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型價格擴張的死亡軌跡
馨月
中國經濟是否要和歐美一樣走螺旋型價格擴張的死亡軌跡?
當歷史進入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時候,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幾乎都在跟從西方的腳步,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世界似乎看到了一種先進而幸福的模式,所以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腳步越來越快,甚至快得有些令人咂舌,雖然我們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依然具有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特點,國有經濟占有的比重還比較大,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們步履上的很多改變都是“西方學步”。
我不是一個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理念的人,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機地學習和融合世界經濟發展的領先模式是無可厚非的,但可怕得是我們把有毒的東西也搬進來,只看今朝鶯歌燕舞不管明日洪水滔天,這些現象就讓我們感到驚心動魄,在我們學習西方的時候,不知道我們的政府是否注意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正進入到螺旋型的死亡通道,而走進這個死亡通道的領頭羊就是美國,如果我們跟從美國的腳步前行,中國經濟很快將會步其后塵受到重創,這是我經過反復深入思考后做出的結論,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我只能寫出思考的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和評論。
盡管目前西方的經濟模式比較先進,但是西方的經濟模式是建立在競爭的前提下的,失去了“競爭”這兩個字,西方的經濟模式就徹底崩潰,有競爭就要適者生存,就要有弱肉強食,就會產生金融寡頭,所以站在財富尖端的人畢竟是極少數,這是資本主義游戲規則的必然結果,就如《易經》中的《蠱》卦一樣,那個“蠱”是一種蟲子,但是什么樣的蟲子才能稱為“蠱”呢?就是把100只蟲子放進一個罐子里,讓他們互相殘殺,最后戰勝所有對手存活下來的那一個就是“蠱”,經濟競爭其實就是這樣的殘酷。
財富永遠屬于少數人,所以從這個社會財富分配人數來看,自無產階級、中產階級乃至資產階級形成了一個金字塔一樣羅列形態,塔座是無產階級,塔身是中產階級,塔尖是資產階級,就是說無產階級人數最多,其次是中產階級,而資產階級人數最少;而財富的分配卻恰恰相反,塔座是資產階級、塔身是中產階級、塔尖是無產階級,也就是說這個社會少數人擁有了絕大多數的財富,這種財富的分配模型是就是真實的世界財富分配形態,這個形態的分配模式也必然導致西方資本主義進入螺旋式的死亡通道,為什么這么說?我下面逐步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美國的銀行家培養了美國人的低儲蓄高消費的生活狀態,這種生活狀態是有利于銀行家長期生存的最佳模式。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個儲蓄率很低的國家,大多人依靠貸款過日子,美國人如果沒有借貸關系的存在生活就變得難以想象的。很多學者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讀,有的說是生活習慣問題,有的說是消費意識問題,有的說是社會問題等等,而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的銀行家們培養了美國人的這個習慣,美國人的儲蓄低是銀行家們設計好的理想社會模式,美國人只有在這樣的模式下生活銀行家們才能更好地掠取社會財富,富人存錢窮人貸款,最終還是資產階級賺錢。
銀行家最恐懼的有兩件事,一是沒有客戶存款,二是沒有客戶貸款,沒有了這兩個因素銀行就只有倒閉,只有讓這個社會大多數人口袋里始終缺錢用,才會形成一個廣泛的群體有不斷借錢的渴望,所以美國的銀行家們確實厲害,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一部分人總是缺錢才會有不斷借貸的關系存在,于是就培養了一個超前消費的社會群體,鼓勵美國社會不斷消費,這就為美國樹立了一種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才有美好的生活的觀念。有了超前消費和高消費,就有大量的缺錢者,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借貸關系,就有了銀行家們滾滾的財源,所以美國人大都是銀行的勞力,他們勞動收入都要被銀行分一杯羹,因為他們要不斷地為貸款付出利息。
銀行家如果僅僅是在通過利息盤剝人們的勞動成果的話那問題就簡單了,實質上這些金融寡頭正將資本主義引導上了一條不歸路,一條經濟上的死亡之路,他們試圖解開這個經濟上的死結并曾經也多次解開過這個死結,利用戰爭或者經濟危機,通過徹底地破壞經濟、“剪羊毛”或者降低社會成本的方式,推到或者打破一個循環再造一個新循環,但是在今天他們幾乎解不開這道死結了,因為他們忽略了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崛起,所以他們在自己設定的路線圖里幾乎把自己的脖子放進了絞索。
第二、美國經濟走入困境是因為美國低儲蓄高消費推高了社會成本造成的,美國造泡沫化的經濟模式讓美國最終自吞苦果。
