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新世紀最大的神話,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輸家
有人根據美國藍領工人的工資有所下降就斷定美國是全球化的輸家。關鍵是美國藍領工人以前的所謂高工資,比如一個維修工人年薪就可以達到四萬美元。這個數字本身就是一個泡沫。憑什么它就該得四萬美元一年?我們的精英潛意識中就認定這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天經地義的,美國人就該得那么高的工資。如果低于這個數字,它就輸了。中國精英認為。中國苦力就該是窮光蛋,一旦出賣苦力得到了一點血汗錢,就贏了。這是一種病態的想法。假想出一個標準,然后,與現實對照,然后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來。美國是全球化的輸家這個說法就是這么出籠的。我認為,美國人就不該得那么高的工資,現在有所下降,是很正常的,符合天理。它現在的所得,還是太高,應該繼續往下降。下降一半,才是它應該得的,它現在還是繼續贏嘛。再說,他失業了,還繼續領那么高的工資,它什么活兒都沒干,憑什么領那么高的工資,俺打工二十年,到現在一文不名,還是一個窮光蛋。為什么,難道俺就比美國人低一等?
美國失業了,他們失去的是又苦又累又臟的那些工作崗位,與其說是失業,不如說是解放。
2004年,美國法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是每小時5.15美元(我國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每小時不到50美分,在中國是最高的)。實際上美國人的小時工資普遍要比這個標準高。美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標準”。比如,紐約州最低工資標準是每小時7.15美元。
美國有超過10%的美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只要符合低收入標準的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就可以向政府申請食品券。人口不同的家庭每月可獲得的食品券最高金額如下:1人家庭155美元,2人家庭284美元,3人家庭408美元,4人家庭518美元,5人家庭615美元,6人家庭738美元,7人家庭816美元,8人家庭932美元。8人以上家庭每增加一個成員,可多領117美元。這種食品券就像一張銀行卡,持卡者能在商店購買面包、水果、蔬菜、肉類、魚類、奶類等食品。
2003年美國3000多萬窮人中,73%擁有汽車,這其中又有近1/3有兩輛車或以上;99%有冰箱;75%使用洗衣機;73%有電烤箱;97%有彩色電視機,其中55%有兩臺或以上彩電。這些窮人中,46%擁有自住房屋,平均值超過10萬美元;76%的家庭裝有空調,平均每家有三個睡房,一個半浴室,一個車庫。窮人看病自個兒不會掏一個子兒,全部由政府埋單。
(數據來源:盛立中:西方人比中國人富多少)
再說養老。美國全國人口近3億,除了老人和兒童,美國人幾乎所有在職的員工(約4700萬人)都參加了養老保障、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的養老體系。這個覆蓋面是非常高的。退休后的一般美國人,拿到的退休金相當于工作時工資的80%,公務員更高,是在職收入的1.2倍。
再看醫療。美國的中產階層主要靠商業醫療保險。而低收入者和65歲以上老人則有專門的國家財政給予保障。如果得了大病,可以先看病,然后掛賬處理。當然,個人信用要受影響。這部分人群的病后支出政府也會給予補助。
此外,美國人的基本教育支出比較低。因為,美國實行全民義務教育。此外,一些社區大學的學費非常低廉。
