擊,顯然是有所為而來。但到底所為何來?世人無不翹首以待。因為這個事兒是如此重要,是以早已議論紛紛,有說中國的反擊已經收到成效,他們是來接受教訓和懲罰的,有說是來搞關系修補的,也有說是來商談伊朗問題的,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揣摩猜測其實沒有什么震撼力,很可能是嚴重低估了美國高官的眼界與扭轉形勢魄力。筆者以為,如此要人不遠萬里地來到中國,把人家猜得這么簡單,也未免太低估美國了吧?
正在筆者滿腹狐疑、食不知味之際,3月4日的《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了題為《中美進入相互塑造的新階段》的文章。該文宣稱,美國兩高官訪華,“這表明中美關系進入相互塑造的新階段”。也就是說,中美關系非但沒有因為美國對臺軍售等一系列問題而受損,反而以此為契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在這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中,中美還要互相塑造。互相者,交互之謂也。就是說,美國塑造中國,而中國也要塑造美國了。中國能塑造美國,這是多么驚人的事情,同時也是多么大的好事啊!曾幾何時,美國是多么狂妄,多么霸道,剛剛還向臺灣賣武器,把我們中國欺負得不行,這下我們得一定好好地塑他一把,以解心頭之恨。這實在是太好了,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了。
但是且慢,以為就只有這點好處,可是未免小家子氣了。專家的高度豈是如我等老百姓這般,得一點小便宜就沾沾自喜。更大和更美妙的好處還在后面。在這篇洋洋巨制中,作者還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中美相互塑造后將要出現(xiàn)的新美景、新天地。文章說:“未來的中美必然由相互塑造,實現(xiàn)融合化,實現(xiàn)新的東西方交融,從現(xiàn)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走向新的合作類型”。
這是中美關系的未來嗎?以前有人說,未來的世界將是G2,中美兩國集團在世界上起重要的支配作用;還有人說將出現(xiàn)一個“中美國”,中美兩國將比現(xiàn)在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現(xiàn)在看來,這樣的描述統(tǒng)統(tǒng)都顯得太膚淺了。按照該文的描述,中美之間不但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融合化”,不但中美之間要“融合”,而且更要“實現(xiàn)新的東西方交融”。這究竟是一幅怎樣的人類前景呢?這簡直就成了英特納雄耐爾,簡直就是世界大同了。在這樣的前景面前,什么趨同論,普世價值論,顯得是多么的膚淺和蒼白!中美相互塑造,即將造出一個中美兩國融合、東西方世界交融的新世界,這難道還不是天大的好事嗎?斯坦伯格和貝德兩個美國人,此中國一行,居然開啟了人類未來如此輝煌之篇章,這該是怎樣的一個歷史新紀元呢?想到這些,我們能不由衷地歡呼美國對臺軍售萬歲、奧巴馬先生萬歲、斯坦伯格和貝德先生萬歲嗎?
那么,具體一點,我們該從何處著手去塑造美國呢?該文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綱領。
第一,要增加共有觀念
該文引用美國前駐華大使洛德的話說,“中美關系不能只有共同利益而沒有共同價值”。作者認為,增加共有觀念已經有了基礎,“從奧巴馬的施政綱領以及在國際場合的諸多演講來看,中美治世理論已經第一次如此接近,這就為中美共有觀念的維護與擴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就是說,基礎是奧巴馬給創(chuàng)造的,要認真學習努力實踐奧巴馬的講話精神。作者警告說,不能爭斗,“彼此爭斗,顯然不符合中美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說,中國不該去斗,而應該著眼于塑造,去建設共有的觀念,越多越好。
第二,要漸漸消蝕美國的冷戰(zhàn)思維和冷戰(zhàn)意識
盡管美國仍然需要冷戰(zhàn)政策,不放棄冷戰(zhàn)思維,但“不與美國陷入冷戰(zhàn)是各國(當然包括中國,恐怕指的也就是中國——筆者)最好的應對方式”,通過這樣的應對,“這樣明智的選擇也將漸漸消蝕美國的冷戰(zhàn)思維和冷戰(zhàn)意識”。這大概就是說,美國如果仍然堅持對臺軍售,仍然打我們的耳光,那就讓他打好了,我們應該不慍不惱,慢慢地“消蝕”美國的霸氣,這樣才能塑造美國。
第三,要摒棄權利政治邏輯
作者認為,“權利政治簡單易行,立竿見影,比之其他主義更能觸動人心,更為重要的是推行權利政治或現(xiàn)實主義能夠帶來重大的眼前利益或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借之以只有現(xiàn)實主義最愛國的旗幟,其他思想都被強大的口號所排斥或被幽閉于象牙塔之中。這也就成為中美關系總是惡性循環(huán)而很難升華進化的最根本原因”。這段話七嘬八繞,很是拗口,但非常重要。在這段話中,作者指出了“中美關系總是惡性循環(huán)而很難升華進化”最根本的原因,原因不是美國的冷戰(zhàn)思維和冷戰(zhàn)政策,也不是美國對中國核心利益的侵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權利政治”。什么是“權利政治”呢?作者指出“權利政治”是一種主義,一種思想。這種主義打著什么旗幟呢?是打著“最愛國”的旗幟,喊著強大的口號,把其他思想給排斥或幽閉了(這里有深奧之處。需要解釋的是,中國古代有一種刑罰,叫宮刑,實施宮刑男子去勢,女子幽閉。不知作者此“幽閉”與中國傳統(tǒng)語境中的“幽閉”是什么關系,難道說愛國主義把某種思想給處以宮刑了?這很令人費解)。所以,作者呼吁,“面向未來,必須有更多的人致力于擺脫權利政治邏輯、致力于中美新型關系的塑造”,說白了,就是不要動不動拿國家主權說事,也不要民族主義情緒那么嚴重,動輒就打愛國的旗幟,未來的中美要融合在一起,世界都是一個國,再去愛一個什么國,不是制造分裂、使“中美關系總是惡性循環(huán)而很難升華進化”嗎?這不也太沒點世界大同和英特納雄耐爾的精神了嗎?
所以,照該文的邏輯推理下來,中美關系的主要問題發(fā)生在中國這方面。作者說“誰都知道合作能夠更好地造福兩國和人類,但卻對它半信半疑,三心二意”。這話怕主要是說中國吧,因為誰都知道,美國一直在極力塑造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一切領域,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向著美國期望的目標轉變,如人權、民主、自由等等,所差的是中國一直不配合,多數時候都“半信半疑,三心二意”,不但如此,有的時候還要和美國爭斗一番。這不,弄得美國把很有身份的兩名高官都派來了。如果說兩名高官是來解決這個根本性問題的,那才符合身份,才值得勞動一趟大駕吧。
這實在是天大的好事。以前的G2也好,“中美國”也好,具體能給世界帶來什么,大都語焉不詳,模棱兩可。這下好了,前景明朗,路線清晰,辦法也說得很到位,這的確可以讓人浮想聯(lián)翩、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但問題在于,作者說這個偉大事業(yè)的起點是從現(xiàn)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開始的。“我中有你”這個我們老百姓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中有我”是指把老婆孩子財產都安排在美國那些事嗎?什么時候能輪到我們老百姓,讓我們也融合融合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