目前美國的雙赤字很嚴重,并且這些赤字還在不斷地擴大,美國人把這一切大多歸咎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美的貿易順差問題上,事實真是如此嗎?揭開面紗才能看到真實,如果我們打開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我們就會看到這是一個多么大的謊言,美國經濟真正滑落的原因是美國這個社會的成本太高的問題,沒有中國、印度、巴西等低成本的輸入,美國會更快地崩潰,為什么呢?因為美國這個社會一直在創造價格泡沫,當這個泡沫玩到最后連資產階級都玩不起的時候,他們終于發現危機來了,這個危機嚴重到隨時都可能威脅到他們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所以這些金融寡頭們有些崩潰了,他們目前正力圖制造第二次金融風暴,再次將世界資產和商品等價格炒起來,先造成大泡沫然后讓泡沫狠狠地破滅,讓整個世界的成本都大幅度下降,最重要的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成本一定要大幅度下降,這個成本降不下來,美國經濟就將走向末路,西方資本主義就是斜陽西下,因為東方的崛起將帶走西方的資本,他們無法在昔日世界資本造就的泡沫下逍遙地活著,他們往日為一些美國人構筑起來的美麗花園隨時都可能是美國人的噩夢,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因為付不起債務而被趕出家園,最終把一個美國夢被撕裂,撕裂了這個夢留下得就只有現實的殘酷。
美國人一面講究超前消費一面還要背負還貸的壓力,所以他們活著的內在動力之一就是要不斷要尋求高工資,而他們為自己博取高工資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含量,這樣他們才能給資本家帶來財富的同時為自己換取金錢和地位,但是當知識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的時候,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也必然更高,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產權與產品附加值等帶來的必然結果,產品價格越高,社會購買力如果不足,產銷脫節,經濟循環就要出問題,或著是美國創新產品的數量不夠,所獲得的利潤不足以支撐產業間的良性循環發展,投入大于產出,經濟循環也要出問題,所以當我們看到了美國的社會成本不斷抬高的過程,我們就看清楚美國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
美國人不斷超前消費乃至高消費就要追求高工資,但是高工資給企業帶來相應的成本,企業只有將這些成本轉嫁到產品或者服務等不同的方面,不然企業就只有虧損和倒閉,但是在資本家的眼里只有利益的不斷擴大化,所以商品價格就必然水漲船高,最后將社會總體的成本不斷地推導上去,因此我們看到美國經濟循環模式其實是成本螺旋型的不斷放大的形態,螺旋是經濟周期,放大的是成本價格,所以經濟每循環到一定周期的時候,美國的社會成本就會膨脹,價格泡沫就會出現,當這個泡沫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過程的時候美國經濟就會崩潰,經濟危機就要產生,因此經濟危機的爆發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降成本的過程,就是要推到價格體系重新再來,讓價格從低點慢慢循環起來再去造一個泡沫然后再破滅,美國經濟實際上就是不斷地重復這樣一個循環過程,但是目前的問題是西方資本主義一直所依賴的這個循環模式如今被擴大化了,這種模式開始傳導到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由于他們在經濟發展初期還是低成本,于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資本主義失去了價格優勢導致競爭力逐步下降,所以不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順差造就了美國目前的經濟困難,而是美國以往利用世界資本玩大了美國內部價格的泡沫,把整體社會的成本抬高了,遠遠高于世界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的成本,這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為自己高高樹立起了十字架,但是他們卻不愿意做殉道者,因此他們總是污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力圖把他們釘到十字架上,通過絞殺對手支撐住自己的泡沫,對此,我不得不贊嘆:阿門!虛偽的美國!虛偽的西方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競爭過程首先是資產階級瓜分了無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財富,然后是資產階級的自我傾軋,最后形成了金融寡頭,這些金融寡頭操控著美國各大銀行甚至包括美聯儲,有了錢就有權,所以他們控制了美國的上層建筑,掌控了美國大多的國策乃至美國人民的生存問題,以往他們總以為自己能夠牢牢把握和控制整個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并且不斷地創新這種模式并使它更具活力,但是當他們的這種模式不能徹底滲透到如今高速發展地區和國家時(例如將金融體系徹底滲透到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他們所設計的美好和巧妙的經濟環境就會出現嚴重復雜的問題,西方資本主義自我的經濟循環就被打破,他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資本管道就會漏油,國際上大量輸送給他們吸血的資本開始流失,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從而帶來了各種問題,如企業倒閉、失業率增長、社會群體還貸能力降低等,這樣銀行造血的機能就相對減弱,金融寡頭掌控得金融系統就要出問題,如此延伸到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也必然出問題。金錢的魔力就是這樣強大,在造就美國的輝煌的同時也不知不覺中推升了美國的社會成本,擴大了美國經濟泡沫,金錢這把雙刃劍的威力最后還是顯現了出來,所以說貪婪的背后永遠會有一把尺子,當資本主義的貪婪達到頂峰的時候,這把尺子就會把它送到地獄。
