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網絡漢奸”滲透:互聯網成為美國又一武器

記者 · 2010-01-23 · 來源:烏有之鄉
谷歌Google事件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美國斥巨資扶持“網絡漢奸” 滲透中國互聯網

【僑報網訊】掌控互聯網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攔截信息,搜集情報;快速廣泛傳播美國聲音掌握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輸出美國價值觀;支持“顏色革命”;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干涉他國內政,擴展美國勢力范圍;戰時先發制人,干擾對方通訊和指揮系統。

西方網諜盯緊中國 助"網絡漢奸"加緊滲透

茨曾經說,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絡是美國“極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因為“這些新科技讓“獨裁政府”難以控制信息。”一名美國前情報官員談到通過互聯網輸送美國價值觀時說,這比派特工到目標國或在目標國培養認同美國價值觀的當地代理人更容易。2009年6月,美國政府以妨礙互聯網自由和信息流動自由為由對我“綠壩”軟件提出異議并施壓恐怕也與其向中國的滲透意圖有關。

據香港某傳媒稱,美國情報機構每年出資數千萬美元資助“網絡漢奸”對中國網民進行思想滲透、策反。他們出沒于各大中文論壇、門戶網站。“哲瓦在線”是由美國官方機構和海外“藏獨”組織合作進行的秘密項目。“哲瓦在線”任務是,利用互聯網對中國網民進行煽動、蠱惑、滲透、策反,制造謠言引發動亂并搜集中國情報。一名曾在“哲瓦在線”工作的藏族青年醒悟后揭露說,這個組織就是一個聽命于美國的網絡間諜機構,拿美國人的錢,受美國人監督,并為美國人服務。香港大公報發表的《防美日網間輿論擾華》一文稱,經常在網上發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不簡單,他們受雇于美日間諜機構。

官媒反擊:美資助「網絡漢奸」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屬下環球網、人民網等多個官方傳媒昨日發表多篇評論,反擊希拉里有關互聯網自由的談話,指摘美國干涉內政,其所謂的網絡自由本質上是「美國控制下的自由」。內地昨日僅少數傳媒刊出希拉里的講話,網絡轉載多被刪除。

Google只是華府棋子

環球網刊出署名「勞江」的評論《互聯網成為美國霸權主義的又一武器》,指美國現時獨掌一臺根伺服器,掌控世界互聯網,是為蒐集情報、傳播美國聲音、輸出美國價值觀、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等,在中國資助「網絡漢奸」,對網民思想進行滲透、策反。

人民網亦刊出《美國互聯網外交是虛偽的實用主義》一文,指美國說一套做一套,FBI亦秘密監控國民電郵和電話。又指互聯網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新手段,Google只不過是政府的一隻棋子。


互聯網成為美國霸權主義的又一武器


發布: 2010-1-22   作者: 勞江


互聯網起源于美國。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考慮到未來戰爭的需要出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分組交換試驗網ARPANET,連接美國的四所大學。在此基礎上,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計算機網絡的規模和數量得到很大發展,逐漸擴展至全世界。1989年9月,在美國政府資助下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ICANN)成立。美國商務部授權其管理互聯網根服務器。40年來,美國一直利用互聯網發源地優勢、掌控互聯網主動脈優勢、握有互聯網核心技術優勢,控制著全球互聯網,成為互聯網霸主。

支撐互聯網運轉的根服務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服務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服務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從技術上講,一旦某個國家的后綴從根服務器中被封住或刪除,這個國家便在互聯網世界中消失,特別是管理根服務器的ICANN是向美國商務部負責,并受美國商務部制約,其他國家的法律對它無任何約束。2004年4月,由于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上發生分歧。“LY”(利比亞頂級域名)癱瘓,利比亞在互聯網上消失了三天。

