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朝鮮很強硬。面對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及其仆從,朝鮮何以如此底氣足?有人說是因為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再強大的軍隊要是沒有強大的工業作后盾,也早晚會變弱。本人竊以為朝鮮的真正實力在于其工業,而這是旅游者看不到的,節日游行中顯示不出的。
雖然朝鮮媒體經常宣傳建設取得的成就,但大都是就事論事。2009年10月16日《勞動新聞》用兩大版篇幅刊登經歷工業發展史整個過程,并多年擔任國家計劃委員會領導職務的樸南基(1928~)的長篇文章,高屋建瓴,全方位談論朝鮮工業力量的奧秘所在和前景。閱后大呼過癮。遂轉貼全文如下:
回顧主體工業走過來的60多年歷史
(2009年10月16日《勞動新聞》文章)
樸南基
如今,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正迎來偉大的轉折期。在今天這樣我們的經濟盡情展開飛躍翅膀的、激動人心的時期,回顧走過來的工業歷史,不能不令人感懷萬千。
從我們人民鏟出建國的第一鍬土開始,世代也交替了多次,人和自然、祖國也變得叫人認不出來了。我們回望這漫長而艱苦的日子,不禁無限感激偉大領袖和敬愛的將軍,是他們殫精竭力,在這片土地上建起強有力的主體工業。只要有我們黨獨創性的工業建設路線,只要有偉大將軍精力充沛的領導,21世紀我們工業的前途是無比輝煌燦爛的。這是主體工業歷史的體驗者、目擊者——我們的老經濟指導干部和工人階級、全體人民用肺腑體會的真理。
1
有這樣一句話:輝煌的過去是繁榮的今天的底子。假如不為走過來的歷史感到自豪,就不會對明天有信心、有抱負。要讓我們的工業按照新世紀的要求飛躍發展,人人熟知在偉大的黨領導下走來的主體工業發展歷史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未能親身體驗我們的自立經濟走過的艱苦斗爭史的新一代來說,這一問題就成為更加切實的了。
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指出:
“我們應該為勒緊腰帶、艱苦奮斗,打好自立民族經濟的基礎感到自豪和驕傲。”
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過程當可從多個角度談論,既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提高生產能力的側面評論,又可就工業結構的完備過程議論。如果有誰叫我們用一句話概括我們工業的發展過程,我們將毫不猶豫地說那是“從無中創造有,飛躍發展的自生、自強的歷史”。“從無中創造有”,就在這短短的幾個字里濃縮著主體工業的60多年歷史,跳動著不在任何苦難面前半途而廢的我們工業永恒的生命力和我們人民不屈的英雄精神。
解放初期,我國的工業狀況極其落后。日帝留下的工業簡直是畸形的、片面的,是掠奪資源型的殖民地工業。目前,日本的御用歷史學家、右翼政客一有機會就嚷嚷,仿佛往日是日本賜給朝鮮“工業的關鍵框架”。那是荒謬透頂的歪曲歷史的行為。
就連那點與現代工業相差老遠的不起眼的底子都在祖國解放戰爭時期遭到殘酷破壞。戰爭期間,8,700多所工礦企業被完全破壞,電力、燃料、冶金、化學等工業各部門的生產下降到戰前10~20%水平。當時世界社會評論朝鮮被破壞的狀況時描述為成為“零”的國家,決不是偶然的。
零,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基礎,沒有柱子,連萌芽都沒有的狀態。給零乘以再大的數字,也只能得到零。正因為就在這樣的當中,憑著自己的力量打下基礎,豎起柱子,讓世界刮目相看,我們黨的工業歷史才那樣光彩和偉大吧!