第三、高成本推動了價格泡沫,美國的價格泡沫令它的產品失去了世界競爭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高價格的商品不能長期形成優勢,經濟的下滑趨勢就是必然,要阻止經濟下滑的趨勢金融寡頭們就必須尋找降低成本的手段和途徑。
全球化的沖擊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快速變化和深遠影響,也許這些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寡頭們始料未及的,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以無可替代的優勢戰勝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高成本并積極沖擊他們的中高端產業,這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因為優質廉價的產品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所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滑落只是時間問題,滑翔傘終有落地的時候,因為這個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太多,貧窮國家也太多,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到這個全球化的經濟循環中來的時候,資本主義的高成本無疑是一把刺向自己咽喉的利劍。
我們經常說拉動經濟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美國的企業由于勞動力價格太高而被拖垮,投資環境日益惡化,比如通用汽車破產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工人的工資、福利太高,它的企業成本無法繼續傳導到產品價格當中去,所以資本家最后必然丟下這個包袱。企業生產成本高經營風險就大,資本家投資就少;沒有投資就沒有工作崗位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很多人就賺不到錢,那么美國人的消費也跟不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美國近期的財報中摩根銀行等雖然業績突出,但大多是投行等業務上獲得的收益而不是通過利息收入等獲得收益,從這點上我們看到美國的消費問題還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期,消費者的還貸能力還沒有較好地恢復;至于出口情況就更不用提了,高科技和航天、軍事等尖端技術產品對中國限制出口就決定了美國的出口舉步維艱,因為美國的出口主要依靠的就是高端產品,高端產品不能大量出售給發展最快和需求最強的中國,美國的未來出口環境也只能惡化,隨著中國產品的科技含量的不斷進步,時間越向后拖美國的高端產品出口競爭力就相對減小,在三駕馬車都難有起色的前提下,美國經濟的艱難腳步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種趨勢下西方的金融寡頭們開始采用卑劣的手段來挽救自己的命運,他們用美元貶值的方式徹底抬高世界能源、基礎原材料乃至各種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力圖推高世界的成本尤其是抬高快速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只有讓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的成本靠近,發達國家才能阻止滑落的腳步,才能逐步恢復競爭力,所以他們一面推動世界商品價格,一面逼迫中國加大內部消費,中國怎么才能加大消費呢?當然就是提高勞動力成本了,漲工資或加福利等,人有了錢才能去消費啊,實際上就是強迫中國提高成本,讓中國價格在世界上失去競爭優勢,中國價格在世界失去優勢,出口能力就必然下降,消費能力的提高又必然帶動進口的擴大,這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所期望的平衡。
如果上述幾種方法都不能成功的話,那就只有大搞泡沫化讓世界經濟徹底大崩潰,然后大家徹底推翻價格體系重新來過,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其實也含有這個目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寡頭們是沒有什么損失的,他們可以依靠各種金融杠桿、財務杠桿等回避風險并大賺其錢,甚至可以大剪社會的羊毛,因為一切游戲規則本來就是他們自己設計好的,其實質就是能讓他們更有利地回避各種金融風險,在這些金融寡頭的眼里世界是都可以沉沒的,但是金融寡頭們卻依然可以坐在金山上調侃未來,所以全世界包括美國老百姓必要的時候都可以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金融寡頭們卻依然可以呼風喚雨并再次駕馭未來的方向,因為一切灰色的軌跡都在他們計劃中。