控制互聯網管理權

在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美國獨掌互聯網根服務器的狀況令許多國家擔憂和不滿。多年前,許多國家便表示希望將管理權交給聯合國或以國際合作模式共管。歐盟稱,國際互聯網是全球共享資源,理應由所有國家共同管理。一些發展中國家指出,早期進入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家大量鯨吞域名,自己只能分得剩余的有限資源,要求與美國分享互聯網管理權。對這些意見,美國上下極力反對。

2005年3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將網絡空間和陸、海、空、航天定義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同年6月30日,美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要無限期保留對互聯網根服務器的監管。聲明稱,交給聯合國管理或由各國政府合作管理將會妨礙信息自由流動,互聯網容易被濫用,全球監管更難展開。

為阻撓2005年11月在突尼斯召開的關于互聯網問題的會議討論互聯網根服務器監管問題,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寫信給當時歐盟輪值主席英國外長,表示美國重視互聯網管理權,支持非贏利性民間組織ICANN(實際為美國商務部下的準政府機構)來管理和協調互聯網。她稱,私營管理模式可保證互聯網的安全和穩定,建立新的政府間管理體系可能成為互聯網發展的障礙。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以423票對0票通過決議,要求美國政府明確向世界表明,美國控制互聯網的權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美國加州共和黨議員約翰 杜立特甚至說什么:“美國發明了互聯網。它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美國的納稅人為其提供了資金,聯合國想拿走這個禮物,以增加其權力的舉動必須被阻止。”

利用互聯網推行霸權主義

掌控互聯網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攔截信息,搜集情報;快速廣泛傳播美國聲音掌握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輸出美國價值觀;支持“顏色革命”;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干涉他國內政,擴展美國勢力范圍;戰時先發制人,干擾對方通訊和指揮系統。美國著名軍事預測學家詹 亞當斯在其所著《下一場世界戰爭》中預言:在未來的戰爭中,計算機本身就是武器,前線無所不在,奪取作戰空間制空權的不是炮彈和子彈,而是計算機網絡里流動的比特和字節。       由于掌握核心技術,美國有關企業在信息技術研發和信息產品制造過程中就根據政府意圖事先做好了日后對全球進行信息控制和制裁的準備。早在2002年,英國媒體披露了一份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絡間諜計劃。報道稱,中情局尋求進入全世界各大公司、銀行以及政府機構電腦系統搜集信息的能力。為掩人耳目,中情局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以民間身分為幌子與谷硅高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能夠從互聯網上獲取任何內容的間諜軟件。間諜軟件以捆綁方式和其他軟件一起當用戶安裝實用軟件時它悄悄地進行自動安裝。

2005年12月《紐約時報》也報道:美國國家情報部門與美國電信企業合作開發了一個程序用以截聽外國互聯網通信。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6年1月11日的報道還稱,數年前,中央情報局增設一專門機構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互聯網上竊取他國情報。該機構負責人埃利特 賈迪勒斯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通過監控互聯網,中情局獲得了大量有用情報。盡管伊朗此前一直試圖隱藏正在從事的核研發工作,但通過互聯網,中情局獲得了伊朗研發核武器的大量圖片,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和數據。改變了線人被伊朗處決后,中情局一直徘徊在伊朗國門外的局面。這位負責人還稱,自互聯網在全球廣泛利用以來,中情局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它的監控。為保存監控獲得的資料及情報, 中情局建立了三座錄相帶圖書館。

《紐約時報》稱,社交網站這種21世紀的“新寵”在格魯吉亞、埃及、冰島的抗議示威活動中都起到了幫助作用。2009年4月發生在摩爾多瓦的未成功的“顏色革命”因有美國社交網站Twitter參與鼓動,被稱為“Twitter”革命。美國索羅斯開放社會研究所中還有專人負責研究利用互聯網在“封閉社會”推動所謂“民主運動”。2009年6月伊朗大選后局勢一度動蕩不穩。反對派利用Twitter 、 Youtube等社交網站傳送不實信息、發泄不滿、串聯示威,美國認為找到了對付伊朗的有效工具。當6月15日Twitter要按計劃進行系統維護時,白宮竟下令要其推遲維護時間:“伊朗正處于決定時刻,Twitter顯然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你們可以讓它繼續工作嗎?”Twitter創始人見網站成為美國政府的“政治工具”興奮不已。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說,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絡是美國“極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因為“這些新科技讓“獨裁政府”難以控制信息。”一名美國前情報官員談到通過互聯網輸送美國價值觀時說,這比派特工到目標國或在目標國培養認同美國價值觀的當地代理人更容易。2009年6月,美國政府以妨礙互聯網自由和信息流動自由為由對我“綠壩”軟件提出異議并施壓恐怕也與其向中國的滲透意圖有關。