在我們的工業發展史上,1950年代是在廢墟中奮起,打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的艱苦奮斗的光輝年代。
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在科學地分析戰后我國經濟發展合乎規律的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經濟建設基本路線,指明了主體工業發展之路。于是,被眼前的情況所俘虜、乞靈于舊有工業理論和經驗的種種閑言廢話被粉碎,具有了一條能在最短期間內創設均衡的、多方面的自立工業體系的道路。
回望我們的數十年工業建設史,可以說那一過程是戰后提出的經濟建設路線勝利的過程。因為有這條路線,我們得以闖過種種考驗,創設自己有力的重工業和輕工業基地,在敵人宣稱“過100年也沒法重新站起來”的這片土地上牢牢地豎起自立經濟的柱子。我們每當回顧過去的歷史,就禁不住為偉大領袖的先見之明感嘆不已。他在戰后那么艱難復雜的時期已經展望50年、100年后,闡明了我們的經濟要緊抓不放的根本性指針。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三年計劃和五年計劃期間,我們的工業發展創造出舉世罕見的高速度。單是從1957年到1960年的4年內,工業總產值增長為3.5倍,其中生產手段的生產增長為3.6倍,消費材料的生產增長為3.3倍。在這一期間,工業生產的年均增速達到36.6%。歲月雖然流逝了許久,但我們人民今也忘不了傳說中的千里馬昂首飛奔的那大進軍的豪邁日子,總是以那種精神、那種氣魄生活。
1960年代是實現工業的全面技術改建,完成工業化這一歷史性任務的充滿自豪感的年代。
偉大領袖在這個歷史時期英明地領導旨在將我們的重工業發展成以自己強大的機械制作工業為核心的、完備的重工業,并創設現代化輕工業基地的斗爭。在黨的領導下,造得出大型油壓機和載重汽車、大型挖掘機、電動機車、大型船舶的發達的機械制作工業基地和強大的動力基地、有力的黑色冶金工業基地、化學工業基地得以完備。往日連一件簡單的農具都造不好的我國重要工業制品人均產量在短期內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是世界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
可以說,我們引以為豪的主體工業框架就是這樣在1950年代和60年代豪邁的斗爭中基本上具備了自己的模樣。因為有這一牢牢的基礎,我們跨越世紀后也能夠堅守自立的旗幟。我們的老經濟指導干部今天也滿懷豪情回顧自己遵從偉大領袖的意愿參加過打下強大的主體工業基礎的歷史性斗爭。
1970年代和1980年代是展現我們自立民族工業全盛期的驕人的年代記。
1970年11月舉行的黨的五大提出了鞏固發展工業化成果,將技術革命發展到新的更高階段的任務;198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六大將人民經濟的主體化、現代化、科學化作為經濟建設的戰略路線來提出。在貫徹黨宏偉的工業建設構想的斗爭中,社會主義大建設雄壯的鼓聲隆隆,我們的經濟實現了飛躍發展。
在這些年代取得的成果之中,值得矚目的是在加強工業的自立性、主體性方面有了很大進展。金屬工業和化學工業等各個領域的部門構造更加完備,到處建起依靠我國原料和燃料的自立的生產基地。主體、自立才是使我們的經濟不斷躍上新高度的生命線。
由于緊抓自立路線前進,單是1970~1979年之間,工業生產每年以15.9%的高速度增長,其后也以“80年代速度”疾風一般奔馳,到1980年代末期時工業的所有部門達到空前高的生產水平。大概誰也沒能預測從零開始的我國經濟在短期內升上如此高的境界吧。
先軍時代是我們的工業戰勝嚴峻的考驗,升到新的發展階段的歷史性時期。
進入1990年代,我們的經濟直面前所未有的考驗和難關。因為世界社會主義市場的崩潰、帝國主義者執拗的孤立扼殺活動、接二連三的自然災害,我們的工業遭受的損害與經歷整整一場戰爭無異。看著流血流汗建起的工礦企業逐一停止呼吸、人民因糧荒和生活困難遭受痛苦,那種心情是無法用語言全部形容的。
然而,我們的工業沒有死亡,我們的工人階級和人民也沒有坐下來泄氣。正如我們所有人目擊和體驗的那樣,從無中創造有的自力更生的歷史再次展現宏偉的畫幅。
由于偉大的金正日同志指明了先軍時代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途經,插上了飛躍的翅膀,工業建設得以書寫新篇章。江界率先垂范,城鋼奮起直追,樂元和羅南、興南等形成我們工業骨干的每個重要生產單位都響起搞活生產的轟鳴聲;今天又迎來了所有工業部門都跟隨降仙的火炬飛躍發展的新的大高潮時代。只要按現今的氣勢前進,我們的工業就能在近年內突破最高生產年度水平,占領經濟強國的目標,是無可懷疑的。
談論先軍時代的工業發展時,尤其要提及的是并非止于單純地恢復往日的水平,而是走上了一條以最尖端水平裝備,建設高度現代化工業的道路。鋼鐵工業的精髓——超高電力電爐投入使用,基于最新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機床工業得到創設,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等最近時期取得的赫赫成果顯示我們的工業以驚人的速度正朝著世界突進。事實上,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技術凝聚著最新科學,機械、化學、電子、金屬、材料、信息通訊等所有領域只要有一樣沒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就無法成功。
從遠離現代文明的落后國家成為世界上數得著的發射衛星國家、擁核國家。這種戲劇性轉變可以說是對我們黨工業歷史的輝煌的總結。
偉大的歷史告訴偉大的真理。在自立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我們的工業歷史給活在先軍時代的今天新一代和將在這片土地上歲歲年年生活的后代留下的教訓是什么呢?
