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毒犯阿克毛之死教育了誰?
阿克毛,一個兩年前還默默無聞的毒犯,竟然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走進歷史一刻大放“異彩”。成為昔日“日不落帝國英國”和當今“未來之星”中國兩大強權博弈的焦點。一個都可以把香港按時交還中國的英國竟然為了一個人見人惡、人見人痛的毒品犯鬧的不可開交,真是令崛起的中國眼界大開。
曾經影響了世界的美國重量級政治家基辛格說過一句名言:國際事務沒有道德的空間。這句名言,再次被英國所印證。一個攜帶四公斤毒品、可以殺死2萬多人的阿克毛,應該是英國的恥辱。在我看來,一向號稱紳士的英國人都應該避走不及,羞于面對。就象德國,提到希特勒都會感到恥辱,無人會替他辯護一樣。而且對于中國的正義審判,還應該心存感激才對。至少中國是幫他清理門戶了。如果中國放過他,阿克毛攜帶四公斤或者更多的毒品來到自己的祖國,豈不給英國造成無比的損害?畢竟以英國的人均GDP,對毒品有更強的消費能力。然而,都不是,上自體面的英國首相,下自令人尊敬的號稱新聞自由的英國媒體,都匯成一股反華的大合唱。其理由無所不保:人權、全球氣候大會、甚至不惜打出一向在西方是禁忌的種族牌:這是五十年來第一個被處死的歐盟身份的西方人。真是黑云壓城城欲催。而當中國鎮定自若的按期執行死刑之后,惱羞成怒的布朗強烈譴責和抗議,一天之內兩召中國駐英國大使。真是英倫三島總動員。顯然,在英國人心目里,早已沒有國際準則,基本道義,只有一個毒犯阿克毛。只是英國想到沒有,如果中國屈從于英國的壓力,赦免了阿克毛,相信瞬間會有無數個阿克毛冒起來,這豈不是對人類文明的極大戕害嗎?
其次,在這場沖突中,最耐人尋味的是英國《每日電訊報》。該報編輯皮策爾29日撰文警告中國“必須寬恕阿克毛”,“否則將面臨嚴重后果”。皮策爾稱,英國政府必須“對中國野蠻的司法施加影響”,“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艦炮外交,但如果中國執意處死阿克毛,歐盟必須用最強烈的言辭譴責中國,并且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只有那樣才對中國有殺傷力,直至中國的司法符合歐盟的評判標準”。這種罕見的帶有殖民時代色彩的狂傲語言就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地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憲政國家英國。其實,皮策爾只不過把英國人的潛意識做了清楚的表白而已,英國首相等一干人的表現,哪個不透露出絲絲殖民時代強權的色彩?哪種高高在上,以文明人自居的心態表露無遺。時代是變了,西方的心態變了嗎?
為西方民主辯護者,常常解釋過去的野蠻行徑是人類成長過程中共同的不足,隨著人類的發展,西方帶領世界已經建立了文明的標準和社會,是我們中國應該效仿的榜樣。面對現實,現在是否應該醒悟了呢?中國已經強大到全球第二經濟體的程度,僅僅是處決一個罪有應得的毒犯,英國就公然干涉中國司法主權,公然對中國進行威脅。記得日本當年第一次被武力打開國門時,就清醒的認識到國際社會是一個“虎狼社會”,于是為了生存,它也變成了虎和狼。現在看來,日本當年的判斷并未過時。民主并不能改變西方國家的狼性基因。其實英國無法接受的并不是阿克毛被判死刑,而是居然被中國判處了死刑!如果換成美國,英國大概要歡呼為民除害了吧。只是一個好在,中國不是1840年的中國,也不是1912年時的中國。
第三,英國做為一個老牌的西方大國,在制造議題上確實名不虛傳。這么一個本應該令自己站在道德審判席的事件,竟然演變成國內政治人物得利、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被打壓甚至被羞辱的效果,特別重要的是英國也借這個事件達到了向全球再次展示它昔日的帝國風采和不俗實力的目的。
布朗接任布萊爾以來,支持率一直走底,現在有這樣顯示自己愛民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就這樣,一個本來可能都是負材的阿克毛竟然臨死一刻發揮了極其燦爛的政治效應。當然,英國能做到這一點,還與其是西方社會重要一員有關。它握有話語權和話語權的解釋權,充當裁判的西方又站在英國一邊。這次歐盟也站出來支持英國譴責中國就是一例。
最后,世人想必對什么是民主政治的做秀和政治人物的親民有了深刻的體會了吧。布朗如果真的想救阿克毛,只要拿國家利益交換就夠了。比如向中國出售些歐盟禁止出售的武器,呼吁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等。甚至最簡單的,直接出錢贖人也可以嘛。每年哪么多西方人被綁架、被困,都是怎樣被救出來的?中國的輪船和25名船員被劫持了,還支付了四百萬美金呢,什么是以人為本?這才是以人為本。當年美國為了營救伊朗扣押的使館人員,甚至通過曲線想辦法賣武器給伊朗,才算達到目的。布朗這種只吆喝,做秀,根本不救人的做派,也就騙得了“不明真相”的英國百姓罷了。再有,救人有這樣大張旗鼓的嗎?美國救出使館人員后,多年之后才真相大白。要是象英國這樣做,所有的人早就都赴了黃泉了。說白了,布朗就是要讓阿克毛死,阿克毛不死,他怎么撈取甚至騙取民意?這種政治作用怎樣發揮?說他是借刀殺人也不為過。
阿克毛之死,英國表面上外交受挫,實是并非輸家,特別是布朗個人更是贏家。它能把一個世所公認的、危害性極強的毒品犯事件演繹到這個程度,化被動為主動,化腐朽為神奇,實是非同一般,值得中國借鑒。至于中國,堅持捍衛司法主權,堅決體現保護國民不被毒品侵害的決心,展現了自己的硬實力,順應民心,贏得民心。說是打贏了21世紀的鴉片戰爭也不牽強。畢竟,現在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已經不是靠軍事,而是經濟和外交實力。可資對照的是,12月30日,在法國總統薩科齊及其妻子布呂尼的施壓下(或者利誘下),兩名因走私六公斤毒品而被多米尼加判刑八年的法國女子,剛服刑18個月就被提前釋放。理由是她們根本不知道箱子里有毒品!這可是六公斤不是六克啊!怎么就能不知道呢?看到法國媒體的喜氣洋洋和兩名毒犯英雄般的回歸,怎能不令人懷疑西方宣揚的民主和人權呢?不過法國的例子也再次證明了中國處死阿克毛的正確。否則,今天妥協免他一死,明天得寸進盡的英國就會再來“請求”你減刑,直至象法國一樣成為英雄,在萬眾期待中回歸英倫三島。
當然中國最大的收獲還是英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外交課,道義課。如果海內外的自由派能夠幡然醒悟,也算是阿克毛死得其所,帶給中國的意外貢獻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