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竄訪中國藏南:僅僅是一個開始
2009-10-15 春風楊柳萬千條 中華網論壇
先來看幾段新聞:
1、美印開展了聯合軍事演習;
2、印度總理辛格竄訪藏南;
3、印度試射可帶核彈頭的導彈;
以上新聞,看似不同時間,不同階段發出來的信息,但是其內部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我們從一些事件中也逐漸的解讀出一種刺鼻的火藥味。那么在中國的藏南問題上,印度哪里來的底氣呢?未來的中印雙方的走向將如何呢?美國在中印之間到底起到一種什么樣的角色呢?我們來逐一的解讀一番,看一看,中國在今后一段時間里,如何面對印度和美國的各種動作。
首先,印度在全面的解讀中國
作為曾經中國面前的失敗者,印度始終存在著一種復仇的心理。印度放開人口(或根本不控制),造核武,加強軍備等等,完全是為了報中國當年的一箭之仇。之后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稱王稱霸。為了打敗中國,印度對中國做了充足的解讀:
1、政治讓位于經濟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已經徹底的將政治為綱讓位于經濟為綱,雖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發展到現在,已經一切往錢看了。所有的問題,寄希望于用經濟的杠桿來解決。
而且從上到下,尤其是上,更是將經濟看的非常的重要。似乎整個中國人,都是為了賺錢而出生的。經過幾輪的試探,印度也終于找到了中國的弱點——那就是,不論什么原因,不論如何惹惱中國,只要往經濟上一扯,立即中國就會歡天喜地的改弦易轍,滿臉堆笑的迎上來。這也簡單了!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以政治為綱的時候,什么東西都上綱上線,弄得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機會還不趕緊的用,要等到何時?這就是印度看到這中國的弱點。
2、軍事信息來源于美國
中國裁軍,中國改變建軍思想,中國承諾軍事方面的開放,哪一樣不是按著西方的預演進行的。中國禁槍,美國卻有民間槍支2億支。美國人從小就灌輸,槍炮只不過是武器,沒有善惡,之所以槍炮會殺人,那是因為使用者的原因。
所以美國的大部分的人,充滿了冒險精神,但是不輕易的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因為他知道,槍作為武器,可以殺別人,也可以被別人殺。而且槍是自衛的主要武器,是人與人之間一個對等的權利,沒有人可以改變。
而中國從過去的全民皆兵,到現在軍事職業化,將13億中國人放在一個不能自我防衛的境地當中,一旦220萬軍隊沒有了保護的作用,一旦100萬的軍警和100萬的警察變質或立場出了問題,那么另外13億人的個體安全誰來保證?
這也是印度從美國那里獲得的信息,只要突破了中國國家戰爭意志的防線,220萬軍隊就是擺設,不足畏懼。
所以印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和政治底線的一個主要原因。
3、文化的改變
有這么三十年的時間,中國講究的斗爭的藝術和文化。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平時學習文化課,課余學習扔手榴彈,怎么排兵布陣,怎么沖鋒,怎么戰術迂回拿下高地等。現在的孩子們學習英語,學習孔子的子曰詩云。國家真的安全到太平盛世了嗎?我看并不盡然!但是正是這種文化的改變,才是印度明白,中國的思想恐怕已經經不起一場戰爭了。
印度雖然在上次中印之戰中失敗了,但是印度并不是傻子,他完全可以從滿大街的燈紅酒綠中得出中國文化的改變。
一個精神改變的國家,還能不能向三十年前那樣的有戰斗力,印度也在分析,美國也在分析,整個世界都在分析。
但是他們分析的重中之重是人,而不是武器,作為武器只是排在第二位,這一點不會有人否認吧?
4、特定事件的低調給印度錯覺
中國在某些問題上的軟性或彈性或錯誤的處理,給了印度一個錯誤的信號——中國不愿因對抗,或者沒有意志去對抗,或者根本就沒有對抗的思想。即便沖突再大,也只局限在外交部里的抗議,高層只會談經濟,只會為了經濟利益做政治上的退讓。
所以,因故變本加厲的挑釁中國,也是在不斷的挑戰中國的政治底線,看看中國的政治底線是在麥克馬洪,還是在北京三環?印度的錯覺不是沒有根據的,也不是空穴來風的,是從大量的國際事件中總結出來,外加美國不斷例證的結果,所以真的有著一日,我們出門要帶上十幾本護照,這事怨不得別人,只怪我們自己!
5、印度對中國各個階層的了解
過去有那么一段時間,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的分工不同。掃大街的和種地的還有看大門的是可以和高官們平起平坐的。但是現在不行了,動不動就是高層互訪,加強高層的往來,中層和底層全都一邊涼快去吧!當年底層為了某兩個大國的關系,推動這個世界的改變,其實改變的只是其中一方,另一方依然故我。
印度也在分析啊,只要高層經常的往來,況且所有涉及到底層的問題都是高層解決,何必費那么多的勁奉承底層呢?直接做高層的工作不久完了嗎?
所以,即便印度做的再出格,只要高層高興了,一樣可以太平無事。
也許印度摸準了,中國的脈,可是印度可以摩的清楚中國的歷史脈搏嗎?估計他沒有那個能力!