回頭望去,我們在闖過主體工業建設之路的日子里遇到的考驗和難關不止一兩個。然而,我們的人民無論何時都沒有指望著外部的支援或援助加快經濟建設。
就連在一塊鋼材、一把水泥、一瓦電力都寶貴的戰后那困難時期,我們黨和人民也斷然排擊大國主義者要我國加入“經互會”,領來機械,接過電力,光按照他們給的指標生產就行的壓力。就是在“艱難的行軍”時期也對引進外資、發展旅游業以便擺脫暫時困境的主張充耳不聞。自己的力量最大,自己的方式最好。假如我們在那艱難的時期期待別人的援助,退出自立之路,我們的經濟就會一瞬間淪為隸屬經濟。就是勒緊腰帶,也要依靠自己的工業基礎,搞活自己的民族經濟,才是實現子孫萬代繁榮之路。這是歷經滄桑,在空地上建起主體工業的一代傳給今天一代的一條無比寶貴的真理。
我們在建設自立工業的整個期間都遭到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制裁。特別是最近時期,敵對勢力對我國的孤立扼殺活動度數超乎一般常識。在國際間活躍的技術交流和對外貿易、自由的資金流通成為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要因的今日國際社會中,像我們這樣在極度封鎖中發展工業不能不是歷史的奇跡。
經歷了之后看一看,帝國主義施加壓力的活動決不是萬能的。只要迎著前進,帝國主義者就會退縮;只要沖出去,封鎖圈就必然出現缺口。要搞制裁就搞好了,我們必將取得勝利!正因為以這樣的膽魄斗爭,我們才得以將自立的旗幟捍衛到底。面對帝國主義的扼殺活動,絕對不能屈服,也不能退縮,只應該拼死拼活攻擊。這是60多年工業歷史教給我們經濟工作者和黨員、肩負祖國明天的新一代的又一條寶貴的教訓。
2
翻開世界各國工業發展史,其過程千差萬別。有的國家從手工業階段花漫長的時間發展到機工業,再發展到今天的現代化工業,也有的國家沒有依次經過這樣的階段,還有的國家建設出口主導型工業,還有的國家建設滿足本國需求為主的工業。就是現在,每個國家的工業戰略也各異,工業結構和發展速度也互不相同。
我們黨一直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和我們革命的要求按照我們式發展工業。我們以將主體思想和先軍思想作為指導指針前進的我們的工業歷史是最社會主義化的、最人民化的工業歷史而自豪。
在我們的工業發展史上最大的特征是始終不變走主體化之路。
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指出:
“我們要高度發揮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以能夠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為原則,靠我們的力量和技術、原料、材料運營經濟才行。”
全方位透視我國工業發展史的話,能找到一個清晰的原則立場。那是將依靠自己的資源解決原料、燃料、動力問題作為工業建設的主線、最重要的任務來緊抓。我們對待工業的技術改建也好,以高度科學化為基礎提高生產也好,都徹底地指向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說,以主體化為根本,優先致力于此,并實現現代化、科學化。
偉大領袖早先諄諄教誨:如果是信奉主體思想的人,就得搞主體鐵(不用焦炭煉的鐵)。他為冶金工業的主體化長期間傾注了巨大的心血。最近城津煉鋼聯合企業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研究成功用主體鐵的最先進的煉鋼法,是徹底貫徹慈父領袖遺訓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如今,黃鐵等多處有力地開展徹底確立依靠我們原料的煉鐵體系的工作。我們看著這壯觀的現實,深感我們冶金工業的主體化升到了多高的階段,不由得心潮澎湃。