據香港某傳媒稱,美國情報機構每年出資數千萬美元資助“網絡漢奸”對中國網民進行思想滲透、策反。他們出沒于各大中文論壇、門戶網站。“哲瓦在線”是由美國官方機構和海外“藏獨”組織合作進行的秘密項目。“哲瓦在線”任務是,利用互聯網對中國網民進行煽動、蠱惑、滲透、策反,制造謠言引發動亂并搜集中國情報。一名曾在“哲瓦在線”工作的藏族青年醒悟后揭露說,這個組織就是一個聽命于美國的網絡間諜機構,拿美國人的錢,受美國人監督,并為美國人服務。香港大公報發表的《防美日網間輿論擾華》一文稱,經常在網上發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不簡單,他們受雇于美日間諜機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上任后對互聯網也十分重視。特別是通過社交網站“臉譜”、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圖片共享網站flicker 和 twitter這些平臺傳遞美國信息,聲稱,要以網絡力量來應對那些打壓國內媒體的國家。

為維護霸權地位組建網絡戰部隊

2002年,布什總統發布第16號“國家安全總統令”命令組建美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支網絡黑客部隊。依賴技術優勢,200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網絡戰設想。當年夏天,美國總統布什簽署秘密文件,同意國防部對敵方電腦發動“黑客式毀滅性”襲擊。2008年初,布什又就賦予國防部更大的網絡戰反制權表態,允許美軍主動發起網絡攻擊。要求美軍具備進入任何遠距離公開或封閉的計算機網絡的能力,然后潛伏在那里,保持“完全隱蔽”并“悄悄竊取信息”最終達到摧毀對方系統,破壞對方指揮控制,甚至控制對方的商務、政務等民用網絡。2008年9月18日美國空軍成立網絡司令部,稱其任務是保衛自己的網絡安全和進攻他國網絡。

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競選期間也一再強調互聯網對美國的重要性。就職不久,他要求有關部門對美國網絡安全做出評估,并要為更大方位地實行信息霸權做準備,繼續完成控制新一代互聯網根服務器的工作。2009年5月29日美國政府公布網絡安全評估報告。報告稱,來自網絡空間的威脅已成為美國面臨的嚴重經濟和軍事威脅之一。評估報告強調,美國必須向世界表明,它正嚴肅應對這一挑戰。在這一背景下,5月30日微軟宣布關閉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朝鮮五國MSN服務。世界輿論認為這并非是什么應對挑戰,純屬信息制裁。

2009年5月31日《紐約時報》一則報道稱,如今,幾乎美國所有大軍工企業都與美國軍方情報機構有網絡合同。其中包括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通用電力公司、洛克西德-馬丁公司以及雷神公司等。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和通用電力公司主導“進攻性網絡戰”,包括尋找其他國家電腦系統中的弱點,開發軟件工具進入他方系統或盜取敏感信息或使他方網絡陷入癱瘓。

為占據網絡戰中的優勢地位,2009年5月23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創建網絡戰司令部。五角大樓發言人惠特曼稱,新司令部“只有防御性”。可謂愚蠢的掩耳盜鈴,新司令部的成立意在整合分散在美國各地的高科技軍事單位,加強防御是不言而喻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進攻性,必要時,先發制人,對眼中的敵國發動網絡戰。五角大樓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一直強調網絡是戰爭領域,是“軍事前線”第一次海灣戰爭開戰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伊拉克購買的打印機中安裝病毒芯片,在戰略空襲前搖控激活病毒,使伊拉克防空指揮系統程序紊亂,指揮失靈。根據對美軍黑客項目跟蹤13年的防務專家喬爾 哈克的評估目前美軍網絡戰部隊約有8萬多人,在網絡戰武器方面,已研究出2000多種病毒武器,如“蠕蟲”、“特洛伊木馬”、“邏輯炸彈”、“陷阱門”等。(《環球視野》)