放松金融監管,按揭的門檻越來越低的長期趨勢,首付越來越低甚至可以零首付,按揭期越來越長。目的就是為了讓身無一文的根本就還不起錢的窮人也買得起房。至于還不了錢怎么辦?全世界的人民為美國的窮人買單唄。再看看一個中國苦力干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看看美國不干活的窮人也能買房,到底是誰贏了?2004年10月,布什在一次演講中說:“每次一個美國家庭搬進他們自己的房子,美國就變得更強大一些。”為了實現這一前景,布什推出了鼓勵人們擁有房產的新政策,例如“零首付計劃”。隨后出現了更多五花八門的抵押貸款形式,其中包括24個月不用付月供的貸款。后來還有只要借款人的口頭承諾而無需書面文件的貸款。(以上四段文字來摘自網絡)
這是美國政府變著法兒讓普通人分享財富的一種手段。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分享全球化紅利的手段。對比一下,我們這些贏家的福利,慘啊。看了全球化的輸家的真實生活,我們這些贏家真該自殺。
有人憑美國在全球化中失業率上升就斷定美國是全球化的輸家。這樣的立論也太輕率了。美國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受到絲毫的威脅或者有絲毫的損失。美國從全球獲得的好處是在不斷的增多而不是減少。那么請問它到底什么地方輸了。如果世界上有一種言論叫無恥的話,那么這個說法就是典型的無恥的言論。
美國人不勞而獲,這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嗎?我們奮斗一生,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那些中國的阿Q們居然污蔑人家成了輸家,不知道這是那來的邏輯。這簡直就是在破壞美國人的名譽。不知道美國人是否知道有一大群恬不知恥的中國人在損害他們的名譽,如果他們知道了,不來起訴這些家伙才真是奇了怪了。
美國現在的問題不是什么全球化的輸家問題,而是如何讓這種不勞而獲永續化,當然這個世界不會有永遠不勞而獲的國家,美國現在的努力也不過是垂死掙扎。本來是爽一把就死,美國是想爽二把,爽三把,爽一萬把才死。這大概是現在正在做的美國夢的真正內涵。
如果我們有一天,能夠達到美國的境界,死了也爽,那是不是說中國也成了輸家了呢,不過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不是誰都有資格成為像美國那樣的輸家的。
當然美國可能會衰落,難道美國不推行全球化它就不衰落了?假如它真的衰落了,那也跟全球化無關。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全球化是美國霸權的紅利。有人認為全球化美國是輸家,事實是美國正在享受全球化的好處,當然在享受好處的時候,它也要付出代價,就是霸主地位可能受威脅。但是,搞霸權本來就是為了享樂,如果因為享樂有隱患就不享受,那還搞什么霸權。即使美國拒絕全球化的好處,它的霸主地位早晚也要旁落,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衰落的霸權。反正都要衰落,不如爽一把就死。這也符合歷史的一般規律。有好處不要,這是不可能的,歷史老人早就為稱王稱霸的國家準備好了歸宿,享受就是一劑安樂死的良藥。享樂擋不住,死了都要爽。歷史的興亡讓人頓生感慨。
不能因為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帶來了一些問題就認定它是輸家,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誰獲得的好處更多,肯定地說,發達國家獲得的好處更多,附帶一些問題,他們現在正在想辦法解決,現在不是在大搞貿易保護嗎?奧巴馬又提出什么平衡發展說,向中國施壓。不能因為某人娶了一個老婆,這個人后來死了,于是就得出結論說娶老婆不好,難道不娶老婆你就會長生不老嗎?娶個老婆爽一把就死,不娶老婆,你不爽那一把還是會死。美國因為全球化獲得很多好處,爽了一把,當然因此而霸權衰落。但不能得出結論說不搞全球化,不從全球化中獲得好處,它的霸業就會萬世長青,想一想,不得好處,搞霸權干什么?