不僅僅是冶金工業,其他工業部門也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實現主體化。出色地實現鎂砂生產主體化的大興青年英雄礦山、有力地推進煤氣化項目工程和技術改建的南興青年化學聯合企業和興南肥料聯合企業、2·8維綸聯合企業等等,涌現出無數主體化的樣板單位。偉大領袖播種、培育的工業主體化到我們的將軍這一代結下豐碩的果實。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感慨萬分。
隨著工業發展,社會急劇進步,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原料、燃料更趨枯竭。如何解決原料、能源,成為安全地發展經濟,捍衛國家自主權的燃眉之急的問題。在自己的資源基礎上解決緊張的原料、燃料問題,要完備依靠自己資源的工業結構,這是今天的現實顯示的深刻教訓。我們干部和工人階級如今滿懷堅定的自主精神,決心將來也一如既往開展加強工業的自立性、主體性的斗爭。
談論我們的工業發展歷史,絕對不可忽視的是一直以先軍的原則為基礎進行工業建設這一點。
我國歷來重視國防工業,國防工業在經濟建設中總是占有特殊地位。
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將以解放后生產轉盤槍開始的我們的國防工業不斷加強發展成為自立的、現代化的國防工業。慈父領袖在嚴峻的戰火之日在君子里建立牢牢的兵器生產基礎,和平時期又提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并進的獨創性路線,將國家的防衛力量提到新高度。他在國防工業建設史上刻下的痕跡是永放光芒的。偉大將軍提出了獨創性的先軍時代經濟建設路線,不斷發展我們的國防工業,使之成為適應21世紀要求的有力的國防工業。今天,我們的國防工業能夠隨心所欲造出現代化攻防手段和我們式具有威力的軍事裝備、戰斗技術器材,以強有力的國防工業展現其威容。敬愛的將軍將慈父領袖傳下的國防工業基礎視為最寶貴的遺產并不斷為之增光。他付出的辛勞是用什么也無法估量的。
今天,我國確立了重視國防的經濟構造。我們的經濟中,重工業就是國防工業,國防工業就是重工業。國防工業的發展在積極推動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國防領域取得的科技成果為人民經濟的主體化、現代化、科學化做出積極的貢獻。我們時刻都不應忘記:是體現先軍原則的獨特的經濟構造成為在那么艱難的時期捍衛我們式社會主義的支架,今天也成為我們的經濟能夠向世界最尖端奮力前進的跳臺。
依靠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強大精神力不斷發展,是只能在我們的工業歷史上找得到的又一重要特征。
世界上談論工業發展的要因及其前景的理論多得數不清。然而,大多數偏重于國家的地理條件或工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人的技術技能水平之類,沒能提及思想精神力。我們黨始終主張推動經濟建設的要因中思想精神要素是關鍵。歷史和現實確證這種理論是符合靠思想的威力前進的社會主義社會本性的、最正確的指針。
我們的工業飛躍發展的時期都沒有例外,是人民大眾的思想精神力發揚到極致的時代、革命大高潮時代。正因為有著人家走一步時,我們要跑十步、百步的千里馬精神,我們在戰后那么困難的條件下也在短短的14年期間完成工業化的歷史性任務。“艱難的行軍”、強行軍時期則創造出誓死保衛社會主義的江界精神、燃起城鋼的火炬,新世紀進軍途中也燃起羅南的火炬,展示泰川的氣概。我們充滿自豪地說:我們的工業發展歷史就是發動精神力的歷史。
