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與當今國際秩序
海地空前傷亡的震災,再次驗證了人類面對大自然時的渺小和無奈。也再次證明對于今天的人類來講,地震的預測仍然是遙遙不可及。僅美洲地區自2001年發生七級以上地震六起,涉及薩爾瓦多、秘魯、洪都拉斯、智利、墨西哥。至于其它大洲,去年意大利地震,九十年代日本神戶地震、臺灣九二一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是例證。當然地震是否可預測是一個學術理論問題和實踐證明的問題,我在這里談的仍然是海地地震過后展現的國際秩序。
地處美洲的海地過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04年宣布獨立,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雖然憲法規定三權分立的神圣原則、國家主權屬全體公民、公民可直選總統和議員。但海地多年來一直被獨裁政府控制,政治生活充滿暴力,虛假選舉屢見不鮮,黑幫勢力猖獗,犯罪率仍居高不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人均年GDP不到400美元,80%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54%的人口是赤貧,失業率高達7成半,成人文盲率高達47%,總人口文盲率近8成,80%的人口得不到清潔飲用水,56%的人口營養不良,人均壽命僅52歲。按照海地人自己的說法,自1804年獨立共和迄今,他們“已經餓了200多年”。還被“國際透明”組織評定為世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梢哉f,它和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一樣都是失敗的民主典型。
不過,海地雖小,但由于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美國的鄰居,位于美國的后院美洲,因此歷史上也和美國頗有淵源。1915年美國第一次入侵,隨后相繼扶植多個傀儡統治者。進入當代,1980年上臺的總統不過六年,民怨演變成反政府武裝活動、示威浪潮和總罷工,只得在美國敦促下提前下臺,乘坐美國軍用運輸機出逃,海地隨即再次建立軍政府。一年以后即1987年 3月,海地高票通過新憲法,但選舉日當天選民遭暴徒襲擊,死傷不計其數,投票被迫中止。美國立即凍結了對海地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同時警告軍政府盡快重開選舉。直到4年后代表貧民利益的阿里斯蒂德,成為第一任民選總統。不料僅僅幾個月,軍方再度發動政變,剛任職幾月的阿里斯蒂德被迫流亡美國。在美國的干預下,雙方進行談判,并在美國入侵部隊已從空中和海上向海地逼近一刻,軍政府終于同意交權下臺和流亡,阿里斯蒂德乘美國飛機在美國兵的保護下重返太子港。阿里斯蒂德在任的三年中,海地經濟狀況不斷惡化,社會問題日益尖銳。反對派逐漸得到下層民眾的支持,倒阿武裝不斷發難。由于白宮發言人對阿是否適合繼續任職提出強烈質疑,直接促成了阿的辭職,隨后乘坐美國飛機流亡中非,海地再次進入臨時政府統治階段。2006年大選,在美國支持下,花費了7500萬美元,也將350萬本選民證和350萬張選票,送到每個選民手中。可以說,美國在海地的影響力自始至終,無所不在。無論是民選還是政變上臺的領導人,失敗后都乘著美國的飛機流亡海外。然而,到今天為止,海地仍是個黑槍遍地、腐敗橫行的國家,赤貧、高失業率、高犯罪率、落后的基礎設施、令人絕望的國民經濟,一切都沒有實質性改變。這也是為什么對全球負有責任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在和海地沒有建交的背景下,在聯合國的框架下,仍然派出維和部隊進入。
海地發生地震,奧巴馬當天表示將竭力支持海地的緊急救援工作,立即提供一億美元的援助,還要求政府各部門采取協調和統一的救援行動,后來更讓前總統克林頓和布什聯袂提綱負責。希拉里在接受美國電視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將“盡己所能”援助海地災區。
盡管海地如此不堪,美國仍然如此關注,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一國混亂,遭殃的必然是鄰國(中國支持朝鮮和緬甸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現在美國接受的海地難民包括非法移民已經不少,實在無法承受太多。此外,美國竭力想用民主來解決海地問題,雖屢敗而屢試。但如果海地失控,美國必然前功盡棄。這些都可以理解,但令人驚異的是美國“關注”的方式:航空母艦立即馳向海地、派駐一萬名軍隊進入海地。完全把海地地震當成美國的內政。美軍到達后控制了當地唯一的機場,為美國僑民優先撤離提供方便。
世人還記得,當美國發生卡特琳娜颶風的時候,不僅拒絕國外的援助,甚至路易斯安那州政府都拒絕聯邦軍隊的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發生神戶大地震的時候,也拒絕國外援助進入。就是當臺灣發生水災的時候,大陸要進去援助也要得到馬英九當局的同意。怎么當海地發生地震時,美國就可以無視海地政府的存在,直接就派兵進入了呢?
當然,海地國家太小,民選政府太過無能,這是一方面的原因,關鍵還是美國太過強大。強大就可以不受規則約束,可以改變規則,不正常的事情也就視為正常。海地地震后,法國的媒體稱美國為“超級英雄”,一片贊譽之聲,無人質疑美國救援的方式。如果加勒比海強國、距海地頗近的古巴像美國一樣,可否會得到一片贊美?如果臺灣水災時,大陸如果也象美國一樣派一萬名軍隊進入,恐怕就要被稱為超級侵略、趁火打劫了。
海地地震還創造一個奇跡:在美國的帶動下,全球關注和全球總動員。然而卻鮮有人指出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最落后、最腐敗、最混亂的國家之一,而且是民主國家??少Y對照的是美國長期封鎖的古巴人均GDP3900美元,人均壽命77歲,識字率97%,社會秩序良好。假設古巴發生類似災情,且不說美國救不救,只問美國能暫時的解除對古巴的封鎖嗎?
當然這一次中國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比美國人還早兩小時進入海地----我不知道在沒有外交關系的情況下中國國際救援隊是怎樣進入的,估計和美國一樣直接進入了。然后,國際救援助隊直奔中國維和部隊駐所進行一刻不停的救援。為此還不惜向美軍求助。確實象美國一樣做到了以“人”(中國人)為本(當然這個過程發現不少其他聯合國人員)。
中國的文化、政治傳統有三個主義:民粹主義、道德主義和實用主義。尤其是道德主義,影響至深。文革時雖然自己貧窮卻照樣積極援助他國。洋務運動的旗手李鴻章面對列強環伺服,仍然認為只要我們行的“直“,必會得到尊重。但環顧世界,不得不承認,西方強大則和其缺少道德主義有關?;蛘哌@種道德主義只針對自已,不面向其它族類。它更注重的是實力。實力代表規則,代表規則的解釋權。海地一震,盡顯無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