通過富人的繳稅,美國窮人有機會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這些富人的稅是從那里來的呢,是從發展中國家來的呀,全球化讓美國的資金投向世界各個角落。。比爾蓋茨通過壟斷技術賺到的錢,流入美國一部分作為稅收,類似比爾蓋茨這樣的美國公司很多。所以美國窮人生活得不錯。這都是拜全球化所賜,讓美國這個全球化最大的輸家的子民們的日子過得像神仙一樣舒坦。這也是美國的窮人也可以享受到全球化的好處。這個輸家全世界絕無僅有。哦。好幸福的輸家。
下面這幅圖景,也為我們描繪了美國這個輸家的另外一部分公民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看看在美國一些人是怎么工作的:每天早上先去報到,然后找個地方坐下,或者讀雜志,或者玩牌。而每人的年平均工資,加上健康保險等,超過10萬美元。這種情況從198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運行了24年。 這些企業包括底特律的汽車三巨頭:福特,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以及其他較小的零配件廠商),它們的員工屬于聯合汽車工人工會(UAW)。在20多年里,1萬5千多名工會成員一共浪費了三巨頭至少300多億美元。 他們是UAW會員。不但不能解雇,每次工會和三巨頭舉行合同談判的時候,這些人還能夠和那些真正干活的人一樣漲工資,能夠享受優厚的衛生保健。UAW會員的平均工時成本已經超過73美元。通用公司在美國本土的工廠如今已經連續多年巨額虧損,瀕臨破產,但在中國的合資工廠是大量盈利!所以只要可能,通用仍打算把生產線繼續向中國轉移。通用有人感慨地說,這世界上如果不是有中國這么個無工會無福利制度的地方可去,我們就只有改行不做汽車了。
如果沒有全球化,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的大贏家的無私奉獻,像通用這樣的巨大應該早已破產了。但是現在通用還在中國這個全球化最大的贏家身上貪婪地吸血,多么幸運的輸家呀。這就是全球化中最大的輸家的幸福生活與我們這個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的子民們的悲慘生活形成鮮明對照。
美國的《時代》周刊曾發文提到波音公司為了向中國出售飛機而從中國購買飛機零件的做法損害了美國工人的利益。認為“波音只要能夠得到飛機訂單就能賺錢——即使這些飛機是中國工人制造的也沒什么關系。所以美國的對華貿易政策的實際效果是保護了美國某些股東的利益而損害了美國某些工人的利益。”這篇文章反映了一種十分流行的看法,即全球化不利于發達國家工人階級的利益。
美國面對同一件事,總是強調問題的一面。但你要注意到那些股東賺的錢繞一圈以后還是有一部分進入到了窮人的腰包里面的。表面看起來,全球化讓美國有藍領工人失業了,好象他們成了全球化的犧牲品,但他們又是美國品牌和高技術壟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平衡下來,利大于弊,可是有的人都說人家的弊端,就是對人家得到的好處假裝看不見。
比如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在沃爾瑪能買到便宜20%的東西并不一定能彌補工資收入的損失。”在這個問題上,斯賓塞是薩繆爾森的支持者,他傾向于認為,從長遠看,美國將是自由貿易(全球化)的輸家。
看吧,人家著眼的是長遠,美國一流的知識分子并不認為他們現在就輸了,也許今后會輸,誰知道呢。國內的人現在就斷言美國輸了,是不是有失謹慎呢。從長期看,沒有永遠的贏家。這話等于不說。長遠,多長遠,一百年還是一千年。或者說他承認了美國現在是贏家。只不過它說得更委婉一些,照顧了中國聽眾的情緒。一個真正的贏家他是不會囂張和狂妄到說自己是贏家的地步的。只有淺薄的中國人才會說自己是贏家。自欺欺人一下,當然實際情況是連內褲都輸掉了。說從長遠來看是輸家,那也只是一種猜測,一種可能性,會不會成為現實并不是必然的。美國學者這樣說也只是一種憂患意識,一種預防,一種警醒。而聽話的人卻把它當作了必然,這是一種什么心態?這種心態不正常。我想起九一一后,美國占領阿富汗后針對有關國家的擔心而宣稱,美國不會永久駐軍阿富汗。有些中國所謂的精英居然就信了。你要注意他說的是永久,永久是多久?一千年還是一萬年,它不永久駐軍,那就意味著它可能只駐一百年,或者五百年。這些中國精英也真夠蠢的了。
下面這段文字是美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招供:
我們美國的企業從中國市場上賺到了巨額的利潤,大量的美元回流到我國;我們那些最成功的企業在中國市場上,通過與其他外國企業的競爭而變得更加強大。這一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好處。1999-2004年間,美國在華控股10%以上的企業利潤從零猛增至30億美元,而2005年的利潤額更是高達32億美元。美國在華投資的企業中很多是做加工貿易的,中國只賺很少的一點加工費,而收益的大部分落入美國企業的口袋里。這些廉價的產品到美國后還能為美國消費者節省1000億美元的開支。中國制造的廉價基本生活用品,實實在在地改善了美國人的的生活。因能買到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了大概5% 至10%。而且來自中國的競爭驅使其他國家為我們美國人的消費而生產更加便宜的產品。
美國這個最大的全球化的輸家,不僅人們在全球化中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它的自然環境也通過工廠外移,減少了對污染。下面是一組數據:
1990年同1967年相比,美國資本貨物的產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機械下降了46%,油田機械下降了67%,工業建筑下降了63%,海洋運輸船只下降了5%;人均生活資料的消費量,紡織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轎車的生產量下降了43%,住宅建設下降了13%,學校建筑下降了50%,醫院建筑下降了17%;人均中間產品的產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鋼下降了43%,硫磺下降了89%,銅下降了95%,鎳下降了98%,鋁土礦下降了98.5%。
對全球化有清醒認識的中國人也曾有過警示:
全球化過程中,西方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的贏家,第三世界卻在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在資本國際循環過程中,作為“外圍”的發展中國家成為處于“中心”的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的對象,發達國家憑借在資本、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壟斷優勢,通過國際間產品、技術、資金、勞動力、利息的不平等交換獲取巨額利潤,其后果就是“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
可惜這樣的理智的聲音被一片我們贏了的聲音淹沒得干干凈凈。這是不正常的。只要我們稍微把眼睛睜大一點看看現實,我們就不得不承認,美國才是全球化的最大贏家,那些說中國是全球化最大贏家的人,也許表達了他們內心深處一種美好的愿望。把愿望當成現實聽起來怎么都像是在夢囈。
美國公司迄今仍是全球化中最為成功的受益者,從肯德基到星巴克,美國品牌稱雄于全球大眾消費市場。
沒有全球化作為外部條件,美國的那些品牌就不可能在全球暢通無阻,所向披靡。朝鮮,古巴等到拒絕全球化,美國的可口可樂,肯德基之類的品牌就進不了這些國家,賺不了這些國家的錢,所以,美國品牌在全球橫著走是以全球化為前提的。品牌為美國賺取大量利潤,再用這些利潤從后發國家購買大量廉價產品供國內民眾消費,美國也因此得以不再生產這些初級產品,一般藍領工人也就從繁雜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過上悠閑的福利優厚的失業生活。于是某些喜歡意淫的人就說了,美國是全球化的輸家了。
“全球化”就是“美國化”。最近美國有人提出“大美利堅合眾國”的概念,是“全球化”的最好注腳。
全球化其實就是發揮比較優勢原理。比較優勢體現的是不平等貿易。比較優勢的執行必然引出不平等貿易。全球化其實就是貿易不平等化,貿易不公正化,一句話,全球化就是超殖民地化。現在美國面臨一些問題,這是一些戰術性問題,可以通過調整得到解決。我們有一些人老是看到美國一點問題就說美國末日來臨了。這其實只是他們的一種愿望,并不是事實。
任正非說:美國在全球化中的戰術性失利是因為他們薪酬太高。所以美國很多要人跟我交流,我就講是你們失敗是因為你們的薪酬點太高了,不可能這么高的薪酬,怎么可能啊?你們的薪酬從哪里來的?是從那些GDP只有200多個美金的非洲的弟兄們那兒取來的錢,來供這些IT皇帝們,能供得起嗎?供不起的。最終有一天會支撐不起的。
是啊,不是全球化有什么不好,而是美國人太貪婪。如果他們不是太貪得無厭,他們也不會出現目前經濟危機這樣的波折吧。如果他們稍微控制一下他們的薪酬吧,他們就不會是所謂的輸家了。
本文為<中美決戰軟實力>一書的第三章第四節.有興趣閱讀全書的朋友請點擊以下鏈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371215.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