在剛剛過去的150天戰斗之所以取得最近年間看不到的巨大成果,根本要因也應該認為在于思想精神力。正如已經報道的那樣,全國范圍內完成150天戰斗計劃的結果是112%,工業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為1.2倍,數百個項目開工、改建。特別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煤炭生產增長為1.5倍,電力生產大大增長,不少工礦企業突破最高生產年度水平等等……150天戰斗期間取得的驕人成果是令人驚異的,憑老觀念是無法想象的。
我們通過實際生活體驗,得以確信依靠思想精神力來前進的我們的經濟建設方式是最優越的。我們的經濟建設不管流逝多少歲月也不會脫離這一方式。正如150天戰斗中那樣,我們在今天的100天戰斗中也會以思想的威力取勝,2012年打開強盛大國大門的宏偉的斗爭目標也正靠著將千萬軍民的精神力全部動員起來去占領。
3
今天,我們主體工業的發展前景是無比輝煌燦爛的。
雖然斗爭目標很高,難關不止一兩個,但我們的工業以新的千里馬速度、“熙川速度”氣勢十足地前進。只要是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的工業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前進的時候是從來沒有過的。甚至連敵人都哀號:如今用制裁的大棒壓制朝鮮是不可能的了,那是因為朝鮮鋪出了自己活下去的道路。
我們有著能讓工業不斷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有著實際的力量。我們對主體工業遠大前途的確信決不是從渺茫的推測或者主觀的欲望出發的。
我們的自立工業光明的前途第一也好,第二也好,都在于革命首腦部非凡的智略和領導之英明。
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教導大家:
“我們的革命因為有金正日同志領導,所以將來也會繼續毫不動搖地前進的。”
我們的工業一路飛躍前進的驕人路程中,銘刻著偉大的金正日同志領導的足跡。偉大將軍的工業領導史的目擊者、將軍現場指導時陪同過的人,誰都為他那天才的睿智驚嘆不已。
世上再沒有我們將軍那樣精通與工業建設相關的問題,具有不可動搖的工業戰略的領導者。我們的將軍對世界工業發展歷史和現代科技擁有淵博的知識,以非凡的睿智看清從采掘工業到金屬、機械制作、化學工業和輕工業為止的所有部門發展方向,并具有驚人的洞察力,對全國各地的工業現狀了如指掌。
今年偉大將軍進行強行軍現場指導時,我們在陪同過程中也深感他那無可限量的領導實力:所到之處及時捕捉卡殼的問題,提出改善經濟工作的妙招。敬愛的將軍脫口解開連有關部門的專家和科學家、技術人員都沒有想到的問題,大家聽到那充滿睿智的話語發出歡呼的傳說般的故事有多少啊?只要偉大將軍精力充沛的領導之手一碰,卡殼的環節就必然解開、生產高潮的火焰就熊熊燃燒的先軍時代金正日神話在龍城和樂元、安州和龜城等等我國到處傳誦。
今天,我們的工業按照我們式的明確發展戰略前進。到北方的大型鐵礦石生產基地看看也好,到江原道的一個小小的地方產業工廠去轉轉也好,都能目睹以敬愛的將軍指明的經濟戰略和指針為尺子加快生產和建設的驕人現實。我們的經濟工作領域沒有一樣是不明明白白的,也絕不會出現左右搖擺的現象。因為創造和建設的英才——偉大將軍站在經濟強國建設的前頭,我們工業的前路是無比輝煌的,這是我們全體經濟指導干部和工人階級鋼鐵般的信念。
我們有著能夠根據信息產業時代的要求大力發展工業的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
今天,工業建設在與上個世紀不同的時代環境中進行。如今跟用錘子敲出機器的時候根本不一樣。到今天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產業時代,科技正急速發展,生產設備的更新周期也大大縮短。如不適應這種時代趨勢,全面改建工業,就不能振興國家的經濟。