美國互聯網外交是虛偽的實用主義

作者:張敬偉    文章來源:人民網


    周四晚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網絡自由發表講話。批評中國的意味濃厚---指責中國對網絡信息進行限制;要求中國對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公司所受網絡攻擊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聲稱“限制信息享用自由,或損害互聯網用戶基本權利的國家有跟不上下一個世紀發展進程的風險”;表示愿以“坦率且始終于一”的態度化解與中國在互聯網自由方面的分歧。

  前有谷歌事件的發酵,后有希拉里的網絡講話。雖然其助手聲稱并非針對中國,但明眼人看得出,美國是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國開刀,并在全球范圍內覆蓋起一張網絡外交的大網,作為推展“巧實力”的憑借,維持其在“后危機”時代的一超獨霸地位。對此,美國媒體將之成為新的“克林頓主義”。其實,這個“主義”和美國曾經推行的其他“主義”(如新孤立主義、新干涉主義、新保守主義等)沒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撤掉覆蓋在美國互聯網外交上自由和民主的矯飾面紗,祛除老生常談的價值觀內核,就只剩下了虛偽的“實用主義”。

  所謂“虛偽”,是指美國一直在互聯管理上秉承雙重標準,說一套做一套。

  從希拉里國務卿對中國網絡管理的指責看,似乎美國國內的互聯網管理絕對“自由”,網民享有無障礙的“沖浪”權力。其實不然,根據美國的愛國者法案,為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02-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眾的通話記錄。此外,據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絡”,用于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

  此外,在美國經常指責中國黑客攻擊美國網站,并要求中國調查谷歌被攻擊的時候,殊不知美國建有專門的黑客部隊,而且在全球范圍內招募黑客精英為美國服務。美國每年都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黑客大賽,甚至將這種比賽拓展到海外。據美國防務專家喬爾·哈丁估計,美軍目前約有3000-5000名信息戰專家。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叫囂谷歌被攻擊的時候,中國第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也被攻擊,而百度的域名注冊服務商就是美國的“Register.com inc.”。美國在指責別國的同時,美國是不是也該調查一下本國黑客的作為?

  事實上,互聯網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延伸,雖說在虛擬空間沒有國界之分。但由于現實世界的深度介入,因此主權觀念和法治監管還是必要的。沒有人懷疑美國對本國互聯網的有效監管,但是如果說美國只承認本國對互聯網監控的合理性,而批評其他國家的監管。顯然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僅霸道,更是虛偽。

  所謂“實用主義”,是指美國為了本國利益,什么手段都可以采用,這個時候就忘了所謂的價值觀,也不管對方是盟友還是敵人了。只要對自己有利,美國就會出手。現實世界如此,互聯空間也是這樣。

  在對待美國界定的“無賴”國家上,美國政府除了動刀動槍和經濟制裁,就是進行“信息制裁”。如2009年5月,微軟公司就按照美國政府的授意,切斷了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和朝鮮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端口。而在伊朗大選前后,美國為了支持選舉失利的改革派,利用推特(Twitter)幫助反對派制造輿論聲勢。可見,在對待敵國的問題上,互聯網是一種實用的制裁工具,互聯網充當著美國政府顛覆這些國家的“打手”和“幫兇”作用。