第四、西方資本主義的金融寡頭們設定好的降成本的計劃被發展中國家快速的經濟復蘇所阻擋,他們完美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巨大的漏洞,他們對發展中國家的傲慢讓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按照以往的規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生了經濟危機后,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下來,他們可以再從較低的成本循環起來,但是目前不管經濟危機搞得再嚴重,低成本的優勢總是在發展中國家手里,所以經濟危機后率先回暖的大都是發展中國家,而且回升速度很快,這樣就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降成本的過程難以形成,發達國家想降成本而發展中國家由于快速發展帶動了內需的快速增長卻在抬升成本,這一降一升就必然造成發達國家的人才和資金流向發展中國家,利之所趨勢不可擋,所以2008年的經濟危機恢復得太快,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降成本的愿望無法實現,實現不了降成本的計劃美國經濟就要處在被動的境地。其實在經濟危機中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銀行、企業等大量破產和裁員以及商品價格大跌就是一個降成本的過程,本來他們預計這個降成本的周期會很長,但是由于中國等經濟發展強勁,世界經濟回暖較快,后來發生的一切都不是他們當初預計的軌道,他們被迫停止了降成本的腳步,這些金融寡頭的惱怒是可想而知,所以今年初美國社會不斷鼓吹2次危機和經濟危機將進一步深化等言論,這些言論放在今天來看顯然目的性是非常強的。
西方的財團設計了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但是危機的演變過程完全出乎了西方財團們的意料,這對西方的金融寡頭們是一次深刻地教訓,他們終于明白了地球不僅是西方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西方金融寡頭對發展中國家的傲慢態度讓他們最終自食其果。卑鄙者有卑鄙者的墓志銘,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金融寡頭的目的沒有達到,他們就會想盡辦法再造通脹、再造二次危機或者使用貿易保護主義乃至發動戰爭,總之一切手段都是為了推到價格體系重新來過,讓西方資本主義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
這里我們也看到一個問題,包括像日本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近20年來發展緩慢呢?重要的原因一個是內部發展空間飽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內部成本過高,但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包括日本誰不都敢通過民主的方式去推倒這種虛假的高成本,因為捅破這個泡沫老百姓財富就會大幅度縮水,老百姓就會起來反抗乃至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資產階級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美好世界頃刻就可能崩塌,所以資產階級寧愿在人們無法覺察的背后造經濟危機去捅破泡沫,寧愿挑起戰爭用炮火摧垮經濟而重新洗牌,他們也不敢站出來說發達國家必須要降成本,因為他們知道實際上最好的降成本方式就是將資產階級推翻讓社會財富重新平均,這等于革資產階級的命,所以金融寡頭們只有永遠地隱瞞真相而在背后操控一切,操控經濟危機乃至戰爭,即使這個真相曾被馬克思等人揭露過,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踐過,但是社會主義的初次實踐并不成功,然而社會主義初次實踐的失利并不等于社會主義永遠不再歸來,這是我們必須要清醒認識到的問題,當西方世界的人們也越來越注意這些金融寡頭的動作的時候,蓋頭被揭開的日子畢竟不遠了,人們離真相實際只差一層窗戶紙。如果世界連續再出現第二次經濟危機,我認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思潮一定會傾向社會主義。
第五、美國謊言背后的事實真相
因為長期以來美國的社會成本降不下來,他們就始終在一個夸大的泡沫里生存,為了這種泡沫化的生存,它就只能依靠兩條出路,一是在世界掠奪廉價資源或者低價進口商品,力圖降低國內成本;再就是大搞資本市場,把銀行、企業等債務大量丟到資本市場上去,讓境外投資者為美國市場買單以支撐他的高成本,如果缺少了這兩點美國經濟馬上就會崩潰,所以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出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本身的危害也非常大。
美國是一個金融大國,他們搞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目的就是幫助自己的國家和企業紓困,讓大量的國際資本為他們扛起債務,這樣美國就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條件圖發展,美國現在幾乎大半的債務都是靠外資扛起來的,美國將大量債務轉嫁到國際上,用一個龐大的金融騙局綁架了所有的債主,所以當我們冷靜地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中國確實很悲哀,我們為美國輸送著血液的同時美國卻不斷在攻擊著我們,強盜騙子耍了中國,強盜騙子還非常有理,美國常常圍著中國的邊境四處挑唆惡搞中國,中國人卻是自己扛著子彈往對手的戰壕里送,大買美國國債,支援著美國的航母編隊和軍隊四處猖狂,所以中國的成功背后隱藏了太多的問題,有很多問題需要認真去權衡利弊,中國和美國的利益平衡之間的問題有很多值的深入思考的東西,但是你看清了這些原理之后,處理這些問題就有了章法,中國同美國的角逐中就會有的放矢、舉重若輕。
第六、中國的反思
長久以來我一直關注著國內學者討論中國的低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問題,從個人角度出發我當然也認為中國要向美國學習,大家工資都要高,福利待遇都要好,社會保障要提高,大家都能高消費,我們都能過更好的日子,所以四處演說這些理論的人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但是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后,會發現實際背景真是太復雜了,表面的現象讓我們的思維完全進入到了一種誤區。