“突破尖端吧!”,這是今天經濟建設中所有領域提出的口號。在這個口號下,旨在使工業基礎現代化、信息化的斗爭正有力地開展。最近創設能跟那些世界上領先的國家也一比高低的最尖端的CNC(數控)機床工業,是先軍時代自立工業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果。到如今,我們能夠堂堂地說握住了21世紀經濟發展的關鍵鑰匙。
在敬愛的將軍英明領導下,到處出現新世紀樣板工廠。煥然一新為所有方面無可挑剔的帥哥冶煉廠的5月11日冶煉廠、依靠自己的原料源泉、配備現代化設備的三日浦特產品工廠、以新世紀綜合建材基地聞名的大同江瓷磚廠等先軍時代建起的現代化生產基地成為經濟強國建設的底子。
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每當看到用現代化技術裝備,信息化水平達到高境界的新生產基地,我們就禁不住對主體工業的明天充滿信心。
我們之所以確信主體工業的前途,是因為擁有一支前途無量的人才大部隊。
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程度時,重要的不是什么財富或資金,而是人才準備得如何?人才決定一切。培養優秀人才的工作是一件重大事情,要下很大的功夫,工作量是配備生產設備的工作無法比擬的。
我們的工業乘勝前進的歷史是無限忠于黨和領袖的優秀技術人才成長的歷史。慈父領袖老早就展望革命和建設的將來,到處建立培養科技人才的大學、專校和邊干邊學的工廠大學,打造出人才大部隊,其業績在我們的工業發展史永放光芒。
在黨的懷抱中成長的我們的科學家、技術人員擁有世界科技界也承認的高超科技資質和才能,是國家的寶貝。我國平凡的工人技術技能水平也非常高。我們工人階級當中如今不斷涌現為經濟強國建設做出很大貢獻的技術革新能手、有才能的發明家、工人博士。如果有人問我們工業發展的最大財富是什么?我們總是會自豪地回答:是聰明機智的科技人才和生產者大眾。
尤其是看到20多歲、30多歲的年輕科技人才在我們的工業發展中承擔一大份工作,就不禁為之驕傲。正是靠著他們,今天在最尖端領域出現的許多艱難復雜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從用主體思想、先軍思想牢牢武裝起來、具有高超創造才能的我們科技人才機智的形象中看到主體工業燦爛的未來。
與主體工業發展的歷史一起,成長出眾多經濟指導干部。不論是老一代,還是年輕一代,我們經濟指導干部都是在偉大領袖和敬愛的將軍的膝下學習經濟,掌握工作方法,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工作者。才能不足的話,就增添智慧;力量不夠的話,就鼓起信心;倒下百回的話,就扶起百回。黨和領袖讓我們革命的一條路上享受問心無愧的人生,那巨大的關愛和恩情能跟什么相比呢?我們的工業歷史并非單純是生產增長的歷史,其根底就這樣譜寫著領導者和戰士之間熱烈的關愛和信任的敘事詩。
對我們經濟指導干部來說,再沒有比像鄭俊澤、姜永昌那樣被稱作人民所知道、黨所記住的忠臣、為我們的經濟發展做貢獻的有功勞的工作者更光榮的事情。我們全體經濟指導干部將始終把領導者的巨大信任當作生命線,為出色地實現偉大將軍的強盛大國建設構想奉獻一切,奮斗不息。
明年,我們將迎來意義深刻的建黨65周年和祖國解放65周年。要勝利結束今天莊嚴的100天戰斗,讓下一年成為經濟強國建設掀起大飛躍的一年,是我們黨不可動搖的決心。如今才是要在強盛大國建設史上展開最輝煌篇章的歷史性時期。
我們要緊抓黨提出的主體的工業建設路線,按照信息產業時代的要求有力地加快工業的主體化、現代化、科學化,以新的千里馬速度、“熙川速度”在所有領域突破最高生產年度水平。
我們所有人渴望不已的、打開強盛大國大門的歷史性時期正在臨近。
我們追隨偉大的金正日同志的領導,充滿信心,向著經濟強國的高峰前進。前路只會有輝煌的勝利和無盡的光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