  即使是對待歐洲這樣的盟國,美國也會利用信息技術支撐的全球電子監控系統,搜集一些商業機密,提供給本國企業。如幫助波音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爭奪民航訂單等。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互聯網成為美國發泄對華意識形態意見的主要載體,并成為遏制中國的新手段。美國除了批評中國的網絡監管,還支持反華勢力在美設立各類網站,詆毀中國形象,并提供和升級各類破解工具,誤導中國網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利用互聯網推行所謂民主的價值觀、干涉他國內政的時候,微軟、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立刻成為本國政府的棋子,政商聯動,商業角色被政治所劫持。在此情勢下,微軟和谷歌在其他主權國家的商業布局,事實上就成為美國利益滲透的毛細血管。

  只要美國掌控著互聯網的絕對霸權,美國政商兩屆就會利用互聯網這一新型工具,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國際社會不能為美國的互聯網外交所迷惑,必須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抵御美國在虛擬空間發起的全面滲透和侵入。

 
 

揭密美國“網絡外交”


發布: 2010-1-22  |  作者: 趙嶺  -《21世紀經濟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1月20日上午9點半,美國國務院創新技術高級顧問Alec J Ross通過twitter提醒記者關注其即將參加的一場有關互聯網自由的研討會。

由于國務卿希拉里關于互聯網自由的講話將在一天后發表,Alec當天需接受13家媒體采訪,因此其并未接受本報記者對其提出的電話采訪要求,但“最新消息會在twitter上更新”。

大約20分鐘后,Alec發表完講話匆匆離席,隨后,其在twitter上發布消息,稱“很抱歉有事先走一步”。

當Alec忙于四處接受采訪,替希拉里講話“吹風”的時候,Jared Cohen也悄悄更新了他的twitter信息:希拉里將于明天就互聯網自由發表講話。

Jared Cohen服務于希拉里政策規劃辦公室。Jared對本報記者說,“我于2006年進入美國國務院工作,那個時候,沒人會把facebook或任何其他線上交流網站當作嚴肅的交流工具。但一切在2008年初改變了。”

目前,Jared在twitter上擁有近32萬名“追隨者”,這些人會在其更新信息后第一時間通過網頁、手機短信等方式收到更新。而Alec的“追隨者”則接近27萬。

兩人的共同好友名單中,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Howcast首席執行官杰森·利伯曼(JasonLiebman)赫然在列。

之前的1月7日晚,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宴請包括施密特、利伯曼、twitter創始人杰克·杜爾希、Cisco思科副總裁蘇珊·波斯特拉姆(SusanBostrom)在內的10名美國IT界高層,晚宴的主要操辦者正是Alec與Jared。

5天之后,Google突然宣布可能退出中國市場,引發全球輿論熱議。

希拉里的“80后”科技顧問

Jared Cohen沒有深厚的商業背景和從政履歷。

根據其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對自己的描述,Jared于2004年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并于2006年從牛津大學獲得國際關系碩士學位。畢業后加入美國國務院,是史上最年輕的國務院工作人員。

Jared向記者介紹,他在2004年就注冊了facebook帳號,彼時,這個如今在全球擁有超過3.5億活躍用戶的社交網站剛成立不久,注冊權限僅限于美國的幾所長春藤名校。

2008年,facebook在政治上的力量初顯。

年初開始,facebook網站與美國廣播公司合作,就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辯論進行實時反饋,網站用戶可就不同議題進行討論、投票并提問,超過100萬名facebook用戶參與其中。此后,美國學者提出了“facebook效應”一詞,意指facebook在年輕選民中所發揮的作用。

Jared Cohen的名字在2009年6月16日為更多人所知。前一天,他發送了一封email給twitter創始人杰克·杜爾希,請求網站延遲進行原先預計的維護,以便讓身在德黑蘭的伊朗大選示威民眾能通過twitter向世界傳遞信息。

Jared的個人twitter信息還顯示,此前的一個月間,他曾邀請杜爾希等硅谷CEO們前往巴格達,在那里,他們和伊拉克副總理共同討論如何構建信息網絡并傳遞“twitter精神”。