工資高就必然帶來產品等價格的提高,產品價格永遠將走在勞動力價格之前,不然企業就將崩潰;社會保障要提高,我們納稅人的負擔就越重,因為建立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障等體系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的稅收,社會保障提高了財政收入就必然減少,可能造成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所以美國的健保改革幾十年來一直受到嚴重的阻力,就是因為美國人了解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左右都是老百姓自己出錢,奧巴馬推行健保改革的阻力就非常的大,所以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些學者所謂的高工資、高福利、高保障問題的背后卻是一個將中國推進價格螺旋型上漲的問題,就像龍卷風一樣,下面細上面寬,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形成風暴,其破壞威力巨大,將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破壞。價格漲起來容易但降下來的過程就非常痛苦,就要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所以中國的成本目前提高的速度不能太快,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一旦成本提高太快中國將會失去世界競爭力,而且很快會在泡沫中倒下。
其實這些問題背后都有很多的潛臺詞,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水很深,搞不明白就容易被蒙蔽甚至被溺斃,但是我們的市場中確實有很多朋友不明就里,跟著一些所謂經濟學家后面鼓噪,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挖陷阱,最后埋得還是自己,埋葬的還是中國的經濟,一時的痛快帶來長期的痛苦,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確實是折騰不起的。
回過頭來我們再思索目前的一些問題,中國的資本市場越搞越大,不搞價格泡沫就搞擴容泡沫,債務都是由老百姓來背,而中國資本賬戶目前沒有對境外完全開放,所以我們的債務不能像美國那樣傳導到世界上,如果我們的資本市場盲目擴張造成大問題,越來越龐大的股民群體的利益就要蒙受巨額損失,如果我們加快資本賬戶開放的步伐讓世界資本自由進出中國,以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來看真是禍福難料,中國金融體系監管漏洞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太多,而且出賣國家利益的人也不少,每每想此都令人不寒而栗。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現行的價格成本上升太快,尤其是房地產等價格問題給中國的發展帶來很多危險,房地產上升速度太快帶動了整個社會的成本快速提高,使增加工資、福利等問題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我們國家的社會成本快速上漲,國際競爭力很快就會被消弱,中國還依靠什么在世界競爭呢?最關鍵得問題是工資漲了物價也隨之而漲,按實際比例一算勞動價值和商品之間的交換還是貶值的,所以中國目前確實到了不得不控制各種社會成本的時候,不然經濟將很快進入到泡沫化,進入到快速的螺旋型價格擴張的高峰期,那樣中國經濟必將受到沉重地打擊。
我們在學習西方經驗的同時要認真分析西方經濟學背后的東西,要在其原理上看問題而不是看表象,更不能只看現在而不看未來,中國以目前的方式發展下去危險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泡沫化的過程,我們什么都和美國學和美國比,居然房地產價格也和美國比,這就非常荒唐,這是在不斷推動中國走向高成本路線,而我們國家的低收入階層很多,一旦成本被推升的速度快過,勞動力價格大幅度提高,中國大量的出口型企業都將失去競爭優勢,將會有大量的失業人口,而我們把競爭力就拱手讓給印度、巴西等國家,中國將悔之晚矣!中國價格其實就是中國競爭的重要優勢,放棄中國價格不僅是對中國不負責,也是對世界不負責,只能造成世界成本不斷提高,世界整體將走向泡沫也是對世界貧窮國家一種傷害。
中國也不能為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盲目地搞內部需求的擴張,提倡什么高消費和過度消費,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中國有30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但是我們不能把這個過程看成是必然,在歷史長河里30年顯得太渺小,中國要想發展得好不僅需要爆發力更需要持久力,抓住時機圖發展是好事情,但是時機來了盲目自大就是壞事情,中國的發展是我們廣大人民用低價格扛起來的,我們并沒有期望工資的高速增長,但是在人民的另一面房價卻在高速地爬升,以房地產為龍頭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不能是只漲房價,這與正確的發展方向是背道而馳的,等到房地產價格高速上漲帶動中國價格總體上漲而失去世界競爭力的時候,中國的出路又在哪里呢?中國發展到今天,不論從資本市場等虛擬經濟來說還是從房地產等實體經濟來說都確實得需要一次徹底、清醒地思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