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十年:滿懷驚恐 心煩意亂
2009-12-18 來源:《參考消息》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2月16日文章】題:讓美國驚恐的十年(作者 哈羅德·邁耶森)
這十年在驚恐中開始,又在驚恐中結束。它始于華爾街——世界貿易中心——成為大規模屠殺的目標,終止于華爾街引發的經濟衰退令小市民恐懼和震驚。
這是心煩意亂的十年。美國經濟先是一片沸騰景象,然后土崩瓦解。在這十年中領導了美國八年的那個總統讓我們卷入一場與薩達姆的恩怨爭斗,然后不斷地把生命和金錢投入隨后的混戰。美國中產階級的衰敗根本不在他的關注范圍之內。
繼上世紀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后,房地產業也出現泡沫。這些部門曾是我們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美國商品生產所獲得的投資再也達不到從19世紀中葉直至上世紀70年代那段時間的水平。在那一時期,商品生產曾是我們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金融業蓬勃發展。國際勞工組織報告說,金融業者與非金融業者之間的年薪差距從1989年的1.1萬美元擴大到2007年的4萬美元。金融部門為這一變化辯護說,它創造了很多創新的金融產品——正是這些金融產品竟然把經濟低迷搞成了大衰退。
眼下讓美國人恐懼的不只是擔心丟掉工作——或者自己的配偶、姊妹、父親和孩子丟掉他們的工作。美國人擔心的是美國被挖空了,擔心我們沒有重新實現總體繁榮的可持續途徑,更別說首屈一指的地位了。上月由美國外交學會發起的一項民調顯示, 44%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而只有27%的美國人認為美國仍然點據那一位置。
我們的國家對制定某種行業政策有些恐懼。為克服這一恐懼,奧巴馬政府正確地把可再生能源部門作為投資對象——一個早該實現的回到實際生產而非金融生產的轉變。可是我們還沒有制定相關政策,來確保我們鼓勵的實際生產能夠在國內實現。
我們不肯制定支持國內生產的政策,這就是為什么有更多的美國人把賭注押在中國經濟上,而不是我們本國的經濟上。
問題是,美國的經濟精英們靠經濟金融化和全球化發跡,而經濟金融化和全球化卻導致絕大多數美國同胞的收入停滯或減少。縈繞在他們同胞心頭的不安全感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在美國外交學會的民調結果中,足足有85%的美國人說,保護美國就業崗位應當是制定外交政策時最需優先考慮的事項。可是當調查者向美國外交學會內部成員提出相同的問題時,只有21%的人說,保護美國就業崗位應當是最優先考慮的事項。
我們在這個民調結果中看到的道德世界就是查爾斯·狄更斯筆下的道德世界。他在《荒涼山莊》一書中對他那個時代的精英的評價是:那里面有很多優秀人士,但那是一個被太多珠寶商的棉布和細羊毛包裹的世界,所以他們聽不到更廣大世界奔騰的聲音,在他們圍繞太陽旋轉時也看不到那些更廣大的世界。那是一個死氣沉沉的世界,它的發展有時因為缺少空氣而顯現病態。
美國,在這個可怕十年的末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