盡管白宮方面在伊朗大選前曾表示美國會盡量避免發表“可能被認為影響伊朗局勢的言論”,Jared Cohen此舉仍頗受贊譽。

美國公共事務部副秘書菲利普·克勞利事后曾聲稱其“維護了言論自由的美國精神,保障了信息自由傳遞的渠道”。

奧巴馬身后的Google魅影

一張將互聯網技術與外交政治綁在一起的大網早已織就。

在1月20日的“互聯網自由”研討會中,Alec J Ross指出,2009年是希拉里將科技應用于外交的起點。

早在希拉里就任伊始,她就曾詢問“在這個人與人的交流已不受地理限制的時代,如何通過新技術更好的傳遞信息”。

Alec還以奧巴馬2009年6月5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和平講話為例,解釋了網絡如何在新世紀[41.66 -3.54%]幫助美國實行內政外交——該講話“通過網絡全程直播”,不受伊斯蘭國家電視臺的限制。

“希拉里的演講著重強調互聯網自由在目前美國政策中的優先級,講話的另一個要點,則是如何將新興互聯網技術普及,或者說教授給那些經濟和技術欠發達的國家。”

在希拉里推行“網絡外交”的過程中,Google的身影若隱若現。

本文開頭提及的“互聯網自由”的研討會,其組織者為非盈利性公共政策研究院、華盛頓智庫New AMErican Foundation。該智庫網站顯示,Google首席執行官施密特乃是其“董事會主席”。

其實早在2008年10月20日,Google首席執行官施密特就已通過《華爾街日報》向外界正式表達其支持奧巴馬的立場,并承認其擔任奧巴馬競選團隊的“非正式顧問”。

在奧巴馬當選后,施密特則成為奧巴馬科技顧問委員會的一員。

1月7日希拉里與硅谷大佬們的非正式晚宴后不久,Google通過其官方博客對外界宣布考慮撤出中國市場。

“互聯網自由”與“國家安全”的平衡點

Rebecca MacKinnon也是參與希拉里講話前“互聯網自由”研討會的一員,作為網絡活躍人士和資深記者,其曾任教于香港大學,被研討會主持人稱為“熟悉網絡,也了解中國的人”。

她對本報表示,當前重要的議題是如何在“互聯網自由”和“國家安全”中尋找到平衡點。“即便是西方國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爭論互聯網時代的平衡點究竟在哪里。”

鑒于Google施密特、Twitter杜爾希等與奧巴馬政府關系密切,外界視希拉里此次的“互聯網自由”研討會為IT界巨頭與政府聯姻的標志。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互聯網觀察人士胡泳則不同意將希拉里的外交政策同IT大佬們的利益掛鉤。其認為,盡管施密特或杜爾希與奧巴馬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仍無法確切推斷出兩者的因果關系。

“能夠確定的是,奧巴馬政府正越來越熟練地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外交中去”,他說。

由于現階段外交與以往任何時候專注于政治與軍事不同,而是越來越多地涉足貿易、氣候、科技等各方面,胡泳認為,政府必須吸引學術界、媒體、非政府組織乃至民眾參與到外交事務中去,而非局限于政客和外交家。

但其也表達了同Rebecca相似的擔心。“如果希拉里這一次的講話整個基調是中國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么這次講話肯定是完全失敗的。”

外界普遍猜測希拉里此次講話不僅會表明美國政府在互聯網自由議題中的態度,還會對外界發布有關互聯網的最新技術。

胡泳認為,如果事實如此,那么“谷歌事件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滾動的雪球”,由此將引發中美關系間的博弈,并對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走勢產生巨大影響。

1月21日下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谷歌等外國企業在中國遇到問題,應通過中國法律進行解決,中國政府也愿意幫助它們解決有關問題。“谷歌事件”不應與兩國政府和兩國關系掛鉤,否則就是過度解讀。

何還表示,涉及國家安全、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時,監管是很正常的。不論哪一個國家,都有監管,我們也不否認。“這方面的問題,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6.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7. 劉繼明|隨想錄(20)
  8.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9.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10.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中心精品国产一区 | 新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