其次,印度挑動爭端,僅僅是一個開始。
如果說印度過去的挑釁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做小媳婦含羞帶怯狀,現在已經是明目張膽的武力相威脅。所以既然走上了這條道路,就只有走下去,不論是生,還是死。沖過去也許就活了,不沖過去,就只有死,印度沒有選擇。那么印度今后將如何做呢?試看如下分析:
1、政治操作彰顯主權
中國和印度都在爭論誰具有藏南的主權,爭論比實際重要嗎?以前我們說那里是我們的主權,結果印度向藏南派兵了;我們說那里是我們的主權,結果印度在藏南上軍演了;我們還說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結果印度開始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后來我們改口了,說那是中印之間的爭議領土,結果印度在藏南上實行普選了,而且享受印度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和特權。
以后我們怎么說:蒼白的抗議,留聲機一樣的重復。說的人不累,聽的人都煩了。換個新詞,換個花樣也好啊!何必這樣丟了領土,還丟了面子,更丟了人民的信任——扯遠了。
所以今后,印度將繼續操作藏南的政治進程。一旦印度將藏南地區上的人洗腦,一旦當地的老百姓有了國家的歸屬感,一旦印度在當地建立起完整的法律和道德和行政體系,對不起,中國將永遠不可能收回民心,永遠不可能到藏南自由旅行,而中國將永遠的不完整,那塊土地的名字將永遠成為阿魯納洽爾邦!
2、經濟發展獲得民意
80年代以前,由于印度害怕中國占領藏南,而放棄對藏南的經濟援助和建設,現在不同了。按照印度的發展速度和經濟規模,建設一塊藏南的土地以獲得民心,是在是太簡單了。拿出購買一艘航母的錢就可以將當地的民心聚攏過來。
所以那種認為拿經濟刺激收回藏南的想法是錯誤的,更恐怖的是,一旦藏南在印度手里繁榮了,GDP增高了,對中國的西藏具有什么樣的影響和吸引力,都難以說清楚。到那個時候,中國還能控制住嗎?即便達賴死了。
3、思想灌輸埋下希望的種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旦印度在藏南推進奴化教育,灌輸了印度是祖國的思想給我們祖國的花朵(當然有錢人是花朵,沒錢的人也是田野里的野花朵啊),想要在改變過來可不是一年之功啊。臺灣的某些日本的遺民們已經快70年了,還沒有改變過來,所以印度的舉動將斷絕中國在民意上的領土歸屬感。
4、更大的挑釁,持續爆發
聽說我們的外交部又在持續的幾十年如一日的抗議著——沒有高興,也沒有傷心,只覺得心口堵得慌,有一口鮮血就要噴出來了。如果此事就這樣的被HEXIE掉了,那么印度就會有更大的動作等著我們,信不信由你。
不信我們拭目以待,因為事實和歷史告訴我們,在小敵人面前退縮,就會在大敵人面前到下。
最后,美國在中印領土爭端上起到的作用:
1、美國的支持印度的目的:軍售、排俄、困中、轉危、除核;
美國的作用,世人已經說的非常的多了,大致有這么幾個:向印度軍售,排擠俄羅斯在印度的利益(這也是中國為什么在俄羅斯高價賣給印度武器沒有成功后,給予補償損失的原因),圍困中國(朝鮮在溫總的努力下回來了,緬甸卻跳出來和美國微笑),轉嫁經濟危機。
最重要的就是除核!
大家可以看到,在南亞次大陸上印度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有核武器,中國也有核武器,另外中東的伊朗也在發展核武器,怎么辦?
想必大家都知道,鉆石是怎么打磨的,那就是用鉆石來打磨鉆石!這就是美國插手中印領土紛爭的主要目的!美國站在印度身后,一旦中國有動作,就像當年蘇聯要干中國一樣,美國不同意,蘇聯干吃啞巴氣!此事如出一轍,美國肯定會站在印度的身后,等著中國出招,玩經濟,玩政治,玩手段,玩核武器,中國只要不把毛主席老人家的勁頭拿出來,是玩不過美國的。所以美國通過這樣一來,就將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的核武器變成了紙老虎。他就可坐收漁翁之利了。
所以,在中印爭端上,美國拿著滿手的牌,而中國卻只拿著一張,那就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事斗爭的牌。
2、美國使用的手段或將左右藏南的歸屬
美國肯定會在今后一輪輪的和中國對抗中,不論是經濟的政治軍事的,總而論之就是對抗,讓中國磨滅了鋒芒,讓中國沒有了脾氣,讓中國備受侮辱,讓中國走到哪里都讓人看不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美國還有很多的招數可以使,我們大致列舉幾個與大家分享。
第一招 武器支持印度——這個是明目張膽的了,退役航母給了印度,戰車坦克衛星等等都給了印度;
第二招 共同布防邊界——有這個可能,美印軍事演習從來沒有顧忌中國的態度,也沒有不針對第三方的聲明,很直接;
第三招 導彈防御系統——美國這一招如同往中國臉上讓大便,已經不是吐唾沫了,印度或的安全保證;
第四招 提供核武器技術——這一點,美國會慎重,但是很有可能在印度被中國威脅的時候,作為對抗中國的獎賞給印度;
第五招 像曾經聯合韓國一樣,來一場中國PK美印之戰。
因為,我們看一看美國在中國的周邊的軍事部署,看一看美國隊中國的態度,看一看不斷增兵阿富汗的奧巴馬,就知道,這一切其實并不遙遠!!
總之,此次印度新一輪的挑釁動作,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備而來。印度的信心不僅來自美國的暗中支持,還來自中國沉默的表態,是認可了印度的表現,還是另有安排?所以不論中國表現如何,印度都會按照自己導演的劇目一場場演下去。
美國的煽風點火,世界的等待觀望,都在燃燒著中國,是在沉默中爆發,還是在沉默中滅亡,那要看中國有沒有真正鐵的脊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